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考语病试题的应试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刘媛媛[1](2021)在《高考语文全国卷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研究(2011-2020)》文中指出语文在高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语言建构与运用”作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列出,可见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要性。“语言文字运用”作为高考语文全国卷的四个板块之一,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考查方式众多,题型灵活,一直是高考试题研究的重点,语言文字运用教学也是课堂教学中的难点。由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性,本文旨在通过对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研究,探寻试题的考点和命题特点,指导语言文字运用教与学的实践。本论文以2011—2020年的高考语文全国卷为研究对象,主要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分析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的考点。将语言文字运用题分为词语运用,辨析与修改病句,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修辞手法,语言表达,标点符号这七大类,结合具体的试题分析归纳出各个题型涉及的考点。第二部分是分析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命题特点。基于试题考点研究,通过分析命题依据的规律性,探寻出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的题型趋于灵活多样、选材更加广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更高的命题特点。第三部分是探究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研究对现实的指导。在前两个部分的分析研究基础上,结合具体可实施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探究试题研究对教与学的现实指导。在教师教学方面,一是注意有效引导,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二是课堂渗透,教考结合;三是设置课外活动,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在学生学习方面,一是要夯实基础,注重日常积累;二是做题时要仔细审题,掌握做题技巧。本论文的研究不只是为了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本身,也不单是为了应试,更重要的是探索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为语言文字运用教学提供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徐斌[2](2021)在《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教学对策探究 ——以近十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文件指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在新课标中,将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排在首位,表明新课标对语言文字基础性地位的重视。高考是普通高中教育教学的方向标,是评价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对语言的理解与运用,而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敏度感和表达力。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开展以及高考综合改革的推进,高考语文试卷中“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命制发生了变化,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种趋势下,如何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所提出的语文核心素养的理念落实到高考试题中,如何使高中语言文字运用试题与语文教学改革相适应,如何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和培养语文核心素养,成为本文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分为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论文的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进行概述。这部分主要分为两方面的内容,首先回顾并梳理了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发展历程,对试题的演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清楚试题的变化趋势。其次分析了高考考试改革背景下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影响。第二章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命题进行探究。第一节论述了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命题依据,掌握试题的命制情况。第二节以2011年至2020年的高考试卷为研究对象,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进行命题分析,从题型、考查形式、语言材料、解题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第三节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命题进行总结。第三章主要总结了高中语言文字教与学的现状,分析教师在当前语言文字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考试和认识情况。第四章是本论文的重点章节,在全面分析高中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特点以及教学现状的基础之上上升到对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实践性思考,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高中语言文字运用试题、语文教材以及语言文字的教学相联系,从学生应如何提升语言文字能力,教师应如何对待语言文字的教学以及应如何有效利用语言文字资源这三方面提出一些见解,探讨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教学对策,希望对教师语言文字的教学提供启迪,对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些帮助。
马敏[3](2021)在《贵州省历年高考语文语病试题研究》文中认为语病题是高考语文卷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的试题,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其发展至今已有数十年的历史。漫长的时间促使语病题的发展逐渐完善和稳定,呈现稳中求新的趋势。从考查点看,语病题结合了语法、语意、语用等多方面的知识,综合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本文以1978至2019年的贵州高考语文语病试题为研究对象,对贵州省历年高考语文语病题进行纵横向分析,探寻贵州高考语病试题的特点、考查内容,为学生学习语言运用提供指导性的策略。由贵州历年高考语文语病试题的分析可知,语病题的题型和分值较稳定,考查类型是考试大纲提及的语序不当、搭配不当、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结构混乱、成分残缺或赘余六大类。近年语病题的命题有变化,只对同一个句子作修改,难度看似有所降低,实则更考验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故分析贵州历年高考语病试题,对贵州中学语病教学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共三章。第一章分析了高考语病题的命题依据,然后结合试题分析了语病题的发展演变;第二章分析了贵州历年高考语病试题,从考查能力、命题情况、命题规律与趋势几方面分析了历年试题,试题分析主要梳理了语病的题型、分值、考查类型、考查频次、语料及命题规律,最后根据试题特点及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了学生失分原因;第三章根据第二章的试题分析和实践情况得出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启示,主要从积累语言知识、规范语言表达、总结规律、练习多方面提出了语病试题的教学方法和高考应对策略。
李欢欢[4](2020)在《民国时期国立大学入学考试语文命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清末科举制度废除以来,中国的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一直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变化着。民国时期由于社会环境、政治形态、经济水平的不断变革,其国立大学入学考试语文试题也随之发生不同的变化。中国考试史本质上是一部语文考试史,语文教育的历史变迁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招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来反映。而当今的语文高考也不尽科学、合理,存在争议,如何发挥语文高考对语文教育的正确导向,确保高考试题的信度与效度一直是学界广泛关注的焦点。论文通过对民国时期国立大学入学考试语文命题的分析研究,探究其命题立意,总结其经验教训,从中吸取一些有益于当代语文高考改革的启示。论文由绪论、正文三章及结语共五个部分组成。正文部分:第一章,对民国时期国立大学入学考试语文试题进行了概述分析,并从试题类型和内容两个方面总结试题特点,以此为其命题立意提供论证依据。第二章,立足民国时期的命题依据来探讨国立大学入学考试语文试题的命题优势,总结为:语文命题注重综合素养的考查、重视学科基础知识的考查,以及试题还融合了时代性特征等;且客观的分析了命题上的不足,如:试题不注重实用性、升学主义泛滥,缺乏客观、合理的命题组织,与中学教学脱节等问题。第三章,将民国时期国立大学入学考试语文试题与当代语文高考进行了比较分析,主要从命题依据、试题形式、试题内容几个方面展开;通过对比发现,两个时期的入学试题都有各自的优势利弊之处,并且民国时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的优势之处对当代语文高考改革有借鉴意义,如:在规范中寻求多样的考试形式、考试内容兼顾专业性与综合性、考试题型在传统中突出创新。通过对民国时期国立大学入学考试语文命题的研究,总结其试题内容和命题立意的有益经验,为当下语文高考改革提供有益的建议,使高考改革能够正确的发挥对语文教育的导向功能,在未来的命题趋向下,能够有效的指导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从而提升中学语文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复合型、多层次的人才做出贡献。
刘乾珊[5](2020)在《高考背景下贵州省高中作文教学研究》文中指出高考作为当今社会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工具,每年的高考试题都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在高中语文学科中,高考作文试题和高中作文教学一直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贵州省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省份,一直以来采用全国卷试题,无自主命题情况。本文基于对贵州省近十年的高考作文情况进行分析、对贵州省高中作文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贵州省高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据此提出建设性的提升策略。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主体分三章来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从高考作文试题的演变、高考作文评改准则、考场作文具体实例三个方面对贵州省近十年的高考作文试题情况进行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形式,从师生对高考命题的关注度,学生在作文创作方面的表现,教师在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和遇到的问题等方面了解当下的高中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第二章主要分析高考背景下贵州高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当前作文教学所占比重小,教师不重视作文的评改,还采用陈旧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写作中语言表达套话盛行、结构混乱、情感和思维能力等匮乏。这都是由于教育资源的地区化差异较大,教师在教学中发展空间受限,专业技能提升不足,学生对于社会生活观察有限,并没有良好的写作习惯和创作心态,再加上高考命题的导向性所造成的。第三章主要在前两章的基础上,提出贵州省高中作文教学的提升策略,主要要了解学生的学情变化,整合教育资源,在教学中提高教师的专业程度,加强学生对于作文的实践和逻辑思维能力,并且密切关注高考作为风向标的变化过程,从各层面去关注作文教学的新发展。总之,高中作文教学是在高考背景下进行,高考作文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具有导向作用,作文教学的提升策略也促进高考作文的不断发展。
张雪丽[6](2020)在《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试题与备考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语言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此外强调“语文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课程内容方面也提出了“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汉字汉语专题研讨”的学习任务群。在这种语言文字学习日益增强的趋势下,教师如何进行语言文字的教学,学生如何正确运用语言文字就显得至关重要。笔者通过分析2012年-2019年的22套高考语文试卷中“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出题依据、试题的形式、分值、考点,再结合当前语言文字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期能给出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备考策略,让学生能够在备考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做题,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发现语言文字学习的重要性,体会到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能正确的运用语言文字。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文献法、调查问卷法、对比分析法等给出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备考策略。策略主要是围绕教师、命题考点、语言文字资源、具体备考方法四方面展开论述。一是以教师为主导带领学生进行备考,教师要做到转变忽视语言文字运用教学的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要立足于命题依据,紧扣命题趋势,明确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考试内容。三是在语言文字资源方面,教师和学生要充分利用语文必修和选修教材,丰富自身的语言文字运用知识;与此同时教师和学生要能开发其他各种语言文字运用的资源,开阔自己的知识视野,以便更好的运用语言文字。最后笔者给出了语言文字运用试题中成语、病句、句子衔接等客观题和语言表达主观题的具体备考方法以及在命题趋势下如何应对多变的试题,希望能给一线教师和学生提供帮助。
代和凤[7](2020)在《留学生HSK六级语病题型备考行为及策略研究 ——以四川师大南亚汉语师资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HSK六级为汉语水平考试最高等级,难度很大,留学生对其重视度也较高。语病题型是HSK六级阅读部分的第一种题型,留学生普遍认为该题型难度极大,完成的正确率低,且备考信心不足。目前,分析语病题型的研究较多,但对于留学生针对这一题型的备考行为及备考策略的研究并不多。本文拟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进行相关研究。笔者在四川师范大学的国际教育学院做教学助理,在此期间,笔者对南亚汉语师资班学生的HSK六级辅导课堂进行观摩与跟踪,通过对15级及16级南亚师资班的本科生、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共收集了80份留学生问卷。通过调查和访谈,笔者做了如下的研究:首先,研究发现,南亚学生普遍认为HSK六级中的语病题型难度最大;其次,不同学生在语病题型的备考行为在效果和方式上有差异;第三,针对调查到的语病备考行为,本文提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备考策略;最后,通过问卷及后测,笔者分析了所提出的备考策略的可行性及效果。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介绍了研究目的、意义、HSK六级及其语病题型、文献综述。第二章,调查分析南亚师资班学生对语病各类型的掌握情况。第三章,调查分析南亚师资班学生备考方式及效果。第四章,依据调查和访谈,总结学生备考时存在的不足。第五章,根据调查和访谈的结果,从教与学等角度提出备考策略。第六章,备考策略实施后,笔者对语病试题后测结果统计分析,以检验其备考策略的实施效果。第七章,笔者对本文进行总结与反思。
张凌云[8](2020)在《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 ——以2016-2019年全国卷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语言文字知识是现代汉语表达的基础,同时语言文字知识也是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文体写作等语文实践活动的必要准备。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在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中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不论是在日常的考试中还是在高考中,语言文字运用题的考查,不仅可以检验学生对语文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而且可以对教师的语言文字运用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设计的改变有所引导。作为2016-2019年全国卷高考试题的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题常以正确使用成语、辨析修改病句、语句补写等形式出现。对语言文字运用题的研究离不开对试题特征的分析,因此,本文的第一章从考查形式、考查材料、考查方式三个方面对2016-2019年全国卷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发展变化进行了分析。第二章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L省J市五所高中的部分高三学生和部分高三语文组的教师进行调查,深入了解高中语言文字运用题的教学现状,找出语言文字运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结合前两章的内容,探讨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题教学策略,即:转变语言文字运用题的教学观念,提升专业素养;挖掘语言文字运用题的教学材料,联系高考内容;创新语言文字运用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能力。对语言文字运用题的研究,最终还要回归到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的教学中。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在语言文字运用题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语言文字运用题题目的答题方法,更要教会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展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培养学生做到学以致用。作为联系语文课程理论与实际生活的桥梁,语言文字运用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能力以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对于教师而言,加深对语言文字运用题教学的研究,有利于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专业素养,完善教学方法。
赵漫铃[9](2020)在《高考语文试题情境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考是我国重要的人才选拔方式,随着时代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考自身的使命和定位也在发生变化。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颁布,对高考考试内容提出了新要求,自此,新一轮高考改革拉开序幕。2018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发布,科学定义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充实了课程内容,对考试评价的方式提出指导性建议。2020年初,《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及其说明出版,详细阐述了“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并特别说明和强调了情境这一载体在高考评价当中的重要地位。在这样的高考改革背景下,试题情境化成为落实“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大考查要求、达成“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内容目标的重要载体。如何使“情境”更好地发挥载体作用,如何将其融入在语文核心素养的测评框架当中,如何在试题命制过程中设计不同类型的情境,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研究立足建构主义理论、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和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借鉴国际大规模测评在构建素养框架、营造试题情境与设计典型任务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在深入分析近年高考全国卷情境试题的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提出试题情境化应遵循以价值为引领的理念,以真实性、综合性和创新性为命题原则,旨在实现考试测量的科学水平。为使“情境”载体贯穿于“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这“四层”内容之中,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这“四翼”考查要求,本文以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据,依照三位一体的评价模式构建出试题情境化的命制框架,突出考查内容的基础地位、情境的载体地位以及考查要求的导向地位。在理念与原则的指导下,提出设计情境与典型任务的若干策略,从考查目标、情境主题、素材选择、任务形式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建议,用于指导命题实践。
杨洁[10](2020)在《中考语文对联题型分析及教学方法探究》文中研究说明对联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同时也承载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对联自隋唐五代时期兴起而逐渐兴盛于明清并延续至今,虽然对联在明清时期大放异彩,但是从最早的《诗经》中却也可以找到对联对仗的雏形,之后在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的熏陶影响下,才逐步形成现在的对联。可以说对联自古就一直被孕育发展,是与诗词曲赋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文化样式。随着时代的变化,对联曾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断层,时至今日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才开始被重新关注起来,本文旨在探究中考语文对联的考点、题型类别并调查对联教学情况,从一线教学的角度出发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探究对联教学方法及对策,帮助学生在中考语境下学习对联、赏析对联、写作对联。本文除绪论、参考文献及附录外,总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中考对联题型分类,对近年来各省份中考题型进行汇总分类,将考题样式主要分为选择联、填字联、接下联、排序联、话题联、材料联、迁移拓展类,并予以举例分析。第二章为中考对联考点,通过中考试题分析并结合语文课标要求将对联涉及到的考点主要归纳为词汇考点、音韵考点、语法考点、修辞考点、逻辑表述考点五类。第三章为对联教学调查,主要针对师生群体分别分发问卷,调查了学生学习对联的基本情况、教师对联教学基本情况,并将各类考点题型全面汇总为对联专题测试卷,分发给不同水平的初三年级毕业生,进行集中评判分析学生考情,总结了七项易错点:审题分析不细、文学积累不足、对联要求不符、概括能力不佳、表达能力不佳、思想格局不大、综合能力不佳。第四章为对联教学方法,从对联入门训练、对联评作训练、对联应试训练三个维度进行,帮助学生提高对联学习兴趣,尝试鉴赏创作对联,同时提高答题正确率。本论文采用调查法、归纳法、统计法,从中学语文教学实际出发,针对中考考点、题型专题训练,系统化分析学生学情考情、归纳错误错因,有的放矢的进行对联教学训练,旨在帮助学生系统的学习并掌握对联,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应试能力,同时为中学语文教学群体在中考题型的研究上做借鉴。
二、高考语病试题的应试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考语病试题的应试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高考语文全国卷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研究(2011-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考点分析 |
第一节 词语运用题考点分析 |
第二节 辨析与修改病句题考点分析 |
第三节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题考点分析 |
第四节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题考点分析 |
第五节 语言表达题考点分析 |
第六节 标点符号题考点分析 |
第二章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命题特点分析 |
第一节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命题依据的规律性 |
第二节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命题特点分析 |
第三章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研究对现实的指导 |
第一节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研究对教师教学的指导 |
第二节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研究对学生学习的指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教学对策探究 ——以近十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高考语言文字运用类试题分析研究 |
(二)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命题趋势 |
(三)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教学策略研究 |
三、研究的创新点及重难点 |
(一)创新点 |
(二)重难点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统计分析法 |
(三)问卷、访谈调查法 |
第一章 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概述 |
第一节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发展历程 |
一、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初始阶段(1977—1984) |
二、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发展阶段(1985—2006) |
三、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创新阶段(2007—2016) |
四、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成熟阶段(2017 年至今) |
第二节 高考考试内容改革背景下的语言文字运用试题 |
一、新课改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影响 |
二、高考评价体系对高考内容改革影响 |
第二章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命题探究 |
第一节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命题依据 |
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 |
二、 《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 |
第二节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命题分析 |
一、语文高考试卷语言文字运用试题题型分析 |
二、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语言材料 |
三、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发展趋势 |
第三章 高中语言文字运用教与学现状 |
第一节 高中语言文字运用教师教学现状 |
一、缺乏国际视野及对新课标理念理解 |
二、教师对高考试题重视程度各有不同 |
三、必修与选修课程没有很好的相结合 |
第二节 高中语言文字运用学生的学习现状 |
一、考试情况与分析 |
二、问卷调查与分析 |
第四章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教学对策 |
第一节 落实新课标,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
一、建构学生的知识基础,用语言表达培养语感 |
二、科学的逻辑思维训练,要增强合作探究能力 |
三、注重具体情境的设计,创建学生的审美体验 |
四、从传统提升文化涵养,在现实挖掘人文精神 |
第二节 端正教学观念,提高语言文字运用教学地位 |
一、推动育人方式转变,注重研究高考试题新动向 |
二、转变教学的方式,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 |
三、实现教师专业化,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
第三节 丰富教学资源,积累语言文字运用基础知识 |
一、结合日常教学,充分利用必修与选修教材 |
二、关注试题命制,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 |
三、开发隐性资源,打开视野并积累素材来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3)贵州省历年高考语文语病试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内容和方法 |
四 概念界定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考语文语病试题的命题依据及历史演变 |
第一节 高考语病题的命题依据 |
第二节 贵州高考语病题的考查类型 |
第三节 贵州高考语文语病试题的历史演变 |
第二章 贵州省历年高考语文语病试题分析 |
第一节 贵州省历年高考语文用卷情况分析 |
第二节 贵州省历年高考语文语病试题命题情况分析 |
第三节 贵州高考语文语病试题命题规律与趋势 |
第四节 语病试题失分原因分析 |
第三章 贵州高考语病试题对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及启示 |
第一节 注重语言知识的积累 |
第二节 立足运用规范语言表达 |
第三节 总结规律精讲精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民国时期国立大学入学考试语文命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中国教育考试史的相关研究 |
(二)民国时期国立大学入学考试的相关研究 |
(三)民国时期国立大学入学考试语文试题的相关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五、概念界定 |
(一)民国时期 |
(二)国立大学 |
(三)“语文”的概念 |
第一章 民国时期国立大学入学考试语文试题概述 |
第一节 入学考试概况 |
一、自主招生阶段(1912-1932) |
二、政府控制招生阶段(1933-1940) |
三、多元化招生阶段(1941-1949) |
第二节 入学考试语文试题分析 |
一、作文题 |
二、国学常识题 |
三、文法测验题 |
四、翻译及标点题 |
第三节 入学考试语文试题特点 |
一、试题类型特点 |
二、试题内容特点 |
第二章 民国时期国立大学入学考试语文试题的命题分析 |
第一节 命题的依据 |
一、课程标准的导向 |
二、国文教学实际 |
第二节 命题的优势 |
一、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考查 |
二、立足学科基础知识的考查 |
三、融合时代性特征 |
第三节 命题的不足 |
一、不注重实用性,升学主义泛滥 |
二、缺乏客观、合理的命题组织 |
三、不切合中学教学实际 |
第三章 民国时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与当代语文高考的比较 |
第一节 命题依据的比较 |
一、民国时期缺乏客观、详尽的命题标准 |
二、民国时期有较高的文学素养要求 |
第二节 试题形式的比较 |
一、考试时间与题量的安排 |
二、试题类型的完善 |
三、试题结构与材料选择的差异 |
第三节 试题内容的比较 |
一、语文基础知识与应用题的考查 |
二、作文试题的立意取向 |
第四节 对当代语文高考的借鉴意义 |
一、考试形式在规范中寻求多样 |
二、考试内容兼顾专业性与综合性 |
三、考试题型在传统中突出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高考背景下贵州省高中作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一章 高考背景下贵州省高中作文情况分析 |
第一节 贵州省近十年高考作文情况分析 |
第二节 高考背景下贵州省高中作文教学情况调查分析 |
第二章 高考背景下贵州省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反思 |
第一节 高考背景下贵州省高中作文教学现状 |
第二节 高考背景下贵州省高中作文现状的成因 |
第三章 高考背景下贵州省高中作文教学的提升策略 |
第一节 了解真实学情状况 |
第二节 整合优质课程资源 |
第三节 提高教师专业程度 |
第四节 强化学生作文实践 |
第五节 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
第六节 注重高考导向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 2011年至2019年贵州省高考作文试题 |
致谢 |
(6)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试题与备考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创新点及重难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命题依据 |
第一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
一、新课程标准解读 |
二、新课程标准对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命题影响 |
第二节 《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 |
一、《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解读 |
二、《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命制 |
第三节 高中人教版语文教材 |
一、高中人教版语文教材分析 |
二、高中人教版语文教材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命制 |
第四节 其它因素 |
一、其它地区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试题 |
二、其它地区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对全国卷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命制的影响 |
第二章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特点分析及发展趋势 |
第一节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特点分析 |
一、试题形式分析 |
二、试题内容分析 |
三、试题考查能力分析 |
第二节 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发展趋势 |
一、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命题趋势 |
二、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发展思考 |
第三章 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现状调查与原因分析 |
第一节 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问卷 |
二、数据分析 |
三、数据结论 |
第二节 语言文字运用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学生方面 |
二、教师方面 |
三、教材方面 |
第四章 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的备考策略 |
第一节 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 |
一、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知识的教学 |
二、更新语言文字运用教学方法 |
第二节 立足命题依据,明确考试内容 |
一、落实新课标精神 |
二、明确语言文字运用试题考点 |
第三节 充分利用和开发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资源 |
一、充分利用必修和选修语文教材 |
二、开发其他语言文字资源 |
第四节 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具体的备考方法 |
一、词语的正确使用备考 |
二、病句备考 |
三、句子衔接备考 |
四、语言表达题备考 |
五、命题趋势下的备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含致谢) |
(7)留学生HSK六级语病题型备考行为及策略研究 ——以四川师大南亚汉语师资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HSK六级及六级语病题型介绍 |
1.2.1 HSK六级介绍 |
1.2.2 HSK六级语病题型介绍 |
1.3 研究现状 |
1.3.1 关于新旧HSK研究现状 |
1.3.2 HSK六级研究现状 |
1.3.3 HSK六级语病题型研究现状 |
1.3.4 国内第二语言测试研究现状 |
1.4 调查对象和研究方法 |
1.4.1 调查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2 南亚师资班学生对语病题型掌握情况的调查及分析 |
2.1 问卷设计及其目的 |
2.2 语病题型主要语病类型介绍 |
2.2.1 语病类型划分依据 |
2.2.2 HSK六级语病题型统计和分析 |
2.3 学生语病题解答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
2.3.1 语病题型问卷来源与依据 |
2.3.2 语病题型前测的统计与分析 |
3 南亚师资班学生备考行为及效果调查 |
3.1 问卷设计与目的 |
3.2 教学方面的辅导行为及效果调查 |
3.2.1 语病题型课堂辅导类型调查 |
3.2.2 语病题型课堂辅导效果及满意度调查 |
3.3 学生自我备考行为及效果的调查 |
3.3.1 学生自我备考行为的调查及研究 |
3.3.2 学生自我备考效果的调查 |
4 学生备考语病题型的不足及困难因素分析 |
4.1 HSK六级语病题型课堂培训的不足 |
4.1.1 课堂教学时间较少 |
4.1.2 教学形式较单一 |
4.1.3 教师讲解侧重词汇和语法 |
4.2 HSK六级语病题型学生自我备考的不足 |
4.2.1 练习题不统一 |
4.2.2 自我管理意识不强 |
4.2.3 汉语小老师辅导效果不佳 |
4.3 学生解答语病题型困难的原因及分析 |
4.3.1 学生认为选择困难因素调查 |
4.3.2 学生的畏难情绪 |
5 提高学生语病题型解答效率的策略 |
5.1 培养汉语语感 |
5.1.1 语感不强的表现 |
5.1.2 语感培养的实施 |
5.2 训练学生全面分析病句的方法 |
5.2.1 全面分析病句的方法的介绍 |
5.2.2 全面分析病句的方法的实施 |
5.3 由易到难递进式讲解语病题型 |
5.3.1 语病类型由易到难划分依据 |
5.3.2 由易到难递进式讲解的课堂实施 |
5.4 加强汉语词汇及句型的学习 |
5.4.1 加强汉语词汇的学习 |
5.4.2 加强汉语短语或句型结构的语法知识学习 |
5.4.3 学习汉语词汇及句型的措施实施 |
5.5 培养学生应试技巧 |
5.5.1 查找句子中的标志性词 |
5.5.2 考虑占比大的语病类型 |
5.6 调整应试心态 |
6 备考策略实施后语病试题解答后测结果统计分析 |
6.1 语病题型后测结果统计和分析 |
6.2 前、后测比较分析 |
6.3 小结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8)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 ——以2016-2019年全国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原因 |
(二)研究概况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一、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题的特征分析 |
(一)考查形式:稳中有变,继承发展 |
1.题序、题量、赋分情况变化稳定 |
2.考点传统与创新并存,灵活多变 |
(二)考查材料:选材丰富,与时俱进 |
1.渗透科普知识 |
2.关注社会生活 |
3.重视传统文化 |
(三)考查方式:要求明确,培养能力 |
二、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题教学现状及反思 |
(一)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题教学现状 |
1.学生的日常考试以及学习现状 |
2.教师的日常教学现状 |
(二)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题教学现状反思 |
1.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思 |
2.对教师教学情况的反思 |
三、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题教学策略 |
(一)转变语言文字运用题的教学观念,提升专业素养 |
(二)挖掘语言文字运用题的教学材料,联系高考内容 |
(三)创新语言文字运用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能力 |
1.适当改变讲解成语的方式 |
2.培养学生形成纠错的习惯 |
3.引导学生掌握答题的技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关于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题教学问卷调查(学生版) |
附录2 关于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题教学问卷调查(教师版)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9)高考语文试题情境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 高考语文改革研究 |
(二) 情境内涵及其特点研究 |
(三) 高考语文试题情境化研究 |
四、概念界定 |
(一) 情境 |
(二) 典型任务 |
第一章 试题情境化的理论依据与现实需求 |
第一节 理论依据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
三、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
第二节 现实需求 |
一、高考评价体系的提出 |
二、情境“考查载体”地位的确立 |
三、试题情境化趋势的形成 |
第三节 国际测试试题情境化启示 |
一、科学构建素养框架 |
二、创新文本营造情境 |
三、整合读写设计任务 |
第二章 高考语文试题情境化设计的理念与原则 |
第一节 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情境化现状分析 |
一、情境内涵深度挖掘不够 |
二、情境类型广度分布不均 |
三、情境目的维度指向单一 |
第二节 遵循以价值为引领的理念 |
一、以评价素养为导向 |
二、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
三、以促进教学为追求 |
第三节 基于情境特性把握命题原则 |
一、真实性原则 |
二、综合性原则 |
三、创新性原则 |
第三章 高考语文试题情境化设计实践路径 |
第一节 构建试题框架 |
一、必备知识 |
二、关键能力 |
三、考查要求 |
四、试题情境 |
第二节 情境和典型任务的设计策略 |
一、确立多维度的考查目标 |
二、采取多样化的主题形式 |
三、创造开放性的表达空间 |
第三节 情境化样题示例 |
一、以基础性为主的试题 |
二、以综合性为主的试题 |
三、以应用性为主的试题 |
四、以创新性为主的试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中考语文对联题型分析及教学方法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目标与内容 |
五、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一章 中考对联题型分类 |
第一节 选择联 |
第二节 填字联 |
第三节 接下联 |
第四节 排序联 |
第五节 话题联 |
第六节 材料联 |
第七节 迁移拓展类 |
(一) 仿写迁移 |
(二) 材料研究迁移 |
(三) 诗歌鉴赏迁移 |
第二章 中考对联的考点 |
第一节 词汇考点 |
第二节 音韵考点 |
第三节 语法考点 |
第四节 修辞考点 |
第五节 逻辑表述考点 |
第三章 对联教学调查 |
第一节 调查的效度、信度与难度 |
(一) 调查效度 |
(二) 调查信度 |
(三) 调查难度 |
第二节 对联学习情况分析 |
第三节 对联教学情况分析 |
第四节 对联考试情况分析 |
(一) 审题分析不细 |
(二) 文学积累不足 |
(三) 对联要求不符 |
(四) 概括能力不佳 |
(五) 表达能力不佳 |
(六) 思想格局不大 |
(七) 综合能力不足 |
第四章 对联教学方法 |
第一节 对联入门训练 |
(一) 对联基本概念教学 |
(二) 对联历史发展教学 |
(三) 对联故事激趣教学 |
第二节 对联评作训练 |
(一) 对联评鉴教学 |
(二) 对联创作教学 |
第三节 对联应试训练 |
(一) 对联考点训练 |
(二) 对联题型训练 |
(三) 综合能力训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高考语病试题的应试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考语文全国卷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研究(2011-2020)[D]. 刘媛媛.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2]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教学对策探究 ——以近十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为例[D]. 徐斌.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贵州省历年高考语文语病试题研究[D]. 马敏.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4]民国时期国立大学入学考试语文命题研究[D]. 李欢欢.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7)
- [5]高考背景下贵州省高中作文教学研究[D]. 刘乾珊.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6]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试题与备考策略研究[D]. 张雪丽.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7]留学生HSK六级语病题型备考行为及策略研究 ——以四川师大南亚汉语师资班为例[D]. 代和凤.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8]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 ——以2016-2019年全国卷为例[D]. 张凌云. 渤海大学, 2020(05)
- [9]高考语文试题情境化设计研究[D]. 赵漫铃.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10]中考语文对联题型分析及教学方法探究[D]. 杨洁.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