一、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邹树方,李帅,俞建军[1](2021)在《腹腔镜下保留后尿道及性神经的耻骨后前列腺剜除术》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下保留尿道及性功能的耻骨后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9月~2019年6月23例大体积良性前列增生症(前列腺体积≥80ml)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平均年龄75岁,前列腺体积为(116.2±10.2)ml。所有患者均实施腹腔镜下保留尿道及性功能的耻骨后前列腺剜除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前列腺重量、留置盆腔引流管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比较术前与术后3月IPSS评分、MFR、男性勃起功能评分的差异、术后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等。结果所有实施该手术的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术中术后评估:手术时间(96±22.8)min,术中出血量(100.4±33.6)ml,切除前列腺质量(92.7±24.5)g,留置盆腔引流管时间(3.2±0.6)d,留置尿管时间(3.6±0.2)d,平均住院时间(6.6±0.2)d。术后3月IPSS评分(5.8±1.7)分,MFR(18.6±2.5)ml/s,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勃起功能评分(IIEF-5)(14.2±2.4)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术后随访3-12月患者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率8.6%(2/23),所有术前勃起功能正常的患者术后勃起功能均存在,1例勃起功能障碍得到改善,所有患者均为顺行射精。结论腹腔镜下保留后尿道及性神经的耻骨后前列腺剜除术是大体积BPH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程晓锋[2](2021)在《经膀胱入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学习曲线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单一术者实施的多孔经膀胱入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TvRARP)与单孔经膀胱入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SP-TvRARP)的学习曲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7月至2021年1月期间由同一名泌尿外科医生施行的早期40例TvRARP与20例SP-TvRARP以及同期施行的40例标准经耻骨后间隙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Sr RAR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并采用累积和分析法(CUSUM)对TvRARP和SP-TvRARP学习曲线进行拟合,进一步根据各自的学习曲线划分不同的学习提高阶段和掌握熟练阶段,比较分析不同阶段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三组TvRARP、SP-TvRARP、Sr RARP在年龄、BMI指数、术前PSA与前列腺体积、临床T分期、术前病理Gleason评分、手术时间与术中估计出血量、病理T分期、术后病理Gleason评分、手术切缘阳性率、术后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方面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而TvRARP和SP-TvRARP在术后留置导尿时间及即刻尿控率方面要优于Sr RARP(P均<0.05)。采用CUSUM分析方法对TvRARP、SP-TvRARP的学习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TvRARP和SP-TvRARP渡过学习曲线分别为12和8例,其中TvRARP和SP-TvRARP在学习提高阶段的手术时间均要明显长于同期Sr RARP(P均<0.05),而在掌握熟练阶段与同期Sr RARP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进一步分析处于TvRARP和SP-TvRARP不同阶段的围手术期结局,TvRARP与SP-TvRARP的学习提高阶段在年龄、BMI、术前PSA与前列腺体积、临床T分期、术前病理Gleason评分、病理T分期、术后病理Gleason评分、手术切缘阳性率、术后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方面与熟练掌握阶段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而在术中手术时间和估计术中出血量方面TvRARP和SP-TvRARP学习提高阶段与熟练掌握阶段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1,<0.001,0.007,0.009)。结论:TvRARP和SP-TvRARP可作为RARP一种安全可行的术式,并且具有较好的即刻尿控优势,远期效果需进一步随访观察;对于具有丰富泌尿系腹腔镜手术和RARP其他术式(前入路、后入路)手术经验的泌尿外科医生而言,其TvRARP和SP-TvRARP的学习曲线可显着缩短,渡过TvRARP和SP-TvRARP学习曲线大约分别需要12和8例,达到同期Sr RARP水平;处于TvRARP和SP-TvRARP学习提高阶段并未显着影响手术切缘阳性率、术后住院时间和围手术期并发症等指标,但渡过学习提高阶段之后可显着改善术中手术时间和估计术中出血量。
杜巍[3](2021)在《多种路径单孔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技术介绍及短期临床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通过此研究介绍我们开展的多种路径单孔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的手术技术及经验,分析其短期临床疗效。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6月上海长海医院泌尿外科单术者实施的118例多种路径单孔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术,共4种路径,其中经腹3例、经腹膜外92例、经会阴10例及经膀胱13例。总结手术经验,介绍各路径手术体位、所需器械、重要步骤等相关手术技术。记录患者围术期数据,通过随访了解患者术后PSA变化及尿控恢复情况,将围术期数据及随访情况与同期同术者实施的常规多孔RALP患者进行比较,评价单孔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术的短期临床疗效。研究结果:所有118例患者均在机器人辅助下完成单孔前列腺癌根治术,术中无转开放或增加手术操作孔。中位手术时间为90min(IQR:70-110min),经腹、经腹膜外、经会阴以及经膀胱入路分别为:115min(110-152min),87.5min(IQR:60-100min),127.5min(IQR:110-150min)和80min(IQR:70-100min)。中位术中出血量为77.5ml(IQR:50-100ml),经腹、腹膜外、经会阴以及经膀胱入路分别为:60ml(50-100ml),50ml(IQR:50-75ml),125ml(IQR:100-200ml),100ml(IQR:50-100ml)。所有患者术中和术后均未输血,术中未出现直肠损伤等严重术中并发症。术后有1例患者出现尿漏,1例患者拆线后伤口裂开,予保守治疗后痊愈。1例患者出院后发生盆腔感染,再入院予抗生素治疗后痊愈。与常规多孔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相比,经腹膜外单孔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切缘阳性率、术后PSA及术后3月尿控恢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拔除尿管后即刻控尿率较常规多孔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高,且术后应用止痛药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对于机器人手术经验丰富的术者来说,在现有达芬奇si HD机器人平台基础上,结合市售的多通道腹腔镜入路系统作为单孔手术通道,实施多路径的单孔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单孔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术能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患者术后止痛药使用量,提高患者的拔管即刻控尿率,对于无淋巴结清扫的的低危前列腺癌患者来说,具有推广价值。
李文斐[4](2021)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常规手术与加耻骨后尿道悬吊术术后早期尿控的对比》文中指出目的: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作为早中期局限性前列腺癌治疗的金标准,其术后的并发症中尿失禁的发病率较高,如何解决术后尿失禁一直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焦点。耻骨后尿道悬吊术近年来作为新的辅助治疗方式,逐渐应用于术后尿失禁的治疗中,然而其有效性仍存在着争议。本文旨在研究耻骨后尿道悬吊术在提高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术后早期尿控的有效性,来决定是否在临床中值得推广。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6年2月至2020年8月于甘肃省人民医院经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检查明确,为早中期局限性前列腺癌。其中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常规手术24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常规手术+耻骨后尿道悬吊术26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资料(前列腺标志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年龄、BMI、前列腺体积、穿刺病理Gleason评分、TNM分期)、术中资料(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资料(手术并发症、生化复发和手术切缘阳性(Positive surgical margin,PSM)、病理分期)等指标。通过每日尿片使用量评价(每日使用0-1张尿垫为尿控基本恢复正常)来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早期尿控的差异。应用统计软件SPSS 25.0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χ2)检验,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BMI、PSA、前列腺体积及Gleason评分等临床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成功完成手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耻骨后尿道悬吊术组在术后早期尿控优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在术中出血及围术期输血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切缘阳性率、术后并发症、术后生化复发上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常规前列腺根治术加行尿道悬吊术可以提高患者的早期尿控率。
莫耀良,程勇谋,谭静,周增[5](2020)在《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12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A组给予耻骨后逆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B组给予耻骨后顺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术中出血量多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最大尿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SA均低于治疗前,最大尿流率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最大尿流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前列腺癌患者采用耻骨后顺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其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膀胱逼尿肌功能良好,值得推广。
张成[6](2020)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技术创新、助手配合和学习曲线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dical Prostatectomy,RP)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最有效的外科手段,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手术设备的不断更新,手术机器人系统的引入推动微创外科再次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机器人手术时代。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RARP)的出现在前列腺癌治疗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4年12月引进江西省第一台Davinci机器人手术Si系统,是全国比较早开展机器人手术的单位,近三年机器人手术量全球排名前三,2017年单机手术量全球排名第一,截止2019年底已完成前列腺癌根治术500余例。本研究将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技术创新,床旁助手的配合和学习曲线的临床研究,为即将开展机器人手术的中心提供参考,目前尚无报道。第一部分: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入路的创新性研究目的:研究分析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各种入路的优缺点,开展经膀胱入路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TvRARP)的创新性研究,评价患者的术后疗效。方法:对35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进行TvRARP治疗。患者术前资料[均数±标准差],患者年龄63.4±8.1岁,BMI 28.6±5.3 kg/m2,tPSA 10.8±4.9ng/ml,前列腺体积30.6±14.4ml;中位数(IQR);活检Gleason评分6(6,7)和IIEF-5评分18(16,20)。术前评估发现cT2a 28例,cT2b 7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无尿失禁。评估手术结果和围手术期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至少随访12个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50±35 min,失血100±45 ml,尿路感染1例,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另例患者术后第14天夜尿,索利那新琥珀酸治疗缓解。术后第7天拔除导尿管。32例患者术后即刻尿控,3例患者术后第14天完全尿控。术后病理证实pT2a 24例,pT2b 9例,pT2c 2例Gleason评分6(6,7)。手术切缘阳性4例(11.4%)。术后3个月尿道膀胱造影未见尿道狭窄及漏尿。术前和手术后6个月尿流动力学检查,最大尿流率(术前与术后6个月,12.2(10.2,14.9)ml/s vs 13.7(10.1,15.0)ml/s,膀胱容量385.3ml(351.3,410.2)和370.2ml(330.1,395.4)和排泄相逼尿肌收缩性38.5(27.8,42.3)mmH2O vs 35.6(28.3,41.3)mmH2O。在最少12个月的随访中,所有患者均未发现生化复发。IIEF-5评分为17分(16,19分)。结论:经膀胱入路是一些患者RARP的有效替代方法,可提供很好的术后尿控。长期的功能和肿瘤学结果需要进一步研究。第二部分: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床旁助手的训练、配合及对围手术期指标的影响目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床旁助手的训练、术前及术中配合研究。分析比较不同年资经验的床旁助手对患者围手术期结局的影响。方法:对床旁助手进行训练,包括取得资格、腔镜模拟等;开展床旁助手术前的准备、术中的配合及注意事项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19年5月收治的30位,对比不同腹腔镜手术经验的床旁助手TvRARP手术围手术期指标的差异。结果:腔镜模拟训练提高床旁助手腔内操作水平;3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无输血病例,无严重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总平均手术时间195.8±37.9min,总术中出血量中位数为150.0(50.0,200)ml;总平均术后住院时间7.0±0.3天,总手术切缘阳性为30%,术后随访12个月,平均3个月,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无肿瘤复发及死亡病例。经统计,其中手术时间(p=0.01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床旁助手需要系统培训,有经验的床旁助手(BA)能有效的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并发症。第三部分: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学习曲线研究目的:研究单术者行3种不同手术入路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学习曲线。方法:通过对2014年12月--2020年4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不同手术入路下的120例(前入路RARP50例、经膀胱入路RARP50例、后入路RARP20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研究单术者下不同手术入路的RARP学习曲线。结果:前入路RARP组中单术者经过20例渡过学习曲线,而经膀胱入路RARP只需10例,后入路RARP有待进一步阐明。结论:在不同手术入路下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学习曲线表现不同,在学习曲线长短程度中经膀胱入路<前入路<后入路组,对于有着丰富泌尿系腹腔镜手术经验的医师而言,前入路经过约20例手术渡过学习曲线到达平台期,而经膀胱入路约10例就可渡过。
胡兵[7](2020)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经膀胱入路与后入路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临床疗效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经膀胱入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Transvesical robotic assisted 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TvRARP)与后入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保留Retzius间隙)(Retzius sparing robotic assisted 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RsRARP)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和分析2016年10月至2019年12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共50例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RsRARP组(23例)和TvRARP组(27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年龄、BMI)、术前tPSA、前列腺体积、术前临床分期、穿刺病理Gleason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病理Gleason评分、术后病理分期、尿控情况及肿瘤控制(PSM和生化复发)等指标。结果:RsRARP组与TvRARP组患者平均年龄为(68.3±4.4岁VS 69.6±7.4岁)、平均 BMI 为(22.1±2.2kg/m2 VS 23.5±3.4 kg/m2)、术前中位血清 tPSA 为 17.1ng/ml(12.9-28.8ng/ml)VS 16.9ng/ml(9.4-24.4ng/ml)、中位前列腺体积为 36.8ml(29.9-43.8ml)VS 34.4ml(17.5-54.6ml)、术前 Gleason 评分≤6、7、≥8 分病例数分别为(11例、10例、2例VS 15例、10例、2例),术前临床分期T1c、T2a、T2b、T2c期病例数分别为(15例、3例、3例、2例VS 14例、8例、3例、2例),以上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术前均未接受内分泌治疗。50例患者均顺利在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及其他手术入路,无输血病例,无严重术中并发症。RsRARP组TvRARP组手术时间为(168.5±49.8min VS 183.7±37.3min);术中出血量为(131.7±66.9ml VS 150.6±69.3ml)。术后病理分期T2a、T2b、T2c、T3期病例数分别为(10例、8例、3例、2例VS 9例、8例、6例、4例);术后Gleason评分≤6、7、≥8分病例数分别为(9例、10例、4例VS 12例、10例、5例);切缘阳性率为(6例,26.1%VS 4例,14.8%),以上资料统计分析显示P值均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术后即刻,1月,3 月尿控率分别为(82.6%、100%、100%VS 85.2%、100%、100%),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在TvRARP组中,年龄、BMI、术前血清tPSA、前列腺体积、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与患者术后即刻的尿控恢复未见相关性。术后中位随访16个月(4-36月),所有均未见出现生化复发(tPSA<0.2ng/ml)。RsRARP组中1例出现尿道狭窄,TvRARP中1例出现尿道狭窄,1例出现腹壁切口疝。结论:TvRARP是一种可行的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新术式,虽与RsRARP手术入径不同,但都是一种保留Retzius间隙且可实现完全筋膜内切除的手术方式。两组手术疗效比较未见明显差异,TvRARP能够较好的保护患者早期尿控功能,有望成为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手术治疗方法之一。
黄健,张旭,周利群,王共先,魏强,徐丹枫,傅斌,何威,李宏召,刘振华[8](2020)在《腹腔镜前列腺癌手术规范专家共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概述自Millin[1]1945年开创了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以来,这种术式一直是泌尿外科最具难度的手术之一。Walsh对前列腺解剖研究的贡献,主要包括对神经血管束以及背血管复合体的认识和处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手术的难度,但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仍然具有较多的并发症[2]。第一例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LRP)于1992年完成[3]。2000年,Guy Vallancien利用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完成了世界上首例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4],但昂贵的系统配置及耗材费用限制了其在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开展,这使得常规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占主导地位。
张建伟[9](2019)在《基于层面解剖外科的“4+2法”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比较“4+2法”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与传统经腹腔入路腹腔镜前列腺切除术,检验“4+2法”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内容:通过回顾分析100例患者行经腹腔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中手术路径、手术分离层面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4+2法”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组(“4+2法”组)和传统经腹腔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组(传统组),每组各50例。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术后尿道狭窄率、手术后病理切缘阳性率、术后患者即刻控尿及术后一年控尿恢复情况、术后患者性功能评分等指标。结果:“4+2法”腹腔镜根治性切除与传统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相比,两组在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术后出现尿道狭窄及术后病理切缘阳性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但是患者在术后早期尿控及性功能恢复却有着明显的优势,但是在术后远期效果相当。结论:“4+2法”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法通过层面外科方法,能有效的保留盆底组织结构、周围神经血管肌肉,术后不增加并发症,能早期恢复尿控及性功能。是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中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魏世平[10](2018)在《前列腺包膜和周围NVB的病理结构分析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前列腺包膜的病理分析目的:研究前列腺包膜的病理组织结构,探讨其在前列腺剜除手术中的意义。方法:对2009年1月-2016年2月30例前列腺包膜(耻骨上前列腺剜除术(n=10例)、耻骨后前列腺剜除术(n=10例)、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n=10例))采用HE(苏木素-伊红)染色、VanGiesons(范吉森)染色和Masons(梅森)染色,分析前列腺包膜病理组织结构。结果:三组前列腺包膜的组织学研究提示由平滑肌和胶原纤维组成,平滑肌层形成外环内纵的结构,其中环形和纵向平滑肌比例是1:2或2:3,纵向层更加广泛,三组间平滑肌比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前列腺包膜纵向平滑肌层可能是前列腺剜除术的解剖学层面基础,临床上遵循该层面进行前列腺剜除手术可能会促进前列腺窝的组织修复,会减少手术相关副损伤的发生。第二部分TUERP术相关前列腺外科包膜的病理分析目的:比较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TUERP)和耻骨上经膀胱开放前列腺剜除术(SOP)后患者前列腺外科包膜的病理特点,评价两种手术方法效果的一致性。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6年2月40例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内镜组)和40例开放前列腺剜除术(开放组)的标本,内镜组标本1-3是在TUERP术后经尿道内镜下收集,分别为经尿道切除的前列腺腺体深部组织、经尿道切除的前列腺腺体表面邻近前列腺外科包膜的组织和术后前列腺腺窝组织;开放组标本采用耻骨上经膀胱开放剜除术后联合经尿道内镜下收集,标本1-3顺序与内镜组相同。采用HE染色法分析上述标本组织病理构成。另外将两组剜除的前列腺组织进行质量秤重并比较两组的剜除率。结果:内镜和开放组标本病理成分分析大致相同,标本1为腺体、平滑肌和少量纤维组织成分;标本2为纤维组织、平滑肌成分和少量腺体成分,越靠近外科包膜处纤维组织越多,腺体成分越少;标本3主要为纤维组织和少量炎性细胞,腺体成分几乎不见。两组组内标本1-3成分构成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内镜和开放组剜除率大致相同,约58.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前列腺外科包膜主要由平滑肌和纤维组织构成,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的剜除层面等效于耻骨上经膀胱开放前列腺剜除术的前列腺外科包膜层面,能在安全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有效切除增生腺体组织。第三部分前列腺包膜周围NVB的分析目的:分析正常前列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包膜周围神经血管束(NVB)分布的MRI特点,探讨3.0T MRI评价PCA侵犯NVB的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10例正常前列腺、20例BPH和42例PCA患者的前列腺MRI影像结果,比较分析NVB在前列腺包膜周围分布及肿瘤侵犯NVB的成像结果,同时对比分析NVB受侵MRI影像结果和术后PCA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正常前列腺、BPH和PCA包膜周围NVB分布三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前列腺体部包膜周围NVB分布最密集,NVB呈集束状位于背外侧(约60%),弥散状位于腹侧区域(约40%);PCA侵犯NVB的图像呈多样化,主要表现为NVB和前列腺包膜间脂肪间隙消失;42例PCA共有20例术前MRI诊断为NVB受侵犯,其中共有16例术后病理诊断为NVB受侵犯,MRI诊断NVB受侵犯的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95.45%,阳性预测值为93.75%,阴性预测值为80.77%,MRI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具有一致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前列腺、BPH和PCA包膜周围NVB分布特点无明显差异,3.0T MRI可以清晰显示PCA侵犯NVB的图像,能在PCA根治术前提供NVB保留与否的重要参考依据,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第四部分术前MRI检查前列腺包膜周围NVB的分布差异在保留神经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目的:探讨术前核磁共振(MRI)检测神经血管束(NVB)在前列腺包膜周围分布的差异情况,在保留神经的前列腺癌根治术(NS-LRP)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2例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58~74岁,平均68岁。术前血清PSA 0.9412.28 ng/dl,平均7.01 ng/dl。术前Gleason评分5~10分,平均6分。临床分期:T1T2期37例,T3期5例。术前国际勃起功能指数问卷表-5(IIEF-5)平均为21分,其中勃起功能正常(IIEF-5>22分)23例。42例术前均行MRI检测,根据NVB在前列腺包膜周围的分布差异情况分为3组:A组17例,为完全未见明显的NVB;B组8例,为可见NVB但不明显;C组17例,为可见明显NVB。3组的年龄、术前血清PSA、Gleason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术前IIEF-5分别为19.5分、22.8分、21.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2例均全麻下行NS-LRP。比较3组手术前后IIEF-5的差异。结果:本研究4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42例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14.1个月。A、B、C组术后IIEF-5分别为8.0分、14.1分、15.5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IIEF-5下降幅度与B、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MRI检查NVB明显可见的患者相比,MRI检查未见明显NVB患者的前列腺包膜周围与勃起功能相关的神经可能走行于前列腺包膜两侧,并弥散分布于前列腺前方腹侧面。为最大限度保留NVB及术后勃起功能,NS-LRP术中在前列腺包膜两侧和腹侧面应更精确地解剖和游离。
二、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腹腔镜下保留后尿道及性神经的耻骨后前列腺剜除术(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一、临床资料 |
二、手术方法 |
三、性功能随访 |
四、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讨论 |
(2)经膀胱入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学习曲线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对象 |
2.1.2 纳入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术前准备 |
2.2.2 手术方法 |
2.2.3 术后管理 |
2.2.4 观察指标 |
2.3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各组患者一般资料 |
3.2 CUSUM学习曲线分析结果 |
3.3 TvRARP与SP-TvRARP不同学习阶段围手术期结局的疗效比较 |
3.3.1 术前资料 |
3.3.2 术中资料 |
3.3.3 术后资料 |
第4章 讨论 |
4.1 RARP学习曲线评价 |
4.2 RARP学习曲线的影响因素 |
4.3 影响学习曲线的技术因素 |
4.4 不足与展望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前列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研究进展与现状 |
参考文献 |
(3)多种路径单孔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技术介绍及短期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研究背景 |
对象及方法 |
一、一般资料 |
二、方法 |
三、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综述 单孔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常规手术与加耻骨后尿道悬吊术术后早期尿控的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1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类型 |
1.2 研究对象 |
1.3 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 |
1.3.1 适应症 |
1.3.2 禁忌症 |
1.4 手术方法 |
1.5 术后处理 |
1.6 相关资料指标收集 |
1.7 随访方式 |
1.8 统计学分析 |
1.9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结果 |
2.1 术后一般资料的分析结果 |
2.2 术后尿控资料的比较结果 |
2.3 实验组患者术后即刻尿控的分析结果 |
2.4 影响实验组患者即刻尿控的因素分析结果 |
2.5 术后生化复发情况 |
第3章 讨论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术后的尿控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5)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 |
2.2 两组PSA、最大尿流率比较 |
3 讨论 |
(6)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技术创新、助手配合和学习曲线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论文主要术语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入路的创新性研究 |
一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各种入路的调研与分析 |
1研究背景与目的 |
2研究材料与方法 |
3结果 |
二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经膀胱入路的创新 |
1研究背景与目的 |
2对象与方法 |
3手术步骤 |
4结果 |
5讨论 |
6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床旁助手的训练、配合及对围手术期指标的影响 |
一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床边助手的训练 |
1研究背景与目的 |
2研究方法 |
3统计学处理 |
4结果 |
二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床边助手的术前、术中配合及注意事项 |
1术前准备 |
2术中配合 |
3手术过程注意事项 |
三 床旁助手对经膀胱入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指标的影响 |
1研究背景与目的 |
2对象与方法 |
3统计学方法 |
4结果 |
5讨论 |
6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学习曲线研究 |
1研究背景及目的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7)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经膀胱入路与后入路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临床疗效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研究类型 |
2.1.2 研究对象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术前准备 |
2.2.2 手术步骤 |
2.2.3 标本处理 |
2.2.4 术后处理 |
2.2.5 资料收集及观察指标 |
2.2.6 随访 |
2.2.7 统计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术前一般资料比较 |
3.2 术中及术后临床资料比较 |
3.3 术后尿控比较 |
3.4 肿瘤控制疗效 |
第4章 讨论 |
4.1 手术疗效比较 |
4.1.1 围手术期结果分析 |
4.1.2 尿控恢复 |
4.1.3 肿瘤控制 |
4.1.4 性功能恢复 |
4.2 技术特点分析 |
4.3 研究的不足与局限性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8)腹腔镜前列腺癌手术规范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手术适应证和术前准备 |
2.1 手术适应证 |
2.2 手术禁忌证 |
2.3 术前准备 |
3 手术的入路选择 |
4 手术方法与步骤(以腹膜外途径为例) |
4.1 耻骨后间隙的建立 |
4.2 切开盆内筋膜脏层 |
4.3 缝合DVC |
4.4 离断膀胱颈部 |
4.5 切除精囊和输精管 |
4.6 切开Denonvillier筋膜 |
4.7 前列腺侧血管蒂的处理 |
4.8 尿道的离断和标本的移除 |
4.9 膀胱颈尿道吻合 |
4.1 0 引流及关闭切口 |
4.1 1 膀胱颈口重建 |
4.1 2 可供选择的技术 |
4.1 2. 1 保留盆内筋膜技术 |
4.1 2. 2 DVC免缝扎技术 |
4.1 2. 3 尿道周围支撑结构重建 |
5 淋巴结清扫 |
6 特殊情况的处理 |
6.1 肥胖患者 |
6.2 TURP术后 |
6.3 大体积前列腺 |
6.4 中叶增大 |
6.5 根治性放疗后挽救性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
6.6 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手术 |
7 并发症及其防治 |
7.1 尿失禁 |
7.2 切缘阳性 |
7.3 大出血 |
7.4 直肠损伤 |
7.5 输尿管损伤 |
7.6 勃起功能障碍 |
7.7 尿瘘 |
7.8 尿道狭窄 |
7.9 穿刺器相关并发症 |
7.1 0 吻合口内异物 |
8 术后管理 |
9 专家指导 |
9.1 保护勃起功能的术式 |
9.2 保护尿控的术式 |
(9)基于层面解剖外科的“4+2法”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4+2法组患者资料 |
1.1.2 传统组患者资料 |
1.2 患者准入性标准和排除性标准 |
1.2.1 准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3 手术前处理 |
1.4 手术步骤要点比较 |
1.5 患者病历资料的收集整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 |
2.2 术中及术后资料 |
2.2.1 手术时间 |
2.2.2 手术中出血量 |
2.2.3 手术后尿道狭窄 |
2.2.4 术后病理切缘阳性情况 |
2.2.5 手术后性功能恢复情况 |
2.2.6 术后控尿能力的恢复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尿控、性功能保护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前列腺包膜和周围NVB的病理结构分析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名词对照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前列腺包膜的病理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TUERP术相关前列腺外科包膜的病理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部分 前列腺包膜周围NVB的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四部分 术前MRI检查前列腺包膜周围NVB的分布差异在保留神经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腹腔镜下保留后尿道及性神经的耻骨后前列腺剜除术[J]. 邹树方,李帅,俞建军. 中国男科学杂志, 2021(06)
- [2]经膀胱入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学习曲线及影响因素分析[D]. 程晓锋. 南昌大学, 2021(01)
- [3]多种路径单孔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技术介绍及短期临床疗效分析[D]. 杜巍.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9)
- [4]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常规手术与加耻骨后尿道悬吊术术后早期尿控的对比[D]. 李文斐.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析[J]. 莫耀良,程勇谋,谭静,周增. 中外医学研究, 2020(28)
- [6]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技术创新、助手配合和学习曲线的临床研究[D]. 张成. 南昌大学, 2020(08)
- [7]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经膀胱入路与后入路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临床疗效对比研究[D]. 胡兵. 南昌大学, 2020(08)
- [8]腹腔镜前列腺癌手术规范专家共识[J]. 黄健,张旭,周利群,王共先,魏强,徐丹枫,傅斌,何威,李宏召,刘振华.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20(03)
- [9]基于层面解剖外科的“4+2法”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D]. 张建伟.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10]前列腺包膜和周围NVB的病理结构分析及临床意义[D]. 魏世平. 武汉大学, 2018(01)
标签:前列腺论文; 腹腔镜论文;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论文; 前列腺肿瘤论文; 腹腔镜手术注意事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