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比萘芬与伊曲康唑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疗效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吴妙丽[1](2021)在《扶正抗菌汤治疗脾虚湿注型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系统评价中药内服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为中药内服在本病的应用提供证据支持。2.观察扶正抗菌汤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脾虚湿注型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药在本病的应用提供临床经验。方法:1.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万方数据库、PubMed以及Cochrane Library从建库至2020年11月的文献资料,按照纳排标准,收集中药内服治疗VVC的临床对照试验,依据Cochrane手册评价文献质量,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通过频数统计分析常用内服中药治疗VVC的用药特点。2.收集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的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72例,按就诊顺序编号,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予克霉唑阴道片外用,1片/次,单次用药;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扶正抗菌汤。记录治疗前后相关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评分、阴道微生态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复发及不良反应等情况,利用SPSS 21.0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患者真菌转阴率、阴道微生态改善情况、中医证候疗效、三个月复发情况及药物安全性。结果:1.Meta分析:纳入33个研究,共3922例受试者。中药内服或中药内服联合西药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与单纯西药相比,在真菌转阴率、临床痊愈率、总有效率、症候积分、阴道瘙痒、白带异常、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阴道分泌物改善时间、IFN-γ水平、IL-6水平、IL-8水平、总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一/二/三/六个月复发率方面优势更明显(P<0.05);在显效率/好转率、症状体征总积分、外阴瘙痒改善时间、TNF-ɑ水平和IL-4水平方面疗效相当(P>0.05)。纳入文献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中药使用以补气健脾药、清热燥湿药、利水渗湿药较为常见,疏肝、凉血、活血单药出现频率亦较高。2.疗效观察:(1)转阴率:试验组转阴率为74.19%,对照组转阴率为82.76%,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阴道微生态:治疗后阴道微生态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一定改善(P<0.05),试验组“阴部瘙痒”、“倦怠嗜睡”、“纳少便溏”、“中医次症”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三个月后,试验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带下质地”、“中医主症”、“倦怠嗜睡”、“纳少便溏”、“神疲懒言”、“中医次症”和“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疗效:治疗后,试验组“中医次症”、“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主症”疗效相当(P>0.05);三个月后,试验组“中医主症”、“中医次症”、“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5)总有效率:治疗后试验组“倦怠嗜睡”、“纳少便溏”、“神疲懒言”和“中医次症”总有效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余总有效率相当(P>0.05);三个月后试验组“面色(?)白或萎黄”、“倦怠嗜睡”、“纳少便溏”、“神疲懒言”和“中医次症”总有效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余总有效率相当(P>0.05)。(6)复发:三个月后,试验组复发4.8%,对照组复发17.4%,差异不明显(P>0.05)。(7)安全性:患者在治疗及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1.Meta分析提示中药内服或中药内服联合西药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相比常规西药,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症状体征,促进炎性因子水平恢复,降低远期复发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规范化应用,提供更高级别的证据支持;临床VVC常用中药以健脾、清热、祛湿为主,多配伍疏肝理气药、活血凉血药。2.扶正抗菌汤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脾虚湿注型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能取得较高的真菌转阴率和较低的远期复发率,能明显改善早期及远期的中医证候。3.相比克霉唑阴道片,扶正抗菌汤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在中医次症总有效率,早期/远期中医次症、中医证候疗效,远期中医主症疗效方面更有优势。4.扶正抗菌汤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脾虚湿注型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确切,较为安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王锋[2](2021)在《105例寻常型天疱疮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我院105例寻常型天疱疮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特征、治疗、感染、预防性用药等指标进行总结分析,期望可以为寻常型天疱疮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以期达到更好控制病情和减少真菌感染的目的。方法:收集整理吉林大学第二医院2010年1月2020年1月住院的105例寻常型天疱疮患者病历资料,将患者的一般信息、临床表现、预防性抗真菌用药及感染、治疗方案等录入EXCLE表格,用SPSS23.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105例PV患者中,男患45例,女患60例,男女比率1:1.33。发病年龄2582岁,平均发病年龄53.72±12.90,好发年龄为4150岁。病程0.1360.50个月,中位数3.00个月。2、临床特征:所有患者均有皮肤受累,黏膜受累者占所有患者的73.33%,其中口腔黏膜受累患者约占93.51%。皮损首发部位中口腔黏膜40例、头面颈部28例、躯干26例、四肢11例。PV患者尼氏征阳性率为89.52%。3、寻常型天疱疮治疗:仅系统应用激素治疗者24例,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81例。病情严重程度在糖皮质激素的起始剂量、控制剂量、累计剂量和减量前总量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组和联合组在激素累计剂量、减量前总量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在糖皮质激素的控制剂量、累计剂量、减量前总量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白蛋白血症组与非低白蛋白血症组在糖皮质激素的起始剂量、控制剂量、累计剂量、减量前总量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口腔念珠菌感染易感因素:口腔黏膜受累、低白蛋白血症、糖尿病在口腔念珠菌感染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皮质激素的控制剂量、累计剂量和减量前总量以及住院时间在口腔念珠菌感染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累计剂量≥1g和<1g两组间口腔念珠菌感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疗程、频繁更换抗生素及抗生素种类在口腔念珠菌感染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预防抗真菌治疗:预防用药组与未预防用药组在口腔念珠菌感染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1周内预防用药和入院1周后预防用药两组间在口腔念珠菌感染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念珠菌感染组与无念珠菌感染组在预防性抗真菌用药疗程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伊曲康唑预防性用药疗程与口腔念珠菌感染情况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康唑、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在预防口腔念珠菌感染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病情严重程度、免疫抑制剂、低白蛋白血症和感染是影响患者激素用量的重要因素,激素剂量的选择应遵循个体化原则。2、口腔念珠菌感染的易感因素有住院天数、糖皮质激素用量、联用免疫抑制剂、低白蛋白血症、糖尿病、口腔黏膜破溃、抗生素使用疗程、频繁更换抗生素及抗生素种类。3、预防应用抗真菌药物可减少口腔念珠菌感染的发生,应尽量在入院1周内预防性应用抗真菌药物。
董嘉琤[3](2021)在《耳念珠菌对雷夫康唑的药物敏感性评价及耐药机制的初步探讨》文中认为第一部分阴道念珠菌对雷夫康唑的药物敏感性测定及分析目的:本研究通过测定中国不同地区阴道念珠菌病临床分离株对雷夫康唑、氟康唑的药物敏感性,讨论我国阴道念珠菌对雷夫康唑的耐药情况。方法:按照CLSIM27-E4药物敏感性测定标准,通过微量稀释法测定525株阴道念珠菌(白念珠菌503株,光滑念珠菌14株,热带念珠菌5株,近平滑念珠菌3株)对雷夫康唑、氟康唑的药物敏感性。结果:525株阴道念珠菌中仅1株白念珠菌对雷夫康唑耐药,中国大陆9省收集的阴道来源念珠菌对雷夫康唑的耐药比例为0.19%(1/525),对氟康唑的耐药比例为5.52%(29/525)。结论:在体外药敏实验中,中国不同地区阴道来源念珠菌对雷夫康唑的药物敏感性较高,提示可以考虑雷夫康唑在阴道念珠菌病方面的应用价值。第二部分耳念珠菌对雷夫康唑的药物敏感性评估及耐药机制初探目的:研究耳念珠菌对雷夫康唑及其他抗真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比较了雷夫康唑、氟康唑的体内抗真菌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耳念珠菌受到雷夫康唑、氟康唑胁迫后,毒力和耐药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1.按照CLSIM27-E4药物敏感性测定标准,通过微量稀释法测定雷夫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泊沙康唑、艾沙康唑、米卡芬净、阿尼芬净、特比萘芬、两性霉素B对15株耳念珠菌的体外抗真菌作用。2.使用大蜡螟作为耳念珠菌的感染模型,通过测定大蜡螟的生存率、真菌菌载量,观察大蜡螟的组织切片,综合评价不同浓度的氟康唑、雷夫康唑的体内抗耳念珠菌作用。3.通过荧光定量PCR法测定了不同浓度雷夫康唑、氟康唑对耳念珠菌黏附作用相关基因(ALS5、HYR3),水解酶相关基因(SAP5、PLB1),真菌胞壁、胞膜以及胞外基质相关基因(ERG2、KRE6、EXG、ENG1)表达情况的影响;通过比较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的质谱图像,观察雷夫康唑、氟康唑对耳念珠菌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结果:1.雷夫康唑及其他抗真菌药物对耳念珠菌的体外抗真菌作用:耳念珠菌对氟康唑、特比萘芬、两性霉素B的药物敏感性明显低于新型唑类药物和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雷夫康唑对耳念珠菌的抗菌活性优于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与艾沙康唑、泊沙康唑以及棘白菌素相当。2.不同浓度氟康唑、雷夫康唑对耳念珠菌的体内抗真菌作用:耳念珠菌CBS10913、CBS12766大蜡螟感染模型的生存曲线、菌载量提示抗真菌药物可以明显提高耳念珠菌感染的大蜡螟的生存率,降低其菌载量。组织切片中,高浓度雷夫康唑组的大蜡螟真菌团块最少。3.雷夫康唑对耳念珠菌毒力及耐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1)MALDI-TOF MS:雷夫康唑、氟康唑处理后耳念珠菌的质谱图显示不同道尔顿的蛋白组分的表达量出现变化。(2)定量RT-PCR:通过比较不同浓度雷夫康唑、氟康唑处理后耳念珠菌的8组基因的表达,发现CBS12766毒力及耐药基因的表达均高于CBS10913。雷夫康唑组与氟康唑组相比,基因表达上调幅度更大。结论:雷夫康唑对15株耳念珠菌均体现了较好的抗菌活性,提示雷夫康唑也许能够应用于治疗耳念珠菌感染的相关疾病。大蜡螟实验证明CBS12766毒力强于耳念珠菌标准株CBS10193,雷夫康唑在体内实验中也体现了较强的抗耳念珠菌活性。通过比较基因的表达状态,我们发现耳念珠菌面对抗真菌药物的胁迫,会选择高表达耐药以及毒力相关的基因,以应对外界环境压力。与氟康唑相比,雷夫康唑对耳念珠菌造成的外界环境压力更大。第三部分伊曲康唑与特比萘芬联合抗耳念珠菌的作用评价目的:测定伊曲康唑与特比萘芬联用的体外抗耳念珠菌作用,分析二者联用是否有协同抗耳念珠菌的作用。方法:按照CLSIM27-E4药物敏感性测定标准,通过微量稀释棋盘法,测定伊曲康唑与特比萘芬联用对15株耳念珠菌的体外抗真菌作用。观察伊曲康唑与特比萘芬联用对15株耳念珠菌的生长状态的影响,并根据MIC测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评估两药联合抗真菌作用效果。结果:计算FICI可知,15株耳念珠菌的FICI范围为0.75~2,伊曲康唑、特比萘芬联用只有单纯的相加作用,无明显协同作用。观察耳念珠菌的生长状态,发现特比萘芬与伊曲康唑联用能够减少伊曲康唑体外药敏实验中的“拖尾现象”。结论:伊曲康唑、特比萘芬联用仅体现相加作用。但肉眼观察两者联用体现了对耳念珠菌生长的抑制作用,对以后的临床用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朱红梅,温海[4](2020)在《特比萘芬在浅表真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特比萘芬是治疗皮肤浅表真菌感染的主要药物之一,是皮肤癣菌感染的一线治疗药物。上市至今,在甲真菌病、头癣、体股癣、手足癣等浅表真菌感染中,有极为广泛的临床应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对某些皮肤黏膜念珠菌感染也有疗效。
张成臻[5](2020)在《一株分离自慢性复发性颈部淋巴结炎患者的白念珠菌的微生物学特征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背景和目的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是人类的共生菌,现在也被认为是人类最重要的机会性致病真菌。根据宿主不同的免疫状态,白念珠菌能引起浅部感染、深部感染甚至念珠菌血症。慢性念珠菌病主要表现为慢性皮肤黏膜感染,多发生在免疫异常或免疫缺陷人群中,给患者带来很多困扰。然而,慢性或复发的临床浅表真菌感染机制仍不清楚。在前期实验中,我们对一株由颈淋巴结炎患者淋巴结内分离出的白念珠菌进行研究。患者反复出现局限性白念珠菌性颈淋巴结炎10余年,无其他特殊病史,免疫学指标低下。予以抗真菌药物及胸腺肽注射后患者情况好转,但多次复发。在前期的实验中我们发现这株白念珠菌在形态学、毒力、侵入及耐药方面有着显着的差异,将进一步研究白念菌丝发育与共生及耐药的分子机制,以期揭示其形态异常与长期定植的分子机制,为根治白念珠菌深部慢性感染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镜检形态,CHROMagar念珠菌显色平板及分子检测PCR技术对ITS区域进行测序将JL01准确鉴定到种。通过应激反应试验,将JL01以及标准株SC5314以10倍稀释的方法点在含有不同抗真菌试剂、DNA损伤试剂及细胞壁损伤试剂等YPD平板上,观察不同菌株对不同试剂的耐受能力。利用血清条件、李氏培养基、Spider培养基和不同碳源、氮源等条件诱导此菌株菌丝发育,通过光学显微镜、共聚焦显微镜等多方面观察比较不同诱导条件下此菌株的形态转换差异。通过包埋试验及侵入试验探究此菌株在缺氧环境下侵入培养基的生长能力。建立白念珠菌系统感染的小鼠模型,通过分析小鼠感染JL01菌株后的小鼠死亡率以及各种组织的病理变化,分析JL01菌株的毒力强弱及播散能力。研究该临床菌株感染宿主过程中的作用,通过检测细胞因子在感染菌株后宿主细胞的表达量,观察菌株在感染及共生时免疫逃逸的能力。分别用JL01菌株及白念标准菌株感染不同细胞,在0h,0.5h,1h,2h,4h通过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菌株逃逸情况。采用RNA高通量测序分析(RNA-seq)、实时定量PCR(RT-q PCR)方法对JL01异常耐药、形态、毒力以及免疫逃逸相关的分子机制进行初步研究。结果1.菌株鉴定CHROMagar显色平板试验及ITS测序将JL01准确鉴定为白念珠菌。2.形态学观察结果JL01在多种菌丝诱导条件下均无法形成真菌丝,呈现假菌丝形态。低氧条件无法诱导JL01产生菌丝。侵入生长试验证实JL01侵入生长能力明显弱于SC5314。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JL01对氧化应激,渗透压力及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耐受能力明显增强。3.JL01菌株毒力测试JL01在系统性感染模型中毒力明显减弱,尤其低浓度感染条件下几乎不导致小鼠死亡。而感染JL01小鼠各个组织器官中的真菌负荷量明显增多。宿主组织中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量则明显下降。4.体外实验研究JL01菌株与标准株在被BMDM吞噬后逃逸的差异BMDM与JL01共培养2 h后,巨噬细胞将JL01细胞吞入其中,而JL01呈酵母样,共培养4 h后,部分JL01细胞发育成假菌丝形态,突破BMDM细胞膜,伸出细胞外。BMDM与SC5314共培养2 h时,SC5314细胞即形成芽管并逐渐延长,至4 h时突破巨噬细胞。5.形态学相关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RNA-Seq分析结果显示,在JL01中421个基因与SC5314相比有显着差异,其中216个基因显着上调,205个基因显着下调。进行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有显着差异的基因主要集中在分子功能和生物学进程中,包括发病机理、细胞黏附、菌丝生长及应激能力。进一步的q RT-PCR实验证实,JL01的多种菌丝特异性基因表达显着降低(如ECE1,HWP1及ALS3)与菌株形态学观察结果相一致,免疫逃逸(SAP6,VPS11及SSD1等)及抵抗氧化应激基因(HPS12,HOG1及CEK1等)表达则显着增加。结论本研究首次鉴定了一株来源于反复复发的白念珠菌颈部淋巴结炎患者的Candida albicans临床株JL01,它和对照菌SC5314相比,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性增强,菌丝发育有显着缺陷,而且不能良好的激活宿主免疫应答。并且在形态学以及耐药相关的分子调控机制等方面有明显的不同。为揭示慢性复发性念珠菌感染的机制研究提供基础,为其治疗提供可能的研究靶点。
黄坤艳[6](2020)在《中医药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Meta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利用Meta分析评价中医药对比西药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并归纳总结纳入文献的证型及中药用药,为临床中医药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提供理论支撑及用药参考。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Pubmed、Cochrane数据库从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有关中医药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将检索后的全部文献加载入EndnoteX9软件查重,后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利用Excel2019软件提取纳入文献数据,利用Cochrane协作评估偏倚风险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估,最后采用Revman5.3.5软件对文献疗效指标进行异质性、敏感性分析,合并出效应值后比较,当疗效指标纳入文献≥10篇时作漏斗图分析其是否存在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29篇随机对照试验,2777例研究对象,均无显着发表偏倚,中医药或中药联合西药治疗的总体疗效优于单独西药治疗。(1)假丝酵母菌转阴率[OR(95%CI)=3.15(2.60,3.82),P<0.0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OR(95%CI)=4.42(3.32,5.87),P<0.0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湿热下注证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OR(95%CI)=4.39(3.04,6.34),P<0.00001]、热毒蕴结证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OR(95%CI)=5.29(2.87,9.74),P<0.00001]及脾虚证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OR(95%CI)=3.56(1.81,7.00),P=0.0002]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3月后中医药组复发率低于西药组[OR(95%CI)=0.22(0.16,0.31),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中医证候积分降低优于西药组[SMD(95%CI)=﹣1.23(﹣1.64,﹣0.83),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VVC症状总积分降低优于西药组[SMD(95%CI)=﹣1.00(﹣1.72,﹣0.27),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中医药降低IL-4[SMD(95%CI)=﹣4.03(﹣5.64,﹣2.95),P<0.00001]、IL-6[SMD(95%CI)=﹣2.98(﹣4.02,﹣1.94),P<0.00001]水平优于西药治疗,差异有统计意义。(7)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OR(95%CI)=0.66(0.35,1.24),P=0.2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纳入文献证型以湿热下注证为主;常用药物前三类为清热药、利水渗湿药及补益药。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多选用清热、补虚、利水渗湿,配伍解表、收涩、理气、化湿、活血化瘀、杀虫止痒及开窍药。总结:Meta分析结果发现中医药或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总体疗效优于单独西药治疗。中医药能提高假丝酵母菌转阴率、中医证候总有效率,能够降低VVC复发率、中医证候积分和VVC症状体征积分,降低IL-4、IL-6水平。但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无显着优势。通过归纳本组研究全部纳入文献中的证型及中药用药,发现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主要证型是湿热下注证,常用药物前三类为清热药、利水渗湿药及补益药。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多选用清热、补虚、利水渗湿,配伍解表、收涩、理气、化湿、活血化瘀、杀虫止痒及开窍药。
李梦月[7](2020)在《体癣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抗真菌益生菌的发掘》文中指出本研究旨在探索体癣微生物菌落结构的演替规律;针对红色毛癣菌和白色念珠菌两种常见致病真菌,利用本实验室所保藏的益生菌筛选出最佳抗真菌菌株,探索其抑菌机理和产生的抑菌物质,并与抗真菌药物进行体外敏感性检测。从而为更好的诊断和治疗皮肤病提供理论依据。为此,本研究从以下方面进行:首先,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皮肤表面患处和距离患处3 cm远(患旁)的细菌和真菌群落特征,了解其演替规律。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采集25例皮肤病患者的患处和患旁的50份皮屑样品,提取总基因组DNA,扩增目的片段并测序。结果显示,在门的分类等级上,大约98%的序列属于Actinobacteria、Firmicutes和Proteobacteria。在属的分类水平上,皮肤患处和患旁样品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存在种类上的相似性,数量上的差异性。相对丰度排名前3的细菌属为Pseudomonas、Corynebacterium、Staphylococcus,不同之处在于皮肤患旁中乳酸杆菌属比皮肤患处的相对丰富。所有样品的真菌菌落结构也较为相似,大约97%的序列属于Basidiomycota和Ascomycota,在属的分类水平上,皮肤患处和患旁样品的真菌群落结构也存在相同的优势菌群,最丰富的两个属分别是Cryptococcus和Trichophyton,Cryptococcus在患处和患旁的相对丰度分别为51.0%和50.1%,Trichophyton的相对丰度分别为23.7%和17.9%,不同之处在于皮肤患处的白色念珠菌比皮肤患旁的丰富,马拉色菌则相反。通过鉴定皮肤病患者中皮肤表面的细菌和真菌群落,为皮肤疾病或屏障结构受损下的微生物菌群鉴定研究奠定了基础。乳酸菌能分泌多种抗菌类物质,这些物质可以有效地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本研究通过真菌培养和鉴定,针对红色毛癣菌和白色念珠菌两种优势致病真菌,利用本实验室自主建立的益生菌库,筛选出一株抗真菌效果最佳的益生菌,结果均为植物乳杆菌YM-4-3,将其发酵后探讨其对红色毛癣菌的抑菌机理,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发现抑菌物质破坏了红色毛癣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为了更准确的了解盐胁迫下植物乳杆菌YM-4-3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将两者进行液体共培养,对白色念珠菌进行48 h抑菌实时监测,结果在含有2.0%Na Cl的MRS肉汤培养基中,抑菌效果最好。两者共培养12 h后,p H值从小到大依次为:2.0%Na Cl<0.9%Na Cl<0.0%Na Cl<3.0%Na Cl。随后探讨抑菌物质的化学本质,发现其主要是有机酸、细菌素等,且不耐高温。通过q PCR技术检测不同盐浓度培养下细菌素的表达差异,探索盐胁迫下植物乳杆菌素对抑菌效果的影响。将植物乳杆菌YM-4-3菌株和白色念珠菌共培养于含有0.0%-3.0%Na Cl的MRS肉汤培养基中,从转录组水平,对培养36 h的该菌株的植物乳杆菌素相关基因进行检测,发现植物乳杆菌受到Na Cl的诱导后,在2.0%Na Cl的MRS肉汤培养基中,细菌素的表达量普遍上升。最后,应用微量稀释法对六种常见抗真菌药物和四种不同盐浓度下益生菌发酵上清浓缩液进行体外抗真菌效果的评价,探讨其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的可能性,从而为解决传统药物治疗中诸如药物不良反应和真菌耐药性等问题奠定理论基础。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酮康唑和特比萘芬对红色毛癣菌抑制效果明显;白色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抑制效果敏感。添加不同盐浓度的发酵上清浓缩液会降低抑菌效果,且发酵上清浓缩液最小抑菌浓度较高,但是抑菌效果明显,对红色毛癣菌和白色念珠菌均有抑菌效果。
庞秋宇[8](2019)在《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病原菌和药物敏感性检测及基因型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收集符合入组要求的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的临床病例,探讨我国VVC致病菌的分布特点。对病原菌进行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检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线索。了解致病菌的基因型分布,初步探讨疾病发生以及耐药性与基因型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临床拟确定为VVC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将收集到样本通过芽管厚壁孢子试验、科马嘉显色培养基、质谱法(MALDI-TOF MS)以及分子生物学四种方法进行菌种鉴定;同时收集调查问卷中患者的相关信息,统计并分析VVC患者相关临床数据。参照美国国家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The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推荐的方案M27-A3的相关要求,采用酵母菌微量稀释法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检测收集的菌株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泊沙康唑,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和特比萘芬等8种药物的体外敏感性。通过采用微卫星基因分型技术对鉴定为白念珠菌的菌株进行基因分型,用荧光标记的引物进行扩增,纯化后的产物进行毛细管电泳扫板,使用Genescan软件对片段的大小进行分析,确定白念珠菌菌株的基因型。结果:1、从2016年到2018年期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和北京协和医学院南京皮肤病医院收集符合入组条件合计649个临床样本。其中单纯VVC有368例,占总样本的56.7%;复杂性VVC有299例,占总样本46.1%,其中RVVC有81例,SVVC有131例,妊娠VVC有68例,非念珠菌感染有3例,其他合并糖尿病和免疫抑制剂有15例。2、在649个临床样本中,白念珠菌检出数量为576株,所占比率高达88.75%。非白念珠菌数量合计73株,其中光滑念珠菌的数量最多为57株,克柔念珠菌次之9株,近平滑念珠菌4株,其他非念珠菌3株。3、576株白念珠菌对卡泊芬净的敏感率最高为99%,伏立康唑的敏感率最低为81.8%。氟康唑的耐药率最高,有41株白念珠菌对氟康唑产生耐药,耐药率达到7.1%。以流行病学折点(ECV)判定,白念珠菌对伊曲康唑的非野生型数量最多;泊沙康唑次之。对两性霉素B的敏感率最高。4、57株光滑念珠菌对泊沙康唑和两性霉素B的敏感率最高。克柔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的敏感率最高;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性最低。近平滑念珠菌对六种药物都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5、576株白念珠菌一共得到43种基因型,其中30-45基因型菌株数量最多,白念珠菌的基因型主要为30-45、31-45和32-45,三种基因型所占比率之和达到55.56%,超过总样本数一半,呈明显优势分布。16-16、17-17、22-22三种基因型中单纯VVC的占比接近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能为单纯VVC的优势基因型。复杂VVC的基因型主要分布在30-45、32-45、31-45和32-456、氟康唑耐药株位于30-45、32-45、32-48、30-47、32-46、34-45重复数较高的基因型较多。伏立康唑耐药株的基因型主要为38-46、30-46、30-47。伊曲康唑MIC值较高的菌株基因型主要为30-45、30-47、30-46。结论:1、白念珠菌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主要致病菌,但非白念珠菌感染比例也在增加,同时发现部分混合感染病例。复杂VVC的患者数目有所增长,应引起重视。复杂VVC的危险因素为妊娠和糖尿病,有无性生活,2545年龄阶段为易感人群,发病率较高。2、同一株白念珠菌可对多种药物产生交差耐药,治疗白念珠菌引发的VVC,可选择唑类药物作为经验性治疗;氟康唑耐药率较高因此不推荐治疗RVVC。特比奈芬用于治疗VVC无效。不推荐使用唑类药物治疗非白念珠菌引起的VVC,可选择两性霉素B或制霉菌素替代。3、白念珠菌的基因型主要分布在为3032-45,单纯VVC的白念珠菌致病菌更加倾向为纯合子。复杂VVC的基因型和耐药株的基因型更倾向于分布在重复数较高的基因型。
郭淑敏,周秀丽,朱玲[9](2018)在《阴道用乳酸菌制剂辅助治疗RVVC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系统评价阴道用乳酸菌制剂辅助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维普、PubMed及Cochrane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创建时间至2018年1月),纳入关于阴道用乳酸菌制剂辅助治疗RVVC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相关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2篇RCT,包括3 635例患者,结果显示:阴道用乳酸菌制剂辅助治疗RVVC的痊愈率优于单纯抗菌药物[P<0.001,OR=2.15,95%CI(1.81,2.54)],总有效率高[P<0.001,OR=3.26,95%CI (2.5,4.26)],复发率低[P<0.001,OR=0.19,95%CI (0.15,0.2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Begg′s检验表明纳入的RCT研究无发表偏倚(P=0.102>0.05)。结论基于现有临床证据,阴道用乳酸菌制剂辅助治疗RVVC疗效优于单纯抗菌药物,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疾病发作次数,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晏亮[10](2018)在《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致病菌的菌种分布、体外药敏分析以及Candida Africana的分子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致病菌的菌种分布和体外药敏分析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是女性的常见病,病原菌包括最常见的白念珠菌以及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等。许多药敏研究报道了VVC念珠菌对常见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然而新疆地区VVC致病菌的菌种分布以及体外药敏的信息很少,因此本研究对新疆地区236株VVC念珠菌进行了菌种鉴定,并依照M27-A3方法检测了其对11种抗真菌药物(包括棘白菌素类以及新三唑类药物)的体外敏感性。结果显示236株VVC念珠菌由207株白念珠菌、18株光滑念珠菌、9株克柔念珠菌、1株近平滑念珠菌、1株热带念珠菌构成。新疆VVC白念珠菌分离株对棘白菌素类体外敏感性好,对卡泊芬净敏感性劣于另外两种棘白菌素类;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敏感性好;对氟康唑敏感性较好,但对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敏感性差,且对伏立康唑耐药率高于其他报道;对新三唑类药物的敏感性好,但MIC值明显低于IFI念珠菌分离株;部分菌株对三唑类药物出现交叉耐药现象。新疆VVC光滑念珠菌分离株和克柔念珠菌分离株对卡泊芬净敏感性差,但对米卡芬净、阿尼芬净敏感性好;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体外敏感性好;对氟康唑、伊曲康唑敏感性差,对新三唑类药物的敏感性好;伏立康唑对光滑念珠菌分离株MIC50/90为0.5/1 ug/ml,克柔念珠菌分离株对伏立康唑敏感性好。唯一的近平滑念珠菌对11种抗真菌药物均敏感,但唯一的热带念珠菌对卡泊芬净、伊曲康唑剂量依赖,对氟康唑、伏立康唑耐药,对其余7种抗真菌药物敏感。第二部分Candida Africana的分子鉴定Candida africana是白念复合体中的一个新物种,其能形成芽管但不能形成厚膜孢子,不能利用N-乙酰氨基葡萄糖、氨基葡萄糖、海藻糖和DL-乳酸作为唯一的碳源,实验室普通的鉴定手段难以将其从白念复合体中区分开来。Candida africana易感染/定植女性阴道粘膜,全球各地都有分离出该物种的报道,但目前对这一新物种的流行病学、遗传学分布及特征等信息了解尚少。本研究收集了来自新疆和上海的VVC菌株,运用HWP1基因扩增测序方法成功鉴定出4株Candida africana分离株,并对其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分析,发现3株属于亚洲特有的ST型—ST型782,另1株属于新的ST型(提交MLST数据库后被命名为ST型3432)。这4株Candida africana分离株对11抗真菌药物均具有良好的体外敏感性。
二、特比萘芬与伊曲康唑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疗效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特比萘芬与伊曲康唑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扶正抗菌汤治疗脾虚湿注型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中药内服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Meta分析 |
1 研究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检索策略 |
1.3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
1.4 文献筛选 |
1.5 数据提取 |
1.6 文献质量评估 |
1.7 统计分析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及流程图 |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
2.3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2.4 安全性评价 |
2.5 Meta分析结果 |
2.6 纳入文献用药特点 |
3 讨论 |
3.1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讨论 |
3.2 纳入文献质量讨论 |
3.3 Meta分析结果讨论 |
3.4 异质性讨论 |
3.5 发表偏倚讨论 |
3.6 敏感性讨论 |
3.7 用药特点讨论 |
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扶正抗菌汤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脾虚湿注型单纯性VVC的疗效观察 |
前言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4.1 立项依据 |
4.2 祖国医学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认识 |
4.3 对脾虚湿注型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探讨 |
4.4 对扶正抗菌汤的方药分析 |
4.5 西医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认识 |
4.6 结果分析与探讨 |
4.7 不足与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一 带下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西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105例寻常型天疱疮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综述 |
第3章 临床资料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病例来源 |
3.1.2 诊断标准 |
3.1.3 纳入标准 |
3.1.4 患者分组 |
3.1.5 治疗方法 |
3.2 采集及评估内容 |
3.3 统计分析 |
3.3.1 数据管理 |
3.3.2 数据分析 |
第4章 结果 |
4.1 一般情况 |
4.2 寻常型天疱疮临床特征 |
4.2.1 黏膜受累情况 |
4.2.2 皮损首发部位 |
4.3 治疗 |
4.4 感染 |
4.4.1 感染基本情况 |
4.4.2 口腔念珠菌感染易感因素 |
4.5 预防性抗真菌用药 |
第5章 讨论 |
5.1 PV发病一般情况 |
5.2 影响激素用量的因素 |
5.3 口腔念珠菌感染易感因素 |
5.4 预防应用抗真菌药物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耳念珠菌对雷夫康唑的药物敏感性评价及耐药机制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阴道念珠菌对雷夫康唑的药物敏感性测定及分析 |
前言 |
第一节 阴道念珠菌临床标本的菌种鉴定及保存 |
1.材料与设备 |
2.实验方法与步骤 |
2.1 培养基及冻存液的制备 |
2.2 真菌接种、传代与冻存 |
2.3 真菌的菌种鉴定 |
3.实验结果 |
第二节 阴道念珠菌对雷夫康唑的体外药物敏感性 |
1.材料与设备 |
2.实验方法与步骤 |
2.1 实验准备 |
2.2 微量稀释法体外药物敏感性实验 |
3.实验结果 |
4.结果讨论 |
第二章 耳念珠菌对雷夫康唑的药物敏感性评估及耐药机制初探 |
前言 |
第一节 耳念珠菌的培养与鉴定 |
1.材料与设备 |
2.实验方法与步骤 |
2.1 培养基的制备 |
2.2 接种培养并观察菌落形态 |
2.3 耳念珠菌的鉴定 |
3.实验结果 |
4.实验结论 |
第二节 耳念珠菌对雷夫康唑的体外药物敏感性 |
1.材料与设备 |
2.实验方法与步骤 |
2.1 实验准备 |
2.2 微量稀释法体外药物敏感性实验 |
3.实验结果 |
4.结果讨论 |
第三节 耳念珠菌对雷夫康唑的体内药物敏感性评估 |
1.材料与设备 |
2.实验内容 |
2.1 实验准备 |
2.2 测定适宜的菌液浓度制作大蜡螟感染模型 |
2.3 大蜡螟感染模型的生存曲线 |
2.4 大蜡螟感染模型的菌载量 |
2.5 大蜡螟感染模型的组织切片 |
3.实验结果 |
4.结果讨论 |
第四节 雷夫康唑对耳念珠菌毒力及耐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1.材料与设备 |
2.实验方法与步骤 |
2.1 MALDI-TOF MS对蛋白变化的描述 |
2.2 定量RT-PCR对基因表达的研究 |
3.实验结果 |
4.结果讨论 |
第三章 伊曲康唑与特比萘芬联合抗耳念珠菌的作用评价 |
前言 |
1.材料与设备 |
2.实验方法与步骤 |
2.1 联合用药的测定和评价方法 |
2.2 实验准备 |
2.3 微量稀释棋盘法测定联合用药的抗真菌作用 |
3.实验结果 |
4.结果讨论 |
全文总结 |
论文相关综述 耳念珠菌鉴定,治疗和防控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参加学术活动及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4)特比萘芬在浅表真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特比萘芬在甲真菌病(onychomycosis)治疗中的应用 |
2 特比萘芬在头癣(tinea capitis)治疗中的应用 |
3 特比萘芬在体癣(tinea corporis)和股癣(tinea cruris)治疗中的应用 |
4 特比萘芬在手癣(tinea manus)和足癣(tinea pedis)治疗中的应用 |
5 在浅表皮肤黏膜念珠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
(5)一株分离自慢性复发性颈部淋巴结炎患者的白念珠菌的微生物学特征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白念珠菌概述 |
2 白念珠菌的形态转换 |
2.1 形态转换概述 |
2.2 形态转换环境刺激因子 |
2.3 菌丝发育的转录调控机制 |
3 白念珠菌致病机制 |
3.1 黏附因子 |
3.2 形态转换能力 |
3.3 侵入生长能力 |
3.4 生物膜形成能力 |
3.5 对宿主环境的适应能力 |
4 白念珠菌感染的临床基础研究进展 |
4.1 概述 |
4.2 粘膜感染 |
4.3 侵袭性念珠菌病 |
5 白念珠菌病治疗药物的进展 |
5.1 药物种类 |
5.2 作用机制 |
5.3 耐药机制 |
6 白念珠菌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
6.1 宿主对念珠菌的识别及清除 |
6.2 念珠菌的宿主防御机制 |
7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7.1 研究内容 |
7.2 研究思路 |
7.3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第二章 JL01 的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菌株 |
2.2 常用试剂 |
2.3 主要仪器 |
2.4 配制培养基 |
2.5 配制常用缓冲液和其它溶液 |
2.6 引物 |
2.7 DNA提取方法 |
2.8 DNA 核酸纯度与浓度测定 |
2.9 rDNA-ITS 扩增 |
2.10 测序与分析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第三章 JL01 体外培养的形态学观察及初步分子机制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菌株 |
2.2 主要试剂 |
2.3 主要仪器 |
2.4 配制培养基 |
2.5 白念珠菌形态学培养 |
2.6 白念珠菌侵入生长试验 |
2.7 白念珠菌包埋形态观察 |
2.8 白念珠菌生长曲线 |
2.9 白念珠菌RNA抽提(热酚法) |
2.10 反转录cDNA方法 |
2.11 qRT-PCR实验方法 |
2.12 数据收集及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不同液体培养基对JL01 菌丝发育的影响 |
3.2 不同固体培养基对JL01 菌落形态的影响 |
3.3 包埋形态 |
3.4 侵入生长试验 |
3.5 生长曲线 |
3.6 菌丝特异性基因的表达差异 |
4 讨论 |
第四章 JL01 对外界环境压力的敏感性测试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菌株及培养条件 |
2.2 主要试剂 |
2.3 主要仪器 |
2.4 不同试剂应激反应实验方法 |
2.5 透射电镜样品制备步骤 |
2.7 qRT-PCR 实验方法及数据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JL01 对唑类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
3.2 JL01 对细胞壁破坏试剂的敏感性结果 |
3.3 JL01 对氧化应激及高渗透压力的敏感性结果 |
3.4 JL01 对DNA损伤试剂及不同代谢压力的敏感性结果 |
3.5 JL01 中抗氧化应激和高渗透压力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 |
3.6 JL01 中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 |
3.7 JL01 和SC5314 的细胞壁结构差异 |
4 讨论 |
第五章 JL01 致系统性感染小鼠模型及肠道感染模型的构建 |
第一节 JL01 和SC5314 毒力、真菌负荷及病理的比较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剂与仪器 |
2.2 接种菌液的准备 |
2.3 绘制小鼠生存曲线 |
2.4 小鼠不同组织器官真菌负荷计算 |
2.5 小鼠肾脏组织病理检查 |
3 实验结果 |
3.1 生存曲线 |
3.2 小鼠不同组织器官真菌负荷 |
3.3 肾组织病理 |
4 讨论 |
第二节 系统性感染小鼠模型中免疫系统应答的比较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小鼠系统性感染模型 |
2.2 提RNA |
2.3 反转cDNA及 qRT-PCR |
2.4 白念珠菌与BMDM共培养 |
2.5 qRT-PCR 实验方法 |
2.6 数据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感染小鼠肾脏组织中细胞因子的表达量差异 |
3.2 白念珠菌与BMDM共培养形态观察 |
3.3 JL01 中免疫逃逸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 |
4 讨论 |
第三节 JL01 和SC5314 构建小鼠肠道感染模型的比较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小鼠肠道感染模型定植情况 |
3.2 肠道感染后小鼠体重变化情况 |
4 讨论 |
第六章 JL01 压力应激,形态异常及免疫逃逸相关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0 试剂与仪器 |
2.1 样品准备 |
2.2 小鼠生存曲线 |
2.3 RNA 提取 |
2.4 Oligo d T 富集 mRNA |
2.5 片段化 mRNA |
2.6 反转合成 cDNA |
2.7 连接 adaptor |
2.8 Illumina Hiseq 上机测序 |
2.9 数据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RNA-seq分析结果概况 |
3.2 JL01 中逃避或耐受宿主免疫应答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
3.3 JL01 中抗氧化应激和抗高渗透压力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
3.4 JL01 中菌丝发育和侵入生长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
4 讨论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1 全文总结 |
2 论文的创新点 |
3 论文的待改进之处 |
综述:白念珠菌的免疫逃逸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参考文献 |
中文参考文献 |
已发表论文 |
致谢 |
(6)中医药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资料与方法 |
1.1 数据库选择及检索方案 |
1.2 各数据库检索方案 |
1.3 纳入和排除标准 |
1.3.1 纳入标准 |
1.3.2 排除标准 |
1.4 文献筛选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
1.5 资料提取 |
1.6 文献的质量评价 |
1.7 结局指标 |
1.8 统计分析 |
1.8.1 确定效应量 |
1.8.2 异质性检验 |
1.8.3 敏感性分析 |
1.8.4 亚组分析 |
1.8.5 森林图 |
1.8.6 发表偏倚检验 |
2.研究结果 |
2.1 文献检索情况与纳入情况 |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情况 |
2.2.1 样本量 |
2.2.2 诊断标准 |
2.2.3 干预方案 |
2.2.4 疗效标准 |
2.2.5 疗程、随访及不良反应 |
2.3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2.4 有效性评价/Meta分析结果 |
2.4.1 假丝酵母菌转阴率 |
2.4.2 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 |
2.4.3 不同证型中医证候总有效率 |
2.4.4 治疗3 个月后复发率 |
2.4.5 中医证候积分 |
2.4.6 VVC症状体征积分 |
2.4.7 细胞因子水平 |
2.4.8 不良反应 |
2.5 纳入文献的证型及中药规律 |
3.讨论 |
3.1 现代医学对VVC的认识 |
3.1.1 .病因和发病机制 |
3.1.2 症状及体征 |
3.1.3 诊断方法 |
3.1.4 不同类型VVC的治疗 |
3.2 纳入研究的特点分析 |
3.3 纳入研究的质量分析 |
3.4 总结Meta分析结果 |
3.5 部分研究结局异质性来源的分析 |
3.6 敏感性分析 |
3.7 发表偏倚检验 |
3.8 纳入文献中的证型及中药规律分析 |
3.9 本研究的优点与不足 |
3.9.1 优点 |
3.9.2 不足 |
4.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体癣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抗真菌益生菌的发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真菌病的概述 |
1.1.1 真菌病的分类 |
1.2 体癣的概述 |
1.2.1 体癣病的危害 |
1.2.2 常见体癣病原真菌的介绍 |
1.3 皮肤微生物 |
1.3.1 皮肤与皮肤微生物 |
1.3.2 皮肤微生物与宿主的关系 |
1.3.3 皮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方法 |
1.3.4 皮肤微生物研究进展 |
1.4 真菌治疗的研究现状 |
1.4.1 抗真菌药物的机理 |
1.4.2 常见抗真菌药物的介绍 |
1.4.3 益生菌概述 |
1.4.4 植物乳杆菌的性质 |
1.4.5 植物乳杆菌的功能 |
1.4.6 益生菌抗真菌研究进展 |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1.6.1 体癣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
1.6.2 植物乳杆菌YM-4-3菌株对红色毛癣菌的抑菌研究 |
1.6.3 植物乳杆菌YM-4-3菌株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研究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体癣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演替规律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样品采集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用试剂及配制 |
2.2.4 数据分析软件和数据库 |
2.3 实验方法 |
2.3.1 DNA提取 |
2.3.2 细菌16SrDNA和真菌ITS区域扩增及高通量测序 |
2.3.3 测序结果分类鉴定 |
2.3.4 多样性指数和系统发育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样品信息 |
2.4.2 样品序列信息和多样性指数 |
2.4.3 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
2.4.4 不同位置细菌群落的相似性分析 |
2.4.5 细菌系统发育分析 |
2.4.6 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 |
2.4.7 不同患病部位真菌群落的相似性分析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植物乳杆菌YM-4-3菌株对红色毛癣菌的抑菌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菌株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试剂 |
3.2.4 培养基及试剂配制 |
3.3 实验方法 |
3.3.1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
3.3.2 分子生物学鉴定 |
3.3.3 皮肤真菌生长速率的测定 |
3.3.4 乳酸菌对病原真菌的抑菌试验 |
3.3.5 植物乳杆菌YM-4-3对红色毛癣菌超微结构的影响 |
3.3.6 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检测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菌株的分离鉴定结果 |
3.4.2 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
3.4.3 红色毛癣菌的生长速率 |
3.4.4 盐胁迫下抗真菌乳酸菌的筛选 |
3.4.5 植物乳杆菌YM-4-3抑制红色毛癣菌的电子显微镜观察 |
3.4.6 药敏试验结果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植物乳杆菌YM-4-3菌株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菌株 |
4.2.2 实验引物 |
4.2.3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乳酸菌对病原真菌的抑菌试验 |
4.3.2 植物乳杆菌YM-4-3抑菌效果的实时监测 |
4.3.3 氯化钠对植物乳杆菌YM-4-3产酸的影响因子 |
4.3.4 乳酸菌来源抑菌物质化学本质及作用特性研究 |
4.3.5 荧光定量PCR |
4.3.6 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检测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盐胁迫下抗真菌的乳酸菌筛选 |
4.4.2 植物乳杆菌YM-4-3抑菌效果的实时监测 |
4.4.3 氯化钠对植物乳杆菌YM-4-3产酸的影响因子 |
4.4.4 乳酸菌来源抗真菌物质化学本质的研究 |
4.4.5 YM-4-3菌株细菌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测定 |
4.4.6 药敏试验结果 |
4.4.7 发酵上清浓缩液的pH值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8)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病原菌和药物敏感性检测及基因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危险因素 |
1.2 病原菌 |
1.3 致病机制 |
1.4 药物治疗 |
1.5 基因分型技术 |
1.6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
第二章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致原菌的分离及鉴定 |
2.1 主要仪器与耗材 |
2.1.1 主要实验仪器 |
2.1.2 主要实验试剂及培养基制备 |
2.2 临床标本收集与分类 |
2.2.1 标本收集 |
2.2.2 临床资料收集 |
2.3 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
2.3.1 病原菌的分离培养与纯化 |
2.3.2 菌株的冻存 |
2.3.3 病原菌的鉴定 |
2.3.3.1 芽管及厚壁孢子实验 |
2.3.3.2 科马嘉实验 |
2.3.3.3 质谱法 |
2.3.3.4 分子生物学方法菌种鉴定 |
2.4 实验结果 |
2.4.1 菌株鉴定结果 |
2.4.2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病种分布 |
2.4.2.1 临床样本菌种分布 |
2.4.2.2 年龄与妊娠分析结果 |
2.4.2.3 妊娠VVC患者 |
2.4.2.4 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致病菌药物敏感性研究 |
3.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3.1.1 主要仪器与耗材 |
3.1.2 主要试剂及配制 |
3.2 体外药敏试验方法 |
3.2.1 药物母液的配制 |
3.2.2 菌悬液的配制 |
3.2.3 质控 |
3.2.3.1 质控株的选择 |
3.2.3.2 质控的频率 |
3.2.4 无菌药敏96 孔板的配制 |
3.2.4.1 药液的稀释 |
3.2.4.2 加入菌悬液 |
3.2.5 结果判读 |
3.2.6 结果统计与分析 |
3.3 药敏结果 |
3.3.1 白念珠菌药敏结果 |
3.3.2 非白念珠菌药敏结果 |
3.3.3 复发VVC和严重VVC的MIC值分布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白念珠菌基因型与疾病和耐药性相关研究 |
4.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4.1.1 主要仪器与耗材 |
4.1.2 主要试剂及培养基配制 |
4.2 试验方法 |
4.2.1 菌株活化 |
4.2.2 提取DNA |
4.2.3 微卫星法基因分型 |
4.2.3.1 PCR扩增 |
4.2.3.2 PCR产物纯化 |
4.2.3.3 扫板 |
4.2.4 统计与分析 |
4.3 结果 |
4.3.1 PCR扩增结果 |
4.3.2 基因型结果 |
4.3.2.1 白念珠菌基因型分布 |
4.3.2.2 妊娠VVC白念珠菌基因型分布 |
4.3.2.3 单纯VVC和复杂VVC白念珠菌基因型分布 |
4.3.2.4 复发性VVC和严重VVC白念珠菌基因型分布 |
4.3.3 耐药菌株与基因型的关系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期间的研究成果 |
(9)阴道用乳酸菌制剂辅助治疗RVVC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案 |
1.1 研究设计类型 |
1.2 研究对象 |
1.2.1 RVVC诊断标准[2] |
1.2.2 排除标准 |
1.3 干预措施 |
1.4 疗效评价 |
1.5 文献检索 |
1.6 文献筛选及信息提取 |
1.7 质量评价 |
1.8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及质量评价 |
2.2 统计结果 |
2.2.1 痊愈率 |
2.2.2 有效率 |
2.2.3 复发状况 |
2.2.4 安全性分析 |
2.3 发表偏倚分析 |
3 讨论 |
3.1 研究结论 |
3.2 临床意义 |
3.3 阴道微生态临床评价体系 |
3.4 研究局限性及改进方法 |
(10)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致病菌的菌种分布、体外药敏分析以及Candida Africana的分子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致病菌的菌种分布和体外药敏分析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统计学处理 |
四、实验结果 |
五、讨论 |
六、结论 |
第二部分 CandidaAfricana的分子鉴定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四、特比萘芬与伊曲康唑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疗效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扶正抗菌汤治疗脾虚湿注型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观察[D]. 吴妙丽.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105例寻常型天疱疮临床分析[D]. 王锋. 吉林大学, 2021(01)
- [3]耳念珠菌对雷夫康唑的药物敏感性评价及耐药机制的初步探讨[D]. 董嘉琤.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4]特比萘芬在浅表真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J]. 朱红梅,温海.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20(05)
- [5]一株分离自慢性复发性颈部淋巴结炎患者的白念珠菌的微生物学特征及其机制研究[D]. 张成臻. 南京大学, 2020(09)
- [6]中医药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Meta分析[D]. 黄坤艳.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1)
- [7]体癣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抗真菌益生菌的发掘[D]. 李梦月.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8]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病原菌和药物敏感性检测及基因型研究[D]. 庞秋宇.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9]阴道用乳酸菌制剂辅助治疗RVVC的Meta分析[J]. 郭淑敏,周秀丽,朱玲.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8(11)
- [10]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致病菌的菌种分布、体外药敏分析以及Candida Africana的分子鉴定[D]. 晏亮.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18(02)
标签:念珠菌论文;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论文; 真菌感染的症状论文; 伊曲康唑论文; 特比萘芬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