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互联网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斌[1](2021)在《青春做笔 绘美丽生态画卷: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与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性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我们再次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与重要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绿色生态是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当代大学生,如何看待发展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秉承怎样的生态文明观,行使如何的生态文明职责,影响着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美丽中国"能否实现。本文作者试图在"美丽中国"视野下探讨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开展与实施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与探索相关策略。
李泽众[2](2021)在《环境规制对中国城镇化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过去的传统城镇化存在“量”与“质”不协调以及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重城轻乡”导致城乡分割严重。与此同时,传统的城镇化过度依赖廉价的“人口红利”以及“土地红利”,也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严重的“半城镇化”等问题。随着经济增速和工业化发展的步伐放缓以及资源环境的趋紧,以开发土地、大搞房地产为建设重点的传统城镇化难以为继,城镇化的发展方式必须发生转变,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后的重点建设内容,依托环境治理从而走上高质量的城镇化道路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拟解决三个问题:第一,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名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那么,环境规制与城镇化发展的质量之间是否存在相似的关系?第二,在先前已有的研究中,常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征城镇化发展情况,但是该方法会与实际的城镇化发展现状存在较大偏差。那么,如何反映并且较为准确地测度中国的城镇化质量?第三,环境规制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如何?在包含传导机制的分析框架中,环境规制的力度是越大越好吗?怎样的环境规制力度最有利于城镇化质量的提升?本文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包含人口城镇化、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公共服务以及节能环保等五个方面共20个基础指标,分别表征五个维度城镇化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出分维度城镇化质量和综合城镇化质量。在测度的基础上,总结我国城镇化质量在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的现状与特征。基于此,本文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环境规制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着重研究其内在的影响机理,从而为我国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本文将从以下八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为导论。导论部分首先阐明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在此基础上,对本文研究的环境规制以及高质量城镇化进行了概念界定。接着,基于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分析了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最后,导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以及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与研究内容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综述,通过梳理、总结和评述现有与本研究相关的国内外文献,阐明对本文有启发之处和有待补充之处。(1)环境规制的有关研究,主要包含环境规制的理论演进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在理论演进中,本文梳理并总结了以往研究对环境规制在概念界定、工具选择、以及测度方法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在实证研究中,本文回顾并且总结了有关环境规制的经济效应与生态效应方面的文献。(2)城镇化发展和城镇化质量的有关研究,围绕着对高质量城镇化内涵的演进以及测度问题。(3)环境规制与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的相关研究,主要包含了生态环境与城镇化发展关系的研究以及环境规制与城镇化发展的实证研究。通过已有文献的评述,本文希望能够对以往研究中可能存在的不足进行补充,即不仅考虑空间层面的相关性,并在环境规制基于资源再配置效应对城镇化质量的提升领域做出一定边际贡献。第三部分主要围绕中国城镇化质量的测度及分析展开研究。从人口、经济、空间、社会、环保等方面选取了20个基础指标,分别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公共服务和节能环保等五个维度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借助熵权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测度,从而测度出2003-2016年我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分维度城镇化质量和综合城镇化质量。在此基础上,根据省内各地级市的GDP占比进行加权平均,从而得出2003-2016年我国分省份的分维度城镇化质量和综合城镇化质量,并进一步分析我国城镇化质量在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的现状与特征。最后,将城镇化根据发展特征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并梳理和总结了我国的环境规制政策和工具在不同阶段的演进和发展。第四部分主要是环境规制影响城镇化质量的经验分析。在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由于环境规制和城镇化质量均存在显着的空间依赖性,因此需要构建环境规制影响城镇化质量的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将环境规制按照不同的规制方式区分为“效果型”环境规制和“过程型”环境规制,运用三种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城镇化质量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且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偏微分方法,将空间溢出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同时,在以上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检验环境规制与城镇化质量的非线性关系。第五部分、第六部分和第七部分分别从激发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资源再配置效应等三方面,对环境规制促进城镇化质量提高的影响机理进行了研究。第五部分围绕技术创新的传导机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1-2018年中国31个省份在2001-2018年期间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和动态门槛回归方法,对环境规制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影响城镇化质量进行了实证检验。第六部分主要研究产业结构优化的传导机制,在构建了环境规制倒逼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2003-2016年期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对环境规制能否通过倒逼产业结构调整从而有利于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实证检验。第七部分基于环境规制纠正资源错配,再进一步促进城镇化质量提高的传导机制的研究思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2SLS模型对环境规制纠正资源错配从而影响城镇化质量的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并且根据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所在区域和城市规模进行区分,进行了异质性分析。第八部分为本文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本部分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为中国制定适宜的环境规制政策、实现环境保护和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双赢提供经验参考和借鉴作用。通过以上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第一,基于中国城镇化质量的测度结果可以看出:(1)在2003-2016年期间,绝大多数城市的城镇化质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城镇化质量最高的城市以直辖市、省会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为主。(2)在综合的城镇化质量中所占权重从高到低的城镇化维度分别为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公共服务、人口城镇化以及节能环保。(3)中国各省市之间在的分维度城镇化质量和综合城镇化质量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即城镇化质量在空间层面较不均衡,呈现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质量依次递减的态势。第二,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强有利于城镇化质量的提升。在三种不同的空间矩阵条件下,无论是污染物去除率越高,即以治理结果为导向进行的“效果型”环境规制;还是每万元GDP产生的污染物越少,即以生产过程为导向进行的“过程型”环境规制,均对城镇化质量的提升产生显着的促进作用。并且,环境规制的力度越强,本地区的城镇化质量越高,并能通过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使得邻近地区的城镇化质量得到提升。分区域来看,环境规制对城镇化质量的溢出效应体现出空间异质性。“效果型”环境规制的回归系数在西部地区最为显着,“过程型”环境规制的回归系数在中部地区显着,而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不显着。因此,应当进一步打破行政壁垒,形成区域联合执法的环境治理架构,并在区域间实行信息共享的监测体系,并将区域联防联控需要与因地制宜有机结合,促进地区生态环境与高质量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第三,对环境规制通过技术创新的传导机制影响城镇化质量进行经验分析,研究发现:(1)环境规制能够通过治污技术进步效应和生产技术创新效应刺激技术创新,并能强化技术创新(包括治污技术创新、生产技术创新)对城镇化质量的提升作用,即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能够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2)环境规制基于治污技术创新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呈现出先负后正的“U”型动态变化。在环境规制力度较低(ln ER≤0.1972)的情况下,企业出于侥幸心理,往往倾向于选择默默承受环境规制可能带来的“遵循成本”。开展技术创新的研发会引致更高的成本,从而阻碍企业开展研发活动,此时治污技术创新对城镇化质量提升的作用不明显。而环境规制力度较大时(ln ER>0.1972),为避免被惩罚所带来的巨大代价,企业必须采取措施推动企业研发投入。当“创新补偿”降低或全部抵消“遵循成本”时,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均得到提高。而到了这一阶段,技术创新对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显着,从而实现了环境规制基于技术创新促进城镇化质量提升的效果。(3)环境规制对城镇化的质量提升存在单门槛效应,技术创新在环境规制力度不同的情况下,对城镇化质量的提升作用存在差异。在环境规制力度较低时,治污技术创新对城镇化质量的促进作用有限,随着环境规制的强度增大,治污技术创新对城镇化质量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此外,由于生产技术创新对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稳定,不取决于环境规制的强度,环境规制基于生产技术创新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不具备这一特征,呈现出正向激励的特征。第四,对环境规制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传导机制影响城镇化质量进行经验分析,研究发现:(1)环境规制能够倒逼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从而有利于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然而,环境规制对于产业结构高级化并没有类似的倒逼作用,因此产业结构高级化没有发挥环境规制促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中介作用。(2)从全国来看,环境规制及其空间滞后项的弹性系数均显着为正,说明某地区环境规制力度的加强不仅可以促进本地区城镇化质量的提高,也可以促进邻近地区的城镇化质量的提高。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提高不仅有利于本地区城镇化质量的提高,也能够促进邻近地区的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然而,产业结构高级化没有类似的空间溢出作用。(3)分区域来看,环境规制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均具有空间异质性。从环境规制来看,环境规制对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在西部地区最为显着,在东部地区其次,然而在中部地区不显着;从产业结构调整来看,产业结构合理化对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效果均显着,但是效果依次递减,具有空间异质性。然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在西部地区抑制了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的促进作用不显着。第五,对环境规制通过纠正资源错配的传导机制影响城镇化质量进行经验分析,主要结论有:(1)劳动错配传导机制和资本错配传导机制均得到有效验证,环境规制能够通过纠正劳动错配和资本错配,从而有利于城镇化质量的提升;(2)从资本错配对城镇化质量的抑制作用来看,中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更加严重;纠正资本错配对于提高中小城市的城镇化质量更加有效,纠正劳动错配对于提高大城市的城镇化质量更加有效;(3)“动钱”的方式虽在当前阶段十分有效,但不具有可持续性,且效果受到人口规模的限制。相比之下,“动人”的方式却对于城镇化质量的提升作用十分明显。由此可见,消除行政壁垒,促进人口的自由流动,才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关键路径所在。因此,在未来的城镇化高质量发展道路上,需要合理规划城市布局,不应将城镇面积的扩张视作城镇化发展的提高,而应当将评价指标聚焦在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城市建设的空间利用效率等方面,最大限度地减少低效的“城市蔓延”现象发生。此外,提高环境规制力度,依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生态的改善,进一步加快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技术研发、推动资源配置的效率改善,藉此提高城镇化质量。
薛锐[3](2021)在《长三角上市物流企业运营效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三角城市群作为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群,其物流业务量在九大城市群中也处于前列。但随着全社会物流总额不断提高的同时,物流企业运营效率低下导致物流费用较高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在此背景下,如何提升长三角物流企业的运营效率,深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成为学术领域关注的热点。基于此,本研究分别从长三角物流企业运营的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长三角物流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和内部运营效率进行探索,为长三角一体化的均衡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论文首先分析梳理了前人有关物流企业运营效率的研究成果,总结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进而阐述了本研究所涉及的基本概念、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探索了长三角物流企业所属地区的物流质量发展水平及物流势能空间分布情况;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研究了长三角物流网络空间结构特征;分析了长三角物流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的驱动因素;从投入产出关系的角度,对长三角上市物流企业的运营效率进行测算;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了长三角上市物流企业运营效率的空间分异特征;并对长三角上市物流企业运营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最后基于长三角物流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和内部运营效率的研究结论提出了改进长三角物流企业运营效率和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第一,长三角物流质量发展水平及物流联系势能空间分布: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对长三角物流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基于修正引力模型测算了长三角物流联系势能的空间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长三角物流质量发展水平虽已达到较高水平,但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2)各核心城市的物流质量发展水平增长速度减缓,且各城市间的物流质量差距进一步增大,不利于长三角一体化的深入发展;(3)长三角物流质量发展水平仍未打破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格局,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物流质量发展水平越高,“马太效应”显着;(4)长三角物流空间联系势能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且呈“Z”字形分布,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特点。第二,长三角物流网络空间结构特征:基于社会网络视角,对长三角物流网络的整体和个体特征进行探索,社会网络分析结果表明:(1)现阶段的长三角物流联系网络处于内卷期,网络资源密度较高且分布相对发散,网络内部的差异明显;(2)长三角东部地区城市的物流交际能力非常强,在长三角物流网络中拥有较高的“权力”;(3)从内卷期的子群分布情况来看,内卷化的确阻碍了长三角一体化的深入发展;(4)网络边缘城市的最小边关联度虽均有提升,但对其它城市的依赖性仍然较强,长三角物流网络边缘城市的网络结构比较脆弱。第三,长三角物流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分异驱动因素:采用地理探测器,对长三角物流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分异驱动因素进行研究,分异及因子探测器的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影响长三角物流网络空间分异的核心驱动因素已由早期的基础设施建设转化为信息化水平;交互作用探测器的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物流网络空间分异驱动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呈现双因子增强态势,信息化水平和物流需求在与基础设施建设产生交互作用后,甚至呈现出非线性增强现象。第四,长三角上市物流企业运营效率及空间分异特征: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长三角上市物流企业的运营效率,并使用核密度分析方法,对长三角上市物流企业运营效率的空间分异情况进行探究,结果表明:长三角上市物流企业运营效率的高值区主要聚集在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东部地区,运营效率低值区主要分布在长三角中西部地区;现阶段长三角上市物流企业运营效率空间分异情况与长三角物流网络一致,“马太效应”显着;长三角上市物流企业运营效率与长三角物流质量的发展都处于内卷状态,暂未转化为更加高级的发展模式。第五,长三角上市物流企业运营效率影响因素:构建PVAR模型,研究长三角上市物流企业的内生指标对运营效率的影响,脉冲结果表明: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是长三角上市物流企业运营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财务风险对长三角上市物流企业运营效率的正向冲击虽然微弱,但却能产生持续性影响,表明财务风险是长三角上市物流企业最基础的影响因素。最后,根据上述研究结论,从宏观外部环境和微观企业运营的角度,对长三角上市物流企业运营效率提出改进的对策与建议。
万正艺[4](2021)在《数字网络空间视域下知识产权的政策分析:环境-价值-行动者的维度》文中认为数字网络空间的发展为人类进步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其本身的开放性、交互性与不确定性等特征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思维与行动方式,并逐步渗透进社会安排、制度结构,与国家经济、政治、社会、科技的交织日益密切。以数字网络空间视角来考察我国的知识产权政策更有时代色彩与全球意义。自《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以来,我国知识产权事业不断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知识产权法规制度体系和保护体系不断健全、保护力度不断加强,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意识明显提升,这对激励创新、打造品牌、扩大对外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我国知识产权事业也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社会对知识产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还需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化进程与新技术新业态发展速度间存在差距,高价值高质量知识产权偏少,行政执法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协调有待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能力偏弱。数字网络空间的发展更是加剧了知识产权治理的难度,知识产权侵权呈现新型化、复杂化、高技术化等特点,且易发多发。作为知识产权治理的重要工具,知识产权政策在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数字网络时代,如何进行政策优化以增强知识产权政策治理效能?立足于数字网络空间的大背景,本文选取环境、价值、行动者作为知识产权政策分析的关键要素。从现有知识产权政策文本入手,文章借助NVivo12质性分析软件分析了现有知识产权政策的内容及演变。同时,在反复阅读政策文本基础上,结合“环境-价值-行动者”分析框架,文章逐步明确政策文本数据编码维度。在对1944个政策文本参考点进行编码统计后,文章掌握知识产权政策所关注的环境、价值、行动者方面的具体内容。在政策环境方面,现有政策文本主要聚焦包括财税优惠、金融支持,运营管理、合作竞争,机构、企业、产业扶持,市场机制与市场自律等方面在内的经济环境;包括行政管理,法律规制,行政执法、司法保护,组织领导、监督协调等在内的政治环境;包括舆论宣传、广泛参与,人才培养与管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科技应用与产业化等在内的文化环境;包括风险防控与维权,交流合作、调研与援助,国际规则构建,境外注册、产业融入等在内的外部环境。在政策价值方面,现有政策文本主要聚焦促进知识创新的核心价值,包括激励、优化创新,服务、管理创新,创新商业化等;保护私人权益的基础价值,包括权利界定、配置,权利的保护,利益公平分配等;维护公共福祉的终极价值,包括生产结构转型、经济安全维护、社会福利提升等。在政策行动者方面,现有政策文本主要聚焦政府主体、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其中市场主体主要是各类企业、单位,社会主体包括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律师、行业组织、联盟、专业机构,权利人、公众等。从政策文本走向政策现实,借助政策文本编码结果,文章提出在数字网络空间背景下,知识产权政策发展所适宜的政策环境、政策价值、政策行动者,并结合现实情况,指出知识产权政策所面临的环境束缚、价值冲突与行动者困境。数字网络空间显着的开放性、交互性与演变性特征要求我们以一种整体且辩证的思维、从主体间性视角考察数字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发展。数字网络空间视域下,发展有序的经济环境、组织协调的政治环境、多元包容的文化环境、全球融入的外部环境是理想的知识产权政策环境;以促进知识创新为核心、保护私人权益为基础、维护公共福祉为目的的协调、统一的动态体系是知识产权政策所需确立的价值体系;各类政策网络行动者各就其位,积极进行知识产权政策互动与反馈是知识产权政策网络适宜的互动状态。然而,实践中,我国原始创新动力薄弱、双轨保护衔接失灵、创新激励文化匮乏、国际规则有失公平。同时,根据对知识产权相关案例的分析,我国知识产权政策在具体的政策实施中存在价值位序难题;我国知识产权政策设计亦存在违背价值初衷的风险;我国也缺乏清晰统一的知识产权政策价值共识。此外,根据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发现,现有知识产权政策网络内部未能充分协调,政策网络间互动也存在偏差,知识产权政策网络运转欠缺有效性考察。这些问题的产生与知识经济、产权管理、产权文化、国家利益、政策话语、政策参与等多种因素相关。文章基于“环境-价值-行动者”框架,提出知识产权政策优化路径。通过完善市场秩序,维护创新基石;优化整体治理,加强部门协作;致力生态培育,涵养产权观念;注重利益协调,强调合作共赢,来营造合适的数字网络空间视域下知识产权政策环境。通过加强理论建设,建立明确的知识产权政策价值体系;强调价值引领,优化政策举措与时代发展间匹配性;重视价值传播,形成并推广政策价值中国话语体系,来构建合理的数字网络空间视域下知识产权政策价值。通过明确政策网络角色,增强彼此协调互动能力;塑造网络信任氛围,推进对话与合作常态化;建立多元配套机制,保障政策网络有效运转,来培育合格的数字网络空间视域下知识产权政策行动者。
郑琦[5](2021)在《山西省城市环境治理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是现代文明的象征,作为社会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以及文化中心,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党的十九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力度逐步加大。山西省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依赖化石能源,目前,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仍旧突出,资源短缺、能源供给不匹配、人口过度增长等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城市生态文明的发展进程,城市环境的治理工作要优化、治理效率同时也要提升。基于此,从山西省实际状况出发,提升城市环境治理效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城市环境治理研究的进展做出整理,同时结合了山西省目前城市发展的实际状况,系统性地探讨了山西省城市环境治理的现状。选取2009-2018年的相关数据,构建适用于山西省城市环境治理效率测度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SBM超效率模型、Malmquist指数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山西省环境治理效率进行测度,并在此基础上,运用Tobit回归模型,对其具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概括影响山西省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具体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基于上述研究内容,得到以下几点主要结论:(1)2009-2018年,山西省11个地市之间差异较大,城市环境治理效率虽然起伏略有波动,但整体表现为上升态势。2009-2018年阳泉市城市环境治理效率最高,临汾市、晋中市、吕梁市排在末尾,城市环境治理效率急需要提升。(2)山西省城市环境治理效率可以划分为几种不同模式:高效率模式、中效率模式、低效率模式。其中阳泉市、朔州市处于高效率模式,除此之外的9个城市应当采取相应措施提升城市环境治理效率。(3)通过研究发现,对城市环境治理效率起积极作用的包括城市空间集聚水平、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环境治理投资、城市工业污染治理水平、城市科技发展水平、城市生态建设水平;起消极作用的是城市产业结构。最后,结合山西省具体情况,从制度、经济、产业结构、多方协同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助力山西省环境治理效率的提升。
蒋雨东[6](2021)在《凉山州科技创新与乡村产业振兴耦合协调研究》文中指出乡村产业实现振兴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步骤,科技创新与乡村产业振兴相互产生影响与制约,科技创新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推动力量,而乡村产业振兴也对科技创新提出内在要求,促进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最终出现循环积累效应,支撑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面对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科技革命不断纵深发展,科技创新与乡村产业振兴的协调发展问题亟待解决。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乡村产业发展方向,为破解科技创新与乡村产业振兴的矛盾指明了聚焦点和着力点。凉山州属于我国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是国家以及四川省进行脱贫攻坚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的重点区域,以凉山州为研究对象,从定性和定量两个层面深入探讨科技创新与乡村产业振兴的相互作用关系,有助于促进未来凉山州科技创新与乡村产业振兴耦合协调发展。本文在深入探讨科技创新与乡村产业振兴理论基础上,构建了科技创新与乡村产业振兴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凉山州2008-2018年科技创新综合指数与乡村产业振兴综合指数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对科技创新与乡村产业振兴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并从时序变化层面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论如下:(1)理论分析表明科技创新子系统与乡村产业振兴子系统的内部构成要素分别存在相互作用过程,两子系统之间也存在相互关系,存在市场调节机制与政府调节机制。当科技创新子系统与乡村产业振兴子系统之间相互促进,科技创新与乡村产业振兴可实现“1+1>2”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2)时间维度显示,2008-2018年凉山州科技创新综合指数与乡村产业振兴综合指数总体处于快速发展期,科技创新与乡村产业发展明显。(3)凉山州2008-2018年科技创新与乡村产业振兴的耦合度处于稳步上升趋势。科技创新与乡村产业振兴耦合协调发展总体态势良好,表现为耦合协调度的波动上升,耦合协调等级也从严重失调上升为优质协调,凉山州科技创新与乡村产业振兴协调发展趋势稳中向好,协调发展能力不断增强。(4)实现科技创新与乡村产业振兴耦合协调发展是更好地促进二者未来发展的重要途径。针对现有问题提出的对策建议有:突出创新驱动,构建科技创新体系;突出载体创新,激发“双创效应”;强化自我发展能力,弥补内生动力不足。
侯宪利[7](2020)在《“互联网+”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变革》文中认为“互联网+”深刻地变革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存方式和交往方式,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哲学变革。在人类社会这场数字化变革的进程中,互联网实现了由最初作为“工具型应用”的“+互联网”到作为“构成社会基本生产组织要素”的“互联网+”的跃升,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重构了以共享经济为特色的网络时代新型生产关系,拓展了人类生存和交往的新时空,形成了“开放、创新、普惠、共享、自由、平等、包容”的互联网核心价值理念,有力地推动了“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在人类社会这场全面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中,互联网重构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和人与自我的关系,变革了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互联网+”所体现的哲学理念是对传统工业社会价值理念的批判,重构了信息社会重要的时代精神。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的哲学,尤其是“改造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非常有必要进行一次具有时代意义的“互联网转向”:把“镜头”对准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所带来的诸如思维与存在、现实与虚拟、技术与人文、自由与必然、主客体的融合重构、人类解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现实的哲学问题,并在回答这些问题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促进“人向人的本质的全面回归”,推动“人类解放”。“互联网+”首先是一种新型生产工具,由劳动者和“互联网+”相结合形成新的生产方式——网络生产方式,是人类有史以来第四代生产方式,其最大特点是劳动者与机器分离的“分离生产方式”。这种“分离生产方式”是一场全新的颠覆性革命,将给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当下的产业转型升级带来史无前例的影响。伴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推进和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升级,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泛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综合利用,互联网已逐步由最初作为一项技术的“信息沟通工具”上升为全新的“生产要素”和“技术、生态平台”,已经由消费领域深入到生产领域和文化生态领域。“互联网+”多维度地推动了互联网由“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生态互联网”和“价值互联网”的跃升,“互联网+”由此逐步成为一种思维方式和价值传递方式,重构了新的生产力要素和网络时代的新型生产关系,使信息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生了数字化转型,催生了互联网哲学理念,促进人类社会由“传统大机器生产”的工业社会向“现代科技智慧型生产”的信息智能社会转变。“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变革既是“重大的现实问题”,又是“重大的理论问题”。本文通过对“互联网+”对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变革的考察和研究,探寻“批判的互联网”对传统工业社会现代性的批判价值,并通过对“互联网的批判”研究,剖析互联网哲学思想的核心价值内核,规避互联网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倡导东西方文明在互联网时代的交融互鉴,以互联网生态化的多维思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构网络时代“开放、共享、包容”的全球人类核心价值观,力图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供思想借鉴。
许虎林[8](2020)在《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际产业链专业化分工和供应链的有序衔接,扩大了国际贸易规模,有效推进了国际物流的发展。在大图们江次区域合作中国际物流的地位日益突出,国际物流合作如何开展、在哪些方面开展,虽然GTI组织专家们进行了基础设施建设和通关问题的探讨,但都没有对区域内国际物流合作效应进行全面深入地论证。在大图们江区域各地方政府急于发展经济,各成员国对这一区域的发展给予更多关注的大背景下,大图们江次区域合作从国际物流合作先行突破,但现有的国际物流发展现状表明,国际物流合作的发展还处于规模化的第一阶段,没有达到大图们江区域成员国的预期。所以,本研究从归纳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入手,首先将研究的地理范畴扩展为以大图们江倡议成员地理范围的经济辐射范畴为研究对象,突破了研究范畴的局限性。通过对国际物流合作概念的重新界定,明确研究以基础设施建设、通关货物运输、国际物流服务及制度保障等方面的合作为基础,探讨宏观层面的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问题。在研究中明确了合作的基础源于国家战略与合作机制为大图们江地区国际物流合作提供的制度保障,陆海联运形成的互联互通为国际物流合作奠定的通道基础,区域各国经济的发展为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提供的源泉与动力及朝鲜与日本积极参与大图们江区域合作。通过对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进程、模式和成效分析,展示了合作发展的程度。尝试从国际物流量(进口量和出口量)和国际物流额(进口额和出口额)两个方面的四个维度来分析,突破已往物流研究中单一物流量指标的局限性。通过时间固定效应方法对总结出的国际物流五方面影响因素核心变量进行分析,着重分析了这些变量对国际物流发展产生的影响及原因,为国际物流合作效应的分析提供了前期基础。研究中,通过耦合方法将国际物流五方面合作的各变量耦合处理,经过主成分分析方法,提炼出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的国际物流环境指标、国际物流基础设施指标、国际物流效率指标、国际物流成本指标和国际物流市场指标等五个效应指标,引入效用理论,利用时间固定效应方法并结合倒U型模型分析法对五个方面指标进行效应分析,得出五个方面的效应情况。依据以上的分析,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研究通过以上的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发展经过二个阶段发展,处于规模扩大的发展阶段;现阶段主要的合作机制主要有四种机制,即决策机制、沟通与协调机制、冲突调解机制、收益分配机制等,但尚未形成一套制度化和程序化的国际物流合作专门决策机制,沟通与协调机制不能及时解决跨境国际物流中的即时问题,影响了跨境国际物流合作的流畅性,仅形成了双边收益分配机制,冲突调解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合作模式主要有政府间国际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模式、清关互认模式、企业间双边合作模式、跨境电商物流合作模式等;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项目合作、国际物流标准化建设合作以及电商国际物流方面取得成效。通过对进(出)口国际物流五方面28个影响因素分析,得出在进口与出口的量(额)的二个方面四个维度上,各变量全部体现其直接影响作用,但直接影响程度不同。对出口国(或地区)而言,公路的质量、使用国际互联网用户贸易壁垒、海关手续负担、本地竞争的强度、价值链宽度、国际分销和市场营销控制货运及时性、清关效率、物流服务能力、货物可追溯性、法律框架解决纠纷的效率、反垄断政策的有效性等因素的直接影响最大。对进口国(或地区)而言,公路的质量、铁路基础设施的质量、港口基础设施的质量、本地竞争的强度、当地供应商质量、国际分销和市场营销控制、贸易壁垒、贸易关税、海关手续负担、清关效率、货物可追溯性、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反垄断政策的有效性、政府官员的决定中徇私等因素的直接影响最大。主要原因是,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处于规模化的初级阶段,合作水平低,各国政策和合作机制不完善,区域各国的经济和社会水平不同,各国间国际物流发展不平衡,外部环境对国际物流的发展产生冲击。通过对五个国际物流合作效应的替代指标分析,得出,对进口国而言,大图们江区域的国际物流环境、国际物流效率和国际物流市场三个国际物流合作效应的替代指标显着性体现出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效应是递增的,国际物流基础设施也基本反映出这一点。而对出口国而言,大图们江区域的国际物流环境、国际物流效率二个国际物流合作效应的替代指标显着性体现出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效应的作用。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还处于合作规模扩大阶段,没有进入质变的平衡发展阶段,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各替代指标的效应存在差异是必然的。针对上述研究,借鉴国内外物流合作的相关经验,结合大图们江区域的实际情况提出四点对策建议:改善国际物流合作环境、促进政府间合作,提高国际物流合作效率,创造新的国际物流需求,有效推进国际物流通道基础和通道畅通化建设等对策建议。
蔡跃[9](2020)在《海事信息系统安全评估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90年代兴起的网路技术在社会、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1994年中国互联网进入国际互联网这个国际大家庭后,中国互联网发展方式和规模堪称翘楚。特别是伴随改革开放后经济迅猛发展之势,我国不断提升互联网基础建设水平,网民规模基数和年龄跨度增大,互联网应用形式多样,新技术新功能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等。网络在深刻改变人民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个人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等网络安全事件花样翻新、防不胜防。一方面给个人或机构损害了个人隐私、商业机密,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损失;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平稳运行。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因此,科学有效应对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了国际社会的共同课题。交通运输行业的海事单位,其重要性更是举足轻重,特别是随着“海洋强国”、“一带一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国家战略的提出,海上的政治经济竞争也日趋白热化。当前我国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面多是模型和方法研究,等级保护更多的是关于测评系统和项目控制的研究,关于安全评估和等级保护相结合的研究还不甚多。本文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现有海事信息系统特点和安全需求,提出AHP、信息熵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海事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首先,论文详细的阐述了信息安全评估模型和等级保护的研究现状,确定了海事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研究方向;其次,依据海事信息系统建设内容和安全特点,从安全通信网络、安全区域边界、安全计算环境、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建设管理、安全运维管理等六个方面,构建基于等保2.0包含5个准则层18个指标的海事信息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然后,结合海事信息系统安全需求,及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相关标准,通过调查问卷获取安全评估指标初始数据,AHP法分配主观权重,信息熵调整客观权重,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核定最终权重,构建适合海事信息系统特点的安全风险评估模型;最后,应用T海事潮流预报系统实例验证该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分析出影响该信息系统风险值,指导等保安全建设。综上所述,本文将理论研究与实例应用相结合,构造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模型,识别出影响信息系统安全运行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海事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建设与运营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参考。
农雪雯[10](2020)在《韧性视角下广西城市防灾减灾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设施的密集分布,空间的不断扩张,人口的高度集中,经济结构和社会组织越加复杂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是现代城市的主要特点,而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城市所面临的灾害又具有复杂性、连锁性等特点,这就使得当灾害来临时,城市作为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具有极大的脆弱性,其表现为灾害的不确定性、多样性、复杂性,而所带来的后果也愈发显着。灾害的发生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很难完全规避和预测,因此传统的防灾减灾方式和策略已不满足于现代化城市安全的需求。“韧性”(resilience)理念自1990年代被引入城市规划领域后,为城市防灾减灾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体系。城市防灾减灾不应再是传统地关注物理环境所承受的灾害风险,如建筑物的抗震性和排水管道的适配性等,而是应将视角更系统地关注城市系统在面对灾害时的反应力、适应力和恢复力。因此,对于灾害复杂多样、而防灾减灾的体系和相应的设施较为落后的广西而言,利用城市韧性的视角和理念来提升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十分迫切和必要。文章基于城市韧性视角和理念,以广西十四个地级市为例,测算其2009-2018年城市综合韧性及子系统得分,分析广西区及其各个经济区域、各个地级市城市防灾减灾发展水平的时序变化,在此基础上,结合广西防灾减灾现行策略和案例来分析广西城市防灾减灾现状。从城市防灾减灾发展水平、政府部门防灾减灾能力、防灾减灾配套设施建设、防灾减灾社会参与度来分析韧性视角下广西城市防灾减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最后结合国内外韧性城市防灾减灾管理实践经验的借鉴从全面提升韧性防灾减灾发展水平、完善城市防灾减灾顶层设计、完善韧性城市防灾减灾配套设施、构建城市防灾减灾协同治理体系等方面来对广西提升城市韧性水平,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提出策略建议。
二、国际互联网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际互联网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青春做笔 绘美丽生态画卷: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绪论 |
(一)提出问题 |
1. 当前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警示。 |
2. 国家生态战略层面的规划要求。 |
3. 职业院校使命需要。 |
二、本论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存在问题分析 |
1.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教育载体和教学方法尚缺乏体系规划和创新 |
2.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思政教师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
3. 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参差不齐 |
(三)撰写本文理论依据 |
1. 习近平总书记“保护生态,生态就会回馈你”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
2.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
3.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几个原则 |
(四)本文应用价值 |
1. 传统与现代教育手段相结合 |
2.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
3. 以实践践行应用 |
(五)高等幼儿师范生生态文明行为“青春做笔,绘美丽生态画卷”养成教育模式的实践 |
1. 实践目标 |
2. 实践内容及创新点 |
三、结论 |
(2)环境规制对中国城镇化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1.4 基本概念界定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环境规制的研究 |
2.1.1 环境规制的理论演进 |
2.1.2 环境规制的强度测度 |
2.1.3 关于环境规制的经济效应 |
2.1.4 关于环境规制的生态效应 |
2.2 关于城镇化质量的研究 |
2.2.1 城镇化质量的内涵 |
2.2.2 对城镇化质量的评价与测度 |
2.3 关于环境规制影响城镇化发展的相关研究 |
2.3.1 关于生态环境与城镇化关系的理论研究 |
2.3.2 关于环境规制对城镇化影响的实证研究 |
2.4 文献评述以及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三章 中国城镇化质量的测度和现状分析 |
3.1 中国城镇化质量的测度 |
3.2 中国城镇化质量的测度结果与现状分析 |
3.2.1 测度结果 |
3.2.2 中国城镇化质量的现状分析 |
3.2.3 中国城镇化质量的时空演化 |
3.3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中环境规制政策的演进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环境规制对城镇化质量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研究方法与设计 |
4.2.1 研究方法 |
4.2.2 空间自相关检验 |
4.3 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4.3.1 模型构建、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4.3.2 实证分析结果 |
4.3.3 稳健性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环境规制基于技术创新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分析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影响城镇化质量的理论分析 |
5.3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影响城镇化质量的实证分析 |
5.3.1 动态面板模型构建 |
5.3.2 变量选取、数据来源与统计分析 |
5.3.3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影响城镇化质量的动态面板回归结果分析 |
5.4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影响城镇化质量的动态面板门槛实证分析 |
5.4.1 动态面板门槛模型设定 |
5.4.2 变量选取、数据来源与统计分析 |
5.4.3 动态面板门槛检验 |
5.5 环境规制基于技术创新促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
第六章 环境规制基于产业结构调整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分析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环境规制、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城镇化质量的机理分析 |
6.3 环境规制、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城镇化质量的中介效应模型分析 |
6.3.1 研究方法、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
6.3.2 模型构建 |
6.3.3 模型估计结果与解释 |
6.3.4 稳健性分析 |
6.4 环境规制、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城镇化质量的空间计量模型分析 |
6.4.1 空间计量模型设定 |
6.4.2 空间计量回归结果与讨论 |
6.5 环境规制基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
第七章 环境规制基于资源配置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分析 |
7.1 问题的提出 |
7.2 环境规制、资源配置影响城镇化质量的机理分析 |
7.3 环境规制、资源配置影响城镇化质量的实证分析 |
7.3.1 研究设计与模型构建 |
7.3.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7.3.3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
7.3.4 稳健性检验 |
7.4 环境规制基于纠正资源错配促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长三角上市物流企业运营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
1.3.3 创新之处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 |
2.1 基础概念 |
2.1.1 物流 |
2.1.2 物流企业 |
2.1.3 企业运营效率 |
2.2 相关理论 |
2.2.1 效率理论 |
2.2.2 内卷化理论 |
2.3 研究方法 |
2.3.1 修正引力模型 |
2.3.2 社会网络分析 |
2.3.3 地理探测器 |
2.3.4 超效率SBM |
2.3.5 核密度分析 |
2.3.6 PVAR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长三角物流质量发展水平及空间网络结构 |
3.1 长三角物流质量发展水平与空间联系势能 |
3.1.1 长三角物流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2 长三角物流质量发展水平及空间分布 |
3.1.3 长三角物流空间联系势能 |
3.2 长三角物流空间网络结构分析 |
3.2.1 长三角物流网络整体空间特征 |
3.2.2 长三角物流网络个体空间特征 |
3.3 长三角物流质量空间分异的驱动因素研究 |
3.3.1 因子探测 |
3.3.2 生态探测 |
3.3.3 交互作用探测 |
3.3.4 风险探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长三角上市物流企业运营效率 |
4.1 指标选取与变量描述性统计 |
4.1.1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
4.1.2 变量描述性统计 |
4.2 长三角上市物流企业运营效率的实证分析 |
4.3 长三角上市物流企业运营效率核密度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三角上市物流企业运营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
5.1 指标选取与变量描述性统计 |
5.1.1 指标选取 |
5.1.2 变量描述性统计 |
5.2 物流企业运营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2.1 平稳性检验与协整检验 |
5.2.2 确定最优滞后阶数 |
5.2.3 GMM估计 |
5.2.4 脉冲响应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长三角上市物流企业运营效率提升的对策建议 |
6.1 提升区域物流质量发展水平,合理配置区域物流网络 |
6.1.1 机制破壁,激发物流节点的溢出效应 |
6.1.2 资源破壁,打破网络格局的马太效应 |
6.1.3 要素破壁,强化驱动因素的联动效应 |
6.2 提高物流企业运营效率,有效改进物流企业布局 |
6.2.1 重视物流企业成长能力 |
6.2.2 聚焦物流企业盈利能力 |
6.2.3 维持物流企业运营能力 |
6.2.4 优化物流企业财务风险 |
6.2.5 关注物流企业偿债能力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局限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数字网络空间视域下知识产权的政策分析:环境-价值-行动者的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重难点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数字网络空间视域下知识产权政策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数字网络空间视域下知识产权政策的阐释 |
一、数字网络空间的起源、特征与影响 |
二、数字网络空间视域下知识产权的演变 |
三、数字网络空间视域下知识产权政策的功能 |
第二节 数字网络空间视域下知识产权政策的理论基础 |
一、数字治理理论 |
二、政策网络理论 |
三、知识产权利益平衡理论 |
第三节 数字网络空间视域下知识产权政策的分析框架:环境-价值-行动者 |
一、数字网络空间视域下知识产权政策分析的关键变量 |
二、知识产权政策分析中环境、价值、行动者具体含义 |
三、知识产权政策的分析框架:环境-价值-行动者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数字网络空间视域下中国知识产权政策的文本分析:环境-价值-行动者 |
第一节 中国知识产权政策文本演变 |
一、知识产权政策文本的相关统计 |
二、知识产权政策文本的内容演变 |
三、知识产权政策文本的演变特征 |
第二节 数字网络空间视域下中国知识产权政策文本编码 |
一、知识产权政策文本中的环境关切 |
二、知识产权政策文本中的价值内涵 |
三、知识产权政策文本中行动者构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字网络空间视域下中国知识产权政策的环境分析 |
第一节 数字网络空间视域下知识产权政策环境需求 |
一、发展有序的经济环境 |
二、组织协调的政治环境 |
三、多元包容的文化环境 |
四、全球融入的外部环境 |
第二节 中国知识产权政策环境的现实束缚 |
一、原始创新动力薄弱 |
二、双轨保护衔接失灵 |
三、创新激励文化匮乏 |
四、国际规则有失公平 |
第三节 中国知识产权政策环境现实束缚的成因 |
一、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尚未完善 |
二、产权管理未能充分协调统一 |
三、产权文化构建存在诸多阻碍 |
四、全球产权竞争牵涉各国利益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字网络空间视域下中国知识产权政策的价值分析 |
第一节 数字网络空间视域下知识产权政策价值追求 |
一、促进知识创新 |
二、保护私人权益 |
三、维护公共福祉 |
第二节 中国知识产权政策的价值冲突 |
一、政策实施之中的价值位序难题 |
二、有违价值初衷的政策设计风险 |
三、缺乏清晰统一的政策价值共识 |
第三节 中国知识产权政策价值冲突的成因 |
一、对政策价值本质缺乏全面认识 |
二、政策的更新滞后于时代的发展 |
三、政策价值的话语体系尚未建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字网络空间视域下中国知识产权政策的行动者分析 |
第一节 数字网络空间视域下知识产权政策行动者的善治网络 |
一、知识产权政策网络中具体的行动者类型 |
二、知识产权政策网络中行动者的善治结构 |
三、知识产权政策网络中行动者的善治要素 |
第二节 中国知识产权政策行动者的现实困境 |
一、政策网络内部未能充分协调 |
二、政策网络间互动存在偏差 |
三、政策网络运转欠缺有效性考察 |
第三节 中国知识产权政策网络困境的成因 |
一、政策参与的角色认知与能力有待提升 |
二、政策网络缺乏持续且深入的交流合作 |
三、政策参与中缺乏多元有效的配套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环境-价值-行动者”框架的中国知识产权政策的优化路径 |
第一节 营造合适的数字网络空间视域下知识产权政策环境 |
一、完善市场秩序,维护创新基石 |
二、优化整体治理,加强部门协作 |
三、致力生态培育,涵养产权观念 |
四、注重利益协调,强调合作共赢 |
第二节 构建合理的数字网络空间视域下知识产权政策价值 |
一、加强理论建设,建立明确的知识产权政策价值体系 |
二、强调价值引领,优化政策举措与时代发展间匹配性 |
三、重视价值传播,形成并推广政策价值中国话语体系 |
第三节 培育合格的数字网络空间视域下知识产权政策行动者 |
一、明确政策网络角色,增强彼此协调互动能力 |
二、塑造网络信任氛围,推进对话与合作常态化 |
三、建立多元配套机制,保障政策网络有效运转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数字网络空间视域下知识产权政策调适内容 |
二、数字网络空间视域下知识产权政策多元追求 |
三、知识产权政策划时代发展的现实问题 |
四、数字网络空间视域下知识产权政策创新 |
附录 |
知识产权政策文本汇总 |
知识产权政策府际网络行动者访谈问题 |
知识产权政策专业网络行动者访谈问题 |
知识产权政策生产者网络行动者访谈问题 |
知识产权政策参与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后记 |
(5)山西省城市环境治理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思路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治理效率 |
2.1.2 环境治理 |
2.1.3 城市环境治理效率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治理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城市治理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山西省城市环境发展状况分析 |
3.1 自然地理状况 |
3.2 社会经济状况 |
3.2.1 城镇化水平 |
3.2.2 经济发展水平 |
3.2.3 产业结构 |
3.3 环境状况 |
3.3.1 大气环境状况 |
3.3.2 水环境状况 |
3.3.3 固体废弃物处理状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山西省城市环境治理效率测度 |
4.1 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数据来源 |
4.1.1 研究方法 |
4.1.2 指标体系构建 |
4.1.3 评价指标的选取及依据 |
4.2 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静态测度 |
4.2.1 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整体性分析 |
4.2.2 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比较分析 |
4.2.3 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模式分析 |
4.3 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动态测度 |
4.3.1 城市环境治理的纯技术效率分析 |
4.3.2 城市环境治理的规模效率分析 |
4.3.3 城市环境治理的综合效率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山西省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 理论模型构建 |
5.3 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提升山西省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对策 |
6.1 完善法制政策建设 |
6.1.1 强化法律手段 |
6.1.2 优化政策制定 |
6.2 协调经济运行机制 |
6.2.1 充分发挥环境税费的作用 |
6.2.2 有效改善排污权交易机制 |
6.3 优化产业布局结构 |
6.3.1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
6.3.2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
6.4 推进社会协同治理 |
6.4.1 发挥党组织主体责任 |
6.4.2 引导公民参与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6)凉山州科技创新与乡村产业振兴耦合协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科技创新相关研究 |
1.2.2 乡村产业振兴相关研究 |
1.2.3 科技创新与乡村产业振兴耦合协调关系相关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科技创新 |
2.1.2 乡村产业振兴 |
2.1.3 耦合、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创新理论 |
2.2.2 系统科学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科技创新与乡村产业振兴耦合协调机制分析 |
3.1 子系统内部组成要素作用过程 |
3.1.1 科技创新子系统 |
3.1.2 乡村产业振兴子系统 |
3.2 科技创新与乡村产业振兴相互关系分析 |
3.2.1 科技创新对乡村产业振兴的作用 |
3.2.2 乡村产业振兴对科技创新的作用 |
3.2.3 科技创新与乡村产业振兴耦合协调的主要内容 |
3.3 科技创新与乡村产业振兴耦合协调的机制分析 |
3.3.1 内部市场调节机制 |
3.3.2 外部政府调节机制 |
4 凉山州科技创新与乡村产业振兴现状分析 |
4.1 凉山州概况 |
4.2 科技创新现状 |
4.2.1 科技创新投入 |
4.2.2 科技创新产出 |
4.2.3 科技创新环境 |
4.3 乡村产业振兴现状 |
4.3.1 生产条件 |
4.3.2 多功能条件 |
4.3.3 支撑条件 |
5 凉山州科技创新与乡村产业振兴耦合协调实证分析 |
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1 构建原则 |
5.1.2 数据来源 |
5.1.3 指标选取 |
5.2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
5.2.1 熵权法确立权重 |
5.2.2 耦合协调度模型 |
5.3 耦合协调实证分析 |
5.3.1 权重计算结果与分析 |
5.3.2 科技创新与乡村产业振兴综合指数时序分析 |
5.3.3 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时序分析 |
5.4 问题分析 |
5.4.1 科技创新发展滞后,引领能力较弱 |
5.4.2 载体建设不够丰富,“双创”效应未有效凸显 |
5.4.3 政策依赖性较强,内生发展动力不足 |
6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突出创新驱动,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
6.2.2 突出载体创新,激发“双创效应” |
6.2.3 强化自我发展能力,弥补内生动力不足 |
6.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互联网+”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一章 “互联网+”与人类生存方式 |
第一节 互联网与“互联网+” |
一、什么是互联网? |
二、何为“互联网+”? |
三、“互联网+”催生新的哲学理念 |
第二节 人类生存方式的变迁 |
一、采集和渔猎的原始化生存 |
二、耕作和养殖的农业化生存 |
三、大机器生产的工业化生存 |
四、后工业时代的信息化和虚拟化生存 |
五、未来的智能化生存 |
第三节 “互联网+”的思维方式 |
一、何为互联网思维? |
二、“互联网思维”开启人类信息文明新时代 |
三、互联网思维是多维思维 |
四、互联网思维的核心价值理念 |
第二章 “互联网+”引发人类生存方式的“化学反应” |
第一节 “互联网+”的生产方式 |
一、从“+互联网”到“互联网+” |
二、“互联网+”生产方式的特点 |
三、“互联网+”与“泛互联网” |
第二节 “互联网+”的组织方式 |
一、生产组织模式:从B2C到C2B |
二、协作组织模式:“网络众包”开始盛行 |
三、传播组织模式:碎片化的精准小众传播 |
四、社会治理方式:自组织的威力 |
第三节 “互联网+”的生活方式 |
一、“互联网+”的生活主体及其特征 |
二、“互联网+”的生活时空 |
三、“互联网+”的生产生活资料 |
四、“互联网+”的生活样式 |
五、“互联网+”的生活交往 |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人类生存方式的新特征 |
第一节 “互联网+”拓展了人类生存的新时空 |
一、生存时间上的泛在性 |
二、生存空间上的拓展性 |
三、“互联网+”时代的“时空辩证法” |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人类生存的新样态 |
一、现实生存到虚拟生存 |
二、社群生存到类生存 |
三、生活世界与网络世界的并行“交互” |
第三节 “互联网+”开辟了人类共享式生存新方式 |
一、共享经济产生共享式生存 |
二、共享式生存的互联网特征 |
三、共享式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
第四章 “互联网+”克服异化与“新异化” |
第一节 批判的互联网 |
一、脱胎于工业社会的互联网 |
二、工业文明现代性批判的进思理路 |
三、互联网对工业文明的批判视角 |
第二节 互联网的批判 |
一、克服异化后的“新异化” |
二、“去中心化”后的“新中心化” |
三、公权力对互联网的垄断 |
四、网络犯罪、网络战争的新威胁 |
五、物联网:使人对象化 |
第三节 人工智能:互联网异化的新疑问 |
一、何为人工智能? |
二、人工智能:人与非人,谁是主体? |
三、人工智能:打破技术孤岛 |
四、“智能生命体”能否与人和平共处? |
第五章 “互联网+”的哲学思考 |
第一节 “互联网+”给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新课题 |
一、本体论世界观的变革 |
二、认识论真理观的革命 |
三、人的存在方式和实践观的变革 |
四、价值观和哲学观的变革 |
五、落后民族跨越“卡夫丁峡谷”和“互联网+”的共产主义旨归 |
第二节 “互联网哲学思想”解读 |
一、“技术”和“关系”式解读 |
二、东西方文化式解读 |
三、批判式解读 |
第三节 “互联网哲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一、互联网让地球成为“小山村” |
二、网络命运共同体 |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 |
四、“互联网+”推动人类“普遍交往” |
五、东方文明的互联网复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8)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际物流合作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框架 |
1.5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5.1 主要创新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国际物流合作的一般分析 |
2.1 基本概念及界定 |
2.1.1 大图们江区域 |
2.1.2 物流与物流系统 |
2.1.3 区域物流与区域物流合作 |
2.1.4 国际物流与国际物流合作 |
2.2 区域国际物流合作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及作用 |
2.2.1 区域国际物流合作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
2.2.2 区域国际物流合作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
2.3 国际物流合作相关理论 |
2.3.1 区域物流理论 |
2.3.2 复合相互依赖理论 |
2.3.3 国际物流绩效理论 |
2.3.4 国际物流供应链理论 |
第3章 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基础 |
3.1 国家战略与合作机制为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
3.1.1 国家战略叠加效应为国际物流合作发展创造了时代机遇 |
3.1.2 国际物流合作机制的形成提供了合作的基础制度环境 |
3.2 陆海联运形成的互联互通为国际物流合作奠定了通道基础 |
3.2.1 陆海联运通道形成 |
3.2.2 国际物流口岸和港口节点形成 |
3.3 区域各国经济的发展为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提供了源泉与动力 |
3.3.1 大图们江区域经济规模扩大是国际物流合作的源泉 |
3.3.2 国际贸易是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发展的动力 |
3.4 朝鲜与日本为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增添了活力 |
3.4.1 朝鲜对大图们江区域合作项目的开展起到积极作用 |
3.4.2 日本促进了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的增长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进程、模式和成效 |
4.1 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的发展进程 |
4.1.1 合作萌芽阶段(2005-2009) |
4.1.2 合作形成和扩大阶段(2010-现在) |
4.2 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模式 |
4.3 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的成效 |
4.3.1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项目合作进展顺利 |
4.3.2 国际物流标准化建设取得一定效果 |
4.3.3 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电商物流合作发展迅速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的核心影响因素分析 |
5.1 国际物流影响核心因素的选择分析 |
5.2 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核心影响因素分析的框架 |
5.2.1 理论模型 |
5.2.2 实证模型 |
5.2.3 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
5.3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5.3.1 实证检验 |
5.3.2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效应的实证分析 |
6.1 理论机制分析 |
6.1.1 区域国际物流合作效应的来源 |
6.1.2 区域国际物流合作的效用分析 |
6.2 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
6.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2 模型的构建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促进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的对策建议 |
7.1 改善国际物流合作环境 |
7.1.1 建设新大图们江区域合作组织 |
7.1.2 补充、完善和优化现有合作机制 |
7.1.3 协调各国区域内的利益,建立规范的合作环境 |
7.1.4 建设具有竞争活力的物流市场环境 |
7.1.5 增加区域内各国政府决策透明度,减少政府管制影响 |
7.2 促进政府间合作,提高国际物流合作效率 |
7.2.1 建设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信息网络综合平台 |
7.2.2 推动区域国际物流供应链一体化建设 |
7.2.3 加快区域国际物流的标准化建设 |
7.3 创造新的国际物流需求 |
7.4 有效推进国际物流通道基础设施和通道畅通化建设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海事信息系统安全评估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安全评估标准研究 |
1.2.2 等级保护标准研究 |
1.2.3 现有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内容及路线 |
1.3.1 研究方法、内容 |
1.3.2 研究路线 |
2 相关理论及方法概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信息熵 |
2.1.2 等级保护 |
2.2 相关方法概述 |
2.2.1 安全评估方法 |
2.2.2 AHP法 |
2.2.3 模糊综合评价法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等级保护的海事信息系统安全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
3.1 设计原则 |
3.2 设计思路 |
3.3 设计过程 |
3.4 海事信息系统安全评估指标体系设计框架 |
3.5 本章小结 |
4 面向海事信息系统等级保护的安全评估模型构建 |
4.1 基于海事信息系统等级保护的安全评估方法的选择 |
4.2 AHP法确定主观权重 |
4.3 信息熵理论判断客观权重 |
4.4 模糊综合评判法确定最终评估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T海事潮流预报系统实例应用 |
5.1 系统介绍 |
5.2 评估过程 |
5.3 问题及建议 |
5.3.1 存在的问题 |
5.3.2 提出的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基于等级保护的海事信息系统安全综合评估调查问卷 |
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一、作者简历 |
二、发表论文 |
三、参与科研项目 |
四、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韧性视角下广西城市防灾减灾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现实背景 |
二、理论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评述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韧性 |
二、韧性城市 |
三、灾害 |
四、防灾减灾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韧性城市理论 |
二、协同治理理论 |
第三章 韧性视角下广西城市防灾减灾发展现状 |
第一节 广西城市防灾减灾现行策略及实践研究 |
一、广西城市防灾减灾现行策略 |
二、广西城市防灾减灾实践研究 |
第二节 韧性视角下广西城市防灾减灾发展水平评估体系构建 |
一、评估体系构建的基础 |
二、评估体系的设计 |
三、评估模型研究 |
第三节 韧性视角下广西城市防灾减灾发展水平 |
一、韧性视角下广西整体防灾减灾发展水平分析 |
二、韧性视角下广西区域城市防灾减灾发展水平分析 |
三、韧性视角下广西各地级市防灾减灾发展水平分析 |
第四章 韧性视角下广西城市防灾减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广西城市防灾减灾存在的问题 |
一、广西韧性城市防灾减灾发展水平较低 |
二、政府部门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较弱 |
三、韧性城市防灾减灾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 |
四、防灾减灾工作中社会力量参与度低 |
第二节 广西城市防灾减灾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各地及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失衡 |
二、政府管控思维的局限 |
三、对防灾减灾工作缺乏韧性意识 |
四、韧性城市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体系尚不完善 |
第五章 国内外韧性城市防灾减灾管理实践及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外韧性城市防灾减灾管理实践及经验借鉴 |
一、荷兰:将韧性理念融入空间规划 |
二、纽约:政策推进打造韧性城市 |
三、基督城:重视社区的基层作用 |
第二节 国内韧性城市防灾减灾管理实践 |
一、北京:以多维融合导向的防灾规划提升韧性 |
二、德阳:制度推进生态韧性建设 |
三、黄石:明确韧性城市建设重点领域 |
第六章 韧性视角下广西城市防灾减灾策略建议 |
第一节 多管齐下全面提升韧性防灾减灾发展水平 |
一、核心城市带动区域城市韧性提升 |
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韧性健康发展 |
三、疏堵结合切实提升城市生态韧性 |
四、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增强城市社会韧性 |
第二节 完善顶层设计提高防灾减灾综合能力 |
一、完善韧性城市防灾减灾法律法规标准体系 |
二、构建城市防灾减灾韧性评价体系 |
三、明确城市防灾减灾韧性建设管理制度 |
四、建设防灾减灾培训演练制度 |
第三节 完善韧性城市防灾减灾配套设施 |
一、构建全空间韧性体系提高升城市基础设施韧性 |
二、利用大数据构建韧性城市防灾减灾信息化综合系统 |
三、利用区位优势积极转化防灾减灾科技成果 |
第四节 构建城市防灾减灾协同治理体系 |
一、完善宣传体系强化韧性意识 |
二、构建韧性防灾减灾社会参与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国际互联网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青春做笔 绘美丽生态画卷: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与探索[J]. 陈斌. 才智, 2021(24)
- [2]环境规制对中国城镇化质量的影响研究[D]. 李泽众.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3]长三角上市物流企业运营效率研究[D]. 薛锐. 江南大学, 2021(01)
- [4]数字网络空间视域下知识产权的政策分析:环境-价值-行动者的维度[D]. 万正艺.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5]山西省城市环境治理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 郑琦.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6]凉山州科技创新与乡村产业振兴耦合协调研究[D]. 蒋雨东.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7]“互联网+”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变革[D]. 侯宪利. 黑龙江大学, 2020(03)
- [8]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研究[D]. 许虎林. 吉林大学, 2020(03)
- [9]海事信息系统安全评估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 蔡跃.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10]韧性视角下广西城市防灾减灾策略研究[D]. 农雪雯.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物流网络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