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丙沙星对我院易感菌的药敏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丛小钧[1](2021)在《山东省貂源大肠杆菌生物学特性及灭活苗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随着山东水貂养殖业迅速发展,山东的养貂数量已经超过其他省份总和。但是随着水貂养殖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水貂的发病率继续上升成为制约水貂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水貂大肠杆菌病已成为水貂养殖业一大难题。抗菌药物普遍滥用,使得抗生素治疗大肠杆菌病效果越来越差。因此研制出有效的大肠杆菌疫苗来预防水貂大肠杆菌病变得尤其重要。本研究使用山东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实验室保存菌株经平板划线、菌落形态观察、显微镜观察、全自动生化鉴定仪鉴定了56株大肠杆菌。然后通过16S r RNA测序筛选出11种O型抗原血清,并进行玻璃板凝集试验确定其血清型。对主导血清型菌株进行药敏实验、致病力实验,筛选出两株强毒株进行疫苗研究。对主导血清型O91和O103的强毒株分别进行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得出最终疫苗效力试验所用的攻毒剂量。血清型结果显示,56株大肠杆菌分属11种血清型,包括O103、O113、O91、O121、O8、O26、O39、O80、O16、O111、O45。其中O91和O103为主导血清型,共占定型血清的44.6%。药敏实验结果显示主导血清型大肠杆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高度耐药,耐药率在88%以上,对头孢类药物耐药率达到了52%,对氨曲南耐药率为44%,对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耐药率分别为32%和40%,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64%和56%,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为52%,对培南类药物敏感。根据致病力初筛结果,挑选出H1807021a、H200113Fd进行疫苗研究。H1807021a、H200113Fd半数致死量测定结果分别为5.82×107CFU、5.14×107CFU,与之前报道的相比,本研究貂源大肠杆菌致病力较强。本研究对候选菌株进行体外培养,发现37℃培养12h抗原浓度达到最高;用0.4%甲醛溶液进行灭活24h,灭活完全。比较不同的免疫剂量的免疫,发现以4×108CFU免疫小鼠的效果最佳;通过一次免疫和两次免疫的免疫效果对比,最终得出最佳免疫次数为两次。采用4×108CFU的接种剂量,免疫两次进行免疫效力试验。与对照组相比,疫苗组保护率达到了100%,证明水貂大肠杆菌二价灭活苗制备初步取得成功。本研究初步了解了山东省貂源大肠杆菌的血清型、耐药性、致病力,并制备了水貂大肠杆菌二价灭活疫苗,为水貂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宋超慧[2](2021)在《乌鲁木齐市犬肠道5种细菌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的检测》文中认为
陶兴罡[3](2021)在《上海地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原学和微生物敏感性试验分析及其毒力基因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调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 S O M)病原学的近阶段变化。2、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 S O M)病原微生物敏感性试验结果。3、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毒力基因。方法: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 S O M)的病原学鉴定:收集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中耳分泌物,进行细菌和真菌培养,把培养阳性菌株置于梅里埃VITEC-Compact仪器鉴定。2、将所有鉴定出的细菌进行药敏试验,药敏试验方案参考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技术方案(C A R SS网)、药敏试验执行标准为CLSIM 100-29。3、毒力基因检测:采用P C R方法对经分离鉴定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所携带的毒力基因进行分别检测。结果: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致病菌检出率为79.89°%。按照检出率的比例,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29.94°%,50/167)、丝状真菌(20.36%,3 4/1 6 7)、铜绿假单胞菌(7.19%,1 2/1 6 7)。2、病原微生物敏感性试验显示: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最高(77.7 8%)。革兰氏阴性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最高(2 2.7 3%)。3、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毒力基因中,H L a基因检出率最高,达100°%。铜绿假单胞囷的毒力基因中,T o x A的检出率最高,达100%。结论: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致病菌谱,与多年前致病菌比例己完全不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最多,真菌的检出比例增高,有2种致病菌混合感染的病例也不在少数。2、未发现年龄与性别对C S O M的致病菌的分布有影响。3、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最高,远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标准,应当暂停针对性的临床应用。红霉素和氨苄西林,应该向临床医务人员通报预警信息。革兰氏阴性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最高,虽未达到用药预警,但仍需注意。4、金黄色葡萄球菌的H L a基因和铜绿假单胞菌的T o x A基因检出率非常高,与其致病性密切相关。5、定期总结本地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病原菌的动态变化特征,作为科学依据,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参考,为进一步推动个体化治疗,精准化治疗,具有重大的医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斯莹[4](2021)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的细菌感染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感染的病原菌情况,并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细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276例,根据是否并发细菌感染分为感染组(226例)和无感染组(50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血常规、降钙素原、肝功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相关资料,并且收集相关感染部位细菌培养结果及相关药敏情况等相关临床资料。采用SPSS20.0对统计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其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单因素分析确定2型糖尿病合并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单因素分析显示感染组与无感染组在年龄、性别、吸烟、糖尿病病程、住院时间、合并基础疾病、长期卧床等方面比较存在差异;两组间中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水平、空腹血糖也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住院时间(OR=1.232,P=0.001)、合并基础疾病(OR=24.476,P<0.001)、长期卧床(OR=6.6,P=0.005)、ALB水平(OR=0.88,P=0.048)是T2DM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2.通过尿培养、痰培养及血培养共检出226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97例,占检出总菌数87.2%(197/226),检出率最高革兰阴性菌为大肠埃希菌(50%),其次为肺炎克雷伯杆菌(20.4%)。检出革兰阳性菌29例,占检出总菌数的12.8%(29/226),检出率最高的革兰阳性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8%。此外,检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的细菌有54株,占所有细菌的23.9%(54/226)。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为泌尿系统,其次为呼吸系统。女性的泌尿系统感染率高于男性,男性的呼吸系统感染率高于女性。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77.8%、100%),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的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敏感性最高,达100%,革兰阳性菌对糖肽类的万古霉素敏感性最高,为100%。结论:1.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多因素分析显示住院时间、合并基础疾病、长期卧床、低白蛋白水平是T2DM合并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2.T2DM合并细菌感染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及鲍曼/溶血不动杆菌为主,感染部位以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常见,其中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糖肽类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活性最佳;3.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可据本地区病原学情况经验性使用抗生素,并根据药敏结果及患者相关情况调整抗生素使用;并注意耐药细菌的管理,避免交叉感染。
孙云霞[5](2020)在《益生菌对耐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炎辅助治疗效果观察》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是一种微嗜氧性、螺旋状、革兰氏阴性菌,目前我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约为58%,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多种胃肠道疾病相关。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幽门螺旋杆菌出现抗生素耐药菌株[12],使得抗生素治疗效果降低,给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疗以及患者的经济以及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而益生菌作为人体正常的营养物质吸收、肠道的免疫功能等方面的辅助因子,成为目前研究的关注焦点。目的探讨益生菌对耐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炎辅助治疗效果,为临床上耐药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2月在联勤部第九八八医院消化科诊断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慢性胃炎(非萎缩/萎缩)经传统三联(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后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结果仍呈阳性,复发3个月以上的患者共163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幽门螺旋杆菌药敏实验,根据药敏实验结果筛选出具有耐药幽门螺旋杆菌菌株的患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择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益生菌A组、益生菌B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四联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益生菌A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益生菌B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布拉式酵母菌散治疗。服用益生菌后,间隔3小时以上服用抗生素。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临床资料,并进行14C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计算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随访收集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并进行评分;同时,随访患者复发情况,评价益生菌对耐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炎的干预效果。结果1.163例患者分离出具有耐药幽门螺旋杆菌菌株感染的患者共84例,耐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为51.53%;分别对6种常见抗生素进行耐药分析,其中克拉霉素的耐药率最高为32.56%,其次为甲硝唑,耐药率为11.66%,以及阿莫西林的耐药率为7.36%,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1.84%,四环素和呋喃唑酮未分离到耐药菌株。临床分离的84例耐药菌株中,其中单药耐药率为67.86%,双药耐药率为25%,多重耐药率为7.14%。2.三组患者治疗后对照组根除率为57.14%,益生菌A组根除率为84.62%,益生菌B组根除率为8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益生菌A组和益生菌B组根除率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1月后,对照组、益生菌A组、益生菌B组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分别为57.14%、71.43%、78.57%,益生菌A组和益生菌B组根除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益生菌A组和益生菌B组的临床症状评分分别为13.28±0.34、13.21±0.36、13.22±0.53,治疗第7天后临床症状分别为8.29±0.12、6.37±0.27、6.22±0.29,治疗第14天,临床症状评分分别为5.87±0.02、2.78±0.03、2.88±0.04,治疗第7天及14天后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评分(P<0.05);与对照组比较,益生菌组临床症状评分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86%,益生菌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益生菌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1%,益生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随访半年后,对照组复发12例,约42.86%,益生菌A组4例复发,占17.86%,益生菌B组3例复发,占14.29%,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益生菌组(P<0.05)。结论益生菌辅助四联疗法能够提高耐药幽门螺旋杆菌患者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减少不良反应。
段合波[6](2020)在《食源性沙门氏菌流行病学、耐药特征及全基因组测序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沙门氏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可污染家禽,鸡蛋和乳制品等动物源食品。沙门氏菌可产生肠毒素、毒力蛋白等毒力因子,从而导致机体出现多种病发症。当前,由于抗菌药物在人类和动物疾病防治中的大量使用,使得沙门氏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谱迅速扩增,继而导致细菌出现多重耐药现象,这极大地增加了沙门氏菌的防治难度。近年来研究表明,细菌耐药性的出现不仅与菌株长期接触环境中多种抗菌药物的选择性压力以及耐药基因通过可移动元件进行广泛传播有关,还可能与其毒力因子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因此,本文以实验室从食品中分离的沙门氏菌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流行病学和耐药性特征、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携带状况。综合以上实验结果的分析,选取代表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筛查耐药基因和耐药质粒,并分析菌株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之间的关系。旨在为食源性沙门氏菌流行病学、毒力基因分布、耐药机制等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本文以实验室从食品分离得到的120株沙门氏菌为研究对象,采用K-B药敏纸片法检测120株沙门氏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氯霉素等1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沙门氏菌耐药状况普遍,对多西环素耐药情况最严重,耐药率达80%,对头孢他啶耐药最为敏感,耐药率仅为3.3%,对3种及以上抗生素耐药的多重耐药菌株达到78.3%。根据以上药敏实验结果,从中选取28株沙门氏菌,采用PCR方法检测5种不同的沙门氏菌特征耐药基因(分别为氯霉素类、β-内酰胺类、磺胺类、氨基糖苷类和四环素类耐药基因blaTEM-1、sul-Ⅱ、strB、floR、tetA)。结果显示,28株沙门氏菌blaTEM-1基因检出率最高(39.3%),sal-Ⅱ基因检出率最低,仅为17.9%。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和耐药表型符合程度最高(85.7%),磺胺类耐药基因和耐药表型符合率最低,为67.9%。鉴于以上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检出的结果,选取了 18株代表性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型鉴定,其中,有4株血清型未定,共检出4种血清型。布利丹沙门氏菌为主要血清型(10株,检出率为55.6%),肯塔基沙门氏菌检出2株,检出率为11.1%,纽波特沙门氏菌和汤卜逊沙门氏菌各检出1株,其检出率均为5.6%。对于血清型未定的1 16编号菌株,采用MLST分子分型重新分型,ST型为ST236,血清型为阿雷查瓦莱塔(Arechavaleta)。将这18株沙门氏菌进行PCR扩增,鉴定毒力岛基因sseL、hilA、mgtC、肠毒素(stn)、侵袭蛋白(invA)。结果显示,5个毒力因子的检出率全部为100%。从中选取5株菌,采用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5种毒力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测试菌株中mgtC毒力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显着高于标株沙门氏菌ATCC14028(P<0.05)。菌株045的hilA、seeL、mgtC、invA基因表达水平均显着大于对照株ATCC14028。这表明食源性沙门氏菌部分分离株具有高毒力和潜在的高致病性。综合以上结果,从120株沙门氏菌中选取4株沙门氏菌做全基因组测序分析,从基因组测序的结果中显示,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型基本相符,但沙门氏菌编码DNA促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的相关基因gyrA、gyrB、parC、parE呈现了点突变。本研究发现,测序菌株gyrA基因p.S83F和p.D87N位点有已知点突变;parC基因p.T57S、p.S80I、p.T57S位点有已知点突变;parC基因未知的点突变有3个,分别位于p.T255S、p.E292K、p.V657I。本研究中发现的parC基因未知的点突变是否会造成沙门氏菌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还有待进一步实验进行证实。4株测序菌株一共发现15个细菌质粒,其中62号菌株有一个耐药质粒,其位置位于第46个scaffold上,质粒上含有链霉素耐药基因aadA和林可酰胺类耐药基因lnuBF。4号菌株有两个耐药质粒,分别位于第33个scaffold和第40个scaffold上,位于第33个scaffold上的质粒含有氯霉素耐药基因cmlA和磺胺类耐药基因sul1,位于第44个scaffold上的质粒含有磺胺类耐药基因sul3,其余质粒均为细菌质粒。本研究对不同来源不同样本宿主的沙门氏菌进行了血清分型,MLST分子分型,耐药性分析和毒力基因,揭示沙门氏菌在不同样本来源,不同宿主来源的分布情况,流行病学特征,为预警和控制沙门氏菌爆发提供依据。
李常挺[7](2020)在《广西肉牛新发再发疫病的诊断和病原分析》文中指出近年来广西肉牛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随着牛只存栏数量的增长和饲养密度的增大,疫病发生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为了了解并掌握广西肉牛的疫病流行与发生情况,发现新的疫病以及过去曾严重流行得到控制、现在又重新危害养牛业的再发疫病,2018-2019年在广西肉牛肉羊创新团队疫病控制专家团队带领下,通过临床接诊、现场采样、病理剖检和类症鉴别方法,结合实验室诊断,发现了4种可能危害产业发展的重要疫病病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牛丘疹性口炎病毒。发病犊牛体温正常、表现流涎、口腔糜烂,无异物接触和口腔损伤史。刮取病牛齿龈糜烂充血增生物和痂皮病料,PCR检测口蹄疫病毒、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和牛流行热病毒均为阴性;该病料样品扩增出91 bp的条带,测序结果与Gen Bank的牛丘疹性口炎病毒基因序列比对,其核苷酸同源性为95.56%,表明样品含有牛丘疹性口炎病毒,结合发病犊牛的临床特征性症状,可以确定该犊牛感染牛丘疹性口炎病毒而引起发病。2、牛乳头瘤病毒。病牛的特征性临床症状主要是在头部、颈部和背部皮肤出现明显的瘤状物,突出于皮肤表面,大小不一,椰菜花样,最大的瘤状物直径可达8 cm,精神、食欲、体温等均无异常。瘤状物压片镜检未发现寄生虫,涂片染色镜检也未见细菌。瘤状物制作的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可见表皮和真皮增生、癌细胞呈梭形或星形,癌巢中心细胞角化过度,呈同心圆状结构,形成典型的癌珠。PCR检测瘤状物病料为牛乳头瘤病毒阳性。设计5对引物扩增病毒全基因组,胶回收PCR产物,克隆,筛选阳性质粒送测序。采用生物学软件MEGA对获得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发现其与牛乳头瘤病毒-1型处在同一分支。3、牛源志贺氏菌。某牛场突发一起高热不退、呼吸急促、腹泻拉血便的急性病例,病牛死亡前表现前后脚划动、似游泳的神经症状。从病死牛的肠道中分离获得1株革兰氏阴性杆菌,经表型特征、16Sr RNA基因序列比对和生化试验,鉴定是志贺氏菌。以0.5麦氏比浊菌浓度进行小鼠致病力试验,接种细菌的10只健康小鼠24 h内全部死亡,死亡率100%。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钠和环丙沙星对该菌有作用,临床联合应用头孢曲松钠和环丙沙星,有效减少牛只的急性死亡。4、A型产气荚膜梭菌。2019年4-10月,广西百色、合浦、河池、北海、南宁等地出现牛突发的急性猝死病例,现场病理剖检可见死亡牛腹部明显膨胀,十二指肠和空肠出血,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大,肺出血。从上述5个病例的肠粘膜内容物中均分离获得革兰氏阳性粗大杆菌,经表型特征、生化试验和产气荚膜梭菌特异性引物PCR鉴定,该菌为A型产气荚膜梭菌;其他脏器均未分离出细菌。接种分离菌的10只健康小鼠36 h全部死亡,死亡率100%。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对青霉素、头孢噻肟钠、头孢拉定钠、头孢曲松钠和氨苄西林5种药物敏感。结论:通过对4类病例的病原检测,结合资料查新,可以确定牛丘疹性口炎病毒、牛乳头瘤病毒、牛源志贺氏菌为广西肉牛新发疫病的病原。A型产气荚膜梭菌为广西肉牛再发疫病的病原。这4种新发再发病原对广西肉牛养殖具有一定潜在的威胁,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将对病原学开展深入研究和研发新型快捷检测技术,为广西肉牛疫病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郭莹[8](2020)在《罗氏沼虾两种病毒、两种细菌及虾肝肠胞虫检测与鉴定方法的建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针对罗氏沼虾常见病原白斑综合征(WSSV)、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和虾肝肠胞虫(EHP)建立了单一PCR病原检测技术和多重PCR病原检测技术,同时对罗氏沼虾致病性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菌和豚鼠气单胞菌进行分离鉴定以及致病性和耐药性进行探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罗氏沼虾WSSV、IHHNV和EHP单一PCR检测技术的建立本研究通过设计虾肝肠胞虫(EHP)和白斑综合征(WSSV)特异性引物以及OIE推荐检测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所用引物序列,建立EHP、WSSV和IHHNV单一PCR检测方法,并对引物退火温度、预变性条件、变性条件和循环数进行优化,探究最佳单一PCR反应条件,并检测单一PCR反应的灵敏度。结果显示:WSSV单一PCR反应的的最优程序为:95℃预变性5min;95℃变性30s,退火温度是59.8℃,反应时间是30s,72℃条件下延伸50s,共35个循环,最后72℃条件下延伸8min,WSSV单一PCR检测灵敏度为200 fg包含5.41x104个拷贝;IHHNV单一PCR反应的的最优程序为:95℃预变性5min;95℃变性45s,退火温度是57℃,反应时间是30s,72℃条件下延伸30s,共35个循环,最后72℃条件下延伸8min,IHHNV单一PCR的检测灵敏度是200 fg包含5.99x104个拷贝;EHP单一PCR反应的的最优程序为:95℃预变性5min;95℃变性30s,退火温度是58℃,反应时间是30s,72℃条件下延伸20s,共35个循环,最后72℃条件下延伸8min,EHP单一PCR检测灵敏度是2 pg,包含6.36x105个拷贝。2. EHP和IHHNV、EHP和WSSV及IHHNV和WSSV多重PCR检测技术的建立本实验对EHP和IHHNV、EHP和WSSV以及IHHNV和WSSV分别建立多重PCR检测方法,对其引物的退火温度、预变性条件、变性条件和循环数进行优化,探究最佳多重PCR反应条件,并检测其特异性和反应灵敏度,结果表明:在EHP和IHHNV多重PCR反应中,其最优反应程序为:95℃预变性5min;95℃变性45s,退火温度是57℃,反应时间是30s,72℃条件下延伸30s,共36个循环,最后72℃条件下延伸8min,EHP的检测灵敏度是200 pg包含6.36x107个拷贝,IHHNV的检测灵敏度是20 pg包含5.99x106个拷贝;在EHP和WSSV多重PCR反应中,其最优反应程序为:95℃预变性5min;95℃变性30s,退火温度为58℃,反应时间为30s,72℃延伸50s,共35个循环,最后72℃条件下延伸8min,EHP的检测灵敏度是200pg包含6.36x107个拷贝,WSSV的检测灵敏度是2 pg包含5.41x105个拷贝;在IHHNV和WSSV多重PCR反应中,其最反应程序为:95℃预变性5min;95℃变性30s,退火温度为58.9℃,反应时间为30s,72℃延伸50 s,共38个循环,最后72℃条件下延伸8min,IHHNV的检测灵敏度是20 pg包含5.99x106个拷贝,WSSV的检测灵敏度是2 pg包含5.41x105个拷贝。分别对三种多重PCR反应的特异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三种多重PCR反应的阴性对照豚鼠气单胞菌DNA和SPF罗氏沼虾DNA均无条带扩出,该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三种多重PCR技术具有较强的特异性。3. 罗氏沼虾维氏气单胞菌和豚鼠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本实验从濒死罗氏沼虾幼虾和成虾肝胰腺中分别分离出两株致病菌,对其溶血性、革兰氏染色、形态学、生理生化进行鉴定,并结合16Sr RNA基因测序以及系统进化树分析,判断两株分离菌株分别为维氏气单胞菌(登录号MN733186)和豚鼠气单胞菌(登录号MN736843),并利用分离菌株分别进行人工感染实验,结果发现,被感染的罗氏沼虾出现与自然水域患病虾相似的症状,且在较短时间内发病死亡,说明这两株分离菌株对罗氏沼虾均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对分离菌株的药物敏感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维氏气单胞菌对头孢曲松、氯霉素、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和利福平5种药物高度敏感,对新生霉素和复方新诺明2种药物中度敏感,对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红霉素、阿奇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7种药物耐药;豚鼠气单胞菌对头孢曲松、氯霉素、氟苯尼考、四环素、多西环素5种药物高度敏感,对卡那霉素1种药物中度敏感,对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红霉素、阿奇霉素、新生霉素、链霉素、复方新诺明和利福平8种药物耐药。本研究实验结果为罗氏沼虾气单胞菌的病原鉴定及药物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和理论基础。
颜克旭[9](2020)在《头孢喹肟对大肠杆菌性奶牛乳腺炎的半体内药动药效同步模型研究》文中提出奶牛乳腺炎是危害奶牛养殖业的一种常见疾病,发病率高、易反复,给奶牛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据报道,90%以上的奶牛乳腺炎是由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和乳房链球菌引起的。而大肠杆菌作为一种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条件性致病菌,更是增加奶牛患乳腺炎的发生概率。目前对于奶牛乳腺炎的防控仍然以抗生素为主,但是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病原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带来了难题。头孢喹肟作为第四代动物专用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近年来被用于治疗临床奶牛乳腺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为了保证头孢喹肟治疗的有效性,同时减缓大肠杆菌对头孢喹肟耐药性的产生,开展了头孢喹肟对大肠杆菌性奶牛乳腺炎的半体内PK/PD同步模型研究,以期获得头孢喹肟对大肠杆菌的半体内PK/PD参数值,为临床上合理使用头孢喹肟提供试验依据。1.确定头孢喹肟对奶牛源大肠杆菌的野生型临界值及体外药效学研究为了了解奶牛源大肠杆菌对头孢喹肟的敏感性以及确定奶牛源大肠杆菌的野生型临界值,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了头孢喹肟对1073株临床分离奶牛源大肠杆菌的MIC,并通过ECOFFinder软件确定了头孢喹肟对奶牛源大肠杆菌的野生型临界值。结果表明,MIC分布范围在0.015~>64 μg/mL之间,MIC50和MIC90分别为0.03μg/mL和4μg/mL,头孢喹肟对奶牛源大肠杆菌的野生型临界值为0.125 μg/mL。为了对比头孢喹肟在不同基质中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差异性,进行了肉汤和牛奶中的药效学研究比较。通过微量稀释法测定了头孢喹肟对6株临床分离奶牛源大肠杆菌的MIC,范围在0.03~0.125 μg/mL(MH肉汤)和0.06~0.25 μg/mL(牛奶)之间,牛奶中的MIC是肉汤中的2倍,说明头孢喹肟在牛奶中的蛋白结合率较低,可以忽略不计;头孢喹肟对6株临床分离奶牛源大肠杆菌的MBC和MPC范围分别为0.06~0.25 μg/mL和0.075~0.6μg/mL,突变选择窗较窄,说明细菌的耐药突变概率较低;在MH肉汤和牛奶中,头孢喹肟对大肠杆菌的PAE分别为0.040~0.746 h和0.010~0.570 h,均小于1 h,说明头孢喹肟在两种基质中对大肠杆菌的抗菌后效应较短;在MH肉汤和牛奶中的杀菌曲线结果表明,当大肠杆菌初始菌量为106CFU/mL时,2倍MIC可以达到杀菌效果,而当大肠杆菌初始菌量为108 CFU/mL时,32倍MIC才可以达到杀菌效果,说明细菌量对头孢喹肟的抗菌效果有较大影响。2.头孢喹肟在健康奶牛乳汁中的药动学研究选取三只健康泌乳期荷斯坦奶牛,根据临床推荐的给药剂量,每个乳区灌注75mg头孢喹肟,给药间隔为12小时,连续给药三次,并在第一次和第三次给药前以及给药后的不同时间点采集奶牛乳汁样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测定乳汁样品中的头孢喹肟浓度,再通过WinNonlin软件中的非房室模型分析头孢喹肟在健康奶牛乳汁中的药动学参数。结果显示,第一次给药后的AUC0-12h和第三次给药后的 AUC0-48h 分别为 15.53±5.64mg·h/mL 和 58.46±48.91 mg·h/mL;头孢喹肟在奶牛乳汁中的 Cmax分别为 1.80±0.64 mg/mL 和 1.54±0.23 mg/mL;Tmax分别为 1.71±1.18 h 和1.20±2.23 h;T1/2β 为 27.84±43.54 h;MRT 为 38.74±44.88 h。说明头孢喹肟在健康奶牛乳汁中迅速达到较高浓度并且维持时间较长。3.头孢喹肟对大肠杆菌的半体内药动药效同步模型研究通过药动学研究及体外药效学研究(牛奶中头孢喹肟的MIC值),确定不同时间点乳汁样品中的PK/PD参数(AUC0-24h/MIC)的值,取不同时间点采集的乳汁样品与不同初始菌量的大肠杆菌ATCC25922或大肠杆菌GM10-1,共同培养24 h,再通过滴板计数,确定样品对细菌的抗菌作用。采用SigmoidEmax模型对AUC0-24h/MIC值和细菌对数变化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其拟合度良好,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080、0.9171、0.8388和0.7946。通过计算得到不同抗菌活性下所需的PK/PD参数值,结果显示,当AUC0-24h/MIC为347352.44时,可以使初始菌量为106CFU/mL的大肠杆菌ATCC25922减少3.7×Log10 CFU/mL,达到清除效应;对于相同初始菌量的大肠杆菌GM10-1,当AUC0-24h/MIC为138820.89时,可以达到清除效应;而对于初始菌量为108CFU/mL的大肠杆菌ATCC25922,当AUC0-24h/MIC为404570.75时,可以使大肠杆菌菌量减少5.7×Log10 CFU/mL,达到清除效应;相同初始菌量的大肠杆菌GM10-1,达到清除效应时,AUC0-24h/MIC为187866.73。在临床治疗时,可以根据乳腺炎的病程,选取合适的PK/PD参数值,发挥头孢喹肟的理想治疗效果。
吴飞翔[10](2020)在《肝胆管结石术后引流液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分析》文中指出目的:了解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术后引流液病原菌种类的分布情况和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以及影响引流液培养阳性的影响因素,从而更加有针对性的使用抗生素以及针对相关因素予相应的处理措施;以减少胆管结石术后感染的发生,改善预后。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肝内外胆管结石疾病于我科治疗组接受手术治疗的连续71名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通过T管和(或)引流管采集引流液进行细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分析本院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引流液细菌分布情况及对常用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根据引流液的来源分为胆汁组和腹腔引流液组,分析两组病原菌的种类差异;收集并分析相关临床因素与引流液培养阳性率的关系。结果:(1)本研究的71例引流液样本中有57例培养出病原菌,病原菌培养阳性率为80.3%,其中混合感染有15例,占感染患者的26.3%。共培养出菌株83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47株(47/83,56.6%),革兰阳性杆菌35株(35/83,42.2%),真菌1株(1/84,1.2%),培养出的病原菌排名前5位的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21株(25.3%)、粪肠球菌17株(20.5%)、肺炎克雷伯菌11株(13.3%)、铜绿假单胞菌8株(9.6%)、阴沟肠杆菌4株(4.8%);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分离率最高,而革兰阳性菌中以粪肠球菌属为主。(2)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革兰阴性菌对替加环素敏感性最高91.4%、其次为阿米卡星82.6%、美罗培南82.2%、亚胺培南80.4%。对头孢唑林耐药率最高达80%,其次为氨苄西林、头孢曲松耐药率>60%。革兰阳性菌对达托霉素敏感性最高达100%、其次为利奈唑胺94.3%、氨苄西林84.4%、万古霉素82.4%。(3)本研究培养出病原菌中产ESBLs菌株15株,检出率为18.1%。大肠埃希菌21株中产ESBLs菌株10株占47.6%;肺炎克雷伯菌11株中产ESBLs菌株5株占45.5%。(4)有些菌株对某些抗生素的天然耐药,如:母鸡肠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5)腹腔引流液组培养出的菌株与胆汁培养出的菌株种类大致相同,只是菌株数量不同;其中有18例无胆道感染症状者中的6例出现胆汁培养阳性;(6)相关因素分析表明:术前碱性磷酸酶≥202.5U/L、γ谷氨酰转移酶≥300U/L、有胆道感染症状、既往有胆道手术史、结石位于肝内以及手术时间≥3h等因素与引流液培养阳性具有相关性,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1)我院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术后引流液的细菌培养分离出的细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病原菌种类以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为主,肠球菌的比例较以往报道的所上升;产ESBLs阳性检出率有着相同的趋势。(2)引流液培养出的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产生了一定的耐药,临床上应加强病原学检测及药敏检测,依据病原学结果选择抗生素。(3)对于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患者,虽然引流液培养结果呈阳性,并不一定意味着有胆道感染的症状,但是细菌培养阳性的引流液将会成为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4)术后腹腔引流液细菌培养的菌株种类与胆汁病原菌培养的结果相近。(5)对于血清碱性磷酸酶≥202.5U/L、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300U/L、有胆道感染症状、既往有胆道手术史、结石位于肝内以及手术时间≥3h等指标可能是导致引流液细菌培养阳性率高的影响因素。
二、环丙沙星对我院易感菌的药敏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环丙沙星对我院易感菌的药敏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省貂源大肠杆菌生物学特性及灭活苗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病原学 |
1.1.1 形态及染色特征 |
1.1.2 培养特性 |
1.1.3 生化反应 |
1.2 血清型 |
1.3 大肠杆菌的耐药性 |
1.3.1 大肠杆菌的耐药现状 |
1.3.2 大肠杆菌的耐药机制 |
1.3.2.1 酶的释放 |
1.3.2.2 细菌外排 |
1.3.2.3 抗生素靶位改变 |
1.3.2.4 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 |
1.3.3 大肠杆菌耐药性检测意义 |
1.4 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 |
1.4.1 传统检测方法 |
1.4.2 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 |
1.4.3 量子点荧光探针技术 |
1.4.4 免疫层析技术 |
1.4.5 PCR检测技术 |
1.5 大肠杆菌的致病机理 |
1.5.1 黏附素 |
1.5.2 肠毒素 |
1.5.3 外膜蛋白 |
1.5.4 内毒素 |
1.6 水貂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
1.6.1 饲养管理 |
1.6.2 药物预防 |
1.6.3 免疫预防 |
1.7 疫苗佐剂的概括 |
1.7.1 化学类免疫佐剂 |
1.7.2 微生物类免疫佐剂 |
1.7.3 植物类免疫佐剂 |
1.7.4 生化类免疫佐剂 |
1.8 大肠杆菌灭活苗的研究进展 |
1.8.1 禽大肠杆菌灭活苗概括 |
1.8.2 猪大肠杆菌灭活苗概括 |
1.8.3 水貂大肠杆菌灭活苗的概括 |
1.9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菌株来源 |
2.1.2 实验动物 |
2.1.3 主要仪器 |
2.1.4 主要试剂 |
2.2 方法 |
2.2.1 细菌的复苏及纯化鉴定 |
2.2.2 细菌的生化鉴定 |
2.2.3 分子生物学鉴定 |
2.2.4 血清学鉴定 |
2.2.5 貂源大肠杆菌药敏实验 |
2.2.6 致病力测定 |
2.2.6.1 主导血清型菌株致病力初筛试验 |
2.2.6.2 半数致死量的测定 |
2.2.7 病理切片制作 |
2.2.8 水貂大肠杆菌灭活苗的初步研究 |
2.2.8.1 疫苗的制备方法 |
2.2.8.2 最适接种剂量测定 |
2.2.8.3 一次免疫保护效果评估 |
2.2.8.4 两次免疫保护效果评估 |
2.2.8.5 大肠杆菌二价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评估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纯化鉴定结果 |
3.2 生化鉴定结果 |
3.3 16S rRNA鉴定结果 |
3.4 O血清型鉴定结果 |
3.5 大肠杆菌药敏实验鉴定结果 |
3.6 致病力测定结果 |
3.6.1 致病力初筛结果 |
3.6.2 半数致死量的测定结果 |
3.6.2.1 生长曲线测定结果 |
3.6.2.2 半数致死量结果 |
3.6.3 小白鼠的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 |
3.7 小白鼠病理切片结果 |
3.8 疫苗免疫保护效果评估 |
3.8.1 水貂大肠杆菌二价灭活苗的制备 |
3.8.1.1 抗原的制备 |
3.8.1.2 灭活检验 |
3.8.1.3 菌苗制备 |
3.8.1.4 无菌检验 |
3.8.1.5 安全性实验 |
3.8.2 最适接种剂量 |
3.8.3 一次免疫的保护效果评估 |
3.8.4 两次免疫保护效果评估 |
3.8.5 二价灭活疫苗免疫保护效果评估 |
4 讨论 |
4.1 大肠杆菌的生化特性及同源性分析 |
4.2 大肠杆菌的血清型 |
4.3 大肠杆菌的耐药性 |
4.4 大肠杆菌的致病性 |
4.5 水貂大肠杆菌的灭活苗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上海地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原学和微生物敏感性试验分析及其毒力基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1.1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
1.2 病原学 |
1.2.1 金黄色葡萄球菌 |
1.2.2 铜绿假单胞菌 |
1.2.3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
1.2.4 变形杆菌 |
1.2.5 厌氧菌 |
1.2.6 真菌 (Fungi) |
1.2.7 特别感染菌株 |
1.3 毒力基因 |
1.3.1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毒力基因 |
1.3.2 铜绿假单胞菌的毒力基因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株来源 |
2.1.2 主要试剂 |
2.1.3 实验仪器和实验耗材 |
2.1.4 PCR引物 |
2.2 实验方法 |
2.2.1 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 |
2.2.2 基因检测 |
2.2.3 统计学处理 |
第3章 结果 |
3.1 致病菌种类分布 |
3.2 致病菌的年龄分布 |
3.3 致病菌的性别分布 |
3.4 致病微生物敏感性试验分析 |
3.5 毒力基因 |
第4章 讨论 |
4.1 病原学特点 |
4.2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特点 |
4.3 毒力基因 |
4.4 地域特点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原学和药敏试验及其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4)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的细菌感染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2型糖尿病合并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5)益生菌对耐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炎辅助治疗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耐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食源性沙门氏菌流行病学、耐药特征及全基因组测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1 绪论 |
1.1 沙门氏菌概述 |
1.1.1 沙门氏菌生物学特征 |
1.1.2 沙门氏菌血清型分群 |
1.2 沙门氏菌危害性 |
1.3 沙门氏菌分子分型 |
1.4 沙门氏菌的耐药 |
1.4.1 沙门氏菌耐药机制 |
1.5 全基因组测序在耐药性分析中的应用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沙门氏菌耐药性分析 |
2.1 材料,试剂与设备 |
2.1.1 菌株 |
2.1.2 试剂 |
2.1.3 相关试剂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沙门氏菌药敏试验 |
2.2.2 沙门氏菌耐药基因检测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药敏试验结果 |
2.3.2 沙门氏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
2.3.3 讨论 |
3 沙门氏菌的分型 |
3.1 实验材料,试剂及设备 |
3.1.1 菌株 |
3.1.2 培养基及试剂 |
3.1.3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血清分型 |
3.2.2 MLST分型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血清分型结果 |
3.3.2 MLST分型结果 |
3.3.3 讨论 |
4 沙门氏菌毒力基因检测 |
4.1 实验材料,试剂及设备 |
4.1.1 实验菌株 |
4.1.2 实验试剂 |
4.1.3 相关试剂配制 |
4.2 实验方法 |
4.2.1 沙门氏菌毒力基因的 PCR 检测 |
4.2.2 沙门氏菌毒力基因表达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沙门氏菌毒力基因PCR检测结果 |
4.3.2 沙门氏菌毒力表达结果 |
4.3.3 讨论 |
5 沙门氏菌全基因组测序及生信分析 |
5.1 实验材料 |
5.2 实验方法 |
5.2.1 全基因组测序 |
5.2.2 数据处理 |
5.3 结果 |
5.3.1 数据分析 |
5.3.2 4株沙门氏菌耐药基因和可移动元件分析 |
5.3.3 讨论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本研究不足之处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广西肉牛新发再发疫病的诊断和病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肉牛业的发展概况 |
1.2 新发再发疫病的定义 |
1.3 肉牛新发再发疫病的研究状况 |
1.3.1 牛丘疹性口炎研究进展 |
1.3.2 牛乳头瘤研究进展 |
1.3.3 志贺氏菌病研究进展 |
1.3.4 产气荚膜梭菌病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牛丘疹性口炎的诊断和病原分析 |
2.1 材料 |
2.1.1 主要仪器设备 |
2.1.2 主要试剂 |
2.1.3 样品来源 |
2.2 方法 |
2.2.1 临床检查与样品采集 |
2.2.2 引物合成及PCR扩增 |
2.2.3 牛丘疹性口炎病毒基因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 |
2.3 结果 |
2.3.1 临床检查结果 |
2.3.2 PCR扩增结果 |
2.3.3 牛丘疹性口炎病毒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结果 |
2.4 讨论 |
第三章 牛乳头瘤的诊断和病原分析 |
3.1 材料 |
3.1.1 主要仪器设备 |
3.1.2 主要试剂 |
3.1.3 样品来源 |
3.2 方法 |
3.2.1 病变观察和显微镜检查 |
3.2.2 病理组织切片的制作 |
3.2.3 PCR扩增 |
3.2.4 BPV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分析 |
3.3 结果 |
3.3.1 病变观察和显微镜检查结果 |
3.3.2 病理组织切片观察结果 |
3.3.3 PCR扩增结果 |
3.3.4 BPV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分析结果 |
3.4 讨论 |
第四章 牛源志贺氏菌的诊断和病原分析 |
4.1 材料 |
4.1.1 主要仪器设备 |
4.1.2 主要试剂 |
4.1.3 病料来源及试验动物 |
4.2 方法 |
4.2.1 发病情况调查及病理剖检 |
4.2.2 细菌分离培养 |
4.2.3 细菌16Sr RNA基因扩增及遗传进化分析 |
4.2.4 生化试验 |
4.2.5 药敏试验 |
4.2.6 致病性试验 |
4.3 结果 |
4.3.1 发病情况调查及病理剖检结果 |
4.3.2 细菌分离培养结果 |
4.3.3 细菌16Sr RNA基因扩增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
4.3.4 生化试验结果 |
4.3.5 药敏试验结果 |
4.3.6 致病性试验结果 |
4.4 讨论 |
第五章 牛产气荚膜梭菌的诊断和病原分析 |
5.1 材料 |
5.1.1 主要仪器设备 |
5.1.2 主要试剂 |
5.1.3 病料来源及试验动物 |
5.2 方法 |
5.2.1 流行病学调查 |
5.2.2 细菌分离培养 |
5.2.3 生化试验 |
5.2.4 药敏实验 |
5.2.5 致病性试验 |
5.2.6 病理组织切片的制作 |
5.2.7 细菌PCR扩增和产气荚膜梭菌毒素分型鉴定 |
5.3 结果 |
5.3.1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
5.3.2 细菌分离结果 |
5.3.3 生化试验结果 |
5.3.4 药敏试验结果 |
5.3.5 致病性试验结果 |
5.3.6 病理切片观察结果 |
5.3.7 细菌PCR扩增和产气荚膜梭菌毒素分型鉴定结果 |
5.4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罗氏沼虾两种病毒、两种细菌及虾肝肠胞虫检测与鉴定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罗氏沼虾发展现状 |
2 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 |
2.1 IHHNV基因结构与分类 |
2.2 IHHNV宿主范围 |
2.3 IHHNV病理症状 |
2.4 IHHNV的传播途径 |
2.5 IHHNV检测技术 |
3 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 |
3.1 白斑综合征病毒形态结构 |
3.2 白斑综合征病毒命名 |
3.3 白斑综合征病毒基因组 |
3.4 白斑综合征病毒的病理症状 |
3.5 白斑综合征易感宿主和传播途径 |
3.6 白斑综合征检测技术 |
4 虾肝肠胞虫 |
4.1 虾肝肠胞虫的易感宿主和传播途径 |
4.2 虾肝肠胞虫致病性 |
4.3 虾肝肠胞虫患病症状及病理变化 |
4.4 虾肝肠胞虫检测方法 |
4.5 虾肝肠胞虫防控措施 |
5 细菌常规鉴定法 |
5.1 气单胞菌 |
5.2 气单胞菌致病性 |
5.3 细菌鉴定方法 |
6 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
第二章 罗氏沼虾IHHNV、EHP和 WSSV病原检测方法的建立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毒株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引物设计与合成 |
2.2 DNA提取 |
2.3 PCR反应体系 |
2.4 PCR条件优化 |
2.5 质粒构建 |
2.6 灵敏度检测 |
2.7 临床检验试验 |
3 实验结果 |
3.1 退火温度优化结果 |
3.2 预变性条件优化结果 |
3.3 变性条件优化 |
3.4 循环数优化 |
3.5 WSSV、IHHNV和 EHP的 PCR程序优化结果 |
3.6 灵敏度检测 |
3.7 临床检测试验结果 |
4 讨论 |
第三章 罗氏沼虾IHHNV、EHP和 WSSV多重PCR病原检测方法的建立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试剂 |
1.2 实验仪器 |
1.3 引物设计与合成 |
2 实验方法 |
2.1 DNA提取 |
2.2 多重PCR反应体系 |
2.3 多重PCR反应条件优化 |
2.4 多重PCR特异性 |
2.5 多重PCR反应敏感性 |
3 结果 |
3.1 多重PCR退火温度优化 |
3.2 多重PCR预变性条件优化 |
3.3 多重PCR变性条件优化 |
3.4 多重PCR循环次数优化 |
3.5 多重PCR程序优化结果 |
3.6 多重PCR的特异性扩增结果 |
3.7 多重PCR灵敏度检测 |
4 讨论 |
第四章 罗氏沼虾两种细菌性病原的检测与鉴定 |
1 实验材料 |
1.1 主要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1.2 实验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细菌分离培养 |
2.2 细菌形态观察 |
2.3 细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 |
2.4 药敏实验 |
2.5 分子生物学鉴定 |
2.6 人工感染实验 |
3 实验结果 |
3.1 病原菌形态特征 |
3.2 生理生化特性 |
3.3 药敏试验 |
3.4 细菌16SrRNA分子鉴定 |
3.5 人工感染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头孢喹肟对大肠杆菌性奶牛乳腺炎的半体内药动药效同步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头孢喹肟的研究进展 |
1.1 头孢喹肟简介 |
1.2 头孢喹肟理化性质 |
1.3 头孢喹肟的抗菌机制及特点 |
1.4 头孢喹肟的抗菌谱和临床应用 |
1.5 头孢喹肟的药动学特征 |
2 大肠杆菌性奶牛乳腺炎的研究进展 |
2.1 奶牛乳腺炎的影响 |
2.2 奶牛乳腺炎的病原体 |
2.3 大肠杆菌性奶牛乳腺炎概况 |
2.4 大肠杆菌在乳腺中的粘附和定植 |
2.5 大肠杆菌性乳腺炎发病机制 |
3 药动/药效同步模型的研究 |
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头孢喹肟对大肠杆菌的体外药效学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菌株 |
2.2 药品与试剂 |
2.3 仪器与设备 |
2.4 药液的配制 |
2.5 培养基的配制 |
2.6 确定头孢喹肟对奶牛源大肠杆菌的野生型临界值 |
2.7 大肠杆菌在MH肉汤和灭菌牛奶中的生长曲线 |
2.8 MH肉汤中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
2.9 牛奶中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
2.10 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 |
2.11 防突变浓度(MPC)的测定 |
2.12 头孢喹肟对大肠杆菌在MH肉汤中的抗菌后效应(PAE) |
2.13 头孢喹肟对大肠杆菌在牛奶中的抗菌后效应(PAE) |
2.14 头孢喹肟对大肠杆菌在MH肉汤中的静态杀菌曲线 |
2.15 头孢喹肟对大肠杆菌在牛奶中的静态杀菌曲线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头孢喹肟对奶牛源大肠杆菌的野生型临界值 |
3.2 大肠杆菌在MH肉汤和牛奶中的生长曲线 |
3.3 头孢喹肟和其他抗菌药物对大肠杆菌的MIC、MBC、MPC |
3.4 头孢喹肟对大肠杆菌在MH肉汤中的抗菌后效应(PAE) |
3.5 头孢喹肟对大肠杆菌在牛奶中的抗菌后效应(PAE) |
3.6 头孢喹肟对大肠杆菌在MH肉汤中的静态杀菌曲线 |
3.7 头孢喹肟对大肠杆菌在牛奶中的静态杀菌曲线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头孢喹肟在健康奶牛乳汁中的药动学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药品与试剂 |
2.2 仪器和设备 |
2.3 药液配制 |
2.4 试验动物 |
2.5 给药和样品采集 |
2.6 样品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检测方法特异性确认 |
3.2 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 |
3.3 检测限和定量限 |
3.4 回收率和变异系数 |
3.5 稀释效应 |
3.6 头孢喹肟在健康奶牛乳汁中的药动学研究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章 头孢喹肟对大肠杆菌半体内PK/PD模型的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药品与试剂 |
2.2 仪器和设备 |
2.3 培养基的配制 |
2.4 头孢喹肟在健康奶牛乳汁中的药动学研究 |
2.5 头孢喹肟对2株大肠杆菌的半体内药效学研究 |
2.6 PK/PD拟合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头孢喹肟在健康奶牛乳汁中的药动学研究结果 |
3.2 头孢喹肟对2株大肠杆菌的半体内药效学研究结果 |
3.3 PK/PD拟合 |
4 讨论 |
5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肝胆管结石术后引流液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样本采集 |
2.5 病例分组 |
2.6 细菌的分离鉴定与药物敏感实验质量控制 |
2.7 数据录入与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临床分组与引流液病原菌培养 |
3.1.1 不同组别的病原菌种类分析 |
3.1.2 腹腔引流液与胆汁病原菌的种类分布 |
3.2 病原菌种类分布 |
3.2.1 引流液细菌培养及病原菌分布 |
3.2.2 产ESBLs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 |
3.3 药敏实验结果 |
3.3.1 革兰阴性菌药敏结果 |
3.3.2 革兰阴性主要病原菌的药敏结果 |
3.3.3 革兰阳性菌药敏结果 |
3.3.4 革兰阳性主要病原菌的药敏结果 |
3.3.5 真菌药敏实验结果 |
3.4 与引流液培养阳性率有关的因素 |
第4章 讨论 |
4.1 引流液送检的特点及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分析 |
4.2 病原菌的药物敏感分析 |
4.3 术后引流液培养阳性率相关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四、环丙沙星对我院易感菌的药敏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省貂源大肠杆菌生物学特性及灭活苗的初步研究[D]. 丛小钧.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乌鲁木齐市犬肠道5种细菌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的检测[D]. 宋超慧.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3]上海地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原学和微生物敏感性试验分析及其毒力基因研究[D]. 陶兴罡. 南昌大学, 2021(01)
- [4]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的细菌感染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 斯莹. 西南医科大学, 2021(01)
- [5]益生菌对耐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炎辅助治疗效果观察[D]. 孙云霞. 新乡医学院, 2020(06)
- [6]食源性沙门氏菌流行病学、耐药特征及全基因组测序分析[D]. 段合波. 武汉轻工大学, 2020(06)
- [7]广西肉牛新发再发疫病的诊断和病原分析[D]. 李常挺. 广西大学, 2020
- [8]罗氏沼虾两种病毒、两种细菌及虾肝肠胞虫检测与鉴定方法的建立[D]. 郭莹.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9]头孢喹肟对大肠杆菌性奶牛乳腺炎的半体内药动药效同步模型研究[D]. 颜克旭. 扬州大学, 2020
- [10]肝胆管结石术后引流液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分析[D]. 吴飞翔. 南昌大学, 2020(08)
标签:沙门氏菌论文; 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论文; 药敏试验论文; 细菌培养论文; 环丙沙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