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羊毛衫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及优化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罗璇[1](2018)在《基于参数模型的羊毛衫虚拟展示研究》文中提出羊毛衫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服装,因其保暖性佳、弹性强、款式美观、穿着舒适等特点,受到人们的青睐,在服装产业中有重要的地位。在人们追求着装个性化的今天,随着生产工艺的改进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原料、新工艺、新款式层出不穷,羊毛衫服装设计也向着定制化、时尚化、快速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三维虚拟着装实时展示的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羊毛衫设计中。目前羊毛衫CAD(Computer Aided Design)系统更多是偏向工艺设计、花型设计及织物仿真,难以满足羊毛衫从三维款式设计到虚拟着装展示的多种需求。为此,本论文以三维人体模型为基础,在羊毛衫三维款式设计、二维样板生成及虚拟着装展示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工作,主要内容包括:1、基于三维人体特征的羊毛衫款式模型生成的研究。在分析羊毛衫款式设计及编织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人体特征的羊毛衫款式模型构建方法。首先,采用人体切环算法获取人体特征点,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羊毛衫款式结构特征获取款式关键点。其次,以四肢、胸、腰、臀等关键部位特征切环为基础,采用分段分配的方法建立羊毛衫宽松量模型,通过调整款式松量,实现款式关键点与人体空余量之间的改变,利用曲线拟合方法对款式区域进行划分。最后,采用曲面插值的方法,实现羊毛衫款式曲面的生成,通过对曲面的拼合与平滑得到完整的羊毛衫三维款式模型。2、羊毛衫二维样板生成的研究。以基于映射函数的方法实现羊毛衫三维款式模型到二维样板的映射,构建多种款式样板。以款式结构特征为依据,对三维款式模型进行区域划分,提出了三维到二维的映射算法,利用直接映射的方法实现三维款式相对应样板的生成,在此基础上,改变样板边界参数方程,得到目标二维样板,以此丰富款式样板。3、羊毛衫成形纹理样板的研究。在款式样板尺寸提取的基础上,采用参数化成形工艺的计算方法,实现款式样板向成形样板的转化。通过对花型图元的二维贴图与图元网格变形相结合的方法构建羊毛衫成形纹理样板。将得到的纹理样板与款式样板进行纹理映射,可以实现羊毛衫组织结构的展示。根据羊毛衫成形样板,以线圈结构的几何模型为基础,建立了羊毛衫原料消耗的预测模型,并由此推导了原料消耗的数学表达式,以此作为对不同款式和不同原料的羊毛衫成本预估依据。4、基于物理模型的羊毛衫服装网格顶点约束集合的研究。在羊毛衫物理仿真中,以基于PBD模型构建羊毛衫服装网格顶点的约束集合,用以维持羊毛衫在仿真中网格的稳定。根据两点距离的约束保持羊毛衫在三维缝合中的尺寸稳定,以点面约束处理三维羊毛衫与三维人体的碰撞响应,实时地展示羊毛衫的三维穿着效果。5、基于距离域的羊毛衫力学仿真模拟研究。为了快速实现三维羊毛衫穿着于人体的物理仿真效果,提出了基于距离域的服装网格力学分析方法。以羊毛衫与人体间距作为服装网格子区域划分的参数量,通过调整每一等级参数量的大小,可以增大或者减少服装对应子区域数量。在每一子区域中,采用力学模型对该区域进行受力分析,包括重力与其他作用力,利用力学模型推导了子区域网格沿坐标轴位移的力分量,进而实现三维羊毛衫在该区域的悬垂模拟。通过改变羊毛衫与人体之间的参数量的大小,并结合区域力学模型,可调整三维羊毛衫的仿真速度与效果,以达到两者的最佳平衡。6、羊毛衫虚拟展示系统的实现。为了验证本文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以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和OpenGL作为开发工具,实现了具有良好交互式设计界面的羊毛衫虚拟展示系统。该系统实现了羊毛衫三维款式曲面构建、羊毛衫三维款式模型到二维样板的映射、成形纹理样板建立、服装子区域划分以及子区域力学模型等算法,能够对羊毛衫款式、样板、纹理进行设定,可快速生成三维羊毛衫的着装效果。通过对多款羊毛衫生成及着装仿真测试,证明了系统的高效性和所提算法的有效性。综上所述,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围绕羊毛衫三维着装展开研究,解决了羊毛衫款式构建,参数化样板生成,羊毛衫褶皱悬垂模拟等问题,实现了具有羊毛衫款式特征及成形纹理特色的羊毛衫虚拟展示系统。此系统直观、高效地帮助设计人员进行羊毛衫产品开发,同时也为羊毛衫动态虚拟展示和个性化定制服务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法。
郭慧[2](2018)在《基于仿真技术的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线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线由于产品种类繁多、生产过程复杂、生产计划多变、在制品积压现象严重等特点,使得生产车间的管理控制难度大,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难免会造成不必要的工时成本、人力成本、物流成本的浪费。然而传统的数学解析方法难以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排产计划的制定、新产品的调试生产等,系统仿真技术作为全面管理生产系统的一个新的方向,具有时间和成本上的优点。利用系统仿真技术,可以迅速地发现生产系统中的潜在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方案,通过在系统仿真环境中验证改进方案,实现生产系统的优化,为生产系统的管理实践提供决策信息。本论文针对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羊毛衫生产车间,基于系统仿真理论、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以关键设备利用率、产品生产周期、工人工作率、在制品库存为目标,实现了生产车间设施布局的优化与作业排产的优化,缩短了产品生产周期,提高了设备与工人的利用率,缓减了在制品的库存压力。首先在分析生产线的生产流程、生产物流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对设备参数、产品参数的采集与统计分析,抽象出生产系统模型的输入数据,以此为基础基于WITNESS建立了单订单的生产系统仿真模型,通过模型运行数据的分析,了解到了生产系统的瓶颈工序。其次针对生产系统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生产线的设施布局优化方案,通过对比原生产系统与优化后生产系统的产品生产周期、设备或工人的利用率、在制品库存,证明优化后的方案有效可行,并反复调试验证模型获得设施布局的最优方案,为生产线的调整改造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数据基础。最后针对该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线的排产问题,给出了优化方法与算法,通过得到的初始方案输入仿真模型进行实验,最后得出各方案产品的生产周期,通过对比获得生产系统的最优排产方案,为生产系统排产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李丹[3](2017)在《基于MTM的羊毛衫生产标准工时制定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标准工时主要是企业用来确定作业或者产品的工作量,制定生产与成本计划,制定工作标准,改进工作。因此建立标准工时是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进行管理优化的必要条件,解决生产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中国的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对标准工时的制定不够重视,导致标准工时的研究相对薄弱,生产管理效率不高。本文以某羊毛衫生产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预定时间标准的典型方式MTM(Methods-Time-Measurement)对羊毛衫生产工时进行制定与研究,促进企业实施标准化、现代化管理。文中首先对羊毛衫生产工艺的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羊毛衫生产中耗时最长、操作难度较大的编织和缝合工艺进行了作业分析,针对其工作特点划分出横机编织、手摇横机编织、套口缝合和手工缝合四大类工序进行了详细的动作要素分析。针对时长为120分钟的影像操作视频进行整理分析,使用MTM-UAS语言系统细分出308条基本动作,提取出毛衫生产的117个作业要素;通过整合划分作业要素,建立了羊毛衫生产过程构架,并根据过程构架内容逐级建立数据模块。最后将羊毛衫实际工作时间测量与MTM法两种方式进行对比,确定MTM法的合理性。最后应用标准工时的构成方法计算出羊毛衫生产的标准工时。文中研究成果的意义在于:MTM能应用到中国劳动密集型企业(服装制造业)中,可以帮助这些企业制定比较精确的标准工时,最终达到符合企业生产与控制的实际要求,进一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从而推动企业实现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变和完善,推动我国羊毛衫制造业的发展。
孟金凤[4](2016)在《立体成型电脑横机三角结构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近几年举办的国内外各种纺机展上,吸引人眼球的依然是拥有高技术核心的新型电脑横机。尤其对全成型电脑横机和高速电脑横机而言,不管是在创新上,还是在技术上,仍然是被国外电脑横机占领。对国内纺织机械而言,“中国制造2025”提出:高端纺织装备是纺织机械发展的重点,坚持以创新为动力,使我国纺织机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快速迈进。所以需要国内行业的不断努力,走自主创新之路,研发适合国内电脑横机市场需求的电脑横机系列。近些年,企业最棘手的问题就是针织产品的缝合,因而怎样在劳动力紧缺、成本高的情况下提高针织产品的生产效率,成为了整个行业急于探寻的问题。所以在这种环境下,实施中国制造2025,国产电脑横机高端化、智能化迫在眉睫。当前国产电脑横机上的全成型针织服装均是在三功位横机上采用1隔1排针的工艺编织而成。2015年6月在上海纺织机械展会上首次展出五功位电脑横机,是西安工程大学与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新型电脑针织横机。虽然在针织物组织花型开发上得到了10倍以上的提高,但是在1隔1排针编织全成型针织服装上的开发还未深入的研究。所以本课题针对双针床五功位电脑横机提出立体成型这个概念,区别于目前国内外提出的全成型概念。另一方面,五功位电脑横机尚未大量投入生产,经实际研究和分析得出:五功位电脑横机的走针轨道不够优化;织针组件受到的阻力较大;全五功位花型的编织方面速度仅为0.6m/s左右,较低。正是基于以上两点,提出立体成型电脑横机三角结构的研究。本课题研究立体成型电脑横机三角结构的主要的任务就是在现有双针床的电脑横机编织完成后就形成具有形状与规格的成型或半成型衣坯,做到下机后只需少量缝合甚至不需要进行缝合就能形成所要求的针织成品。即在降低劳动成本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电脑横机产品的缝合工序,使针织产品更加舒适、合身和美观。本课题以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五功位编织技术为支撑,首先,分析了五功位的编织原理与走针轨迹,结合实物图分析了五功位基本组织特点,为针织物组织花型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然后,建立简化的力学模型对五功位电脑横机织针组件与三角间的受力以及主要三角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研究,为本课题三角结构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其次,优化了五功位电脑横机的部分编织三角。从理论上分析,优化后整体三角机构运行的稳定性得到了提高;在编织功能不变的情况下,三角机构的受力得到改善。最后,提出在五功位针床上增加辅助牵拉机构——压脚装置,为立体编织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在此基础上,描述了已开发出来的五功位立体花型样片,同时基于双针床探讨了立体成型针织服装的编织工艺。希望本课题的研究成果能给国内同行业一定的指导和借鉴。图60幅,参考文献129篇。
洪岩[5](2014)在《横编毛衫工艺设计系统的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横机毛衫作为一类服装产品,长期以来备受人们的喜爱。应用先进的CAD技术辅助进行毛衫产品的设计,可大大提升产品设计质量、提高产品开发速度。它是横编企业加速产品研发、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强力工具。目前,市场上的横编羊毛衫CAD系统的应用普及率并不高。究其原因,是由于目前的CAD系统依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造成的:传统毛衫CAD通常以编织工艺单的制定为重点,其收放针模型较为陈旧,对收放针要求复杂的部位收针效果不佳;产品的成本核算与自动放码等功能研究上依旧欠缺。因此,本课题在对传统毛衫工艺软件调研使用的基础上,通过对针织物克重估算方法及服装放码原理进行深入研究,对毛衫产品的成本估算及放码计算进行了重点完善。旨在开发出一套高效、实用、快捷的横编毛衫工艺设计系统。首先,本文探讨了毛衫产品的廓形特点,对毛衫的款式进行了系统性的分类,建立了相应的毛衫款式数据库及编织工艺模板库,方便工艺员在设计时直接调用;其次,重点研究了横编毛衫工艺设计的数学算法模型,包括收放针算法、毛衫克重算法以及自动放码算法,更新了部分工艺计算的方法和公式,建立了毛衫克重估算模型和毛衫点位移放码模型。在此基础上,本文以C++为系统开发语言,Access2003作为数据库平台,在VC6.0的编程平台下开发了本套横编毛衫工艺辅助设计系统,系统完善了毛衫工艺CAD在成本核算及自动放码计算方面的功能。同时,优化了软件的使用界面,简化了操作,使工艺设计过程实现了所见即所得的使用效果。最后,通过应用本系统进行了一款横编毛衫产品的开发为例,验证了开发的横编毛衫编织工艺辅助设计系统在编织工艺单制定、成本估算及自动放码计算方面的实用性和准确性。
李延俊[6](2014)在《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北地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冬季气温低寒并且持续时间长,恶劣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当地建筑的保温和采暖是建筑热工研究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村民们依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和当地的生活习惯,使用火炉、火墙、火炕等方式进行冬季采暖。然而,乡村住宅存在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差、密闭性能差、建筑空间布局不合理等缺陷,传统的采暖方式也存在采暖效率低、排烟不畅等不足。较差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和密闭性能还造成巨大的采暖能耗浪费。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乡村地区非商品能源存在被常规商品能源替代的趋势。如何在改善西北地区乡村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的同时应对当地日益增长的化石能源需求?本论文对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进行研究。通过优化建筑空间布局和建筑围护结构构造设计,提高乡村住宅的保温性能;优化被动式太阳房、火炕等采暖设施,充分利用西北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乡村地区巨大的生物质能储量来改善住宅室内热环境;优化乡村住宅采暖方式,提出各地区乡村住宅适宜的采暖模式。本论文通过现场调研、理论推导、热环境测试、软件模拟四种方法来研究西北地区乡村住宅的采暖问题。本论文研究得到的主要成果为:(1)创建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设计指标及采暖设计原则;利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首次对西北地区进行乡村住宅采暖设计气候区划;(2)全面、定量地探讨了乡村住宅各项设计参数对建筑能耗的影响;提出西北各地区适宜的建筑设计参数和围护结构保温构造做法;(3)创建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设施适用及优化原则;优化直接受益式太阳房,提出附加阳光间式太阳房关键设计参数推荐值;确定西北地区乡村住宅最适宜的火炕形式;提出炊事火炉连接热辐射箱为起居室采暖的运行机制;(4)创建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适宜采暖模式参数体系;依据各地区气候条件、资源条件及村民生活习惯,设计西北各地区典型乡村住宅实例;在软件DesignBuilder中创建典型乡村住宅实例的计算模型并进行能耗模拟计算。本论文的研究改善了西北地区乡村住宅的冬季室内热环境,有利于乡村住宅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建筑应用,增加了当地能源供给,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能源互补。
李胜华[7](2012)在《毛衫工艺单的电脑横机编织状态图形转换的研究》文中提出电脑横机是机械、电子、纺织三方技术发展的结晶,是技术含量较高的纺织设备。经过中国近几年的发展,国产电脑横机的相关技术也有飞速的发展,不仅是在机器设备精密度、控制系统精度和稳定上,而且随之而来的与其配套的工艺打版软件也有了快速发展。目前国产电脑横机主流打版软件主要是毕加索、恒强等,这些打版软件在功能上基本差不多,但国产的打版软件与德国的M1相比较,它们的差距比较大,主要在于设计软件的出发点不一样,国产打版软件的设计思想基础是机器,即根据电脑横机工作原理设计出打版软件。然而德国的M1系统是根据针织工艺来设计,其在针织工艺设计方面和织物模拟的真实感方面做的很好,除此之外还配有仿真技术,这些都是国产打版软件所没有的。国产电脑横机如果想要做出高精密织物,其难度可想而知。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首先从针织行业的发展趋势阐述国产电脑横机及其打版工艺软件的发展形势,并介绍了毛衫工艺设计软件的发展状况。根据毛衫工艺设计软件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国产电脑横机打版软件及其工艺软件在国内发展存在的优点与缺点,并提出本文的立意点、找出了解决方案。分析完问题内容后,参考国内外先进的针织工艺以及电脑横机软件技术,并运用面向对象的设计理念设计系统的总体框架,找到各个问题的关键点,利用模块化设计思路分别解决各个问题。然后在电脑横机工作原理和羊毛衫工艺设计及其不同部位收放针算法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本课题所设计的电脑横机工艺设计软件的整体构架、不同模块的功能及其程序的设计原理。该系统以Windows XP为开发平台,利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2005作为编程工具,选择C#作为开发语言、Access数据库、文本文件作为数据存储载体。运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和模块化设计理念进行系统开发,将系统分为八大模块,其中包括登陆模块、注册模块、数据计算模块、图形显示模块、花型设计模块、文件导入模块、衣片轮廓设计模块、帮助模块等。根据软件的设计的基本原则,遵循稳定性、友好性、隐蔽性、科学性、逻辑性等设计思想,本着各个模块内的功能完整性,使各个模块有机的组合在一起。侧重突出纺织针织特色,以针织工艺作为系统设计的出发点,以毛衫设计理念作为系统设计的重点,以大众的使用习惯作为系统的设计方向。在图形模拟模块中以40种基本电脑横机编织动作图形单元作为花型图形模拟的基础,以文本文件作为花型编织信息的保存对象。设计了一套完整的花型编辑、花型设计功能以及鼠标定位系统,使后续的花型设计、修改有了保证。在各模块之间明确了主次,使系统的协调性、稳定性、准确性有保证。最后对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作了相关总结,并提出了该工艺设计软件的不足之处,同时做出了展望。
姚晓林[8](2011)在《横机应用软件功能分析》文中提出阐述了横机应用软件目前主要的作用,包括资料管理、自动计算、工艺安排、工序工时管理、纸样运用和与电脑机协作等,结合软件的功能分析,对比软件的功能发展变化,分析横机应用软件系统的发展方向。
赵建英[9](2010)在《基于涌现性的产业集群知识竞争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受到理论界的极大关注,同时,作为一种发展战略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采用。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产业集群(如广东的“块状经济”,浙江的“一镇一品”、“一村一品”,山东等地以大企业带动的产业集群等)蓬勃发展,成为“中国制造”的重要载体和带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我国以珠三角、长三角为代表的产业集群,主要依靠低成本、低价格获取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是短暂的、不稳定的和脆弱的,既不会形成持久的竞争力,更难以实现集群的可持续发展。从2004年开始,已经有一些曾经辉煌的低成本型产业集群出现衰退迹象。2008年,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发端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传导效应开始显现,我国以劳动密集型、低技术含量和出口导向为主的集群企业大批倒闭更是产业集群竞争力不足的集中暴露。从知识与产业集群发展的关系来看,知识要素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无论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还是传统产业集群,长期持续竞争优势都依赖于知识的聚集。知识是知识竞争力的源泉,然而知识本身并不是竞争力,知识的创造性运用即基于知识基础上的持续创新能力才会形成知识竞争力。持续创新的技术与产品不断创造新的市场,使整个集群保持持续的技术与市场领先,从而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本论文基于复杂自适应系统的涌现的视角,分析探讨产业集群知识竞争力的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并通过构建产业集群知识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首批国家级软件产业园的知识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产业集群在金融危机中暴露的知识竞争力弱的突出问题提出提升我国产业集群知识竞争力的对策措施。力图对弥补我国产业集群竞争力不强的缺陷,实现产业集群的升级,促进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驱动、依赖传统要素的低成本向知识驱动、依赖持续创新的转变发挥一定的实践指导和借鉴作用;同时论文明确地将知识竞争力和产业集群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既是对产业集群研究的一个延伸与补充,也是对知识竞争力理论都是一种拓展与创新,同时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思路。论文分七章进行分析论述:第一章,导论。提出问题,综述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并提出本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这是论文研究的基础。第二章,对现代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基础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现代产业集群的根本是知识的聚集,其长期竞争优势的来源即知识竞争力。第三章对产业集群的性质进行分析,说明产业集群是一个复杂自适应系统,产业集群知识竞争力是集群主体创造性运用知识的一种涌现。第四章,分析论述影响产业集群知识竞争力涌现的四个因素:构材效应、结构效应、规模效应和环境效应,其中尤以构材效应和结构效应为重点研究内容。第五章,构建产业集群知识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首批国家级软件产业园的知识竞争力进行评价、排序和述评,给出了提升知识竞争力的努力方向。第六章,对我国产业集群知识竞争力弱的突出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产业集群知识竞争力培育与提高的思路与对策措施。第七章,对论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并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在研究方法上,本论文主要运用了理论演绎、比较分析、博弈分析、层次分析等方法进行了规范分析,同时还采用了一些相关的案例,如我国第一个羊毛衫产业集群——洪合羊毛衫产业集群由盛而衰、我国首批国家级软件工业园的实证研究等,对规范研究的结果进行了实证的论证。案例资料的收集则通过实地考察、网络论坛的讨论、借鉴其他学者的研究等方法进行。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比较RHA知识竞争力的概念与对创新的含义,建立了知识、创新与知识竞争力之间的联系:知识是知识竞争力的基础,但知识本身不是直接的竞争力,知识只有经过流动和创造性运用才能转化为竞争力,知识流动和运用的过程即创新的过程,创新的实质就是知识向人工制品或服务的转化以及新知识的生成过程,创新是知识转化为竞争力的桥梁与途径。(2)从历史演化的角度看,知识要素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可以说现代产业集群的根本就在于知识的聚集。与其他经济体一样,集群竞争优势等于成本领先优势和差异化优势之和,然而无论是成本领先还是差异化都存在“有效期”,成本领先和差异化都与持续创新密切相关,产业集群由于是相关产业在相对狭小的地理区域的集中,成本领先和差异化的有效期都在缩短。持续创新的技术与产品不断创造新的市场,使集群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只有持续创新能力才能带来集群长期竞争优势。基于知识和创新的产业集群知识竞争力是集群持续创新能力从而是集群长期竞争优势的来源。(3)产业集群是一个复杂自适应系统,集群知识竞争力是集群层次的竞争力,而集群创新的主体依然是企业,集群企业创新并非必然导致集群知识竞争力的提高,知识竞争力是集群微观主体创新在集群宏观层次的涌现。产业集群知识竞争力涌现的影响因素包括:构材效应、结构效应、规模效应和环境效应。产业集群知识竞争力涌现的构材效应反映构成集群的组分的知识存量、知识在集群中的配置与流动、知识运用即集群主体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与群外单个企业相比,产业集群为知识流动、共享与创新创造了更优越的条件:集群内部知识更加密集、非正式交流渠道更加畅通、更优越的知识流动与共享“吧”,并促进了集群企业基于知识能力的分工合作。(4)作为一个复杂自适应系统,产业集群知识竞争力还受到集群结构的影响。集群知识竞争力的涌现的结构效应包括:①集群创新主导者选择机制,即集群中好的创新主体是否能被“选中”作为集群创新主导者;②集群主体间的匹配与协同机制是否为集群创新提供了支持;③集群创新的正反馈机制是否形成,促进集群各主体创新的活跃度,促使集群处于混沌的边缘,为知识竞争力的涌现创造条件。(5)系统的整体涌现性总是带有环境的深刻烙印,一个有效的产业集群必然是一个开放的知识系统。对于知识竞争力的涌现而言,集群规模并非越大越好,两者呈现倒U型关系。(6)通过构建一个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首批国家级软件产业园的知识竞争力进行了测度与述评。结果如下:北京、上海软件园是第一层次,综合得分超过80分;第Ⅱ层次的软件园有杭州、南京、广州和济南,与第Ⅰ层次相比具有明显的差距,同时在第Ⅱ层次内部之间,综合得分差距不大,竞争激烈;第Ⅲ层次的软件园有大连、成都和西安,不仅在综合得分上较低,在各分项指标上与其他层次有很大差距。(7)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产业集群的突出问题是知识聚集不够,产业集群知识竞争力差。其原因主要是:①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②价值链不完整且基本集中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产品的附加值低;③规模普遍较小,龙头企业缺乏,核的吸附作用不强;④主体间沟通联系、配套协作水平较低,合作协同机制尚不健全。针对我国产业集群知识竞争力弱的原因,从构材效应、结构效应、环境效应和规模效应四个角度提出了提升我国产业集群知识竞争力的对策:①优化和提升集群的知识共享和创新能力;②建立和完善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和关键企业的培育机制;③培育和提升集群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④培育和优化产业集群成员之间的合作与协同机制;⑤培育和优化产业集群两类不同企业的利益协调机制;⑥推动产业集群融入全球价值链,加强集群与环境的联系。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有:①本论文通过对哈金斯协会提出的知识竞争力的概念与创新含义的比较分析,建立了知识、创新与知识竞争力之间的联系:知识是知识竞争力的基础,但知识本身不是直接的竞争力,知识只有经过流动和创造性运用才能转化为竞争力,知识流动和运用的过程即创新的过程,创新的实质就是知识向人工制品或服务的转化以及新知识的生成过程,创新是知识转化为竞争力的桥梁与途径。②分析了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是来源,得出一个重要结论:集群竞争优势等于成本领先优势和差异化优势之和,然而无论是成本领先还是差异化都存在“有效期”,意欲获得成本领先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必须持续创新。产业集群由于是相关产业在相对狭小的地理区域的集中,成本领先优势和差异化优势的“有效期”都大大地缩短了。只有持续创新的技术与产品才能不断地创造新的市场,使集群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只有持续创新能力才能带来集群长期竞争优势。基于知识和创新的产业集群知识竞争力是集群持续创新能力从而是集群长期竞争优势的来源。③基于涌现论的视角来研究分析产业集群知识竞争力的形成,产业集群的知识竞争力的研究对象是集群整体,因此其知识竞争力必须集中于集群整体层次,然而集群创新的主体依然是企业,从集群企业创新到集群知识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非必然性,并非集群企业的所有创新都能带来集群知识竞争力的提升,知识竞争力是集群微观主体创新在集群宏观层次上的涌现。作为一种涌现现象,其影响因素包括:构材效应、结构效应、环境效应和规模效应。④构造了一个产业集群知识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首批软件工业园的知识竞争力进行了分析述评,根据测度结果,把首批软件产业园分成了三个层次:北京、上海软件园为第一层次,综合评价得分遥遥领先,并且在其他分项上也具有很大的优势,发展比较均衡;第Ⅱ层次的软件园有杭州、南京、广州和济南,与第Ⅰ层次相比具有明显的差距,同时在第Ⅱ层次内部,各软件园综合得分差距不大,竞争激烈;第Ⅲ层次的软件园有大连、成都和西安,不仅在综合得分上较低,在各分项指标上与其他层次有很大差距,并且发展也最不均衡。
朱伟明[10](2010)在《浙江服装产业集群的博弈与升级》文中认为全球价值链是一个融合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的一种新兴理论,为重新全面审视全球化背景下浙江服装产业集群的产业联系和升级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主要从全球价值链视角研究了浙江服装产业集群的博弈与升级问题,对浙江服装产业集群特别是嵊州领带产业集群和桐乡羊毛衫产业集群进行了实地调研,研究了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浙江服装产业集群动力机制与治理模式,探讨了浙江服装产业集群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本身及相互之间的博弈关系,从国家层面、海外买手与浙江服装产业集群、集群内部之间的博弈关系构建了浙江服装产业集群的博弈模型,比较分析了浙江外生型与内生型服装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提出了不同浙江服装产业集群沿着全球价值链进行升级政策思路。本文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调查分析了浙江服装产业近三年来的运营状况,重点研究了浙江服装产业集群的现状,特别是嵊州领带产业集群和桐乡羊毛衫产业集群的区位特征、发展演变、产业空间转移、集群内价值链和营销模式等问题。(2)研究了基于全球价值链浙江服装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和治理模式。分析了嵊州领带产业价值链与桐乡毛衫产业价值链的动力机制和集群内外各个参与者之间的治理关系,得出浙江服装产业集群主要的动力机制和治理模式及治理方式的演变。(3)研究了浙江服装产业集群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的典型博弈,包括国家层面服装产业政策的博弈、集群内外各个利益攸关者之间的博弈和浙江服装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博弈。重点研究了国家之间服装贸易的博弈、海外买手与浙江服装产业集群之间讨价还价的博弈、浙江服装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博弈和浙江服装产业集群社会责任的博弈,构建了浙江服装产业集群博弈模型,以便从集群内外部的博弈来寻求全球价值链下浙江服装产业集群的升级方向和升级路径。(4)运用全球价值链分析了浙江服装产业集群的升级,特别通过对嵊州领带产业集群和桐乡羊毛衫产业集群的调研,得出内生型与外生型服装产业集群在形成原因、产业结构、价值链的完整性及战略环节、知识学习和流动、抗风险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不同类浙江服装产业集群面临的问题也不完全一致,内生型服装产业集群关键是如何嵌入全球价值链,进行知识学习,提升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附加值,而外生型服装产业集群由于其“两头在外”的特点,关键在于如何摆脱全球价值链的治理者,实现功能性升级。鉴于不同的特点,对于内生型产业集群跨环节的功能性升级比较容易,而在过程升级和产品升级方面比较困难。相反,外生型服装产业集群容易在买手的治理下实现工艺升级和产品升级,主要是因为跨国公司买手或者品牌商对地方产业集群知识传递。而研发和品牌销售属于全球价值链的战略核心环节,买手或品牌商将设立各种壁垒,阻止外向型产业集群进行功能性升级,因此外生型集群实现功能性升级比较困难。因此,对不同类服装产业集群,政府应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推动集群升级。(5)基于产业集群理论深入研究了浙江服装产业集群,特别是嵊州领带产业集群和桐乡羊毛衫产业集群,主要研究了集群形成的演化过程,产生和集聚的原因,结合对浙江服装产业集群的访谈和调研,最后提出了全球价值链下浙江服装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嵊州领带产业集群和桐乡羊毛衫产业集群的案例研究为浙江服装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升级提供了思路,为地方政府制订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羊毛衫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及优化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羊毛衫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及优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参数模型的羊毛衫虚拟展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基于线圈结构的建模 |
1.2.2 基于衣片网格的建模 |
1.2.3 三维服装款式的生成 |
1.2.4 三维款式模型到二维样板的映射展平 |
1.2.5 参数模型及辅助参数化 |
1.2.6 羊毛衫CAD设计系统 |
1.2.7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意义与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羊毛衫款式设计及成形原理 |
2.1 概述 |
2.2 羊毛衫款式设计理论基础 |
2.2.1 羊毛衫款式分类 |
2.2.2 羊毛衫设计原理 |
2.3 羊毛衫成形原理及基本组织的编织 |
2.3.1 成形原理 |
2.3.2 基本组织的编织 |
2.4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基于三维人体特征点的羊毛衫款式模型的构建 |
3.1 概述 |
3.2 基于人体特征的羊毛衫款式关键点构建 |
3.2.1 三维人体数据的获取 |
3.2.2 三维人体特征点的获取 |
3.2.3 羊毛衫款式关键点的获取 |
3.3 羊毛衫轮廓区域构建 |
3.3.1 羊毛衫宽松量模型的建立 |
3.3.2 羊毛衫款式区域划分 |
3.4 羊毛衫款式曲面生成 |
3.4.1 区域曲面构建 |
3.4.2 三维羊毛衫款式构建实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羊毛衫参数化样板与成形纹理样板构建 |
4.1 概述 |
4.2 羊毛衫三维款式模型到二维样板的转化 |
4.2.1 曲面映射理论 |
4.2.2 映射区域划分 |
4.2.3 映射算法 |
4.3 羊毛衫三维款式模型映射实例 |
4.3.1 三维款式模型到二维样板映射 |
4.3.2 二维样板的调整 |
4.4 羊毛衫成形纹理样板的构建 |
4.4.1 款式样板到成形样板转化 |
4.4.2 成形纹理样板的实现 |
4.4.3 羊毛衫原料消耗预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力学模型的三维羊毛衫着装模拟 |
5.1 概述 |
5.2 二维样板的三角剖分及缝合信息设定 |
5.2.1 二维样板离散点确定 |
5.2.2 二维样板的三角剖分及纹理坐标生成 |
5.2.3 缝合信息设定 |
5.3 二维样板和三维人体姿态定位 |
5.3.1 二维样板与三维人体的初始姿态匹配 |
5.3.2 二维样板对应三维人体的曲面包络 |
5.4 羊毛衫缝合与着装实现 |
5.4.1 基于PBD约束的羊毛衫样板三维缝合 |
5.4.2 基于OBB包围盒的碰撞检测算法 |
5.4.3 基于距离域的网格重构与力学分析 |
5.4.4 三维羊毛衫连衣裙仿真实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羊毛衫虚拟展示系统的实现 |
6.1 概述 |
6.2 系统总体结构 |
6.2.1 系统开发和运行环境 |
6.2.2 羊毛衫虚拟展示系统框架 |
6.2.3 羊毛衫虚拟展示系统设计流程 |
6.3 系统功能实现 |
6.3.1 输入输出模块和渲染模块 |
6.3.2 羊毛衫三维款式生成模块 |
6.3.3 羊毛衫样板生成模块 |
6.3.4 羊毛衫物理仿真模块 |
6.4 性能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2)基于仿真技术的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线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结构 |
第二章 系统仿真理论及仿真软件 |
2.1 系统仿真概述 |
2.2 离散系统仿真 |
2.3 WITNESS仿真软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线概述 |
3.1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 |
3.2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线产品的交货期 |
3.3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线的设施布局 |
3.4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线的排产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WITNESS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线建模与仿真 |
4.1 金龙公司羊毛衫生产线 |
4.2 基于WITNESS多品种小批量羊毛衫生产线仿真模型的建立 |
4.3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线仿真运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仿真的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线优化分析 |
5.1 仿真优化 |
5.2 羊毛衫生产线设施布局的仿真优化 |
5.3 羊毛衫生产线作业排序的仿真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附录 |
致谢 |
(3)基于MTM的羊毛衫生产标准工时制定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章节安排 |
1.4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方法及理论 |
2.1 标准时间研究方法 |
2.1.1 标准时间概述 |
2.1.2 建立标准时间策略及步骤 |
2.1.3 作业测定方法分类及选用标准 |
2.1.4 标准时间的典型应用 |
2.2 预定时间标准法 |
2.2.1 预定时间标准法概述 |
2.2.2 预定时间标准的典型方法 |
2.3 方法时间衡量(MTM)法 |
2.3.1 MTM法概述 |
2.3.2 MTM方法种类 |
2.3.3 MTM的应用步骤 |
第三章 羊毛衫生产标准工时制定的构想与前期准备 |
3.1 羊毛衫生产标准工时制定的构想 |
3.1.1 构想思路 |
3.1.2 建立羊毛衫标准时间过程模块构架 |
3.1.3 MTM-UAS编码规则 |
3.2 标准工时制定的前期准备 |
3.2.1 XL公司羊毛衫生产车间生产布局 |
3.2.2 XL公司生产设备及人员配置 |
3.3 XL公司羊毛衫生产工艺流程 |
3.4 羊毛衫主要生产工序时间分析 |
3.5 羊毛衫生产工序录像 |
第四章 羊毛衫生产标准工时的建立过程 |
4.1 作业分析 |
4.1.1 横机编织 |
4.1.2 手摇横机编织 |
4.1.3 羊毛衫套口缝合 |
4.1.4 羊毛衫手工缝合 |
4.2 基础数据分析 |
4.2.1 用MTM-UAS语言分析 |
4.2.2 作业要素整合 |
4.3 建立过程构架 |
4.4 建立数据模块 |
4.4.0 基础数据层 |
4.4.1 各层级编码标准 |
4.4.2 建立作业要素层数据模块 |
4.4.3 建立作业单位层数据模块 |
4.4.4 建立羊毛衫部件层数据模块 |
4.4.5 建立羊毛衫大部件组合层数据模块 |
4.4.6 建立羊毛衫小部件组合层数据模块 |
4.4.7 建立羊毛衫成衣层数据模块 |
4.5 制定羊毛衫生产标准工时 |
4.5.1 羊毛衫实际工作时间测量 |
4.5.2 MTM方法可行性验证 |
4.5.3 羊毛衫生产标准工时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附录 |
致谢 |
(4)立体成型电脑横机三角结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电脑横机的发展历史 |
1.2 电脑横机国外发展现状 |
1.3 电脑横机国内发展现状 |
1.4 国内电脑横机发展的不足 |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研究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1.6.1 课题研究目的 |
1.6.2 课题研究意义 |
2 五功位电脑横机构造及其作用 |
2.1 五功位电脑横机的组成机构 |
2.1.1 五功位编织系统 |
2.1.2 五功位电脑横机三角系统 |
2.1.3 沉降片装置 |
2.2 牵拉机构 |
2.3 传动部分 |
2.4 五功位选针机构 |
2.4.1 选针器工作原理 |
2.4.2 五功位选针工作原理 |
2.5 五功位选针分析 |
2.5.1 N位选针分析 |
2.5.2 T_2位选针分析 |
2.5.3 T_1位选针分析 |
2.5.4 L_2位选针分析 |
2.5.5 L_1位选针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五功位电脑横机成圈分析 |
3.1 五功位成圈原理 |
3.1.1 成圈原理简述 |
3.1.2 成圈过程分析 |
3.2 不同走针轨迹时三角组件工作情况分析 |
3.2.1 不编织时三角组件工作情况分析 |
3.2.2 编织长线圈集圈时三角组件工作情况分析 |
3.2.3 编织短线圈集圈时三角组件工作情况分析 |
3.2.4 编织长线圈成圈时三角组件工作情况分析 |
3.2.5 编织短线圈成圈时三角组件工作情况分析 |
3.2.6 编织接圈时三角组件工作情况分析 |
3.2.7 编织移圈时三角组件工作情况分析 |
3.3 五针道电脑横机的基本组织 |
3.3.1 成圈组织 |
3.3.2 集圈组织 |
3.3.3 浮线组织 |
3.3.4 移圈组织 |
3.4 本章小结 |
4 五功位电脑横机三角结构分析 |
4.1 三角对织针组件的冲击力 |
4.2 编织稳态过程中导针和舌针的受力分析 |
4.3 五功位电脑横机三角结构的分析 |
4.3.1 弯纱三角 |
4.3.2 起针三角 |
4.3.3 导向三角 |
4.3.4 选针导片复位三角 |
4.3.5 选针导片归位三角 |
4.3.6 选针片预起针三角 |
4.4 本章小结 |
5 三角结构的优化 |
5.1 三角结构材料的确定 |
5.2 三角结构的优化 |
5.3 部分三角组件的优化 |
5.3.1 原有三角的选针工作 |
5.3.2 五功位电脑横机编织三角的工况分析 |
5.3.3 弯纱三角的优化分析 |
5.3.4 起针三角与导向三角的优化分析 |
5.4 优化后三角结构的整体效果 |
5.5 本章小结 |
6 立体成型编织工艺的研究 |
6.1 立体成型编织 |
6.1.1 立体成型衣片 |
6.1.2 立体成型技术 |
6.1.3 使用压脚成型编织技术 |
6.2 五功位立体花型样片 |
6.3 双针床电脑横机立体成型编织工艺研究 |
6.3.1 立体成型毛衫的编织方法 |
6.3.2 袖口和大身下摆起口罗纹的编织方法 |
6.3.3 大身及袖身的编织方法 |
6.3.4 挂肩收针的编织方法 |
6.3.5 领口的编织工艺 |
6.3.6 1+1罗纹收针工艺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 |
7.1.2 本课题研究的不足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 |
致谢 |
(5)横编毛衫工艺设计系统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横编毛衫CAD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的开发语言及其环境 |
2.1.1 软件环境 |
2.1.2 硬件环境 |
2.2 系统总体业务流程 |
2.3 系统总体结构与功能设计 |
2.3.1 用户登录模块 |
2.3.2 款式设计模块 |
2.3.3 参数编辑模块 |
2.3.4 工艺计算模块 |
2.3.5 文件管理模块 |
第三章 羊毛衫产品设计及其款式模板的建立 |
3.1 毛衫款式造型设计 |
3.1.1 毛衫廓形设计 |
3.1.2 毛衫造型特征与款式分类 |
3.2 毛衫版型及其工艺计算 |
3.2.1 成品尺寸规格的确定 |
3.2.2 衣片各部分计算方法 |
3.3 毛衫款式模型的计算机实现 |
第四章 羊毛衫编织工艺单模块的主要算法 |
4.1 收放针算法 |
4.1.1 收放针规则的制定 |
4.1.2 常用收放针方法 |
4.1.3 收放针算法模型的建立与实现 |
4.2 毛衫克重预测算法 |
4.2.1 影响毛衫克重的因素 |
4.2.2 毛衫克重估算模型的建立 |
4.3 毛衫服装放码算法 |
4.3.1 服装放码方法 |
4.3.2 点位移放码规则 |
4.3.3 点位移放码模型的建立 |
第五章 软件主要功能的实现及其使用 |
5.1 系统运行环境 |
5.2 系统登录 |
5.3 主要操作窗口 |
5.4 实例演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乡村住宅采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被动式太阳房研究现状 |
1.3.2 火炕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2 西北地区概况 |
2.1 西北地区范围界定 |
2.2 西北地区自然要素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候条件 |
2.2.3 水资源 |
2.2.4 土地资源 |
2.2.5 化石能源 |
2.2.6 太阳能资源 |
2.3 西北地区经济要素 |
2.3.1 经济发展状况 |
2.3.2 经济总量现状 |
2.3.3 居民收入水平 |
2.3.4 居民消费水平 |
2.4 西北地区社会要素 |
2.4.1 人口现状 |
2.4.2 技术人才 |
2.4.3 人民生活 |
2.5 本章小结 |
3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现状 |
3.1 乡村住宅的概念 |
3.1.1 相关概念阐释 |
3.1.2 乡村住宅界定 |
3.1.3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 |
3.2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调研方案 |
3.3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建筑概况 |
3.3.1 乡村住宅规划布局 |
3.3.2 乡村住宅单体建筑 |
3.3.3 乡村住宅围护结构 |
3.4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能耗现状 |
3.4.1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能源消费构成 |
3.4.2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各类能源消费分析 |
3.4.3 西北各省区乡村住宅能源消费总量分析 |
3.4.4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单位面积能耗分析 |
3.5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现状 |
3.5.1 采暖方式 |
3.5.2 采暖满意度 |
3.6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现状 |
3.6.1 陕西省乡村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 |
3.6.2 甘肃省乡村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 |
3.6.3 青海省乡村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 |
3.6.4 宁夏回族自治区乡村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 |
3.6.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乡村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 |
3.7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综合分析 |
3.8 小结 |
4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基础问题研究 |
4.1 建筑热过程 |
4.1.1 总述 |
4.1.2 非透明围护结构外表面热平衡方程 |
4.1.3 非透明围护结构内表面热平衡方程 |
4.1.4 透明围护结构热平衡方程 |
4.1.5 室内空气热平衡方程 |
4.2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设计指标 |
4.2.1 人体热舒适理论分析 |
4.2.2 我国建筑标准对冬季室内温度指标的规定 |
4.2.3 乡村住宅冬季室内温度指标相关研究 |
4.2.4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冬季室内温度现状 |
4.2.5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冬季室内主观温度计算 |
4.2.6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冬季室内温度指标 |
4.3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设计原则 |
4.3.1 住宅本体高效保温 |
4.3.2 合理修建被动式太阳房 |
4.3.3 生物质能采暖应用 |
4.3.4 合理高效燃煤采暖 |
4.3.5 多能复合采暖 |
4.3.6 采暖模式因地制宜 |
4.4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设计气候区划 |
4.4.1 既有相关气候区划 |
4.4.2 气候区划的意义 |
4.4.3 气候区划的原则 |
4.4.4 气候区划的指标 |
4.4.5 气候区划的方法 |
4.4.6 气候区划的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采暖节能的乡村住宅模式研究 |
5.1 乡村住宅功能分区的采暖需求分析 |
5.2 乡村住宅规划设计与节能 |
5.2.1 村落规划 |
5.2.2 院落规划 |
5.3 乡村住宅单体设计与节能 |
5.3.1 建筑平面 |
5.3.2 建筑高度 |
5.3.3 建筑窗墙比 |
5.4 乡村住宅围护结构设计与节能 |
5.4.1 既有设计标准的相关规定 |
5.4.2 常用保温材料及性能指标 |
5.4.3 外墙构造做法 |
5.4.4 屋顶构造做法 |
5.4.5 门窗构造做法 |
5.4.6 地面构造做法 |
5.5 本章小结 |
6 乡村住宅采暖设施适用及优化研究 |
6.1 乡村住宅采暖设施适用及优化 |
6.1.1 采暖设施适用及优化概述 |
6.1.2 采暖设施适用及优化原则 |
6.2 被动式太阳房适用及优化 |
6.2.1 被动式太阳房的应用基础 |
6.2.2 被动式太阳房形式及各自的特点 |
6.2.3 直接受益式太阳房设计参数优化 |
6.2.4 附加阳光间式太阳房设计参数优化 |
6.3 火炕采暖适用及优化 |
6.3.1 火炕的应用基础 |
6.3.2 火炕形式及各自的特点 |
6.3.3 火炕设计优化 |
6.4 热辐射箱采暖适用分析 |
6.4.1 火墙的应用及特点 |
6.4.2 热辐射箱的研发设计 |
6.4.3 热辐射箱适用分析 |
6.5 西北各地区乡村住宅适宜采暖设施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适宜性研究 |
7.1 相关概述 |
7.2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参数设定 |
7.2.1 西北Ⅰ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 |
7.2.2 西北Ⅱ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 |
7.2.3 西北Ⅲ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 |
7.2.4 西北Ⅳa区、西北Ⅳb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 |
7.2.5 西北Ⅳc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 |
7.2.6 西北Ⅴa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 |
7.2.7 西北Ⅴb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 |
7.3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典型实例设计及采暖能耗模拟分析 |
7.3.1 西北Ⅰ区乡村住宅典型实例 |
7.3.2 西北Ⅱ区乡村住宅典型实例 |
7.3.3 西北Ⅲ区乡村住宅典型实例 |
7.3.4 西北Ⅳ区乡村住宅典型实例 |
7.3.5 西北Ⅴ区乡村住宅典型实例 |
7.3.6 乡村住宅典型实例综合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8.2 本课题的研究前瞻 |
致谢 |
论文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7)毛衫工艺单的电脑横机编织状态图形转换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电脑横机发展史 |
1.1.2 电脑横机工艺软件在国内发展现状 |
1.1.3 电脑横机工艺软件在国外发展现状 |
1.2 课题研究内容与解决方案 |
1.2.1 课题研究内容 |
1.2.2 解决方案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电脑横机工作原理及其主要机构 |
2.1 电脑横机选针系统 |
2.1.1 织针结构 |
2.1.2 选针原理 |
2.2 电脑横机三角系统 |
2.3 电脑横机三种走针轨迹 |
2.3.1 成圈走针轨迹 |
2.3.2 高位走针轨迹 |
2.3.3 低位走针轨迹 |
2.4 给纱机构 |
2.5 电脑横机起底机构 |
2.6 电脑横机控制系统 |
2.7 本章小结 |
3 毛衫款式设计与工艺计算 |
3.1 羊毛衫的款式设计 |
3.2 毛衫各部位的针数与转数的计算 |
3.2.1 毛衫工艺中计算公式的确定 |
3.2.2 收放针分配方法 |
3.2.3 毛衫各部位收针算法 |
3.2.4 毛衫各部位放针算法 |
3.3 毛衫组织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毛衫工艺软件总体设计 |
4.1 软件开发环境的确定 |
4.1.1 C#语言的特点 |
4.1.2 毛衫工艺信息存储形式的确定 |
4.1.3 数据库的选择 |
4.2 软件设计思想 |
4.3 软件的总体框架设计 |
4.4 软件各模块功能描述 |
4.4.1 登陆模块 |
4.4.2 工艺计算模块 |
4.4.3 图形显示模块 |
4.4.4 花型设计模块 |
4.4.5 帮助模块 |
4.4.6 衣片轮廓设计模块 |
4.5 本章小结 |
5 毛衫工艺软件模块 |
5.1 登陆模块的实现 |
5.2 工艺计算模块的实现 |
5.3 文件信息导入模块的实现 |
5.4 图形显示模块实现 |
5.4.1 图形显示模块主界面设计 |
5.4.2 功能区域的功能操作与实现 |
5.5 花型设计模块的实现 |
5.5.1 花型针数转数及针位的录入 |
5.5.2 花型的编辑及导入 |
5.6 衣片轮廓设计模块的实现 |
5.6.1 衣片编辑菜单栏 |
5.6.2 基本操作工具栏 |
5.7 帮助模块的实现 |
5.8 软件操作流程 |
5.8.1 小样模拟流程 |
5.8.2 花型设计流程 |
5.8.3 衣片设计流程 |
5.9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 |
6.2 课题的创新点 |
6.3 本课题的不足和后续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9)基于涌现性的产业集群知识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知识成为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
1.1.2 产业集群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 |
1.1.3 几乎所有经济繁荣的地区都可以发现产业集群的存在 |
1.1.4 改革开放后产业集群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
1.1.5 我国产业集群面临的挑战 |
1.1.6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1.2.1 对产业集群的研究 |
1.2.2 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 |
1.2.3 对知识竞争力的研究 |
1.2.4 对产业集群知识竞争力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知识竞争力:现代产业集群长期竞争优势的来源 |
2.1 产业集群知识竞争力的相关概念分析 |
2.2 现代产业集群的根本在于知识的聚集 |
2.3 知识竞争力:现代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 |
2.3.1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来源 |
2.3.2 知识竞争力:现代产业集群长期竞争优势的来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产业集群知识竞争力的涌现性 |
3.1 产业集群是一个复杂自适应系统 |
3.1.1 复杂自适应系统的判别标准 |
3.1.2 产业集群的复杂适应性分析 |
3.2 产业集群知识竞争力的涌现性 |
3.2.1 涌现的概念 |
3.2.2 产业集群知识竞争力的涌现性 |
3.3 产业集群知识竞争力的涌现:一个案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产业集群知识竞争力涌现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产业集群知识竞争力涌现的影响因素 |
4.2 产业集群知识竞争力涌现的构材效应 |
4.2.1 产业集群知识存量优势 |
4.2.2 产业集群知识配置的优越性 |
4.2.3 产业集群创新的优越性 |
4.3 产业集群知识竞争力涌现的结构效应 |
4.3.1 产业集群创新主导者"选择" |
4.3.2 产业集群主体间的匹配协同 |
4.4 产业集群知识竞争力涌现的环境效应 |
4.5 产业集群知识竞争力涌现的规模效应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业集群知识竞争力评价及实证研究 |
5.1 产业集群知识竞争力评价的基本模型 |
5.2 产业集群知识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5.2.1 产业集群知识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5.2.2 产业集群知识竞争力评价指标的确定 |
5.3 产业集群知识竞争力综合评价 |
5.3.1 综合评价模型 |
5.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3 指标评价值的计算 |
5.4 产业集群知识竞争力评价:一个实证研究 |
5.4.1 评价指标体系的调整 |
5.4.2 各指标权重的计算 |
5.4.3 国家级软件工业园知识竞争力指数值计算 |
5.4.4 国家级软件工业园知识竞争力述评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产业集群知识竞争力培育与提高对策 |
6.1 产业集群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6.2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产业集群暴露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6.2.1 主要问题:知识竞争力弱 |
6.2.2 我国产业集群知识竞争力弱的原因 |
6.3 产业集群知识竞争力培育与提高 |
6.3.1 优化和提升集群的知识共享与创新能力 |
6.3.2 建立和完善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和关键企业的培育机制 |
6.3.3 培育和提升集群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 |
6.3.4 培育和优化产业集群成员间的合作与协同机制 |
6.3.5 培育和优化产业集群两类不同企业的利益协调机制 |
6.3.6 推动产业集群融入全球价值链,加强集群与环境的联系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不足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
附录 |
附录一:软件产业集群知识竞争力调查问卷 |
附录二:国家首批软件产业园相关原始数据 |
附录三:国家首批软件园相关数据的无量纲化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个人简况 |
(10)浙江服装产业集群的博弈与升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1.1 经济全球化对地方产业集群的影响 |
1.2 中国服装产业的现状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2.1 有关全球价值链的研究 |
2.2 有关产业集群的研究 |
2.3 有关产业博弈与公司社会责任的研究 |
2.4 全球价值链下产业集群升级的研究 |
3 研究内容 |
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意义 |
5 研究方法与步骤 |
5.1 研究方法 |
5.2 研究步骤 |
第二章 浙江服装产业集群的现状 |
1 浙江服装产业运行状况分析 |
1.1 浙江服装在全国服装产量区域分布情况 |
1.2 浙江服装及衣着类附件出口情况 |
2 浙江服装产业集群 |
2.1 浙江省块状经济概况 |
2.2 浙江服装产业集群的现状 |
3 嵊州领带产业集群的调研 |
3.1 嵊州领带产业集群的形成 |
3.2 全球价值链在嵊州领带产业集群的体现 |
3.3 嵊州领带产业集群问卷调研分析 |
4 桐乡羊毛衫产业集群的调研 |
4.1 桐乡羊毛衫产业集群的形成 |
4.2 桐乡毛衫产业集群的现状及特征 |
4.3 桐乡羊毛衫集群的主要营销模式与终端渠道 |
5 小结 |
第三章 全球价值链下浙江服装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与治理模式 |
1 全球服装价值链的形成 |
1.1 全球服装价值链的形成原因 |
1.2 全球服装价值链的演变 |
1.3 全球服装价值链中的领导公司 |
2 全球价值链下浙江服装产业集群的驱动力分析 |
2.1 嵊州领带产业集群的动力分析 |
2.2 桐乡毛衫产业集群的动力分析 |
2.3 二元动力机制的比较探讨 |
3 全球价值链下浙江服装产业集群的治理模式 |
3.1 嵊州领带产业集群的治理模式 |
3.2 桐乡毛衫产业集群的治理模式 |
4 小结 |
第四章 浙江服装产业集群的博弈 |
1 全球价值链下浙江服装产业集群的内外部网络 |
2 国家层面的博弈 |
2.1 博弈(理论)模型 |
2.2 中美关于纺织服装的博弈与和解 |
2.3 中美、中欧关于纺织服装博弈的结果 |
3 浙江服装集群企业与集群外利益集团间的博弈 |
3.1 博弈(理论)模型 |
3.2 嵊州领带集群企业与海外买手的博弈 |
3.3 嵊州领带集群集体提价的结果分析 |
4 浙江服装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博弈 |
4.1 模型的构建 |
4.2 模型的分析 |
5 浙江服装集群社会责任的博弈 |
5.1 浙江服装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困境 |
5.2 浙江服装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博弈分析 |
6 浙江服装产业集群的博弈模型 |
7 小结 |
第五章 浙江服装产业集群升级路径 |
1 浙江外生型服装产业集群升级路径 |
1.1 嵊州领带产业集群升级 |
1.2 浙江外生型服装产业集群升级 |
2 浙江内生型服装产业集群升级路径 |
2.1 混合驱动价值链下桐乡羊毛衫产业集群升级 |
2.2 浙江内生型服装产业集群升级 |
3 不同类型浙江服装产业集群的升级比较 |
3.1 不同类型产业集群的升级特点 |
3.2 不同类型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 |
3.3 不同类型产业集群的升级政策 |
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1 本研究的主要成果 |
2 下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四、羊毛衫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及优化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参数模型的羊毛衫虚拟展示研究[D]. 罗璇. 江南大学, 2018(12)
- [2]基于仿真技术的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线优化研究[D]. 郭慧. 天津工业大学, 2018(11)
- [3]基于MTM的羊毛衫生产标准工时制定与研究[D]. 李丹. 天津工业大学, 2017(08)
- [4]立体成型电脑横机三角结构的研究[D]. 孟金凤. 西安工程大学, 2016(04)
- [5]横编毛衫工艺设计系统的开发[D]. 洪岩. 江南大学, 2014(03)
- [6]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研究[D]. 李延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8)
- [7]毛衫工艺单的电脑横机编织状态图形转换的研究[D]. 李胜华. 西安工程大学, 2012(01)
- [8]横机应用软件功能分析[J]. 姚晓林. 国际纺织导报, 2011(07)
- [9]基于涌现性的产业集群知识竞争力研究[D]. 赵建英. 山西大学, 2010(11)
- [10]浙江服装产业集群的博弈与升级[D]. 朱伟明. 苏州大学,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