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世后建筑企业面对的机遇与挑战(论文文献综述)
赵永斌[1](2021)在《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文中研究说明利用外资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关键内容,也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外资首先弥补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双缺口”,发挥了经济增长“催化剂”的作用,然后通过产业关联产生投资带动和乘数效应,间接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此间,外资通过技术和管理溢出、出口促进、就业吸纳和竞争效应等机制,直接或间接提升了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带来诸多效益。目前,中国已经从政策型开放进入制度型开放的新阶段,从重点区域开放进入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在利用外资方面,进入了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落实准入后国民待遇的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阶段。在此背景下,内陆地区引进外资,提升利用外资效益,对于支撑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山西省作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中部省份,经济外向度较低,发展水平不高,如不加强引进外资,提高利用外资效益和经济开放度,势必造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中部“梗阻”。目前,山西省利用外资存在三方面的挑战:一是逆全球化抬头、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引资竞争等因素,导致来晋投资流量有减少的风险;二是中国长期对外开放政策的区域异质性,使山西省在新时代利用外资面临“马太效应”;三是外商投资的资源型经济路径依赖可能降低利用外资的效益。在上述背景下,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利用外资,提升综合效益,变“马太效应”为“后发优势”,成为山西省推动制度型开放,支撑中国全方位开放新格局需要解答的重大命题。而解答此命题,必须首先梳理利用外资的变迁历程、总结规律、评价效益并剖析影响因素,据此提出针对性强的政策建议,才能鉴往知来,解答上述命题。目前,全国层面对内陆资源型地区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的研究比较少,已有的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研究,也因缺乏对史实的把握而解释力不足。山西省作为内陆资源型地区,内陆区位特征和资源型经济特征决定了其在利用外资上具有独特的逻辑和规律。从这两个特征出发,研究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变迁与效益问题,具有典型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基于此,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参照利用外资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山西省利用外资的阶段性主导因素等,将研究时段分为1978-1991年(内陆区位约束下的小规模探索阶段)、1992-2001年(内陆与资源型特征主导易位下的高速流入阶段)、2002-2012年(资源型经济优势强化与服务业快速引资阶段)、2013-2018年(资源型经济转型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双主导的高质量导向引资阶段)四个阶段。其次采用史料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历史制度分析和归纳演绎等分析方法,对每个阶段利用外资变迁的事实和规律进行梳理总结,评价利用外资的综合效益并剖析其影响因素。最后,结合山西省当下利用外资的内外部环境,提出政策建议,以鉴未来。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和观点如下:一、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事实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总体规模较小,但呈现上升趋势,到现阶段已经与其经济规模相适应。外商直接投资自2006年之后成为主要投资方式。港澳台资项目比例始终占有绝对优势;欧美澳等发达国家投资份额先增后减,但高于全国水平。影响外资来源国别结构的主要因素是金融危机、地缘经济等。在投资方式上,外商独资企业比例持续低于全国,营商环境差、交易成本高和资源型行业股权比例限制使然。外商投资行业上,入世之前以工业为主,入世后服务业逐步增加,工业内部“煤焦冶电”等传统领域投资比例经历了“增-减-增”的过程。外商投资区域上,省会太原引资居多,但投资区域协调性逐渐增加,开发区、综改区等渐成主要载体。二、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规律总结(1)资源禀赋是山西省吸引外商投资的独特条件,也是导致山西省引资特征、使用效益与全国不同的根源,直到现阶段,该条件仍是吸引外商来晋投资的主要因素。(2)内陆特征与资源型经济特征在引资主导地位上彼此制衡。内陆特征下,交通成本约束形成了高附加值、非运输成本敏感型引资偏好,而资源型经济发展形成了初级资源产品(低附加值、高运输成本)引资偏好。交通条件改善的情况下,后者在“资源诅咒”下取得引资主导地位,倾向于降低外资效益,需要政策予以引导和规制。(3)围绕资源型经济的两面(加强优势、补齐短板)不断调整,是山西省利用外资40年政策变迁的主线,导致利用外资的出发点过度聚焦于资源型经济,而忽视其综合效益的释放。(4)外商选择何种方式在晋投资,是其竞争优势内部化成本和经营收益权衡的结果,也是反映山西省市场化程度和营商环境优劣的指标。(5)资本增殖的本性决定了无论是直接外资还是间接外资,盈利性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借用外国贷款用途的盈利性不应被公益性完全覆盖。三、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的综合效益总体上升,港澳台资的综合效益高于其他外资,主要是在创新和协调两方面具有优势,其他外资则在共享效益上更胜一筹。到现阶段,创新效益和绿色效益是利用外资亟待提升的两个方面。四、关于影响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因素分析(1)山西省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长度不足、创新吸收能力较低,不利于吸收外资的创新溢出;合资企业管理“国内化”降低了外资管理经验的溢出。(2)鼓励外商投资于“煤焦冶电”等资源型、高退出门槛的行业,降低了外资在晋的协调效益,而且这种降低是持续性的。(3)投资行业高碳化和低环境规制,降低外商投资的绿色效益。(4)资源型经济下,资源收益追逐型外资挤出外向型外资;汇率缺口消失下,创汇动机减弱,引进外资的外向度降低,影响外商投资的开放效益。(5)成本敏感型外资对劳动力的技术要求低、可替代性强,且多投资于低附加值领域,在房地产过热推动土地价格上升的情况下,外资倾向于削减员工工资,从而降低了收入带动效益。上述因素也是山西省提升利用外资效益的切入点。最后,本文基于上述事实梳理、规律总结和原因分析,结合当下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际、国内、省内环境,从6个方面提出了15条针对性、可行性较高的建议。这6个方面是:(1)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大局下,加大绿色外资的引进力度和规模。(2)在RCEP、CIA等新型区域投资贸易协定中,立足关键领域和对象开展精准招商引资。(3)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双循环”发展格局中,主动承接和引进相对先进和高效益的外资企业。(4)在“煤炭生产向资源富集地区集中”的煤炭生产布局调整下,既要提升外商投资的协调性,又要在煤炭清洁生产、运输和加工领域发挥外资的绿色效益。(5)在资源型经济转型中,提升外资的创新效益,加大生产性服务业引资力度。(6)构建优质引资环境,重引增量更重稳存量,进一步释放既有外资企业的综合效益。
李其成[2](2019)在《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的核心是金融监管权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是否需要以及应该如何配置。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尤其是金融混业经营、金融创新以及地方金融业的繁荣,对中国现有中央集权垂直式的监管权力配置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现有监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金融业的剧烈变化。当前各国都在着力加强对金融整体性风险的防范,如何对新型金融活动进行有效监管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中国过去对于金融监管体制的研究都相对集中在中央一级政府部门间金融监管权的配置上,对地方政府能否享有以及如何享有金融监管权问题的研究相对缺乏。面对市场的新变化,地方政府实际已广泛参与到了地方金融监管之上,承担着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和维稳第一责任。但不同地方金融监管模式差异较大,尚未形成成熟统一的模式,且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在定位、正当性、内容等重要问题上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研究地方政府及其部门能否享有以及如何行使金融监管权,应首先明确金融监管权的性质、地位、特征等问题。金融监管权的根本属性是公权力,并呈现多元性与多重性特征,这决定了其行使需要合理配置。在权力的配置过程中,中央政府部门之间的权力配置以权力的“功能性”理论为基础,而监管权力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配置则以“结构性”理论为理论基础。在“结构性”理论下,我国金融市场、权力结构、政府职能等因素共同决定并创生了中国进行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迫切内在需求,其中地方金融业的发展状况是第一大动因,地方政府的金融竞争是直接动力,维护金融安全是根本目的,而国家权力结构改革是其政治背景。我国现有监管模式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和国情条件。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的配置状况及其得失,对现有配置模式的建构和完善有重要意义。作为国家公权力之一的金融监管权,是国家权力体系中的一部分,服从并深受国家权力央地分配的制约。具体到金融领域,其历程可总结为:从金融中央集权到有限的地方竞争——中央逐渐削弱地方政府对金融行业的影响力——为应对全球局势而进一步向中央集中——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之路确立。当前,坚决走市场化道路,应是最大的国情,亟需金融监管权配置模式改革与之适应。中国当前监管模式为中央“一行两会”为主体、多头分工式的中央一级金融监管,中央监管权在地方通过地方派出机构履行职能,权力主要集中于中央一级,存在协调不力、监管真空、限制创新、制约发展等突出问题,亟需向地方政府配置权力,让地方政府参与监管,弥补中央政府监管的不足。当前地方政府通过中央政府及其部门政策、文件等方式获得一定的金融监管权,是一种实用主义做法,虽无法律、法规明确、具体的授权,但有模糊的事实上的监管权力。国家最新政策明确了地方政府金融监管的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和维稳第一责任,呈现了双层监管的发展趋势。中国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模式发展至今,已经明显不能适应市场化的需求,存在诸多的困境。地方政府缺乏法定的金融监管权,对于金融监管事务的参与,均是通过中央行政管理部门的个别授权,或地方政府的主动承担,缺乏制度化、体系化的权力配置。这种监管权集中于中央一级的配置模式,不论是应对传统金融模式及其创新,还是应对发展迅猛的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都力不从心。其中最关键的缺陷在于地方金融监管权的合法性危机,导致监管对象覆盖不足、制度弹性缺失、地方立法权缺位、责任不明等问题。就央地分权而言,世界上现存在分权型多层监管模式以及单层监管两种模式,前者以美国和加拿大为典型,后者是大多数国家采用的监管模式。美国和加拿大存在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两级金融监管机构,各自在金融监管的事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英、德、日等国均为非典型的金融监管央地分权模式,仍以中央政府监管为主。总体而言,其他国家或地区金融监管央地分权模式之于中国的启示,在于其权力配置方式和依据的法治化。相比较而言,中国地方政府并非完全不存在金融监管权,但在中国现有配置模式中,除个别地区通过地方法规形式予以确定之外,均是行政式的、实用主义的配置模式,缺乏法治化的特征。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启示还在于其无论何种央地配置模式,并不存在优劣之分,只有与国情合适与否。央地分层的监管体制与中央集权式的监管体制,受到联邦制或单一制国家形式的极大影响,但是二者并非一一对应,最终决定其模式的,是一国的金融市场及金融制度赖以存在的整个国情。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实用主义配置的现实,已经显着表明向其配置权力的必要性。而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制度化,应该在重新厘清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动因、目标、价值及原则的基础上,将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的首要价值定位于维护地方金融市场的安全稳定;其次要有利于提升金融监管的效率;最后,还应有利于实现地方经济民主。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的目标,则是实现金融监管权理论上的结构化、制度上的法治化和实践中的高效率。为此,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应当以合理分权、依法分权和权责对等为主要原则,坚持法治化的根本路径。中国当前最根本症结并非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有无的问题,而在于法治化的缺失。考虑到地方金融市场的特殊性,依据法律的相关规定,应当充分发挥各地方权力机构的作用,通过地方立法进行地方金融监管权的配置。金融监管权主体、对象、内容的配置,应把握以下原则:主体上,要坚持地方监管机构的独立化、专业化和责任化,并建立地方统筹监管、中央指导的央地监管机构关系;内容上,必须厘清地方金融市场与政府监管之间、地方监管与中央监管之间的两个界限。此外,任何规范的有效运行都离不开其所在的制度体系,金融监管权的科学化央地配置,应当以完善的顶层权力配置为依托,改严格分业式监管为统筹式监管、完善中央与地方经济权力配置的关系、完善金融机构破产制度、国家救助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等,从而培育强大而稳健的市场机制,从根本上减少市场失灵。
陈泊昊[3](2016)在《新形势下中俄经贸合作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和俄罗斯既是当今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也是两个最大的经济转轨国家。中俄两国互为友好邻邦,作为比邻大国,双方的经贸合作不仅具有明显的地缘优势,而且互补性也很强。中俄两国经贸往来历史悠久,即使是在中苏关系恶化时期,双方的经贸往来也未彻底中断。苏联解体后,加强对外经贸合作被视为俄罗斯长期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中俄两国经贸关系也开始逐步恢复和发展。1996年,中俄两国宣布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1年,中俄两国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强调双边经贸合作是"中俄两国平等信任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物质基础"。此后,中俄两国战略合作不断升级,尤其是普京任总统后,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得到全面深化,再加上两国政府对经贸合作的高度重视,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使得贸易与投资合作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彼此经贸合作取得新的进展,本文对这些新进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美国、欧盟及其他一些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行经济制裁,对俄经济造成沉重打击。而且随着危机的日益发展,在政治上俄罗斯也限入被西方国家孤立的困境,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关系跌入到了冷战结束以来的谷底,短期内这种关系难以根本改善。这使得俄罗斯加强与亚太国家经济合作的迫切性大大增强,并开始实施经济"向东看"战略,注重融入亚太经济,更加看重俄中经济合作,尤其是更加关注俄东部地区与中国东北地区务实经贸合作的加强问题。另一方面,俄罗斯入世既为中俄两国经贸合作提供了新机遇,也给两国带来了新挑战,中俄两国要在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下开展经贸合作。事实上,近些年中俄两国在能源、贸易、农业、科技、投资、金融、地方合作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已取得丰硕成果。从长期看,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建设的对接合作,定会推动中俄经贸合作走向更高水平。本文以国际贸易理论、地缘经济理论以及区域合作理论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对中俄两国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进程及其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机遇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预测中俄双方经贸合作的未来走势,并提出了促进两国经贸合作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分析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发展进程和特点。主要是从分析中俄两国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入手,深入分析中俄贸易合作状况和投资合作的进展,在此基础上总结概括中俄经贸合作的如下特点:双方经贸合作具有合作领域不断扩大、投资合作规模较小、边境贸易增速较快、地方政府助推部门和地区经济合作等特点。第二,对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重点领域加以分析。国际经贸关系的发展历程表明,只有当本国经济取得快速发展时,合作双方才能够不断扩大经贸合作的规模,两国经贸合作的质量和水平也会同步得到提升。随着俄罗斯经济的逐渐复苏以及中俄两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双方的合作层次不断提升,合作领域逐渐扩大,合作成果日益丰富,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关系不断加强。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中俄两国能源合作、农业合作、金融合作、科技合作、林业合作、旅游合作、交通与物流等各领域的合作状况。第三,从四个方面着重分析中俄两国经贸合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一是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与俄罗斯东部开发战略的对接及其对中俄两国的深刻影响;二是俄罗斯"入世"后中俄经贸合作在新形势下的发展与面临的新挑战;三是西方制裁下俄罗斯经济"向东看"对中国带来的新机遇;四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下中俄新型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和如何应对挑战。第四,分析中俄两国经贸合作关系发展的有利因素和阻碍因素。认为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具有互补性强、政治关系良好、地缘优势明显、两国高层领导高度重视及经贸合作机制不断完善等有利因素。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进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经济体制不完善、信任危机等方面的不利因素。第五,分析新形势下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发展前景,并提出发展双方经贸合作关系的对策建议。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是一个涉及双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不仅经济意义重大,而且具有战略意义,足见其重要程度。本文对中俄双方经贸合作的未来走势作出前瞻性分析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具体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中俄两国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对两国经贸合作的主要领域做了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概括了中俄双方经贸合作的特点,分析预测了中俄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前景和主要发展方向。二是提出并着重分析了中俄两国经贸合作所面临的如下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与俄罗斯东部开发战略的对接、俄罗斯"入世"后中俄经贸合作的发展与面临的新挑战、西方制裁下俄罗斯经济"向东看"对中国的新机遇、"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对中俄新型经贸合作关系发展的影响。
刘莲娜[4](2015)在《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发掘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将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本文作者基于对世界贸易组织及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机遇与挑战的理论化界定,全面系统地回顾了有关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与挑战相关的国内外有关文献,重点梳理代表性学者对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研究结论,并对此加以深度整合、细化、梳理,建构出不同于别国的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理论体系,并结合俄罗斯本国所具有的特点,首次全面系统地构建了俄加入世贸组织应对机遇与挑战的研究框架。本文运用定性的研究方法中的案例分析法。作者以中国、吉尔吉斯斯坦、越南三国为例,从世贸组织的组织特征和运作方式入手,分析了俄加入世贸组织后对成员国带来的影响,以及俄艰难的入世谈判和做出的承诺、入世后俄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及中俄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趋势,并尝试性地提出自己的建议和主张。基于俄加入世贸组织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特定的理论框架,作者从比较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加入世贸组织后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入手,研究了基于特定动机下影响俄加入世贸组织的因素,首次从定量、定性分析两个层次力证了俄加入世贸组织后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及其产生的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作者从中国、吉尔吉斯斯坦、越南三个国家入手,首次设定了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机遇与挑战选择模式。最后,作者对俄加入世贸组织后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八个方面的对策建议。本文研究发现:2011年12月16日,世贸组织第八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简称,世贸组织)协议,结束了俄罗斯长达18年的入世谈判之旅,并成为世贸组织第156个成员国。对于世贸组织而言,俄的加入,使世贸组织国家的国际贸易额占到全球国际贸易总量的98%。每个世贸组织成员国都必须接受国际贸易规则,履行入世承诺,开放市场,降低关税,改善国内投资环境。在同一框架下世贸成员国之间开展的经贸合作,有利于各成员国理顺与贸易伙伴的关系,带动双边和多边经济合作。这些无疑对加快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促进作用。加入世贸组织是各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最佳选择,如不尽早搭上世贸组织的快车道,就有可能在经贸全球化过程中被边缘化。俄罗斯作为大型经济体,欲在经贸全球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就不能再继续独立于世界贸易体系之外。研究结果表明:对俄罗斯的经贸发展前景来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有弊,其中一个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就是面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参与和利用世贸组织为俄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多期望得到的利益,分析了加入世贸组织后对成员国带来的影响,以及俄艰难的入世谈判和做出的承诺、入世后俄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及中俄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趋势,并尝试性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一方面,世贸组织是一个融合了“以规则为基础”和“成员主导”两种性质复杂的混合体。与前身GATT相比,世贸组织具有更强的国际法人地位、更完备的组织形式以及更自动、有效的争端解决机制,因而被视为当前最具影响的国际经济组织。但另一方面,世贸组织的实际运作机制并不是按照一个国际机构的方式来进行的,而仍然更多地表现为政府间或协定的性质。对世贸组织的成员来说,除了遵守世贸组织的规则外,更要充分发挥世贸组织成员的主导作用,主动寻求在世贸组织中的定位、更好地发挥世贸组织对自身发展的作用,根据世贸组织的规则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以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研究表明:众多的国家通过加入世贸组织给其国内经济发展带来好处,其中最明显的是改善了对外贸易环境,并推动了本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当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真正发挥作用,更多地还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政府能否认真履行所做出的承诺,并认真遵守世贸规则,能否持续推进国内改革和发展。中国和越南等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增长、贸易更加开放,使国有及民营企业从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并得到更大发展。相对于其他国家,吉尔吉斯斯坦加入世贸组织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发展,但由于该国政局不稳定、谈判时间短、对执行世贸组织协议准备不充分等因素,导致该国在协议执行方面存在着严重不足,使其加入世贸组织后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并不明显。此外,吉政府确定的优先发展领域也与国家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为了推动国内经济增长,建设俄罗斯“新经济”,俄迫切希望通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得到更稳定和公平的国际市场环境。加入世贸组织对俄的经贸发展利弊皆有,但利大于弊。加入世贸组织后给俄带来的机遇是:有效促进了国内经济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了国内贸易法律规则的完善,并使其与国际贸易体制接轨;改善了投资环境,增强了俄吸引外资的能力;推动了俄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企业提高了效率,增强了竞争力;促进了服务业发展,等等。同时,随着电信、保险、运输及配送服务等对外资放开,俄民众也享受到更加优惠的服务;俄具有了利用争端解决机制保护本国利益,参与制定世贸组织规则的权力。但与此同时,俄在经济上也付出一定的代价。作者研究发现,一些长期受到政府保护的产业遭遇到国外同行的相当激烈的竞争,这些产业包括国防工业、机器制造业、飞机制造业、汽车工业、农业、轻工业,还有银行业和保险业等;俄加入世贸组织后,根据承诺,石油和天然气价格将会与国际接轨,这可能导致其进一步增加国内能源产品成本,使价格提高,并由此存在着通货膨胀上升的可能,使得国内商品的竞争力被弱化,俄经济的资源型特征更为突出。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世贸组织是一个融合了“以规则为基础”和“成员主导”两种性质复杂的混合体。世贸组织具有更强的国际法人地位、更完备的组织形式以及更自动、有效的争端解决机制。但同时,世贸组织的实际运作并不是按照一个国际机构的方式来进行的,而仍然更多地表现为政府间或协定的性质。--加入世贸组织对俄经济和贸易发展各有利弊,但是利大于弊。--加入世贸组织对中俄经贸合作会带来新的压力。低端消费品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中国获得俄先进技术的难度加大、中国边境地区中小企业面临压力等,但加入世贸组织为开展中俄经贸关系也提供了新的机会:俄加入世贸组织后,中俄两国已经签署了多份双边文件,囊括了经济、交通、能源、旅游等众多领域,新一轮合作项目的开展,将中俄经贸合作提升到新的高度,有助于双方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
徐战菊[5](2009)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企业成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国际市场,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经济、贸易规则的限制。随着关税措施被弱化,其他非关税措施的应用不断受到约束,对进口的限制作用逐步减弱,而技术性贸易壁垒则因其自身特点,越来越多的为各进口国选用。据调查显示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我国产品出口的第一大障碍。因此,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企业成长的影响,进行应对研究,对于提高我国相关产业的科技水平和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减少对外贸易损失,保持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对国内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及企业成长理论进行认真总结和客观评价的基础上,论文首先就近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和新趋势进行了阐述,继而导出对我国及我国企业的启示。其次,论文对我国出口企业及其成长概况进行了回顾,接着从现行和未来技术性贸易壁垒两方面入手对发达国家主要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再根据我国企业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调查情况,从出口企业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具体情况和不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企业的影响两个方面加以分析,并从四个方面(国外、企业自身、政府相关部门、宏观环境原因)对出口企业屡遭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的根源进行了探讨,指出了解其根源是规避此类壁垒以及减少相应损失的前提和基础。第三,论文就出口企业成长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包括:影响出口企业成长的外因、内因,特别是技术因素对出口企业成长的机理分析,并结合企业成长的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出口企业成长的特征。论文并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企业成长的影响进行机理分析,包括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企业成长的正、负推动作用,及其对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企业的影响。第四,论文研究了我国出口企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体系,结合我国出口企业所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实际情况,根据系统输入要素、转换要素、输出要素设计了由2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26个三级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模糊神经网络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模型,对我国出口企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进行了应用评价。最后,论文在前期理论研究、调查和机理分析,以及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出口企业微观层面、政府和社会宏观层面的对策研究。企业对策研究首先从法律基础和社会基础两个层面提出利用社会资本,成功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并辅以案例说明,接着探讨了出口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成长路径(包括:出口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则、应对现行和未来技术性贸易壁垒),结合生命周期理论,提出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对策,最后就企业在成长中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进行了阐述,包括:企业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改进管理方法,解决质量问题,和发展技术创新,解决技术问题等内容。政府和社会宏观层面的对策研究:在对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工作的现状,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政府及社会支持应对对策,指出建立整合各方资源,统筹兼顾的支撑体系,是我国宏观主体(政府及中介组织)的应对之道。
齐欢[6](2011)在《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种历史必然性,现代化是一切后发国家摆脱落后形成现代国家的必然进程。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是从本国的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出发,同时吸收外部的积极因素追求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价值取向的道路。越南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其现代化从启动、发展、对模式的探索和转型且充满了艰辛和曲折。1858年越南成为法国殖民地后被卷入了世界现代化性大潮。1945年越南在印支共的领导下获得了民族独立后开始了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86年实施革新开放以来现代化才走上正确的道路。研究该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我们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问题和实施赶超型战略的理解,总结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的一般规律。通过对越南的个案分析,有助于丰富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实践与理论范式的研究,对学科建设也有一定意义。为一些后发国家探索一条较成功的现代化道路可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综合运用历史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和西方现代化理论等理论对越南1945年以来的现代化历史进程及其特点、成就问题与经验教训、现代化水平、模式及走向进行了研究。本文由绪论和正文的第一至第十章和结语构成。绪论主要讨论本论文选题及有关概念的界定、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安排等。第一章讨论了越南现代化启动的历史背景(1858-1945年)。国际背景是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由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世界现代化进程使许多前资本主义国家成为西欧的殖民地和附属国。国内背景是法国入侵和殖民统治对越南的传统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其发生分化和重组,从根本上改变了在“王朝循环”模式支配下的封建王朝的历史方向,越南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衰败化”和“边缘化”冲击下,越南在印支共的领导下走向“革命化”,经过义静苏维埃运动和八月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越南现代化的启动以19世纪下半叶阮朝的改革为标志。①从阮朝的改革到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是越南现代化低度发展阶段②。第二章探讨了两种社会制度影响下的越南现代化进程(1945—1975年)。本章主要论述二战后越南分治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北方和在资本主义制度影响下的南方现代化进程。本章分为两个时期,一是1945—1954年抗法时期;二是1954—-1975年抗美时期。内容包括,北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和实践效果。美国在南越进行移植美式模式的现代化实践。由于战争的影响,越南错过了1945—1973年世界经济黄金时代①的发展机会。而东亚一些国家则利用越战的机会迅速发展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第三章阐述了越南统一后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及严重挫折(1975—1986年)。越南在1976年建立统一的社会主义共和国,结束了长期国家分裂、南方政治衰败、和社会动乱的局面,成立了具有强大社会动员和整合能力高度集权的现代国家政权,提供了能进行自主型现代化发展的制度保证。但多年战争破坏使越南现代化起点很低,这决定了现代化发展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由于指导思想和内外政策上的失误,越南再次错过有利的发展时机。虽然从1979年越南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但效果有限。直到实行全面革新开放后才进入现代化的正确轨道。第四章讨论革新开放后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间现代化建设的情况(1986—-1996年)。越共在1986年12月召开“六大”确定了全面革新的路线。六大成为越南现代化进入新时期的标志。越南在坚持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合理成分的同时吸收了其他国家现代化理论的有益成份,通过实践逐渐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新理论。七大制定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设纲领》,使越南现代化进入第一个高速发展期。第五章论述了在苏联、东欧解体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下,越南对现代化战略进行的调整(1997—-2001年)。这时期,越南现代化面临多重挑战:在苏联、东欧的解体的影响下的政治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下的经济危机和腐败影响下的社会危机。鉴于此,越南对政治体制和领导层、现代化的指导思想、经济战略、政策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提出了在2020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目标。第六章研究了越南现代化进程的第二次快速发展的情况(2001-2006年)。2001年4月,越共“九大”把七大的《建设纲领》加以具体化。在九大思想指导下,越南的现代化进入第二个加速期。但发展中的问题也大量出现。第七章论述了越共十大到十一大间的现代化进程的情况,并分析了今后现代化进程的走向与趋势(2006—2011年)。经过20年的探索,越南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和一条适合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十大后越南现代化进程又取得重大进展。2011年1月召开的越共十一大为今后现代化道路指明了方向。第八章对1945年以来越南现代化进程成败的经验教训作了分析。对每个阶段现代化获重大进展和遭受挫折的原因从政治体制、经济、社会、外交、文化和军事以及自然地理和资源等方面作了较为深入分析。第九章对越南现代化进程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选用以中科院的两次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为主对越南的经济、社会、综合现代化、生态、文化和国际现代化水平作了较系统的量化评价。由于政治现代化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世界上还没有相关的定量评价体系,因此,对其评价限于定性方面。第十章对越南现代化进程的模式①进行了总结。世界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发展模式。本章对越南现代化模式的分析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诸多方面的内容。通过分析指出,越南早期现代化启动属于典型的挑战——回应(汤因比的说法)的模式。独立后,北方采取了经典社会主义模式,南方模式则试图建立资本主义模式。革新后,越南现代化模式开始向与东亚模式、中国模式、西方新自由模式相结合的市场化模式转变,形成了具有“越南特色混合型后全能主义模式”。本文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为结语。对以上各章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总结,对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进行升华和提炼。
羊绍武[7](2006)在《WTO背景下中国的产业转移战略研究》文中提出一、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方法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用了20多年的时间,实现了经济的起飞,步入了工业化进程的中期,迈入了世界制造大国的行列。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同时也得益于80年代以来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把握,得益于对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提供了机制保障。入世之后,中国在获得WTO赋予的相应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在制造业承接、服务业开放、国内产业区域转移以及其他领域中,遵守WTO规则的要求,履行入世承诺的义务。应对入世对中国产业转移的影响和入世之后中国产业转移环境的变化,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战略机遇期内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的实现,有必要研究WTO背景下中国的产业转移战略。本文力求在这一方面做一尝试。本文以经济全球化趋势为大背景,以中国入世为切入点,结合中国产业转移的历史与现实,研究WTO背景下的中国的产业转移战略。本文根据入世对中国不同产业影响的差异,研究制造业的承接战略和服务业的承接战略;根据WTO对政府行为规范的要求,研究入世之后国内产业区域转移的新战略;根据国内产业发展对产业创新的要求,研究产业转移的战略重点;根据统筹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要求,研究WTO背景下中国产业适度外移的战略。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在理论上发展产业转移理论,在实践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产业转移的战略,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为指导,特别是以科学发展观来研究产业转移问题。首先是从实际出发,以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的实际为出发点,以WTO背景下的新机遇为切入点,在开放经济的范式下,来研究中国的产业转移问题。本文还针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不同特点,作不同的具体分析。文章在广泛吸收国际国内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力求有所创新。二、本文研究的内容和结构本文分为三大部分。
王君毅[8](2005)在《入世后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入世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中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建筑产业和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地位显得更加突出。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是培养建设行业急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摇篮,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科学合理地设置和调整专业,优化专业结构,打造专业特色,铸造专业品牌。当前,国内外对高职院校专业的研究虽然涉及到了多个领域、深入到了较深层次,但存在的一个严重缺陷是:没有把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放到与行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研究,缺乏针对性和适用性,因而也无特色可言。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尚有薄弱环节,老牌专业虽仍在发挥余热但未适时整治优化形成特色,建设类专业结构不合理,新兴的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物业管理、智能化楼宇与管理、城市园林、城市给水排水、社区文化与社区管理等专业的建设还几乎是一片空白,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正是为了解决我省建设类高职院校处于前所未有黄金发展期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理论上来讲,旨在分析入世后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发展方向及发展趋势,为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提供借鉴和参考,使这项研究的成果对专业特色建设这项任重而道远的事业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从实践上讲,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还为数不多,而且正处在深化改革、开拓发展的重要关头,传统观念在蒙蔽着双眼、小本经营在束缚着手脚、脱离现实在阻碍着发展。通过研究,力求引导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抓住机遇,科学、合理地调整专业结构,打造专业特色,创建学院特色,使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真正成为培育千百万“建筑湘军”的黄埔军校。 本课题重点运用调查研究的手段,综合运用科学实验的手段,主要研究方法包括:(1)文献资料法:借鉴省内外、国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模式和高职专业设置、专业建设的有关经验;(2)比较研究法:对比省内外不同经济社会环境下高职专业的演变情况和特点,
丁琼[9](2005)在《加入WTO对湖南省研究生教育的影响与对策》文中指出本文针对湖南省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分析了加入WTO对湖南省研究生教育的影响与对策。加入WTO对湖南省研究生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加入WTO后湖南省高等教育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湖南省研究生教育产生的影响,加入WTO后我国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对湖南省研究生教育的影响,加入WTO对湖南省研究生教育的直接影响。通过WTO背景下湖南省研究生教育的SWOT分析及优势—机遇、劣势—机遇、优势—挑战、劣势—挑战等战略匹配,论文探讨了WTO背景下湖南省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对策。
黎晓光[10](2005)在《中外行业仲裁法律制度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际商事仲裁,即国际商事纠纷的解决机制问题一直是国际法学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加之业缘因素,本人在四年的博士学习期间一直把涉及商事仲裁的诸多热点问题作为自己研究的主要课题。在导师的指导下,本人选择了中外行业仲裁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作为博士论文的选题。 从概念的角度,行业仲裁一词是全新的,同时也是商事仲裁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务问题;从实务的角度,中国最早的真正现代意义的仲裁实践已然从行业仲裁——对外贸易仲裁开始的,但由于后来仲裁实践与仲裁立法的发展与演化,至少在中国逐渐淡化了这个概念。而在世界层面,虽然很多仲裁发达的国家已经率先垂范地实践着、发展着行业仲裁,但由于文化的、历史的、体制的以及法律的等诸多因素,行业仲裁也被看作是自然天成而无人刻意去累牍着述。 与先进的仲裁理念和制度接轨是中国仲裁发展的必由之路,其中的一项重要改革就是要在中国确立和适度发展行业仲裁,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行业仲裁制度体系,以使仲裁的专业化特点与行业的特殊性有机地结合,使行业惯例和潜规则在仲裁中得以应用,使仲裁在解决特定行业的、专业化的纠纷方面发挥更大的的功效。本论文拟从仲裁的性质入手,采用对比、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实证分析的方法,在追溯中国行业仲裁发展的历史并与国外先进的行业仲裁进行比较研究的前提下,总结出在我国建立和适度发展行业仲裁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重大意义,并提出相应的中国行业仲裁的架构设想和立法建议。 本论文力求在选题和立意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力争运用法学和仲裁制度的基础理论以及专门知识,发扬实事求是的科研作风,对行业仲裁制度问题作坚实、宽广、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论文共分十一章。 第一章介绍研究行业仲裁的目的、方法和范围。笔者认为,任何一项学术研究,因其不断地发展前进而具有动态的魅力,学术研究应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前瞻性;同时任何学术研究也要注重实用性,在具有学术价值的同时又应具有实践意义。笔者认为,在一部论文正文之前首先开宗明义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和范围是十分必要的。明确的研究目的,科学的研究方法,清晰的研究范围,是成就一篇高质量论文的关键,有“布局谋篇”之意,并为以下各章的研习奠定基调
二、入世后建筑企业面对的机遇与挑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入世后建筑企业面对的机遇与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标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标 |
1.1.3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利用外资 |
1.2.2 利用外资效益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利用外资变迁的断代研究与本文的研究阶段划分 |
1.3.2 利用外资效益及机制研究 |
1.3.3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进展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理论基础与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
2.1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一般理论解释 |
2.1.1 发展中国家(地区)利用外资的动因解释 |
2.1.2 外商向发展中国家(地区)投资的动因解释 |
2.2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理论特性分析 |
2.2.1 内陆地区资源型省份利用外资动因解释 |
2.2.2 外商向内陆资源型地区投资的动因解释 |
2.3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
2.3.1 评价体系构建依据和思路 |
2.3.2 评价体系构建过程 |
2.3.3 评价体系权重设置和得分计算方法 |
2.4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预评价 |
2.4.1 综合效益预评价 |
2.4.2 综合效益预分解 |
第三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1991 年——内陆区位约束下的小规模探索阶段 |
3.1 1978-199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3.1.1 国际环境:全球产业转移与后石油危机下的能源投资逻辑 |
3.1.2 国内环境:“双缺口”下的重点区域开放 |
3.1.3 省内环境:消除内陆区位劣势的投资硬环境建设加速 |
3.1.4 政策环境:超国民待遇引资规模导向与山西省的资源型产业产能培育倾向 |
3.2 1978-199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3.2.1 主要历程:零星引资转向集中引资,随机引资转向能源重化工重点引资 |
3.2.2 总体情况:外资项目数和规模逐渐增大,投资行业快速拓展 |
3.2.3 阶段性问题:内陆劣势和营商环境短板导致引资规模小且资金到位率低 |
3.2.4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资绝对主导和美资占比较大 |
3.2.5 投资形式特征:高交易成本下的合资主导阶段 |
3.2.6 投资行业特征:以轻工业为主并逐渐向能源重化工倾斜 |
3.2.7 投资区域特征:省会太原“一家独大”和地市引资各具优势 |
3.3 1978-1991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3.3.1 变迁历程: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占主导地位 |
3.3.2 间接利用外资特征:政府主导的开发型引资,兼容公益性和盈利性 |
3.4 1978-199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3.5 1978-199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3.5.1 经济规模效益:对新增投资依赖较大且产出不稳定 |
3.5.2 创新效益:外资企业创新水平显着高于内资企业 |
3.5.3 协调效益:“煤焦冶电”四大部门投资比例趋增 |
3.5.4 绿色效益:外资企业碳生产率高于内资企业 |
3.5.5 开放效益:外向型外资企业引进偏少 |
3.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规模小但工资水平相对高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92-2001 年——内陆与资源型特征主导易位下的高速流入阶段 |
4.1 1992-200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4.1.1 国际环境:冷战结束、金融危机与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国际资本流向 |
4.1.2 国内环境:改革开放政策稳定性确立与“双缺口”缓解 |
4.1.3 省内环境: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产业转型和国企脱困外资需求量大 |
4.1.4 政策环境:投资规则向WTO并轨的主基调与山西省引资导向嬗变 |
4.2 1992-200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4.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
4.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澳台资与其他外资的此消彼长 |
4.2.3 投资形式特征:合资比例下降与合作比例上升 |
4.2.4 投资行业特征:投资行业趋向重型化 |
4.2.5 投资区域特征:投资区域协调性增加与开发区引资功能增强 |
4.3 1992-2002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4.3.1 变迁历程:注重公益性但限制盈利性,引资面向公共产品和工业设备 |
4.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
4.4 1992-200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4.5 1992-200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4.5.1 经济规模效益:外资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持续上升 |
4.5.2 创新效益:外资企业的创新优势持续扩大 |
4.5.3 协调效益:产出协调性下降,投资继续向“煤焦冶电”集中 |
4.5.4 绿色效益:外资工业的绿色生产水平优势继续扩大 |
4.5.5 开放效益:对经济开放度的促进作用先增后减 |
4.5.6 共享效益:小规模就业吸纳,高水平工资示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2002-2012 年——资源型经济优势强化与服务业快速引资阶段 |
5.1 2002-2012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5.1.1 国际环境:利用外资全球竞争加剧与能源价格驱动的煤炭投资旺盛 |
5.1.2 国内环境:吸引外资优势转换和利用外资目标转变 |
5.1.3 省内环境:基础设施改善与资源型经济对外资的“排斥” |
5.1.4 政策环境:开放领域渐广、准入前国民待遇与山西省能源原材料引资导向 |
5.2 2002-2012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5.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
5.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澳台资与其他外资的此长彼消 |
5.2.3 投资形式特征:各类投资方式比例保持相对稳定 |
5.2.4 投资行业特征:“煤焦冶电”项目偏多而服务业整体偏少 |
5.2.5 投资区域特征:区域协调性提升但开发区引资不稳定 |
5.3 2002-2012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5.3.1 变迁历程:援助性国际贷款减少,投资性国际银行商业贷主导 |
5.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
5.4 2002-2012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5.5 2002-2012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5.5.1 经济规模效益:外资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相对稳定 |
5.5.2 创新效益:外资创新水平总体较高但内部出现分化 |
5.5.3 协调效益:总体协调下,前期投资重型化导致本阶段产出协调度低 |
5.5.4 绿色效益:外资绿色生产水平继续优于内资但优势开始缩小 |
5.5.5 开放效益:外企在出口总额中的贡献增加但外企的外向度下降 |
5.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能力迅速提高但工资低于平均水平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2013-2018 年——资源型经济转型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双主导的高质量导向引资阶段 |
6.1 2013-2018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6.1.1 国际环境: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和引资竞争加剧 |
6.1.2 国内环境:经济新常态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构建 |
6.1.3 省内环境:资源型经济转型、营商环境修复和引资便利化条件打造 |
6.1.4 政策环境: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体系建设与区域开放政策一致性提升 |
6.2 2013-2018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6.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
6.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既有外商增资和跨国公司国内转移成为重要来源 |
6.2.3 投资方式特征:独资比例提高但仍然较低 |
6.2.4 投资行业特征:资源型经济转型催生独特的行业引资结构 |
6.2.5 投资区域特征:开发区的引资载体功能增强推动外商投资区域协调性增加 |
6.3 2013-2018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6.3.1 变迁历程:投资性国际商业贷款主导与挖掘山西特色争取援助性贷款 |
6.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
6.4 2013-2018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6.5 2013-2018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6.5.1 经济规模效益:港澳台资规模扩张推动外资整体规模提升 |
6.5.2 创新效益:内外资创新水平差距逐步缩小 |
6.5.3 协调效益:产出相对协调但投资再次开始偏向“煤焦冶电” |
6.5.4 绿色效益:碳生产率保持稳定甚至略有降低 |
6.5.5 开放效益:外资企业的外向度和外贸贡献度同步上升 |
6.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保持稳定,收入带动效益有所好转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反思与未来展望 |
7.1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总结 |
7.2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反思 |
7.3 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荣誉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路径 |
第一章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金融监管权理论基础 |
一、金融监管的公权力属性 |
二、金融监管的正当性理论 |
第二节 金融监管权的多元与多重 |
一、金融监管权主体的多元化 |
二、金融监管对象的全覆盖 |
三、金融监管内容的系统化 |
第三节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结构化”性质 |
一、国家权力的央地配置 |
二、“结构化”视角下的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 |
第四节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动因 |
一、地方金融业的发展状况是根本动因 |
二、地方政府金融发展的竞争需要是直接动因 |
三、维护金融安全是终极动因 |
四、国家权力结构改革是重要动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央地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变迁和现状 |
第一节 中央金融监管权模式的历史变迁 |
一、1949-1979:中央银行“大一统”时代 |
二、1979-1992: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与地方监督保障 |
三、1992-2003:分业监管与地方干预 |
四、2003-至今:分业监管与金融监管协调 |
第二节 我国地方金融监管权的历史考察 |
一、1949 年以来我国权力央地关系的发展 |
二、我国金融监管央地关系的变迁 |
第三节 我国央地金融监管权配置的现状分析 |
一、中央金融监管权配置现实 |
二、金融监管权集中配置于中央的弊端 |
三、地方金融监管权的配置现实 |
四、央地双层监管的显着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困境 |
第一节 地方金融监管的多重困境 |
一、应对传统金融的困境 |
二、地方金融监管法律依据普遍缺失 |
三、地方监管机构定位不清 |
四、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困境 |
第二节 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合法性危机 |
一、金融立法现状 |
二、现行金融立法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融监管央地配置域外模式借鉴 |
第一节 分权型多层监管模式 |
一、美国的分权型双层金融监管权配置 |
二、加拿大分权型双层金融监管权配置 |
三、美国、加拿大分权型多层监管体制特征 |
第二节 集中型单层监管模式 |
一、英国金融监管权集权型单层配置模式 |
二、德国依托地方银行的地方监管模式 |
三、日本中央政府部门行政授权地方监管模式 |
四、欧盟合作性金融监管模式 |
五、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单层监管模式的特征 |
第三节 域外金融监管的比较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一、域外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制度化 |
二、监管权力央地配置模式的决定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制度建构 |
第一节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宏观设计 |
一、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价值取向 |
二、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配置目标 |
三、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主要原则 |
第二节 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的法治化路径 |
一、通过法律制度配置监管权力 |
二、充分发挥地方立法权的作用 |
第三节 地方金融监管权主体配置 |
一、监管机构配置的基本原则 |
二、中央指导下的地方统筹监管模式 |
第四节 地方金融监管权内容配置 |
一、厘清地方监管与中央监管之间的界限 |
二、厘清地方金融市场与政府监管之间的界限 |
三、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内容 |
第五节 配套制度设计 |
一、中央从严格分业走向行业统筹 |
二、完善中央与地方经济权力配置关系 |
三、创造地方金融监管权实现的条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新形势下中俄经贸合作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学者的研究 |
1.3.2 国外学者的研究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1.4.1 结构安排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国际贸易相关理论 |
2.1.1 古典与新古典贸易理论 |
2.1.2 新贸易理论 |
2.2 国际直接投资相关理论 |
2.2.1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2.2.2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
2.3 地缘经济理论 |
2.4 区域经济合作理论 |
2.4.1 自由贸易区理论 |
2.4.2 关税同盟理论 |
2.4.3 共同市场理论 |
2.4.4 经济联盟 |
2.4.5 完全的经济一体化 |
3 中俄两国经贸合作发展进程与特点 |
3.1 两国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进程 |
3.2 贸易合作状况 |
3.2.1 货物贸易合作 |
3.2.2 服务贸易合作 |
3.2.3 贸易结构 |
3.3 投资合作的进展 |
3.4 两国经贸合作的特点 |
3.4.1 经贸合作的领域不断扩大 |
3.4.2 政府主导并带动大项目合作 |
3.4.3 双方投资合作发展缓慢 |
3.4.4 两国边境贸易发展较快 |
3.4.5 "省州结对合作"助推中俄地区经济合作 |
4 中俄两国经贸合作主要领域及发展特点 |
4.1 能源合作成效显着 |
4.1.1 石油合作 |
4.1.2 天然气合作 |
4.2 金融合作日益深化 |
4.3 科技合作潜力巨大 |
4.3.1 科技合作机制 |
4.3.2 科技合作状况 |
4.4 农林业合作前景广阔 |
4.4.1 农业合作状况 |
4.4.2 农业贸易与投资 |
4.4.3 林业合作发展状况 |
4.5 旅游合作前景看好 |
4.6 交通与物流合作发展迅速 |
5 中俄两国经贸合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与新挑战 |
5.1 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与俄罗斯东部开发战略的对接合作 |
5.1.1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 |
5.1.2 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战略的实施 |
5.1.3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与俄罗斯东部开发战略的对接 |
5.2 俄罗斯"入世"与中俄经贸合作发展 |
5.2.1 俄罗斯"入世"进程 |
5.2.2 俄罗斯"入世"的主要承诺 |
5.2.3 俄罗斯"入世"对中俄经贸合作的影响 |
5.3 俄罗斯经济"向东看"与中国的新机遇 |
5.3.1 西方经济制裁的影响 |
5.3.2 俄罗斯经济"向东看"战略为中国带来了新机遇 |
5.4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下的经贸合作 |
5.4.1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 |
5.4.2 "欧亚经济联盟" |
5.4.3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的对接合作 |
6 中俄两国经贸合作发展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 |
6.1 助推中俄经贸合作发展的有利因素 |
6.1.1 良好政治关系奠定了双方经贸合作的基础 |
6.1.2 两国高层的高度重视是推动双方经贸合作发展的关键 |
6.1.3 经贸合作机制不断完善为双方经贸合作提供保障 |
6.1.4 互补性较强的经贸合作有利于提升两国的经贸合作水平 |
6.1.5 地缘优势为双方经贸合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
6.2 阻碍中俄经贸合作发展的不利因素 |
6.2.1 进出口商品结构问题 |
6.2.2 双方合作的体制机制尚须完善 |
6.2.3 俄罗斯政策法规多变 |
6.2.4 俄罗斯经济面临困局 |
6.2.5 中国商品的质量须进一步提升 |
6.2.6 "中国威胁论"带来负面影响 |
7 新形势下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发展前景及对策 |
7.1 中俄经贸合作关系的未来走势 |
7.2 促进中俄两国经贸合作发展的对策措施 |
7.2.1 发挥市场机制在双方经贸合作中的作用 |
7.2.2 力促中俄经贸合作转型升级 |
7.2.3 加大中俄相互投资力度和规模 |
7.2.4 继续深化中俄金融合作 |
7.2.5 加强农业合作 |
7.2.6 加强能源合作 |
7.2.7 促进旅游合作 |
7.2.8 加强交通与物流合作 |
7.2.9 加强人才培养与人文交流合作 |
8 结论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问题的界定 |
1.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难点、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难点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的相关文献综述 |
2.1 俄罗斯学者关于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的文献回顾 |
2.1.1 加入世贸组织给俄罗斯带来积极影响 |
2.1.2 加入世贸组织给俄罗斯带来消极影响 |
2.2 中国学者关于俄加入世贸组织的文献回顾 |
2.2.1 有关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利弊分析 |
2.2.2 关于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对中俄经贸合作的影响 |
2.3 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历程与主要承诺文献回顾 |
2.3.1 俄罗斯当前的经济发展现状 |
2.3.2 近年来俄罗斯经济主展成就 |
2.3.3 俄罗斯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4 俄罗斯入世历程 |
2.3.5 俄罗斯入世谈判过程中与各成员国所解决的难题 |
2.3.6 俄罗斯为入世所做出的主要承诺 |
2.4 有关世贸组织的文献 |
2.4.1 世贸组织的组织特征 |
2.4.2 世贸组织的宗旨,目标和基本原则 |
2.4.3 世贸组织的决策方式 |
2.4.4 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 |
2.4.5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论和方法 |
3.1 理解研究哲学 |
3.1.1 本体论和认识论 |
3.1.2 社会建构主义. |
3.2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 — 案例分析 |
3.2.1 使用的案例分析的合理性 |
3.2.2 案例设计 |
3.2.3 选择的案例分析 |
3.2.4 通过二手资料搜集数据 |
本章小结 |
第4章 案例分析: 不同国家入世对俄罗斯的借鉴作用 |
4.1 案例1:中国 |
4.1.1 中国入加世贸组的历程 |
4.1.2 中国加入世贸组的困难分析 |
4.1.3 中国加入世贸组主要承诺内容解析 |
4.1.4 入世给中国带来的成就和挑战 |
4.2 案例2 :吉尔吉斯斯坦 |
4.2.1 吉尔吉斯斯坦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分析 |
4.2.2 对吉尔吉斯斯坦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结果分析 |
4.2.3.入世对吉尔吉斯斯坦经济和贸易发展的影响 |
4.2.4 影响吉尔吉斯斯坦经济和贸易展的问题分析 |
4.3 案例3:越南 |
4.3.1 越南加入世贸组织---背景、进程与问题分析 |
4.3.2 越南加入世贸组织的主要承诺 |
4.3.3 越南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贸易发展的形势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入世后的俄罗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5.1 加入世贸组织给俄罗斯经济带来的机遇 |
5.1.1 强化市场竞争意识,改善了市场竞争环境 ,推动经济现代化 |
5.1.2 加入世贸组织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 |
5.1.3 制度创新引领,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吸引外资能力 |
5.1.4 完善国内贸易法规,尽快与国际贸易体制接轨 |
5.1.5 争取得到更多平等贸易地位的权利 |
5.1.6 破除服贸壁垒,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
5.1.7 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进一步扩大出 |
5.1.8 降低进.关税,给民众生活带来便利和实惠 |
5.2 加入世贸组织后,俄罗斯主要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5.2.1 入世后影响俄罗斯企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
5.2.2 入世后对俄罗斯出.产业的影响 |
5.2.3 入世后俄罗斯主要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评析 |
5.3 世贸组织框架下中俄贸易关系发展趋势 |
5.3.1 中俄贸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5.3.1.1 中俄贸易发展的现状 |
5.3.1.2 中俄双边贸易的主要特点 |
5.3.1.3 中俄双边贸易存在的问题 |
5.3.2 中俄贸易关系发展面临的新机遇 |
5.3.2.1 有助于扩大中俄双边贸易 |
5.3.2.2 有助于规范中俄双边贸易方式 |
5.3.2.3 有助于改善俄投资环境 |
5.3.2.4 有助于深化中俄金融领域合作 |
5.3.2.5 有助于扩大劳务合作及工程承包合作 |
5.3.3 世贸组织框架下中俄贸易关系发展的新挑战 |
5.3.3.1 低端消费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
5.3.3.2 增大中国引进俄先进技术的难度 |
5.3.3.3 中俄农产品贸易前景不乐观 |
5.3.3.4 在吸引外资方面对中国构成的压力 |
5.3.3.5 中俄边境地区的中方小企业面临的压力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 |
6.1 基本结论 |
6.1.1 世贸组织是“以规则为基础”和“以成员主导”的双重混合体 |
6.1.2 多数国家认可入世将给本国经济带来益处 |
6.1.3 俄加入世贸组织目的明确 |
6.1.4 俄入世将面临全球经济变化的激烈挑战 |
6.1.5 俄入世为拓展中俄经贸关系提供有利的契机 |
6.1.6 俄入世对发展本国经济和贸易利大于弊 |
6.2 具体的对策及建议 |
6.2.1 应致力于发展和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 |
6.2.2 应致力于用好用足世贸组织决策权 |
6.2.3 应致力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强大与繁荣 |
6.2.4 应致力于进一步完善国内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
6.2.5 应致力于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
6.2.6 应致力于产业的转型升级以提高核心竞争力 |
6.2.7 应致力于制度创新并加大对企业支持力度 |
6.2.8 应致力于建立人才智力保障体系 |
6.2.9 应致力于完善适应中俄两国相互投资的政策法规 |
6.3 本文研究的贡献性 |
6.3.1 理论上的贡献性 |
6.3.2 实践上的贡献性 |
6.3.3 研究不足 |
6.3.4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企业成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对企业成长的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论文的写作思路、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论文的写作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论文相关基本理论 |
2.1 技术性贸易壁垒理论 |
2.1.1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定义 |
2.1.2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分类 |
2.1.3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质 |
2.1.4 技术性贸易壁垒三要素 |
2.2 WTO/TBT协定与SPS协定 |
2.2.1 TBT协定综述 |
2.2.2 SPS协定综述 |
2.3 企业成长理论综述 |
2.3.1 企业成长的定义 |
2.3.2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2.3.3 企业成长环境理论 |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
3.1 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特点 |
3.2 技术性贸易壁垒发展的新趋势 |
3.2.1 通报数量越来越多 |
3.2.2 覆盖范围越来越广 |
3.2.3 技术要求越来越高 |
3.2.4 对安全、环保和能效的要求与关注越来越强 |
3.3 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启示 |
3.3.1 对我国政府及社会支持的启示 |
3.3.2 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启示 |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企业影响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4.1 我国出口企业及其成长状况 |
4.2 发达国家主要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影响 |
4.2.1 现行技术性贸易壁垒 |
4.2.2 未来技术性贸易壁垒 |
4.2.3 以玩具为例进行分析 |
4.3 出口企业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情况分析 |
4.3.1 出口企业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别分析 |
4.3.2 出口企业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损失分析 |
4.4 不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企业影响分析 |
4.5 出口企业屡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的根源 |
4.5.1 国外原因 |
4.5.2 企业自身原因 |
4.5.3 政府相关部门原因 |
4.5.4 宏观环境原因 |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企业成长影响的机理分析 |
5.1 出口企业成长影响因素分析 |
5.1.1·出口企业与出口企业成长的特征 |
5.1.2 影响出口企业成长的外因 |
5.1.3 影响出口企业成长的内因 |
5.1.4 技术因素对出口企业成长的机理分析 |
5.2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企业成长的影响效应 |
5.2.1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企业成长的正面推动 |
5.2.2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企业成长的负面推动 |
5.2.3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企业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出口企业成长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体系构建 |
6.1 建立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体系的必要性 |
6.1.1 解决我国出口企业成长过程中"信息不灵"的问题 |
6.1.2 国际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要求我国出口企业必须建立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体系 |
6.2 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体系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
6.2.1 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体系的目标 |
6.2.2 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体系的一般流程 |
6.2.3 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体系的实施步骤 |
6.3 出口企业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
6.3.1 出口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指标的设计原则 |
6.3.2 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评价体系的建立 |
6.3.3 出口企业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预警警度确定 |
6.4 我国出口企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评价 |
6.4.1 评价模型的选择 |
6.4.2 模糊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
6.4.3 模糊神经网络数据的归一化处理 |
6.4.4 运用神经网络学习算法训练网络并实现评价功能 |
6.4.5 对某出口企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实证分析 |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出口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策略 |
7.1 利用社会资本,成功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 |
7.1.1 加强法律意识 |
7.1.2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
7.1.3 案例 |
7.2 出口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成长路径 |
7.2.1 出口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则 |
7.2.2 出口企业应对现行技术性贸易壁垒 |
7.2.3 出口企业应对未来技术性贸易壁垒 |
7.2.4 企业在应对中的成长路径 |
7.3 出口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对策 |
7.3.1 创业期企业对策 |
7.3.2 成长期企业对策 |
7.3.3 成熟期企业对策 |
7.3.4 蜕变期企业对策 |
7.4 在成长中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 |
7.4.1 企业成长与企业社会责任 |
7.4.2 改进管理方法 |
7.4.3 发展技术创新 |
7.4.4 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出口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过程中的政府及社会支持对策 |
8.1 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工作的现状 |
8.1.1 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的收集与发布 |
8.1.2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预警与快速反应 |
8.1.3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应对 |
8.2 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8.2.1 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的现状 |
8.2.2 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存在的问题 |
8.3 基于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政府及社会支持应对对策 |
8.3.1 利用国际贸易规则,积极参加相关领域的国际活动 |
8.3.2 完善我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 |
8.3.3 加大基础性投入 |
8.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
(6)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界定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界定 |
二、研究意义 |
三、对有关概念的理解与诠释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
一、中国的研究 |
二、越南本国的研究 |
三、其他国家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结构 |
第四节 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重点 |
二、难点 |
三、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越南现代化启动的历史背景(1858—1945年) |
第一节 国际背景 |
一、世界现代化、工业化浪潮的加快及对东亚国家的冲击 |
二、西方殖民者对东南亚国家的入侵与殖民 |
第二节 国内背景 |
一、传统社会的特点及对现代化启动的制约作用 |
二、法国殖民统治对越南社会的影响及变化 |
第三节 越南封建王朝的改革及早期现代化思想 |
一、阮朝末期的改革运动及早期现代化思想的启蒙 |
二、创建民主共和政体的现代化进程的现代化思想 |
第四节 越南共产党的建立及其领导人民反法国、日本殖民者的胜利 |
第二章 两种社会制度影响下的越南现代化进程(1945—1975年) |
第一节 实行战时社会主义制度的北方现代化进程 |
一、越南民主共和国现代化指导思想——胡志明思想 |
二、抗法、抗美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
第二节 南越的依附性发展和美式现代化的破产(1954—1975) |
一、美式民主制度试验的失败 |
二、扭曲发展的经济现代化 |
三、美国失败的现代化实验——南越"战略村计划" |
四、南越社会的畸形发展 |
第三章 统一后越南对现代化道路的初步探索和严重挫折(1975—1986年) |
第一节 强化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危害与革新思维的提出 |
第二节 世界工业化第三次浪潮发展机遇的丧失 |
一、政治现代化进程:对国家的"苏式"政治整合及反思 |
二、经济发展走到崩溃的边缘 |
三、国家全面控制下的社会整合 |
四、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对现代化的负面影响 |
第四章 革新后,现代化走上正轨并进入第一个加速期(1986—1996年) |
第一节 革新伊始时期越共对现代化思想与理论的思考(1986—1991年) |
一、苏联、中国及一些国际组织对越南革新开放思想的影响 |
二、革新开放的总设计师——阮文灵的革新思想 |
三、强调思维革新和在革新中坚持"六项基本原则" |
四、"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提出 |
五、以民为本的社会现代化思想的提出 |
六、走向世界的新起点:"广交友,少树敌"外交政策的提出 |
第二节 革新开放的蓝图:《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设纲领》的出台(1991—1996) |
一、正式树立"胡志明思想"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
二、提出形成有国家管理的市场机制理论 |
三、提出民富国强、社会公平、文明的发展目标 |
四、提出"全方位、多样化"的外交路线 |
第三节 十年革新的举措与初步成就 |
一、越共六大和七大的召开的背景及对现代化的初步设计 |
二、在苏东剧变的压力下谨慎地进行政治革新 |
三、工作重点的转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进程 |
四、社会现代化进程逐渐步入正轨 |
五、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始出现 |
六、外交战略的成功转变和外交关系的新格局 |
第五章 金融危机冲击下越南对现代化战略的调整(1996—2001) |
第一节 八大召开与金融危机冲击下对现代化指导思想的调整 |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理论体系的探索 |
二、工业化、现代化思想的提出 |
三、对时代特征、国际形势的理论认识 |
四、以民为本的社会发展思想的深化 |
第二节 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下越南现代化进程的减速及调整 |
一、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改革与调整 |
二、金融危机后对经济现代化战略的调整(1996—2001) |
三、现代社会的特征开始显现 |
四、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 |
五、八大的外交方针及对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作用 |
第六章 越南现代化进程的第二次加速期(2001—2006) |
第一节 现代化思想与理论的发展 |
一、认为国际形势和外部环境有利于越南推进现代化进程 |
二、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思想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三、新战略的形成: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 |
四、强调分配公平和加快文化对外交流 |
五、利用全方位外交推进现代化的思想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第二次加速 |
一、政治体制改革进程提速 |
二、经济现代化的第二次加速 |
三、社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 |
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态出现恶化趋势 |
五、全方位外交政策的成果及对现代化的推进 |
第七章 迈出改革新步伐(2006-2010) |
第一节 越共十大以来关于现代化建设的新思想 |
一、加强党建新思想的提出 |
二、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对越南的影响在增强 |
三、开展新农村建设,强调要实现社会的进步与公平 |
四、提出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的对外开放新战略 |
第二节 中国现代化理论与思想对越南的影响 |
第三节 现代化进程的新进展 |
一、现代民主政治的特点日益凸现 |
二、增长快速和危机并存的经济现代化进程 |
三、现代社会端倪初现 |
四、全面开放态势的形成 |
五、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成为社会共识 |
六、越共"十一大"后现代化发展的走向 |
第八章 越南现代化进程中经验与教训 |
一、经验 |
二、教训 |
第九章 对越南现代化进程水平的综合评估 |
第一节 对经济现代化进程水平的评价 |
第二节 对社会现代化进程水平的评估 |
第三节 对经济、社会的综合现代化水平的评估 |
第四节 对生态现代化的评价 |
第五节 对政治现代化的评价 |
一、政治现代化评价标准 |
二、对政治现代化进程水平评价 |
第六节 对国际现代化的评价 |
一、国际现代化的定义及其水平定量评价标准 |
二、对越南国际现代化水平的评价 |
第七节 对文化现代化的定量评价 |
一、文化现代化的定义及其水平定量评价标准 |
二、对文化现代化定量评价 |
第十章 越南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演变及特点 |
第一节 统一前南、北方现代化模式及特点(1945至1975年) |
一、北方仿效苏联的"战时社会主义模式"的实践 |
二、资本主义影响下的南方现代化模式的构建及其失败 |
第二节 苏式经典社会主义模式在全国的确立、挫折及初步变革(1975—1986年) |
一、高度集权政治现代化模式的进一步强化 |
二、高度集中与统一的经济现代化模式 |
三、国家高度控制下的社会发展模式 |
四、经典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和危害 |
第三节 现代化模式的全新转型及趋向:自主型发展模式的形成(1986—2006年) |
一、越共探索有越南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 |
二、在稳健的基础上向民主、分权和法制化转型的后全能政治模式 |
二、向市场化不断迈进的社会主义定向经济模式 |
四、逐步走向国家社团主义的开放、注重民生和多元化的社会及文化发展模式 |
第四节 十一大后,越南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走向 |
一、具有越南特色的政治现代化模式正在构建 |
二、长期坚持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体制取向 |
三、长期坚持国家管理下的社会发展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WTO背景下中国的产业转移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WTO 背景下中国的产业转移战略概述 |
一、产业与产业转移的定义 |
二、产业转移的类型 |
三、产业转移的路径 |
四、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期和面临的挑战 |
五、WTO 背景下中国的产业转移战略概述 |
第二章 中国的产业转移战略的背景分析 |
一、经济全球化:国际产业转移的大背景 |
二、加入WTO:中国的产业转移战略的特定背景 |
三、入世之后中国产业转移的新变化 |
第三章 WTO 背景下中国的国际产业承接战略(上)——国际制造业承接战略 |
一、国际制造业转移趋势的新变化 |
二、中国制造业承接的比较优势与制造业发展的现状 |
三、WTO 背景下影响产业转移的货物贸易规则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制造业承接的影响 |
四、WTO 背景下中国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的战略措施 |
第四章 WTO 背景下中国的国际产业承接战略(下)——国际现代服务业有序承接战略 |
一、服务、服务贸易与服务业转移 |
二、服务业承接对东道国的影响 |
三、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新趋势 |
四、中国服务业的发展和承接现状 |
五、中国入世对服务业承接的承诺分析 |
六、WTO 背景下中国有序承接国际现代服务业的战略措施 |
第五章 WTO 背景下中国产业的适度外移战略 |
一、从“走出去”到中国产业外移 |
二、中国产业外移的发展现状 |
三、适度外移与过度外移 |
四、WTO 背景下中国企业在产业外移中的权利 |
五、推进WTO 背景下中国产业适度外移的战略措施 |
第六章 WTO 背景下中国的国内产业区域转移战略 |
一、国内产业区域转移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别 |
二、国内产业区域转移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动因差异及目标差异 |
三、中国国内产业区域转移的特征 |
四、入世之后国内产业区域转移政策环境的变化 |
五、WTO 背景下推动国内产业区域转移的战略措施 |
第七章 中国的产业转移战略的战略重点 |
一、产业创新与产业转移创新 |
二、产业转移创新与自主创新 |
三、中国的产业转移战略的战略重点 |
四、推进产业转移创新向自主创新演进 |
第八章 汇率变化与产业转移 |
一、中国入世与人民币升值 |
二、日元升值的产业转移教训 |
三、人民币升值的产业转移效应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8)入世后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2. 专业设置对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的意义 |
2.1 专业设置对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的意义 |
2.2 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
3. 入世对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影响 |
3.1 旺盛人才需求市场的形成奠定了专业设置的新平台 |
3.2 产业结构和岗位结构的变化打开了专业设置的新视野 |
3.3 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产生了专业设置的新动力 |
3.4 强有力的政策支撑提供了专业设置的新保障 |
4. 入世后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原则研究 |
4.1 市场导向性原则 |
4.2 岗位针对性原则 |
4.3 适度超前性原则 |
4.4 主次协调性原则 |
4.5 相对稳定性原则 |
4.6 实践可行性原则 |
5. 入世后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基本要求 |
5.1 拓宽专业视野 |
5.2 提高适应程度 |
5.3 加大创新力度 |
6. 入世后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专业结构构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湖南建设类高职专业设置研究 |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想 |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对高职教师管理的启示 |
后记 |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9)加入WTO对湖南省研究生教育的影响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湖南省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分析 |
2.1 湖南省研究生教育与湖南经济发展状况的关联状况 |
2.2 湖南省研究生教育竞争力的现状 |
2.3 小结 |
第三章 加入WTO对湖南省研究生教育的影响 |
3.1 加入WTO 后湖南省高等教育外部环境变化对研究生教育的影响 |
3.2 加入WTO 后我国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对湖南省研究生教育的影响 |
3.3 加入WTO 对湖南省研究生教育的直接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WTO背景下湖南省研究生教育的对策研究 |
4.1 WTO 背景下湖南省研究生教育的SWOT 分析 |
4.2 WTO 背景下湖南省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优势-机遇战略 |
4.3 WTO 背景下湖南省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劣势-机遇战略 |
4.4 WTO 背景下湖南省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优势-挑战战略 |
4.5 WTO 背景下湖南省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劣势-挑战战略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10)中外行业仲裁法律制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研究之目的、方法与范围 |
第一节 研究之目的 |
第二节 研究的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的范围 第二章 仲裁制度概述 |
第一节 仲裁是解决争议的有效机制 |
一、仲裁的类型、特征和优势 |
二、一种既古老又现代的复合文化 |
三、仲裁是不同法系的桥梁 |
四、仲裁与ADR |
第二节 仲裁的属性 |
一、仲裁的法律属性 |
二、仲裁的专业属性 |
三、仲裁的民间属性 |
四、仲裁的服务属性 |
第三节 仲裁与WTO争端解决机制 |
第四节 商事仲裁的扩大化发展趋势 |
第五节 中国特色的仲裁法律制度 第三章 行业自律机制初探 |
第一节 行业商协会概述 |
一、行业商协会的概念 |
二、行业商协会的性质 |
三、行业商协会的特征 |
四、行业商协会的功能 |
第二节 行业商协会的本位优势 |
第三节 中外行业商协会的发展状况 |
一、国外行业商协会的成功经验 |
二、行业商协会在中国的蓬勃发展 |
三、对发展中国行业商协会的建议 |
第四节 行业自律机制在解决争端中的作用 |
一、行业自律的权能 |
二、行业争端解决权的优越性 |
三、行业自律机制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行业仲裁与仲裁行业之理性思辨 |
第一节 行业仲裁理念的缘起 |
第二节 仲裁行业与传统产业 |
第三节 仲裁观念重构过程中的仲裁行业 |
一、专业化期盼——仲裁行业是专业服务行业 |
二、风险控制观念的扩张——仲裁控制风险 |
三、时间成本管理——仲裁节约时间 |
四、追求公平与效益 |
第四节 行业仲裁与仲裁行业是一朵并蒂莲 第五章 中国行业仲裁发展之回眸 |
第一节 仲裁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
一、新中国成立以前 |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 |
三、中国第一部仲裁单行法的诞生 |
四、《仲裁法》实施十年以来 |
第二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业仲裁 |
一、经济合同仲裁 |
二、技术合同仲裁 |
三、着作权仲裁 |
四、劳动争议仲裁 |
五、存在的弊端 |
第三节 1995年《仲裁法》框架下的行业仲裁 |
一、中国第一部仲裁立法的历史意义 |
二、仲裁机构组建的行业因素 |
三、专业仲裁员名册与行业仲裁 |
四、商会的作用 |
第四节 仲裁推广与行业仲裁的雏形 |
一、建筑行业仲裁 |
二、金融行业仲裁 |
三、消费争议仲裁 |
四、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 外国行业仲裁的演进和发展 |
第一节 英国的行业仲裁 |
一、GAFTA仲裁 |
二、FOSFA仲裁 |
三、伦敦海事仲裁员协会(LMAA)仲裁 |
第二节 美国的行业仲裁 |
一、美国仲裁协会(AAA)的行业仲裁 |
二、美国证券仲裁——NASD仲裁 |
第三节 国际商会(ICC)的行业仲裁 |
第四节 日本的行业仲裁 |
第五节 ICSID仲裁 |
第六节 行业仲裁与《纽约公约》 |
第七节 体育仲裁 第七章 涉及中外行业仲裁几个理论与实务问题之比较 |
第一节 理念层面 |
第二节 立法层面 |
第三节 体制层面 |
第四节 实务方面 |
第五节 比较的意义在于借鉴 第八章 行业仲裁发展之前瞻 |
第一节 行业仲裁方兴未艾 |
第二节 行业仲裁将成为世界趋同的法律语言 第九章 发展中国行业仲裁的必要条件 |
第一节 仲裁机构 |
一、商事仲裁机构 |
二、仲裁机构是仲裁法律服务的提供者 |
三、仲裁机构应成为专业化仲裁的先行者 |
第二节 仲裁员队伍和专家队伍 |
一、仲裁员(Arbitrator)的权力和条件 |
二、专家(expert)队伍对仲裁的影响 |
第三节 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的破除 |
第四节 仲裁立法的改进 第十章 发展中国行业仲裁的有益尝试 |
第一节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CIETAC)的仲裁实践 |
第二节 CIETAC发展行业仲裁的新思路 |
第三节 仲裁机构与行业商协会优势互补 |
一、仲裁机构在解决纠纷中的优势 |
二、行业协会对于解决行业争端的优势 |
三、仲裁机构与行业协会的合作乃天作之合 |
第四节 行业仲裁中心的运作机制 |
一、行业协会/行业仲裁中心协助制定行业仲裁规则 |
二、联合制定仲裁员名册 |
三、行业仲裁中心组织机构与工作程序 第十一章 完善及发展中国行业仲裁的思考及其建议 |
第一节 行业仲裁的构建——建立适度规模的行业仲裁网络 |
一、行业自律管理体制与行业内仲裁规范 |
二、行业协会仲裁的优势 |
三、提倡发展我国的行业内仲裁以及行业仲裁网络 |
第二节 行业仲裁与机构仲裁的整合 |
一、借鉴外国行业仲裁经验,应赋予中国行业仲裁以法律效力 |
二、仲裁机构项下的仲裁 |
三、实现行业仲裁和仲裁机构的整合是产业与法律结合的新亮点 |
第三节 行业自律机制与行业仲裁规范 |
第四节 法律机制如何适应新的变化 |
一、加快关于行业商协会的立法 |
二、适时修订《仲裁法》,赋予行业仲裁以法律效力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四、入世后建筑企业面对的机遇与挑战(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D]. 赵永斌. 山西大学, 2021(02)
- [2]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D]. 李其成.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7)
- [3]新形势下中俄经贸合作发展研究[D]. 陈泊昊. 东北财经大学, 2016(06)
- [4]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问题研究[D]. 刘莲娜.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5(12)
- [5]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企业成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徐战菊.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9(06)
- [6]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D]. 齐欢. 云南大学, 2011(02)
- [7]WTO背景下中国的产业转移战略研究[D]. 羊绍武. 西南财经大学, 2006(11)
- [8]入世后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研究[D]. 王君毅. 湖南师范大学, 2005(09)
- [9]加入WTO对湖南省研究生教育的影响与对策[D]. 丁琼.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5(12)
- [10]中外行业仲裁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 黎晓光. 中国政法大学, 2005(06)
标签: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金融监管改革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