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油田开发中后期岩相单元的细分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胡东旭[1](2021)在《大庆油田杏八西萨尔图油层薄层砂精细刻画及剩余油分布的控制》文中提出
王鑫锐[2](2020)在《吉林油田让58区块扶余油层沉积微相及其对优质储层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为指导,综合应用岩心、测井资料,针对以让58为代表的大井距、地震资料缺乏地区,采用以标志层控顶,沉积模式为指导,局部参照层约束的方法,将乾安地区扶余油层13个小层细分为22个沉积时间单元,建立单砂体级等时地层格架。在此框架内结合物源、沉积体系特征对沉积微相类型及展布进行了精细的研究。提出乾安地区扶余油层发育典型的河控浅水三角洲。早期以三角洲平原沉积为主,发育分流河道、天然堤、溢岸砂、分流间微相,后期过渡为三角洲前缘沉积,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控沙坝、席状砂、水下分流间微相。通过分析不同沉积时间单元沉积微相分布特征,提出研究区“早期发育不均衡,中、晚期渐趋均衡”的平面分布特征及“早期沉积微相类型单一、规模大、叠置严重,中期规模小、限定性强、多孤立,晚期沉积微相类型丰富,规模小,切叠程度弱”的垂向分布特征。以此建立让58地区扶余油层沉积模式:即三角洲平原区“河控带状体”模式、三角洲过渡区“近岸沉积”模式、三角洲内前缘区“河控面状体”模式、扶余油层顶部的“水下分流河道末端河控席状砂”及“浪控席状砂”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对复合砂体内部结构进行分析,指出复合砂体内部结构可分为切叠型、叠加型、分离型3种垂向叠置样式以及侧切型、侧接型、分隔型3种平面组合方式。证明河道砂体平面及垂向上相互切割叠置构成的垂向切叠、平面侧切接触关系是形成研究区面积广、厚度大复合砂体的主要原因。充分利用研究区地质及含油特征资料,建立优质储层分级标准,将优质储层按照渗透率取值分为4类,其中I类优质储层孔渗最好,IV类最差。在对上述不同类型优质储层砂体分布特征研究基础上,揭示研究区优质储层多分布在(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内,呈西南—东北向展布;三角洲平原时期优质储层发育优于三角洲前缘时期的分布规律。提出乾安地区致密砂岩中“叠置特征控区位,微相类型控部位”的优质储层分级控因模式。确定三角洲分流平原亚相的沉积区位是该地区优质储层发育的优势区位,该区位河道垂向及侧向切叠严重,储层规模大,内部河道砂体中下部是优质储层的主要发育部位,优质储层类型以II、III类为主,形成多河道砂体镶嵌的宽阔带状体;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区位内,砂体垂向及平面切叠能力变弱,以叠加型、分离型为主,储层规模变小。内部优质储层主要集中在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中下部,及河控沙坝、席状砂的中上部,优质储层类别以II类为主,整体显示为品质较好的薄层面状体。利用该分级控因模式,可以提高对致密砂岩中优质储层的预测准确度,指导致密油的生产与开发。
马永辉[3](2019)在《直井水平井耦合的渗流屏障测井评价方法研究 ——以苏丹Paloch油田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南苏丹Paloch油田储层非均质性较强,且油田已进入高含水阶段,控水稳油形式严峻;同时对于沉积环境为辫状河及曲流河沉积的主要含油层系(Yabus组和Samma组),目前尚未建立成熟的渗流屏障成因及分布模式,因此,亟需对Paloch油田开展渗流屏障的深入研究,厘清渗流屏障的成因类型并精细刻画其井间分布,为油藏后期注水开发和井网调整提供理论指导。本文在岩心观察描述、直井、水平井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定量识别了岩相,将研究区划分为储层岩相及渗流屏障岩相;通过灰色理论法进一步将渗流屏障岩相划分为四种成因类型,即泛滥和溢岸沉积渗流屏障、废弃河道沉积渗流屏障、滞留泥砾沉积渗流屏障、侧积层和落淤层沉积渗流屏障。通过渗流屏障的单井定量识别划分,提取了渗流屏障的岩相、成因类型、厚度、分布位置等表征参数,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直井-水平井耦合的渗流屏障井间分布预测方法,即以地层划分层系为约束,将水平井作为直井与直井间的“桥梁”对井间渗流屏障分布进行刻画,并通过生产动态资料分析验证渗流屏障分布预测的合理性,最后总结归纳研究区渗流屏障分布规律,分析其对流体的渗流作用及剩余油的控制作用。
何波[4](2015)在《七里村油田长6油层组压裂新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七里村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的东部,生油层和储油层为三叠系上统延长组,主要开采层位为延长组长6油层组,该储层埋藏浅、物性差、地层压力衰竭严重,为典型浅埋藏、低压、特低孔、超低渗油藏。压裂改造过程中多产生水平缝,实施“一层多缝”压裂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近年来配套形成裸眼井一层多缝压裂和套管井多裂缝压裂工艺。但仍存在裂缝数目确定盲目、施工工艺参数设计不合理以及现场裂缝监测技术攻关不够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改善该油田油藏开发效果,解决生产中所存在的问题,需要对前期压裂效果重新评价,并对研究区储层、裂缝、注水开发进行重新认识。据此本论文在充分总结、分析和吸收国内油田压裂开发现有经验的基础上,认真研究了研究区油藏主要地质特征,进而开展了油藏及裂缝系统精细描述,结合延长组长6油层浅储层压裂水平缝的特点,从裂缝产生的机理上研究入手,开展研究区一层多缝水力压裂方案研究,从而完善一层多缝压裂工艺,制定出油田一层多缝压裂的开发技术政策,最后对研究区开展压裂施工效果评价。在当前应用技术情况下,从施工成功率和降低成本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认识与具体建议,进而为今后服务油田高效开发,切实提高油田的最终采收率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张欢,安明胜,马明宇,曹燕燕,王磊飞,黄炜[5](2014)在《安塞油田长611-2小层单砂体界面识别及划分方法》文中指出安塞油田长611-2小层是主力开采油层,总体连片性较好、稳定性较强。但是细分到单砂体上,发现单砂体稳定性差,变化较快,常有尖灭,且单砂体间泥质夹层发育。这些特征说明建立一套单砂体划分方法、研究单砂体结构形态具有重要意义,单砂体研究可以给改善油藏开发效果提供新的思路。以长611-2小层为对象,通过野外露头和井下对比,研究单砂体形成背景及规律,建立了单砂体划分方法。划分标准以GR曲线为核心,划分界限为0.40.5(归一化值,无量纲)。
毕岐[6](2013)在《安塞油田王窑井网加密区水驱规律及改善开发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王窑区自上世纪80年代末全面投入开发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开发,已进入中高含水期。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受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水驱状况和剩余油分布日益复杂。2010-2011年在王窑西南开展井网加密试验,在缩小井排距加密后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优势方向见水、合理储层改造参数及加密后由于注采系统以及驱替压力的变化导致注水参数难以确定等。本文针对安塞油田王窑区西南整体加密区开发阶段存在的上述问题,在长6油藏精细地质研究基础上,将油藏工程、数值模拟预测、剩余油监测、检查井验证、动态分析五种方法相结合,进行水驱规律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通过井网加密区加密前后评价参数指标的对比研究与开发效果的评价,建立了以综合初期单井产能对比、油田递减率、含水上升率、井间干扰程度、数值模拟预测结果等多项参数为评价指标的井网适应性综合评价方法;根据不同开发阶段及所表现的开发规律的差异,通过加密区注水及储层改造策略评价研究,结合长61油藏三分精细注水,制定了一套科学合理的、适合王窑加密区的后期开发压裂改造参数与相应的注水政策。研究成果可对王窑西南整体加密区进行效果评价和后期开发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对实现安塞油田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同时也为同类油藏提供借鉴。
牟广山[7](2013)在《东18井区沉积微相及剩余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榆树林油田扶杨油层砂体规模小、断层发育,水驱控制程度低,产量递减幅度大,导致开发效果较差,开采难度大。针对其地下油藏情况复杂、储层非均性强、平面砂体连通情况复杂情况,需要系统的开展储层综合评价研究,揭示砂体分布规律和储层特征。本论文旨在通过开展储层精细对比、细分沉积微相、储层特征研究、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流动单元划分,剩余油研究,进而提出改善扶杨油层开发效果的具体措施和方案,指导油田开发。通过研究,对全区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弄清砂体的成因类型及非均质特征、查明主力油层微构造类型及分布,最终准确划分北区和东区主力油层流动单元,搞清研究区剩余油分布,从而指导开发调整,提高剩余储量经济有效动用程度,该论文技术成果将为油田开发提供可靠的地质基础,对榆树林公司增储上产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贡献。
秦文龙[8](2012)在《旦八油区长4+5油藏剩余油分布与挖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鄂尔多斯盆地旦八油区长4+5储层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现代精细油藏描述、油藏动态分析、油藏工程、数值模拟和采油工程等理论和方法,通过动静态相结合对研究区沉积微相、微构造、储层特征、地质储量、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做了详细、深入研究,完善与发展了一套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岩性油藏剩余油分布及挖潜研究的技术思路和方法,并为同类油藏高效开发提供较好的借鉴作用。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为:1.对研究区长4+5各小层微构造进行了详细深入的研究,精细刻画出了微幅度构造的分布范围,分析了微构造对油气富集和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2.对本区储层沉积微相类型、展布特征、主控因素以及不同沉积体的岩电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和精细描述,长4+5上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沉积,认为长4+5下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沉积,后者砂体展布受湖浪控制比较明显,砂岩具有连片性较好、规模较大的特征。3.通过对四性关系和油水干层识别的系统研究,确定了各小层储量计算参数,落实了本区原始地质储量,并在标定的水驱采收率条件下估算了油藏剩余可采储量以及动用程度。4.通过初期三维地质建模时阶段采用“协同模拟建模方法”保证地质模型的准确性,并在历史拟合阶段利用单井拟合率定量评价地质模型的可靠性,建立了一套油藏地质模型评价方法,使得数值模拟结果更加精确。5.通过油井产能变化、注水动态、注水见效特征、水淹规律等方面的系统分析,明确了本区低产、稳产困难的原因以及剩余油分布的主控因素。6.通过精细数值模拟研究,定量刻画了了长4+5油藏各小层的剩余油分布和压力场分布特征;并综合地质认识、动态分析等研究结果制定了一套切合实际的油藏综合调整方案。研究成果已用于油田剩余油挖潜,措施增油效果明显,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刘文波[9](2009)在《准东火烧山油田火南、火8油藏精细描述》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对新疆准东火烧山油田火南、火8进行系统研究,以大量岩心、测井、录井和地震资料为基础,综合运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多井测井评价、地震三维随机模拟建模等先进的多学科结合的油藏描述技术,深入研究储层的构造特征、储层展布及沉积特征,以提高和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火烧山油田火南、火8区块含油层系自下而上呈一个完整的二级反旋回,平面上相序变化明显。沉积相序演化分析认为,下部H5、H4为湖相组合,上部H3、H2、H1为三角洲组合,自下而上为一个完整的湖退序列沉积体系。为了原油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有必要查明该油田地质结构、沉积相及微相、各储集性砂体的空间展布规律、储层非均质性、储集空间类型及其连通性,建立储层地质模型,从而调整油田开发方案,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为此,本论文对火烧山油田火南、火8区块平地泉组H1、H2、H3、H4、H5段开展储集层精细小层划分对比、断裂构造特征、储层沉积相和沉积微相、油藏分布特征、储层表征、储层非均质性和综合评价,最后建立起储层三维地质模型,为油藏工程和数值模拟研究剩余油分布提供了科学的地质模型。其主要成果有如下几方面:(1)火烧山含油层系自下而上(从H5到H1)为一个完整的湖退演化序列,H5为半深湖相沉积,形成白云岩、砂岩、泥岩薄互层复杂储层类型;H4属于浅湖相沉积,形成厚层稳定席状砂与厚层白云岩交互沉积;H3为三角洲外前缘相沉积,砂体发育程度差,以泥岩为主;H2、H1油层组属于三角洲内前缘相沉积,发育不稳定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成为主要的储层。(2)根据火烧山含油层系上部和下部油层和储层的差异,将二叠系平地泉组含油层系划分为上部含油气组合(H1、H2、H3油层组)和下部含油气组合(H4、H5油层组)。通过火烧山、火南地区二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结合测井资料地层对比,重新落实断裂构造展布,新发现断层6条。区域断裂分布具有逆冲走滑性质,形成火烧山、火南右旋弧形断裂构造格局,对油气运聚和构造形态展布及储层改造具有一定的作用。火南背斜是在区域北西向挤压应力作用下在火东逆冲断裂带上盘发育的逆冲高陡背斜构造。
岳大力,吴胜和,林承焰[10](2008)在《碎屑岩储层流动单元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储层流动单元研究最主要的目的是揭示储层的非均质性,流动单元研究的深入开展是深化和发展油藏表征的关键。目前来看,在流动单元的概念、划分方法及控制因素等方面尚未完全达成共识,且在流动单元三维建模及油藏数值模拟研究还比较薄弱。因此,在参考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流动单元的概念提出及发展历程;概述了流动单元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总结了流动单元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以地质研究为主及以数学研究为主2大类,并进一步指出了各类方法划分流动单元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及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从沉积、成岩及构造等方面分析了碎屑岩储层流动单元的控制因素;最后从储层构型、建模、油藏数值模拟及剩余油分布4个角度展望了流动单元研究的发展方向;全文对流动单元研究成果的总结和介绍将推动我国陆相碎屑岩储层流动单元研究的深入发展。
二、油田开发中后期岩相单元的细分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油田开发中后期岩相单元的细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吉林油田让58区块扶余油层沉积微相及其对优质储层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
0.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
1.1 松辽盆地构造演化特征及平面单元划分 |
1.2 松辽盆地南部沉积体系及演化特征 |
1.3 研究区简况及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扶余油层等时地层格架的建立 |
2.1 扶余油层分层方案及标准建立 |
2.1.1 扶余油层可分性研究 |
2.1.2 标准井的选取及确定 |
2.2 扶余油层等时地层格架的建立 |
2.2.1 地层精细对比技术 |
2.2.2 扶余油层沉积时间单元精细、统一对比 |
第三章 扶余油层沉积微相及沉积模式研究 |
3.1 沉积微相特征及典型相模式的建立 |
3.1.1 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
3.1.2 测井微相模式建立 |
3.2 取心井单井相分析 |
3.3 扶余油层Ⅰ~Ⅲ砂组沉积微相精细研究 |
3.3.1 扶余油层沉积微相精细解剖方法 |
3.3.2 扶余油层沉积体系~微相空间演化模式 |
3.4 扶余油层沉积模式的建立 |
3.4.1 扶余油层沉积特征及演化规律分析 |
3.4.2 扶余油层沉积模式建立 |
3.5 扶余油层单砂体分布规律 |
第四章 扶余油层砂体精细解剖与叠加样式研究 |
4.1 复合砂体的识别 |
4.1.1 复合砂体的岩心识别 |
4.1.2 复合砂体的水平井识别 |
4.2 复合砂体的垂向叠置模式 |
4.2.1 复合砂体垂向分布特征精细解剖 |
4.2.2 复合砂体的垂向叠置模式 |
4.3 复合砂体的平面组合模式 |
4.3.1 复合砂体的平面分布精细解剖 |
4.3.2 复合砂体的平面组合模式 |
4.4 不同砂组的砂体叠置特征研究 |
4.5 复合砂体成因分析 |
第五章 沉积微相对优质储层的控制作用 |
5.1 优质储层划分标准的确定 |
5.1.1 优质储层的物性标准 |
5.1.2 优质储层的分级标准 |
5.2 扶余油层优质储层识别方法 |
5.3 扶余油层优质储层分布特征 |
5.3.1 扶余油层优质储层平面分布特征 |
5.3.2 扶余油层优质储层垂向分布特征 |
5.4 沉积微相对优质储层的控制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3)直井水平井耦合的渗流屏障测井评价方法研究 ——以苏丹Paloch油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水平井研究现状 |
1.2.1 渗流屏障直井测井解释研究现状 |
1.2.2 水平井测井解释研究现状 |
1.3 研究区概况 |
1.3.1 Paloch油田地理位置 |
1.3.2 Paloch油田油藏地质特征 |
1.3.3 研究区勘探开发现状 |
1.3.4 存在主要问题 |
1.3.5 资料情况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工作量 |
第2章 苏丹Paloch油田古近系渗流屏障成因类型及特征分析 |
2.1 渗流屏障的定义及分类 |
2.1.1 渗流屏障的定义 |
2.1.2 渗流屏障的分类 |
2.2 渗流屏障岩心识别与特征描述 |
2.2.1 渗流屏障的岩相特征分析 |
2.2.2 渗流屏障的成因类型分析 |
第3章 苏丹Paloch油田古近系岩相测井识别方法研究 |
3.1 直井测井资料预处理 |
3.1.1 岩心深度归位 |
3.1.2 测井曲线标准化 |
3.1.3 样本层数据库建立 |
3.2 研究区岩相类型划分 |
3.3 岩相测井识别与划分 |
3.3.1 岩相测井响应特征分析 |
3.3.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岩相定量解释 |
3.3.3 岩相单井解释与效果分析 |
第4章 苏丹Paloch油田古近系直井渗流屏障识别与划分 |
4.1 渗流屏障测井响应特征分析 |
4.1.1 泛滥和溢岸沉积渗流屏障 |
4.1.2 废弃河道沉积渗流屏障 |
4.1.3 滞留泥砾沉积渗流屏障 |
4.1.4 侧积层和落淤层沉积渗流屏障 |
4.2 渗流屏障单井定性解释 |
4.2.1 渗流屏障测井响应参数优选 |
4.2.2 渗流屏障识别标准建立 |
4.3 基于灰色理论法的渗流屏障定量解释 |
4.3.1 灰色理论方法原理 |
4.3.2 灰色理论法的渗流屏障解释流程 |
4.3.3 渗流屏障单井解释与效果分析 |
第5章 苏丹Paloch油田古近系水平井渗流屏障识别与划分 |
5.1 水平井测井资料环境校正 |
5.1.1 水平井测井响应影响因素分析 |
5.1.2 水平井测井资料环境校正 |
5.1.3 基于直井约束的水平井测井曲线环境校正 |
5.2 水平井渗流屏障类型与位置识别 |
5.2.1 水平井渗流屏障类型识别 |
5.2.2 水平井渗流屏障位置识别 |
第6章 直井水平井耦合的渗流屏障综合解释 |
6.1 研究思路及技术流程 |
6.2 基于水平井约束的渗流屏障井间分布预测 |
6.3 生产动态资料验证 |
6.4 渗流屏障分布规律分析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七里村油田长6油层组压裂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七里村油田一层多缝压裂技术现状 |
1.4 七里村油田目前开发中存在问题 |
1.5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技术研究路线 |
1.5.3 技术关键 |
第二章 七里村油田基本特征 |
2.1 油田基本情况 |
2.2 油藏主要地质特征 |
2.2.1 地层沉积特点 |
2.2.2 储集层特征 |
2.3 油田开发现状 |
第三章 油藏及裂缝系统精细描述 |
3.1 小层细分 |
3.1.1 小层细分与对比技术路线 |
3.1.2 细分单元 |
3.1.3 细分单元的基本方法 |
3.1.4 细分单元的结果 |
3.2 精细沉积相研究 |
3.2.1 细分沉积单元划相 |
3.2.2 七里村长6油层组划分结果 |
3.2.3 建立沉积微相数据库 |
3.2.4 各单元砂体井间预测 |
3.2.5 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 |
3.3 储层特征研究 |
3.3.1 孔隙度分布特征研究 |
3.3.2 渗透率分布特征研究 |
3.4 流动单元研究 |
3.4.1 长6油层流动单元的细分 |
3.4.2 确立流动单元划分的原则与依据 |
3.4.3 井间流动单元对比 |
3.4.4 流动单元的分类与评价 |
3.4.5 流动单元平面分布特征 |
第四章 储层及裂缝系统产生机理 |
4.1 岩石力学研究 |
4.1.1 钻井取心岩石力学参数研究 |
4.1.2 常规测井资料岩石力学参数计算 |
4.2 建立三维构造应力场模型 |
第五章 一层多缝压裂裂缝产生机理 |
5.1 长6层岩石破裂机理研究 |
5.1.1 长6层岩石强度分析 |
5.1.2 长6层岩石三轴应力分析 |
5.2 长6层岩石破裂模型 |
5.2.1 长6层的岩石破裂特点 |
5.2.2 长6层岩石破裂的规律 |
5.2.3 应力夹层对裂缝扩展的影响 |
5.2.4 裂缝岩石扩展规律 |
第六章 研究区裂缝系统发育特征 |
6.1 天然裂缝系统研究 |
6.1.1 天然裂缝成因机理研究 |
6.1.2 裂缝识别统计分析 |
6.1.3 裂缝分布规律研究 |
6.1.4 天然裂缝对人工裂缝的作用和影响 |
6.2 人工裂缝系统研究 |
6.2.1 油层人工裂缝成因研究 |
6.2.2 人工裂缝类型及产状分析 |
6.2.3 人工裂缝分布规律研究 |
6.2.4 人工裂缝方位预测模型研究 |
6.3 矢量化裂缝三维空间展布模型建立 |
6.4 裂缝系统 |
第七章 七里村长6储层一层多缝水力压裂技术研究 |
7.1 七里村长6储层地应力水力裂缝影响因素研究 |
7.2 七里村浅层水平缝水力喷射压裂技术机理研究 |
7.2.1 研究区常规水力压裂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7.2.2 水力喷砂射孔压裂联作技术及其在研究区的适应性 |
7.3 七里村采油厂水平缝暂堵压裂技术再认识 |
7.3.1 压裂影响因素与裂缝产状 |
7.3.2 七里村采油厂在用暂堵剂评价 |
7.3.3 对蜡球暂堵工艺的建议 |
7.4 七里村长6储层水力喷射压裂技术现场应用 |
7.4.1 两种半缝长的压裂优化设计 |
7.4.2 水力喷砂射孔压裂联做现场施工 |
7.4.3 水力喷砂射孔压裂连作裂缝定位分析 |
第八章 压裂施工效果评价 |
8.1 评价标准与方法 |
8.2 经济效益评价分析 |
8.2.1 研究区总体投入产出分析 |
8.2.2 总体投入与产出净现值分析 |
8.2.3 压裂经济效果评价 |
8.3 对当前应用技术现状的认识与建议 |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5)安塞油田长611-2小层单砂体界面识别及划分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单砂体划分方法 |
1.1野外露头与井下对比 |
1.2测井曲线归一化处理 |
1.3量化划分标准 |
2单砂体形成背景 |
3研究单砂体的重要意义 |
4结论 |
(6)安塞油田王窑井网加密区水驱规律及改善开发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取得的主要认识与成果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地质特征及开发简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地层划分及其岩性特征 |
2.3 构造特性 |
2.4 沉积相与砂体展布特征 |
2.5 储层基本特征 |
2.6 开发概况 |
第三章 单油砂体精细划分与对比 |
3.1 单油砂体划分 |
3.2 剖面物性差异分析 |
3.3 井间砂体连通关系 |
第四章 水驱规律及剩余油分布研究 |
4.1 水驱规律 |
4.2 剩余油分布规律 |
第五章 井网加密效果评价 |
5.1 井网加密效果评价的思路、原则和内容 |
5.2 主要研究方法 |
5.3 井网加密效果评价 |
5.4 影响加密效果主要因素分析 |
第六章 加密区注水及储层改造策略 |
6.1 注水技术研究 |
6.2 储层改造参数研究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东18井区沉积微相及剩余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油层精细划分及对比 |
1.1 区域概况 |
1.2 目的层地层层序 |
1.3 含油层系识别 |
1.3.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指导下的油层演变序列 |
1.3.2 扶余油层顶面识别 |
1.3.3 扶余油层底界识别 |
1.4 沉积单元划分与对比 |
1.4.1 对比原则和方法 |
1.4.2 对比标志和依据 |
1.4.3 对比结果及认识 |
第二章 沉积微相 |
2.1 区域沉积背景 |
2.2 沉积微相 |
2.2.1 三角洲分流平原 |
2.2.2 三角洲前缘亚相 |
2.2.3 滨湖亚相 |
2.3 沉积单元微相与储层发育特征 |
2.3.1 沉积单元微相特征 |
2.3.2 沉积单元砂体发育特征 |
2.3.3 主力油层沉积单元优选 |
第三章 储层孔渗饱解释模型建立与参数解释 |
3.1 测井资料归一化处理 |
3.2 测井解释参数模型的建立 |
3.2.1 泥质含量计算方法 |
3.2.2 孔隙度测井解释模型的建立 |
3.2.3 渗透率测井解释模型的建立 |
3.2.4 含油饱和度(So)的求取 |
3.3 非均质综合评价 |
3.3.1 层间非均质性 |
3.3.2 层内非均质性 |
3.3.3 平面非均质性 |
第四章 主力油层流动单元研究 |
4.1 流动单元的控制因素 |
4.1.1 流动单元概念 |
4.1.2 流动单元控制因素 |
4.2 流动单元划分方法 |
4.2.1 流动单元划分方法 |
4.2.2 研究区流动单元划分方法 |
4.3 渗流地质参数优选与分类界限研究 |
4.3.1 表征渗流地质差异的参数优选 |
4.3.2 流动单元分类界限确定 |
4.4 流动单元划分 |
4.4.1 基于微相的流动单元划分 |
4.4.2 流动单元划分结果 |
第五章 三维地质建模 |
5.1 地质模型网格设计 |
5.2 储层地质建模 |
5.2.1 井震结合构造建模 |
5.2.2 沉积相模型 |
5.2.3 油藏属性随机模拟 |
第六章 剩余油研究 |
6.1 剩余油影响因素 |
6.2 剩余油成因类型 |
6.2.1 油层动用特点 |
6.2.2 剩余油类型 |
6.3 剩余油分布规律 |
6.3.1 剩余油在平面上的分布 |
6.3.2 剩余油在纵向上的分布 |
第七章 油田开发合理化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8)旦八油区长4+5油藏剩余油分布与挖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剩余油分布技术及研究进展 |
1.2.2 低渗油藏剩余油挖潜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范围 |
1.3.2 存在问题 |
1.3.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小层对比与油藏构造 |
2.1 小层对比 |
2.1.1 小层对比标志 |
2.1.2 油层组分界 |
2.2 油藏构造精细分析 |
2.2.1 构造背景 |
2.2.2 长4+5油层组构造特征 |
2.3 小结 |
第三章 储层沉积微相研究 |
3.1 长4+5三角洲沉积特征 |
3.1.1 长4+5下三角洲前缘 |
3.1.2 长4+5上三角洲平原 |
3.2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3.3 长6—长4+5沉积相体系的三维地震分析 |
3.4 油层穿时对比对注水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测井二次处理解释与储层非均质性 |
4.1 测井二次处理解释 |
4.1.1 测井标准化处理 |
4.1.2 孔渗饱计算 |
4.2 四性关系与油水干层识别 |
4.2.1 四性关系 |
4.2.2 油水干层解释标准 |
4.3 地质储量复算与储量动用状况分析 |
4.3.1 计算方法 |
4.3.2 计算参数的选定 |
4.3.3 原始地质储量复算 |
4.3.4 储量动用状况分析 |
4.4 非均质性分析 |
4.4.1 层间非均质性 |
4.4.2 层内非均质性 |
4.4.3 平面非均质性 |
4.5 小结 |
第五章 油藏开发动态分析 |
5.1 低产、水淹井分布特征 |
5.2 地层亏空严重、产量递减快 |
5.2.1 地层能量分析 |
5.2.2 油田产量递减规律 |
5.3 注采系统不完善 |
5.4 注采的三大矛盾突出,水淹严重 |
5.4.1 油井见效特征分析 |
5.4.2 油井含水上升及水淹规律分析 |
5.5 剩余油分布的主控因素分析 |
5.5.1 地质因素 |
5.5.2 开发因素 |
5.6 小结 |
第六章 油藏数值模拟与剩余油分布 |
6.1 储层精细地质建模 |
6.2 油藏数值模拟 |
6.2.1 油藏地质参数选择与储量拟合 |
6.2.2 生产动态数据输入与历史拟合 |
6.3 剩余油分布和压力分布特征 |
6.3.1 剩余储量分析 |
6.3.2 剩余油饱和度分析 |
6.3.3 油藏压力变化分析 |
6.3.4 剩余油分布的成因类型及分布模型 |
6.4 小结 |
第七章 油藏综合调整方案研究 |
7.1 总体思路 |
7.2 水淹井治理 |
7.2.1 隔层开采 |
7.2.2 化学堵水 |
7.2.3 线状注水 |
7.2.4 分层注水 |
7.3 低产(低效)井治理 |
7.3.1 注采井网完善 |
7.3.2 加强注水 |
7.3.3 双向调整 |
7.3.4 措施改造 |
7.4 开发效果预测 |
7.5 改层治理效果评价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准东火烧山油田火南、火8油藏精细描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具体研究内容 |
1.4 主要研究思路 |
2. 油田概况 |
2.1 油藏地质特征 |
2.2 勘探开发简况 |
2.3 油藏面临的地质问题及研究思路 |
3. 小层细分统层对比 |
3.1 区域地层分布特征 |
3.2 小层细分 |
3.3 全区统层对比 |
3.4 高分辩层序地层格架模型建立 |
4. 断裂构造特征研究 |
4.1 概况 |
4.2 二维地震联片解释 |
4.3 构造图件编制 |
4.4 断裂分布特征 |
4.5 构造特征描述 |
5. 储层沉积微相描述 |
5.1 古地理环境研究 |
5.2 取心井岩石划相 |
5.3 测井划相 |
5.4 沉积微相划分 |
5.5 沉积微相表征 |
6. 储层表征 |
6.1 储层特征 |
6.2 白云岩储集性能探讨 |
7. 油藏分布特征 |
7.1 火8 井区油藏特征 |
7.2 火南油田油藏特征 |
8. 油藏地质建模 |
8.1 储层地质模型概述 |
8.2 储层建模方法 |
8.3 火南油田、火8 井区油藏地质建模 |
9.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层表及地质符号 |
四、油田开发中后期岩相单元的细分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庆油田杏八西萨尔图油层薄层砂精细刻画及剩余油分布的控制[D]. 胡东旭. 东北石油大学, 2021
- [2]吉林油田让58区块扶余油层沉积微相及其对优质储层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D]. 王鑫锐.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3]直井水平井耦合的渗流屏障测井评价方法研究 ——以苏丹Paloch油田为例[D]. 马永辉.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4]七里村油田长6油层组压裂新技术研究[D]. 何波. 西安石油大学, 2015(06)
- [5]安塞油田长611-2小层单砂体界面识别及划分方法[J]. 张欢,安明胜,马明宇,曹燕燕,王磊飞,黄炜. 石油化工应用, 2014(01)
- [6]安塞油田王窑井网加密区水驱规律及改善开发效果研究[D]. 毕岐. 西北大学, 2013(S2)
- [7]东18井区沉积微相及剩余油研究[D]. 牟广山. 东北石油大学, 2013(S2)
- [8]旦八油区长4+5油藏剩余油分布与挖潜研究[D]. 秦文龙. 西北大学, 2012(11)
- [9]准东火烧山油田火南、火8油藏精细描述[D]. 刘文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08)
- [10]碎屑岩储层流动单元研究进展[J]. 岳大力,吴胜和,林承焰.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