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型肝炎甲胎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胡晗[1](2021)在《重症化慢性HBV感染者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重症化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肝源性糖尿病(hepatogenous diabetes,HD)的临床特点及与90天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住院治疗的265例重症化慢性HBV感染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有214例患者被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入院时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并根据其检测值确定HD诊断。将重症化慢性HBV感染者分为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组、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组和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组,其中CHB患者无LC基础,且LC患者未进展为ACLF,探讨不同分组患者HD的临床特点;根据入院后90天内ACLF患者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与未死亡组,并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ACLF患者合并HD与90天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214例重症化慢性HBV感染者中包括48例(22.4%)CHB、70例(32.7%)LC及96例(44.9%)ACLF患者。合并HD的CHB患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水平显着高于未合并患者(P<0.05);合并HD的LC患者血小板(platelets,PLT)及稳态模型法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2-beta-cell function,HOMA2-β)水平显着低于未合并患者(P<0.05);合并HD的ACLF患者尿酸(uric acid,UA)及HOMA2-β水平显着低于未合并患者(P<0.05)。ACLF患者HD发生率(53.1%)明显高于CHB患者(20.8%)及LC患者(47.1%)(P<0.05)。ACLF患者稳态模型法评估胰岛素抵抗(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2-insulin resistance,HOMA2-IR)、HOMA2-β、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及入院时腹水和感染发生率显着高于CHB及LC患者,而稳态模型法评估胰岛素敏感性(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2-insulin sensitivity,HOMA2-IS)、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白蛋白(albumin,ALB)、血清钠(sodium,Na+)、UA、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PLT显着低于CHB及LC患者(P<0.05)。入院后90天内有24例(25.0%)ACLF患者死亡,死亡组患者年龄、HD发生率、INR、TBIL及MELD评分显着高于未死亡组患者,而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显着低于未死亡组患者(P<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年龄、HD、INR、TBIL及MELD评分是与入院后90天内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HD(HR=3.601,95%CI:1.342~9.661)及年龄(HR=1.045,95%CI:1.010~1.082)是与ACLF患者入院后90天内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重症化慢性HBV感染者随着急性及慢性肝脏损伤程度的加重出现明显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敏感性降低,HD发生率明显增加。2、重症化慢性HBV感染者中LC及ACLF患者HD的发生与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有关。3、年龄及HD是与ACLF患者入院后90天内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
张晓坤,司徒瑞儒[2](2021)在《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3比率、高尔基体蛋白73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3比率(AFP-L3%)和高尔基体蛋白73(GP73)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检测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和原发性肝癌组患者血清中AFP、AFP-L3%和GP73水平和阳性率,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和原发性肝癌组三组AFP水平分别为(97.1±88.2)、(208.2±204.1)、(284.5±275.2)ng/mL,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原发性肝癌组AFP阳性率达53.3%,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原发性肝癌组AFP-L3%水平和阳性率分别为(32.8±21.3)%和75.0%,均较其他三组明显增高;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和原发性肝癌组三组GP73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肝硬化组和原发性肝癌组GP73水平分别为(234.3±91.8)ng/mL和(224.3±83.7)ng/mL,两组区别不大。GP73的阳性率以肝硬化组最高为71.9%。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的敏感度的特异性分别为91.10%和97.2%,AUC为0.942,高于单项检测指标。结论甲胎蛋白(AFP)在作为原发性肝癌辅助诊断指标时更应同时监测AFP-L3%和GP73。GP73在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较高。如三者同时检测,可提高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敏感率和准确率,对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预测早期原发性肝癌方面有重要意义。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乙型肝炎基层诊疗指南编写专家组[3](2021)在《慢性乙型肝炎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20)》文中认为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乙型肝炎基层诊疗指南编写专家组[4](2021)在《慢性乙型肝炎基层诊疗指南(2020年)》文中研究表明
韩利岩[5](2020)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和肝细胞癌患者血中RIPK3 mRNA水平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RIPK3mRNA在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研究背景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是指慢性肝病患者发生的肝功能的急剧恶化。在亚洲,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导致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主要原因。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acute-on-chronic hepatitis B liver failure,ACHBLF)占慢加急性肝衰竭的 70%以上。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通常进展迅速,在4周之内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既往的研究发现,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早期和中期死亡率大约是50-90%,每年可导致超过12万的患者死亡。慢加急肝衰竭死亡率高,预后差,临床上一部分病人经过积极的内科综合治疗得到控制,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最后死亡。因而,在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中,迫切需要一种生物标记物能够预测发现死亡率高的患者,对这些患者加强监护,积极治疗,以降低死亡率。既往研究显示,坏死性凋亡在病毒防御和炎症性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坏死性凋亡与重症肝病的发病机制及进展密切相关。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3,RIPK3)为参与坏死性凋亡的过程的重要蛋白。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通过检测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RIPK3 mRNA的表达水平,并采集各项临床及预后相关指标,明确外周血PBMCs中RIPK3 mRNA水平与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以阐明坏死性凋亡在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中的作用。研究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了 122例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131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 B,CHB)患者和 35 例健康对照者(healthy controls,HCs)。入选的患者均来自2014年7月至2015年11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肝病科病房住院的患者。健康对照者为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采集各研究对象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法提取外周血PBMCs。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我们检测了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RIPK3 mRN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域(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 protein,MLK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半胱氨酸蛋白酶8(caspase 8)的水平。记录以上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等指标,收集肝功、肾功、凝血功能、HBV-DNA定量等临床指标并进行比较。包括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白蛋白(albumin,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和肌酐(creatinine,Cr)等。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s,MELD)通过公式计算得出。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追踪随访3个月。统计患者随访3个月后的预后状况。所有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软件SPSS 19.0版本分析。P<0.05定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外周血PBMCs中的RIPK3 mRNA水平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0.001)和健康对照者(P<0.001)。同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RIPK3 mRN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P<0.001)。2、RIPK3 mRNA水平和TBIL(r=0.377,P<0.001),Cr(r=0.214,P<0.05),INR(r=0.364,P<0.001),MELD积分(r=0.406,P<0.001)呈明显正相关。3、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中合并有肝硬化、肝性脑病或者腹水患者的RIPK3水平明显高于没有合并症的患者(P<0.05)。4、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0.001)和健康对照者(P<0.00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对照者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8)。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血清MLKL水平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0.001)和健康对照者(P<0.001)。同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MLKL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P<0.001)。此外,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中的caspase-8水平明显低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0.001)和健康对照者(P<0.001)。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RIPK3 mRNA水平与TNF-α水平(r=0.412,P<0.001)及MLKL水平(r=0.625,P<0.001)呈正相关。而RIPK3 mRNA水平与caspase-8呈负相关(r=-0.279,P<0.05)。5、单因素分析显示,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预后与TBIL(OR=1.007,95%CI:1.004-1.010,P<0.05),INR(OR=4.269,95%CI:2.254-8.086,P<0.05),PTA(OR=0.865,95%CI:0.811-0.922,P<0.05),腹水(OR=2.775,95%CI:1.329-5.795,P<0.05),肝硬化(OR=2.445,95%CI:1.175-5.087,P<0.05),肝性脑病(OR=4.740,95%CI:2.065-10.877,P<0.05),RIPK3 mRNA 水平(OR=1.106,95%CI:1.063-1.151,P<0.05),MELD积分(OR=1.207,95%CI:1.110-1.312,P<0.05)明显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RIPK3 mRNA水平(OR=1.082,95%CI:1.037-1.129,P<0.05)为ACHBLF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6、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3个月的死亡率与ALT(P=0.002)、TBIL(P<0.001)、PTA(P<0.001)、INR(P<0.001)、肝硬化(P=0.016)、肝性脑病(P<0.001)、腹水(P=0.006)和MELD积分(P<0.001)显着相关。同时,死亡组的RIPK3 mRNA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0.001)。7、当用于预测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3个月生存状况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RIPK3 mRNA水平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810,高于MELD积分(0.766)。选取最佳诊断截点8.81,RIPK3 mRNA水平的诊断灵敏性为80.7%,特异性为69.2%,阳性诊断率为69.7%,阴性诊断率为80.4%。同时,RIPK3 mRNA>8.81的患者3个月生存率明显低于RIPK3 mRNA≤8.81的患者。结论本研究证实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外周血PBMCs中的RIPK3 mRNA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不良预后明显相关。这也预示着,坏死性凋亡可能在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二部分RIPK3 mRNA在肝细胞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在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研究背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全世界的健康问题。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干预,HBV感染可能发展成危及生命的情况,如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从全球角度来看,HBV感染是引起肝癌主要原因。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肝细胞癌的治疗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预期存活时间已经延长,但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预后仍然很差。因此,早期准确的筛查和诊断在肝细胞癌的管理中至关重要。血清标志物对肝细胞癌的早期诊断具有极大的价值,其中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作为早期筛查指标被广泛应用。然而,由于AFP缺乏一定的灵敏性,临床中迫切需要替代的或者联合检测的血清标志物,从而更好的早期诊断肝细胞癌。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 3(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3,RIPK3)是坏死性凋亡的关键调控因子,坏死性凋亡是一种程序性细胞坏死,而不是简单的坏死。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是诱导坏死性凋亡的重要细胞因子。当caspase-8被抑制会导致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1,RIPK1)和RIPK3结合,从而引起坏死性凋亡的起动。混合系列蛋白激酶结构域(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 protein,MLKL)被认为是坏死的主要下游目标,它触发了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生以及钙离子细胞毒性的流入,最后导致细胞坏死。虽然已经发现异常细胞死亡导致肝细胞癌的发生,但是不同细胞的凋亡在肝细胞癌的发病机制和进展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并且非肝细胞凋亡在肝细胞癌中的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因此,在肝细胞癌中,关键的坏死性凋亡调节因子RIPK3和临床相关性仍需要进一步研究。研究目的为了确定坏死性凋亡相关因子RIPK3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我们通过检测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PBMCs中RIPK3 mRNA水平,分析其与各项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并明确其在肝细胞癌患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本研究共入组80名肝细胞癌患者,27名肝硬化患者,27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26名健康对照者。入选的患者均来自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肝病科病房住院的患者。健康对照者为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采集各研究对象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法提取外周血 PBMCs。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的方法测定患者外周血PBMCs中RIPK3 mRNA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患者的TNF-α、MLKL和caspase-8的血清含量。所有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软件SPSS 19.0版本分析。P<0.05定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研究显示,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PBMCs中RIPK3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肝硬化患者(P=0.005),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0.001)以及健康对照者(P<0.001)相比,肝细胞癌患者的RIPK3 mRNA水平显着升高。同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RIPK3的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P<0.001)。2、在肝细胞癌患者中,我们分析了 RIPK3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存在腹水的肝细胞癌患者中RIPK3的表达明显高于无腹水者(P=0.021)。更重要的是,在晚期肝细胞癌患者中观察到RIPK3 mRNA的表达增加。Ⅲ期肝细胞癌患者RIPK3的mRNA水平明显高于Ⅱ期(P=0.049),Ⅳ期肝细胞癌患者的RIPK3的表达明显高于Ⅲ期肝细胞癌患者(P=0.002)。此外,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RIPK3 mRNA表达水平与TBIL(r=0.244,P=0.029)和INR呈明显正相关(r=0.236,P=0.035),与 ALT(r=0.196,P=0.081)、ALB(r=0.196,P=0.081)及 AFP(r=-0.113,P=0.347)没有显着相关。3、肝细胞癌患者与肝硬化患者(P=0.006)、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0.001)及健康对照者(P<0.001)相比,血清TNF-α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在肝硬化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P=0.250)之间TNF-α的血清水平没有显着差异。而且血清TNF-α水平与RIPK3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r=0.371,P<0.001)。肝细胞癌患者与肝硬化患者(P=0.00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0.001)及健康对照者(P<0.001)相比,血清MLKL水平显着增加。MLKL的血清水平在肝硬化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之间没有显着差异(P=0.869)。MLKL血清水平与RIPK3表达之间呈显着正相关(r=0.571,P<0.001)。肝细胞癌患者和肝硬化患者(P<0.00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0.001)以及健康对照者(P<0.001)相比,caspase-8的血清水平明显较低。caspase-8的血清水平在肝硬化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之间没有显着差异(P=0.952)。caspase-8血清水平与RIPK3表达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r=-0.240,P<0.05)。4、我们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血清RIPK3 mRNA水平对肝细胞癌的早期诊断价值。从肝硬化患者中诊断肝细胞癌时,血清RIPK3 mRNA 水平的 AUC 为 0.683[P=0.005,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573-0.794)],诊断灵敏性为 0.663,特异性为 0.593,可与 AFP(AUC 0.701,P=0.002,95%CI 0.603-0.799;灵敏性0.650、特异性0.778)相媲美。联合应用RIPK3 mRNA水平和AFP则可大大提高了对肝细胞癌的诊断效能(AUC 0.817,P<0.001,95%CI 0.737-0.896,灵敏性 0.675,特异性 0.852)。5、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诊断肝细胞癌时,血清RIPK3 mRNA水平的AUC为 0.746(P<0.001,95%CI 0.649-0.844),诊断灵敏性为 0.763,特异性为 0.667,优于 AFP 检测(AUC 0.636,P=0.035,95%CI 0.526-0.747,灵敏性 0.588,特异性0.741)。同样,联合应用RIPK3 mRNA水平和AFP明显提高了对肝细胞癌的诊断效能(AUC 0.775、P<0.001、95%CI 0.674-0.876、灵敏性 0.663、特异性0.815)。6、从正常人群中诊断肝细胞癌时,血清RIPK3 mRNA水平的AUC为0.985(P<0.001,95%CI 0.966-1.000),诊断灵敏性为0.925,特异性为0.962,优于AFP 检测(AUC 0.807、P<0.001、95%CI 0.727-0.887、灵敏性 0.675、特异性0.962)。联合应用RIPK3 mRNA水平和AFP用于诊断肝细胞癌的AUC为0.990(P<0.001,95%CI 0.974-1.000,灵敏性 0.975,特异性 0.999)。结论外周血PBMCs中RIPK3 mRNA水平与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分期等指标明显相关。同时,RIPK3 mRNA水平对肝细胞癌的筛查具有明显的价值。联合应用RIPK3 mRNA水平和AFP可明显提高AFP对肝细胞癌的诊断效能。这些发现揭示了坏死性凋亡相关因子RIPK3在肝细胞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肝细胞癌的临床诊治提供了指导。
储君[6](2020)在《重症化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进展为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警模型建立》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重症化代偿期乙肝肝硬化(acute exacerba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compensatory liver cirrhosis,AE-LCB)患者进展为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警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感染科2011年01月-2019年06月收治的404例AE-LCB患者临床资料,经筛选后纳入237例,根据入院后28天是否进展为ACLF,分为ACLF(n=48)组与Non-ACLF组(n=189),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入院后24小时内生化及病毒学指标。根据资料类型不同,正态计量资料、偏态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组间比较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2检验,应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AE-LCB患者进展为ACLF的危险因素,将危险因素导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其独立危险因素,建立AE-LCB预警模型,并用该模型与Child-Turcotte-Pugh分级(child-turcotte-pugh,CTP)、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终末期肝病-Na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Na,MELD-Na)、整合MELD模型(integrated MELD,iMELD)、慢性肝衰竭-序贯器官衰竭评估模型(chronic liver failure-sequentail orgen failure assessment,CLIF-SOFA)、中国重型乙型肝炎研究组-ACLF评分(chinese group on the study of severe hepatitis B-ACLF score,COSSH-ACLFs)6种ACLF预后模型比较,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利用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比较上述6种评分模型与本研究模型对AE-LCB预后的预警价值。结果:1.共收集满足纳入及排除标准患者237例:入院后28天内进展为ACLF患者48人,其中男性44人,女性4人;未进展为ACLF患者189人,其中男性165人,女性24人。2.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合并细菌感染、Na+、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谷氨酰转移酶(glutamyltransferase,GGT)、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prothrombin time,APTT)、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rophile granulocyte,NEUT)、血小板总数(platelet,PLT)、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aspartate transaminase/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AR)、Loks index为AE-LCB患者进展为ACLF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将上述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合并细菌感染,高水平INR、TBIL,低水平GGT、PLT为AE-LCB患者进展为ACLF的独立危险因素。3.用上述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构建AE-LCB进展为ACLF的预警模型,将该模型与Child-Pugh评分、MELD、MELD-Na、iMELD、CLIF-SOFA、COSSH-ACLFs 6种ACLF预后模型比较,发现本模型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且其Youden指数最大,提示本研究模型对AE-LCB患者进展为ACLF有较好的预警作用。结论:合并细菌感染,高水平INR、TBIL,低水平GGT、PLT为AE-LCB患者进展为ACLF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建立的预警模型对AE-LCB患者进展为ACLF有较好的预警作用。
吴玉潇[7](2020)在《柴芍健脾膏治疗肝郁脾虚型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疗效的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回顾性分析柴芍健脾膏治疗肝郁脾虚型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的临床疗效,探究柴芍健脾膏联合西医综合疗法治疗肝郁脾虚型HBV-ACLF患者的可行性,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评估。方法:共收集102例于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的肝病科住院治疗的ACLF患者(2014年1月到2019年1月),其中医证型均要求为肝郁脾虚型,其中51例为对照组(单纯西医综合治疗),51例为治疗组(单纯西医综合治疗+柴芍健脾膏)。收集治疗疗程4周、8周时两组患者的病死率,治疗疗程在0周、4周、8周时两组患者的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 L)值、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值、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值、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值、中医证候评分等指标,并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经4周治疗后,治疗组的死亡率为9.80%,对照组的死亡率为15.69%;经8周治疗后,治疗组的死亡率为23.53%,对照组的死亡率为3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2)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Bi L、PTA、INR、ALT、AST、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前改善(P<0.05)。(3)经4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Bi L、PTA、INR值对比差异明显(P<0.05),说明柴芍健脾膏在4周内对于凝血功能的改善和退黄效果均优于单纯西医内科治疗;治疗达8周时,两组患者之间的PTA、INR值差异不大(P>0.05),TBi L值对比差异明显(P<0.05)。(4)经4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T、AST值、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差异明显(P<0.05),经8周治疗后,两组患者之间的ALT、AST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柴芍健脾膏联合西医内科综合治疗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可有效降低肝郁脾虚型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8周内的死亡率,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陈玲[8](2020)在《基于代谢组学的慢加急性肝衰竭疾病预后标志物的发现和确证》文中提出目的: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是我国常见的肝脏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因此ACLF的防治备受人们关注。本学位论文首先基于核磁共振(1HNMR)的代谢组学技术寻找ACLF患者预后血清差异代谢物。在此基础上,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技术对代谢差异物进一步定量分析,筛选ACLF患者预后生物标志物。方法:1.采用1HNMR的非靶标代谢组学技术对127例28天死亡(n=42)与存活(n=85)的ACLF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利用多元统计模型分析,筛选出能区分ACLF患者死亡与存活组间的特征的差异代谢物。2.建立和确定生物样品中胆碱、嘌呤类含量的UPLC-MS/MS定量分析检测方法。用乙腈对血液样品进行蛋白沉淀,以ZIC-HILIC亲水色谱柱,10mmol/ml乙酸铵-0.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对ACLF死亡与存活患者组的血清差异性代谢进行目标代谢检测。3.建立和确定生物样品胆汁酸类含量的UPLC-MS/MS定量分析检测方法,用乙腈对血液样品进行蛋白沉淀,以C18柱色谱柱,10mmol/ml乙酸铵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进样量为3ul,流速为0.25ml/min,柱温为45℃,对ACLF死亡与存活组患者的血清差异性代谢血清进行目标代谢检测。4.建立和确定人体尿液中蝶呤类化合物含量的UPLC-MS/MS定量分析检测方法,对ACLF患者尿液样品进行蛋白沉淀,并对ACLF死亡与存活组患者的尿液差异性代谢进行分析检测。结果:1.通过1 HNMR的非靶标代谢组学对ACLF预后研究显示:ACLF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血清代谢物中谷氨酰胺/肌酐(46.12±3.79 vs 61.11±5.65,AUROC=0.629)、肉碱/肌酐(32.09±3.15 vs 19.88±2.33,AUROC=0.666)、乙酸/肌酐(7.61±0.57 vs 4.99±0.48,AUROC=0.656)含量差异显着(独立样本T检验,P<0.05)。以21种差异代谢物为变量对ACLF死亡组和存活组为分类进行ROC分析,发现肉碱/肌酐的AUROC=0.666最大,Logistic回归筛选出谷氨酰胺/肌酐、肉碱/肌酐、MELD Scores、INR变量建立模型,AUROC为0.880,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7.6%和74.7%。2.UPLC-MS/MS定量分析检测12种胆碱类物质,结果显示ACLF死亡与存活组共有8种代谢物具有显着性差异(独立样本T检验,P<0.05),其中蛋氨酸具有较高的诊断性能(AUROC=0.708),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76.70%和特异性60.80%,与存活组相比含量升高。3.UPLC-MS/MS定量分析检测10种嘌呤类物质,结果显示ACLF死亡与存活组共有5种代谢物具有显着性差异(独立样本T检验,P<0.05),其中黄嘌呤具有较高的诊断性能(AUROC=0.707),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66.40%和74.10%,与存活组相比含量升高。4.UPLC-MS/MS定量分析检测22种胆汁酸类物质,结果显示ACLF死亡与存活组共有3种代谢物具有显着性差异(独立样本T检验,P<0.05),其中脱氧胆酸、鹅脱氧胆酸具有较高的诊断性能(AUROC=0.622),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2.20%和10.40%,与存活组相比含量降低。整合胆碱、嘌呤、胆汁酸类33种代谢物的定量数据,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得到黄嘌呤、脱氧胆酸、鹅脱氧胆酸三个变量建立模型,对ACLF预后的AUROC为0.762,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59.1%和82.2%;以黄嘌呤、胱硫醚、脱氧胆酸、鹅脱氧胆酸等4个变量线性组合建立判别式分析模型,预测分类平均准确率为73.3%,AUROC为0.788,交叉验证结果显示建立的判别模型可靠。5.本论文建立和确定了定量检测尿液中4种蝶呤类代谢物的UPLC-MS/MS分析检测方法。通过分析发现与28天内存活组的ACLF患者相比较,死亡组的二氢生物蝶呤/肌酐(0.01±0.00 VS 0.02±0.00,AUROC=0.705)、新蝶呤/肌酐(0.03±0.00 VS 0.04±0.00,AUROC=0.851)、墨蝶呤/肌酐(189.69±16.69VS442.73±59.74,AUROC=0.837)3种蝶呤类物质有显着性差异(独立样本T检验,P<0.05),其中新蝶呤/肌酐的AUROC为0.851;联合新蝶呤/肌酐和墨蝶呤/肌酐为变量建立的Logistic模型对于ACLF患者28天预后预测平均准确度为79.5%,AUROC为0.911,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0.90%和81.80%。结论:血清代谢组学研究发现ACLF短期内不同预后结果具有不同的代谢表型,死亡与存活组有差异的特征代谢物涉及多条代谢通路。本论文共筛选了近60种血清与尿液ACLF预后相关代谢物,结果表明血清中黄嘌呤、胱硫醚、脱氧胆酸、鹅脱氧胆酸等4个变量组合,对ACLF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联合尿液中新蝶呤/肌酐和墨蝶呤/肌酐,对ACLF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罗丹[9](2020)在《自身抗体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通过研究自身抗体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特征,并且分析CHB患者产生自身抗体的生物学基础,进一步探讨自身抗体阳性CHB患者体质分布特征及相关生物学基础之间的关联性,旨在为自身抗体阳性CHB“辨体论治”及预防决策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更好地实现“治未病”的目的。方法:选取厦门市中医院感染性疾病科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住院病例,伴自身抗体阳性CHB患者216例,同期纳入单纯CHB患者216例,对432例CHB患者进行中医体质问卷调查,收集一般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结果。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中医体质的分布规律:216例自身抗体阳性CHB患者组中医体质分布频数为:湿热质78例(36.1%)占比最高,两组中医体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自身抗体阳性CHB患者不同体质与年龄、性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湿热质的男性占比高于女性;偏颇体质患者年龄段以31-65岁为主。3.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的比较:在性别、病程分布情况上,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年龄分布情况上,伴自身抗体阳性CHB组年龄较大,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4.两组患者肝功能、AFP、PT、肝LSM值、血清学及病毒学指标的比较:(1)伴自身抗体阳性CHB组患者ALT、AST、GGT、ALP、GLB水平明显高于单纯CHB组,两组患者上述肝功能指标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间TBIL、DBIL、ALB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两组肝LSM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但两组间PT、AFP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两组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HBsAg滴度、及HBeAg状态分布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5.两组患者肝组织病变特征的比较:伴自身抗体阳性组的CHB患者G>2组、S>1组较单纯CHB组所占比均更高,且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6.血清ALP、GLB是影响CHB患者产生自身抗体的危险因素。结论:1.伴或不伴自身抗体阳性CHB患者之间的中医体质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差异性。2.伴自身抗体阳性CHB组患者中医体质分布中湿热质占比较高,且男性发病率较高;在年龄分布上偏颇体质以31-65岁为主。3.两组患者年龄及各项理化指标存在差异性,且伴自身抗体阳性CHB患者血清ALT、AST、GGT、ALP、GLB水平明显高于单纯CHB患者,说明自身抗体的存在可能与肝损伤的严重程度相关。4.自身抗体阳性CHB组肝组织的炎症坏死程度及纤维化程度更高。5.血清GLB、ALP是CHB患者产生自身抗体的独立影响因素。
李芬[10](2020)在《NK细胞上PD-1/PD-L1表达与HBV感染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后会导致严重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肝癌等。目前临床对于HBV慢性感染者治愈率仍然很低,其中HBV对宿主的免疫监视逃逸起到关键作用。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属于固有免疫抵抗病毒入侵的关键细胞之一。有研究发现NK细胞免疫状态可能影响到HBV清除,但是具体机制未明确。抑制性受体程序化坏死因子-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 1,PD-1)和抑制性受体程序化坏死因子-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为抑制性受体及其配体,其过度表达可能抑制NK细胞的杀伤功能。本研究目的是分析在慢性HBV感染患者中NK细胞上PD-1/PD-L1表达与HBV感染后其复制及与宿主肝功能状态的相互关系。方法通过招募并筛选了31个健康对照人群和26个HB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研究对象EDTA抗凝血2.0ml和非抗凝血3.0ml,非抗凝血离心后收集血清备用。1、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人群全血CD3-CD56+NK细胞频数和CD3-CD56+CD16+NK细胞频数及这些细胞上PD-1和配体PD-L1的表达情况;2、使用紫外-乳酸脱氢酶法检测两组人群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Serum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使用紫外-苹果酸脱氢酶法检测两组人群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Serum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使用直接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人群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3、使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Time-resolved Immunofluorometric Assay,TRFIA)检测两组人群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body,HBsAb)、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virus e antigen,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epatitis B virus e antibody,HBe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HBcAb);4、使用ADVIA 212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两组人群血常规;5、使用(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F-PCR)定量检测两组人群HBV DNA载量。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HBV感染组ALT、AST、AFP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均为P<0.001,P<0.001和P<0.001),提示HBV感染后可能会导致宿主肝功能受损。2.与健康对照组相比,HBV感染组外周血中CD56+NK细胞频数明显降低(P=0.004);CD56+NK细胞上表达的PD-1明显升高(P=0.002),具有统计学差异。提示HBV感染后不但会显着抑制CD56+NK细胞频数,而且可能通过上调PD-1的表达抑制其功能,阻碍NK细胞对HBV的抗病毒作用。3.与健康对照组相比,HBV感染组中CD56+CD16+NK细胞频数比健康组细胞频数有明显降低(P=0.001),有统计学意义。再次验证HBV感染会抑制NK细胞的水平。4.通过对HBV感染组中CD56+NK细胞及抑制性受体/配体PD-1/PD-L1与相关临床检测指标的相互关系分析发现,CD56+NK细胞频数与HbsAg、HBV-DNA、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均呈负相关(分别为R=-0.475,P=0.014;R=-0.463,P=0.046和R=-0.449,P=0.021)。而CD56+NK细胞上PD-1表达及PD-1/PD-L1比值与ALT,AST均呈正相关(分别为R=0.408,P=0.043;R=0.415,P=0.039和R=0.417,P=0.038;R=0.414,P=0.039),具有统计学差异。提示HBV感染后可能会通过PD-1的表达上调抑制CD56+NK细胞频数从而影响到其肝脏功能状态。5.通过对HBV感染组中CD56+CD16+NK细胞及抑制性受体/配体PD-1/PD-L1与相关临床检测指标的相互关系分析发现,CD56+CD16+NK细胞频数与HbsAg、HBV-DNA均呈负相关(分别为R=-0.533,P=0.005和R=-0.569,P=0.011),而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均呈正相关(分别为R=0.459,P=0.018;R=0.454,P=0.02)。同样CD56+CD16+NK细胞上PD-1表达与ALT,AST均呈正相关(分别为R=0.437,P=0.029;R=0.429,P=0.032),均有统计学差异。提示HBV感染会引起CD56+CD16+NK细胞上PD-1的表达上调,而PD-1的高表达会抑制CD56+CD16+NK细胞频数,影响其抗病毒功能从而影响到肝脏功能状态。结论HBV感染后可使机体NK细胞上PD-1/PD-L1过表达从而影响NK细胞频数,导致HBV逃避宿主免疫监视加快自身复制从而影响宿主肝脏功能状态。
二、重型肝炎甲胎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型肝炎甲胎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重症化慢性HBV感染者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肝源性糖尿病发病机制的最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3比率、高尔基体蛋白73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标本采集和测定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各组对象血清AFP、AFP-L3%和GP73水平见表1。 |
2.2 各组对象血清AFP、AFP-L3%和GP73阳性率比较见表2。 |
2.3 原发性肝癌组AFP、AFP-L3%和GP73临床诊断价值 |
2.4 AFP、AFP-L3%和GP73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ROC曲线 |
3 讨论 |
(5)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和肝细胞癌患者血中RIPK3 mRNA水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RIPK3 mRNA在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表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RIPK3 mRNA在肝细胞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在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表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奴主要成绩 |
英文论文1 |
英文论文2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重症化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进展为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警模型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柴芍健脾膏治疗肝郁脾虚型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疗效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对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研究 |
1.1 慢加急性肝衰竭中医的病因病机 |
1.2 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中医辨证分型 |
1.3 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中医治疗方法 |
2 西医对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研究 |
2.1 慢加急性肝衰竭病因及机制 |
2.2 肝衰竭的分类 |
2.3 临床相关检测指标与肝功能的关系 |
2.4 慢加急性肝衰竭的西医治疗方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4 研究方法 |
4.1 西医诊断标准 |
4.2 中医诊断标准 |
4.3 纳入标准 |
4.4 排除标准 |
4.5 研究对象来源与分组 |
4.6 治疗方案 |
5 疗效判断指标 |
5.1 主要研究疗效判断指标 |
5.2 次要研究疗效判断指标 |
5.3 安全观察检测指标 |
5.4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
5.5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6 主要研究疗效判断指标检测 |
7 数据统计方法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与分析 |
8 研究结果 |
8.1 一般情况 |
8.2 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死率的变化 |
8.3 两组患者TBiL、PTA、INR水平的变化 |
8.4 两组患者ALT、AST值变化 |
8.5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积分 |
8.6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 |
8.7 两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的比较 |
8.8 安全性评价 |
9 讨论 |
9.1 柴芍健脾膏的药理学特点分析 |
9.2 疗效结果分析 |
9.3 安全性讨论 |
9.4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附录 |
综述 肝衰竭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8)基于代谢组学的慢加急性肝衰竭疾病预后标志物的发现和确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1.1 慢加急性肝衰竭简介 |
1.2 代谢组学研究概况 |
1.3 本论文研究思路 |
第2章 ACLF不同预后患者血清1HNMR代谢组学研究 |
2.1 试剂与仪器 |
2.1.1 试剂 |
2.1.2 仪器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研究对象及样本收集 |
2.2.2 实验用溶液的配制 |
2.2.3 ACLF血清处理方法 |
2.2.4 NMR数据采集 |
2.2.5 ~1H NMR数据预处理 |
2.2.6 ~1H NMR统计学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ACLF患者血清~1H NMR图谱及PCA分析 |
2.3.2 两种归一化方法的PLS-DA模型分析 |
2.3.3 total归一化法的ACLF血清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图分析 |
2.3.4 肌酐校准归一化法的ACLF血清差异代谢物分析 |
2.3.5 肌酐校准归一化法的ACLF患者血清差异代谢物预后ROC分析 |
2.3.6 Logistic诊断模型筛选诊断效能最佳的生物标志物 |
2.4 讨论 |
第3章 血清胆碱、嘌呤和胆汁酸定量检测及其与ACLF患者生存期ROC分析 |
3.1 材料和仪器 |
3.1.1 材料 |
3.1.2 仪器 |
3.2 实验部分 |
第一节 血清中胆碱类代谢物定量分析 |
1.1 胆碱类实验储备液的配制 |
1.2 胆碱类样本前处理 |
1.3 胆碱类标准曲线配置 |
1.4 胆碱类检测方法和检测条件 |
1.5 胆碱类统计学分析 |
1.6 结果与分析 |
1.6.1 UPLC-MS/MS对胆碱差异代谢物定量分析 |
1.6.2 UPLC-MS/MS对胆碱差异代谢物ROC分析 |
第二节 嘌呤类代谢物定量分析 |
2.1 嘌呤类实验储备液的配制 |
2.2 嘌呤类样本前处理 |
2.3 嘌呤类标准曲线配置 |
2.4 嘌呤类检测方法和检测条件 |
2.5 嘌呤类统计学分析 |
2.6 结果与分析 |
2.6.1 UPLC-MS/MS对嘌呤类差异代谢物定量分析 |
2.6.2 UPLC-MS/MS对嘌呤类差异代谢物ROC分析 |
第三节 血胆汁酸类代谢物定量分析 |
3.1 胆汁酸类实验储备液的配制 |
3.2 胆汁酸类样本前处理 |
3.3 胆汁酸类标准曲线配置 |
3.4 胆汁酸类检测方法和检测条件 |
3.5 胆汁酸类统计学分析 |
3.6 结果与分析 |
3.6.1 ACLF患者血清不同预后结果胆汁酸含量 |
3.6.2 ACLF患者血清胆汁酸类代谢物不同预后结果ROC分析 |
第四节 整合胆碱、嘌呤和胆汁酸定量数据筛选ACLF患者预后生物标志物 |
4.1 利用Logistic模型筛选ACLF患者预后血清生物标志物组 |
4.2 逐步判别分析筛选ACLF患者预后血清生物标志物组 |
第4章 ACLF患者尿液中蝶呤类差异代谢物分析及其作为预后标志物的价值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蝶呤类实验检测对象及样品收集 |
4.1.2 蝶呤类实验储备液的配制 |
4.1.3 蝶呤类尿液样本前处理 |
4.1.4 蝶呤类标准曲线配置 |
4.1.5 蝶呤类加样回收率方法 |
4.1.6 蝶呤类检测方法和检测条件 |
4.1.7 蝶呤类方法学验证 |
4.1.8 人体尿液样品中蝶呤类物质含量测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色谱条件的优化 |
4.2.2 分析方法的确定 |
4.2.3 人体尿液样品中蝶呤类物质含量测定 |
4.2.4 Logistic诊断模型筛选诊断效能最佳的生物标志物 |
4.3 讨论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9)自身抗体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CHB的西医诊断标准 |
3 中医体质辨识 |
3.1 中医体质量表评分 |
3.2 中医体质类型判定 |
4 纳入标准 |
5 排除标准 |
6 观察项目及检验指标 |
7 统计学分析 |
研究结果 |
1 连续型变量的统计描述方法 |
2 两组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的比较 |
3 自身抗体阳性CHB组性别、年龄及病程在中医体质中的分布差异 |
4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分布的比较 |
5 两组患者血清肝功能指标水平的比较 |
6 两组患者血清GLB、AFP、PT及 LSM值的比较 |
7 两组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HBsAg滴度、及HBeAg状态分布的比较 |
8 两组患者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比较 |
9 CHB患者是否伴有自身抗体阳性独立影响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
讨论与分析 |
1 祖国医学方面 |
1.1 祖国医学对CHB的认识与阐述 |
1.2 祖国医学对CHB合并自身抗体阳性的认识 |
1.3 CHB中医体质的认识 |
1.4 伴自身抗体阳性CHB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情况 |
1.5 自身抗体阳性CHB患者体质分布特点与性别、年龄有关 |
2 现代医学方面 |
2.1 CHB发病机制的阐述 |
2.2 自身免疫抗体的产生提示CHB患者机体免疫紊乱 |
2.3 自身抗体的产生对CHB预后的影响 |
2.4 伴或不伴自身抗体阳性CHB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差异 |
2.5 伴或不伴自身抗体阳性CHB患者血清肝功能差异 |
2.6 两组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HBsAg滴度、及HBeAg状态分布的比较 |
2.7 伴或不伴自身抗体阳性CHB患者肝组织学及LSM值水平的差异 |
2.8 CHB患者是否伴有自身抗体阳性的危险因素 |
3 创新、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
3.1 创新之处 |
3.2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知情同意书 |
附录B:肝活检知情同意书 |
附录C: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 |
附录D:平和质与偏颇体质判定标准 |
附录E:肝组织炎症坏死、纤维化分期标准 |
附录F: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相关指标记录表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NK细胞上PD-1/PD-L1表达与HBV感染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英文索引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NK细胞门及例证图 |
3.2 健康对照组及HBV感染组各项检测指标比较结果 |
3.3 NK细胞上PD-1及PD-L1 与临床检测指标之间关系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资助本课题的基金项目 |
致谢 |
四、重型肝炎甲胎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重症化慢性HBV感染者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D]. 胡晗.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2]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3比率、高尔基体蛋白73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J]. 张晓坤,司徒瑞儒. 实用医学杂志, 2021(08)
- [3]慢性乙型肝炎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20)[J].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乙型肝炎基层诊疗指南编写专家组.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1(03)
- [4]慢性乙型肝炎基层诊疗指南(2020年)[J].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乙型肝炎基层诊疗指南编写专家组.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1(02)
- [5]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和肝细胞癌患者血中RIPK3 mRNA水平的研究[D]. 韩利岩. 山东大学, 2020(01)
- [6]重症化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进展为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警模型建立[D]. 储君.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7]柴芍健脾膏治疗肝郁脾虚型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疗效的回顾性分析[D]. 吴玉潇.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基于代谢组学的慢加急性肝衰竭疾病预后标志物的发现和确证[D]. 陈玲. 南昌大学, 2020(08)
- [9]自身抗体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研究[D]. 罗丹.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10]NK细胞上PD-1/PD-L1表达与HBV感染相关性研究[D]. 李芬. 南华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