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芹生长异常的原因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郭昕竺[1](2021)在《我国蔬菜价格保险政策效应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蔬菜是我国重要的“菜篮子”农产品之一,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市民,其价格的总体稳定和市场的平稳运行不仅直接影响居民消费和农民增收,更关系到食物消费升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农村稳定发展的全局。近年来,价格保险作为一种创新型农产品市场风险管理工具,在我国农产品市场调控中被大力应用,并取得积极进展。蔬菜价格保险作为最早试点的农产品价格保险,在我国现代农业风险管理模式探索上具有重要示范作用。成都市蔬菜价格保险是我国蔬菜价格保险政策的典型代表之一,在全国蔬菜价格保险的发展和完善中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具有典型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随着我国蔬菜产业和蔬菜市场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蔬菜价格保险政策在稳定菜价和促进农户福利增长等方面是否发挥了效用,政策的边际效用如何变化?在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下,蔬菜价格保险应如何完善,未来的发展策略是什么?以上问题的回答,既能实现对我国蔬菜价格保险政策效用的分析评价,还有助于充实和丰富现代农业风险管理和农产品市场理论体系。因此,本研究以成都市为例,以蔬菜市场价格和蔬菜种植户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运用应用合成控制法、内生转换模型对我国蔬菜价格保险政策的市场效应和农户福利效应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综合分析,并结合我国蔬菜产业发展趋势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意见和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第一,试点情况表明,蔬菜价格保险政策在全国范围呈现良好发展趋势,成都市蔬菜价格保险政策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目标价格过低、政策区域差异性较弱等现实问题,影响了政策效应的进一步发挥,亟需完善。第二,蔬菜价格保险政策的实施使成都市蔬菜价格相对于潜在价格平均下降了0.141元/kg,保险政策平抑菜价的市场效应显着,但政策效应呈现出实施初期(2014-2017年)较为明显、实施后期(2018-2019年)有所减弱的时间阶段性特征;同时,蔬菜价格保险政策对抑制保险覆盖范围外的蔬菜品种价格上涨有明显的溢出效应,促进了蔬菜市场整体的稳定运行。第三,蔬菜价格保险政策对参保农户收入的平均处理效应为0.661,实际参保农户若未参保时,其家庭人均年收入将由3.184万元下降至2.523万元,蔬菜价格保险政策提高农户收入福利的效应显着;参保农户的收入福利水平主要受蔬菜种植面积的正向影响,但自然灾害情况、农贸市场距离等对其有显着负向影响。同时,受教育水平、蔬菜种植面积等因素对农户是否参与蔬菜价格保险有显着正向影响,土地细碎度等则对其有显着负向影响。研究表明,蔬菜价格保险是有效稳定菜价、保护菜农收入的风险管理工具,但政策效应受市场变化、农户禀赋等的影响,需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根据研究结论,结合我国蔬菜产业发展趋势,本研究提出建议,加快建立蔬菜价格保险目标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探索制定差异化制度;调整优化保险覆盖品种,针对不同群体制定多样化的保险方案;建立协同联动的保险服务体系,增强农户风险管理的主体意识;健全价格信息监测采集与发布机制,强化价格信息共享和监督网络平台;提高保险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加强保险赔付的监督监管。
张玉冉[2](2021)在《KNO3缓解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盐害的生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壤盐渍化是限制农业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盐胁迫明显限制了作物的生长及种子的产量。如何提高作物的耐盐能力及减轻盐胁迫对作物的伤害,一直是胁迫生理学的研究热点。有研究表明外源硝酸盐、钾可缓解盐分对作物的伤害。为了探究KNO3提高作物耐盐能力的生理机制,本实验以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为材料,200 m M NaCl模拟盐胁迫,通过外源施加KNO3(0、5、10、40、100m M),探讨了KNO3对藜麦的光合同化、离子平衡、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期从生理特性角度,揭示KNO3提高藜麦耐盐能力的机制。主要结果如下:盐胁迫下,KNO3通过调节气孔开闭影响气孔导度,有效的提高了藜麦光合同化能力。实验结果显示:外源施加KNO3藜麦SPAD(功能叶)、Pn、Gs、E分别提高14.80%(40 m M)、101.00%(40 m M)、101.21%(40 m M)、138.77%(10 m M)。KNO3加强了对藜麦活性氧的清除,减轻了膜脂氧化损伤程度,实验数据显示:外源KNO3提高了抗氧化物酶活性,其中SOD、POD、CAT分别显着上升38.01%(40 m M)、228.53%(5 m M)、57.30%(100 m M),MDA含量降低9.85%(40 m M)。此外,KNO3调节了盐胁迫下藜麦离子失衡,KNO3加强了藜麦根系的选择性吸收,同时K+竞争性抑制了Na+摄入,并促进了植物有机渗透调节剂的积累。实验数据显示;盐胁迫下外源施加10m M KNO3:Na+(幼叶)降低12.85%,Na/K(功能叶)降低41.32%,Cl-(根)降低18.73%,外源施加40 m M KNO3,H2PO4-(老叶)降低31.60%,脯氨酸增加了64.16%。基于KNO3对藜麦光合同化能力、抗氧化能力、以及离子平衡和渗透调节的作用,显着提高了藜麦的生长参数。表现为:RGR提高55.52%(5 m M)。在200 m M NaCl条件下,外源施加低浓度的KNO3可以一定程度的缓解水分胁迫、提高根冠比,提高了植株对水分、矿质元素的吸收,提高了植株在胁迫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其次,外源施加低浓度的KNO3可以调控气孔的开度,有效提高了植株的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提高了藜麦的RGR;此外,外源施加低浓度的KNO3提高植株抗氧化物酶活性,降低了MDA含量,有效的缓解了盐害造成的氧化损伤。在胁迫条件下,施加KNO3可以有效的提高藜麦的耐盐能力,促进植株生长。
秦立金[3](2019)在《黄瓜与西芹间作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及其土壤生物学机理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瓜枯萎病是由镰孢菌属真菌(Fusarium oxysporium f.sp.cucumerinum)引起的一种世界性土传病害,实践生产中常采用嫁接和化学方法进行防治,但这两种方法都存在一定弊端,难以实现高效、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化感作用(Allelopathy)普遍存在于自然界植物与植物之间,是指植物间(含微生物)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促进或抑制另一种植物(含微生物)有利或不利的作用。生产实践中,一般通过作物间轮作、间套混作、休闲等不同的栽培模式进行土传病害的有效防控。本试验选择西芹为黄瓜的间作作物,通过二者田间种植试验和实验室实验,测定二者间作土壤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田间防控效果、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并从土壤生物学特性角度揭示其化感防控机理,旨在明确二者间作对黄瓜枯萎病菌是否有化感作用?田间化感防控效果如何?对间作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是否有影响?以及上述指标间的相关关系如何?为利用植物间化感作用进行土传病害田间防控和连作土壤修复提供有效途径和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土壤取样时间,二者间作土壤浸提液培养的菌落直径最小,与西芹单作和黄瓜单作差异显着(P<0.05)。且随着土壤取样时间的延后,菌落直径均呈现逐渐减小趋势。丙酮、乙醇和蒸馏水3种不同土壤浸提液培养的菌落直径差异显着(P<0.05),其中,乙醇最小,其次为丙酮和蒸馏水。菌落直径的减小说明二者间作对黄瓜枯萎病菌具有显着化感抑制作用,且随取样时间的延长,化感抑制作用逐渐加强。(2)不同土壤取样时间,二者间作相对西芹单作和黄瓜单作的化感效果差异极显着(P<0.01)。且随着土壤取样时间的延后,二者间作相对西芹单作和黄瓜单作的化感效果呈现逐渐增加趋势。其中,二者间作相对西芹单作的化感抑制效果达38.11%~74.95%,相对黄瓜单作的化感抑制效果达42.15%~75.90%。(3)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黄瓜与西芹间作后降低了黄瓜枯萎病的发生,比黄瓜单作显着降低了 42.81%,相对黄瓜单作的防控效果达61.43%。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二者间作土壤种植的黄瓜接种黄瓜枯萎病菌后,其病情指数显着低于西芹单作和黄瓜单作(P<0.05),且随着调查日期的延后,病情指数呈现逐渐增加趋势,接种13d后,病情指数趋于稳定。二者间作处理相对于西芹单作的防控效果达57.03%~63.54%,相对于黄瓜单作的防控效果达66.95%~72.15%。(4)二者间作促进了间作作物的生产发育,提高了产量、改善了品质。间作降低了黄瓜第一雌花节位,增加了黄瓜30节内雌花数;其可溶性糖含量、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含量比黄瓜单作显着增加了 23.98%、18.05%、19.19%和10.86%;间作黄瓜单株重比黄瓜单作显着增加16.25%。(5)二者间作改变了土壤细菌群落的组成和分布,提高了细菌Alpha多样性指数,其中,Observed species指数、Shannon指数和Chaol指数均达到最大值。Beta多样性结果表明,二者间作土壤的环境群落物种不同于黄瓜单作和西芹单作。16S rDNA共检测出45个菌门,其中,变形菌门是明显优势类群,其次为酸杆菌门、放线菌门、绿弯菌门和芽单胞菌门。二者间作处理的前5类菌门中土壤细菌群丰度百分比之和最高,为87.33%,其次为黄瓜单作和西芹单作,分别为86.44%和85.70%;门分类水平菌群丰度百分比为前10种的细菌中,间作土壤细菌群落组成所占比例最高,达98.63%,比黄瓜单作和西芹单作分别增加1.69%和1.22%。在门分类水平上,间作土壤细菌群落分布的比对期望值最大,颜色最深,物种丰富度高,西芹单作和黄瓜单作次之。聚类分析表明,黄瓜单作和西芹单作土壤细菌种类丰度一致,群落结构相似,聚为一类,黄瓜与西芹间作土壤与之不同。(6)二者间作改变了土壤真菌群落的组成和分布,降低了土壤真菌Alpha多样性指数。ITS共检测出5个真菌菌门,子囊菌门、接合菌门、担子菌门为三类主要菌门,其中,二者间作土壤真菌物种最丰富,所占比例最高,达到95.500%,其次为黄瓜单作和西芹单作,所占比例分别为94.23%和93.17%,未分类或未鉴别菌门占5.10%。在门分类水平上,西芹单作比对期望值最大,颜色最深,物种丰富度高,黄瓜单作和黄瓜与西芹间作次之。聚类分析表明,二者间作和黄瓜单作的种类丰度一致,群落结构相似,与西芹单作不同。(7)二者间作改变了土壤生物酶的活性,随着取样时间的延后,各种水解酶和氧化还原酶活性均呈现逐渐增加趋势。其中,脲酶、蔗糖酶、淀粉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总体变化趋势为黄瓜与西芹间作>西芹单作>黄瓜单作,而蛋白酶的总体变化趋势为西芹单作>黄瓜与西芹间作>黄瓜单作。(8)二者间作黄瓜枯萎病菌化感防控效果与土壤微生物、土壤微生物与土壤酶活性和作物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相关关系。其病情指数与细菌变形菌门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19,与酸杆菌门、绿弯菌门和芽单胞菌门呈显着负相关;与光黑壳属、丝孢菌属和枝孢属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52、0.883和0.866;细菌变形菌门与脲酶、过氧化氢酶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90和0.999;除脲酶、过氧化氢酶外的5项酶活性指标与黄瓜营养生长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11~0.997;脲酶、过氧化氢酶与黄瓜产量指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26~0.988;细菌前5种菌门和真菌前5种菌属与黄瓜营养品质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 0.387~0.999、0.626~0.988。
赵绪生[4](2020)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化感物质对小麦纹枯病发生的影响》文中指出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是中国北方麦区主要种植方式。自1990年以来,该区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秸秆还田技术,且秸秆还田面积和数量均日益提高,小麦纹枯病逐年加重。秸秆还田对小麦纹枯病发生的利弊一直存在争议。本论文在分离鉴定了冀鲁豫3省秸秆还田(年限≥15 a)麦区纹枯病菌群体结构的基础上,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了优势菌群禾谷丝核菌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体系中时空分布情况;通过田间小区定位试验,利用16S rRNA和ITS序列深焦磷酸测序技术测定了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了微生物群体结构与小麦纹枯病发生的潜在相关性;利用GC-MS技术检测了小麦根际土壤中主要有机化合物的种类及含量,进一步通过室内生测试验研究了相对含量较高的有机化合物对禾谷丝核菌生物学特性和致病力相关因素的化感作用,并监测了主要化感物质在小麦根际土壤中的动态变化。该研究旨在解析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纹枯病逐年加重发生的化学生态机制,为完善该病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从冀鲁豫3省47个县(市)105个秸秆还田(年限≥15 a)监测麦区分离、纯化并鉴定了284株纹枯病菌,其中包括双核禾谷丝核菌和多核立枯丝核菌,分别为247株和37株,各占总菌株数量的86.97%和13.03%。所有菌株可划分为AG-D、AG-B(0)、AG-2和AG-4四类融合群,各融合菌群数量分别为219、28、22和15株,分别占样本菌株总数的77.11%、9.86%、7.75%和5.28%。与先前研究结果相比,禾谷丝核菌AG-D融合菌群菌株数量占采集总株数百分比呈下降趋势,降幅在11%以上;而多核丝核菌数量相对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增幅12.4%。2.通过聚类分析284株纹枯病菌及6株标准菌株接种石新828(高感)、济麦22(中感)和周麦22(中抗)小麦品种后的病情指数,发现290个菌株可划分为VT1、VT2、VT3、VT4和VT5共计5个致病类型;石新828、济麦22和周麦22接菌纹枯病菌后,各致病力类型平均病指由低到高依次为25.67、40.42、45.78、49.45和58.55;5种类型菌株分别为19、41、53、78和93株,各占菌株总数的6.69%、14.44%、18.66%、27.46和32.75%。284株菌株对冀鲁豫3个优势小麦品种致病力由强到弱依次为石新828、济麦22和周麦22。采自豫麦区纹枯病菌致病力最强;冀麦区最弱。3.秸秆还田条件下,禾谷丝核菌在小麦各生育期植株体内、根系及根际土壤中分布差异明显,其含量在小麦植株体内分布呈先升后降趋势。三叶期,地上部禾谷丝核菌DNA含量最低;起身期含量最高,达3774.60 ng/g鲜组织;抽穗期,禾谷丝核菌DNA含量降低为2518.93 ng/g鲜组织。禾谷丝核菌菌量在根系中的分布亦呈先升后降趋势。拔节期,禾谷丝核菌含量最高。禾谷丝核菌菌量在小麦根际土壤中和玉米植株地上部含量均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中,小麦抽穗期和玉米乳熟期禾谷丝核菌含量分别高达310.90 ng/g鲜组织和1499.43 ng/g鲜组织。在玉米根际土壤中的含量呈先降后升趋势,抽雄期最低,为170.63 ng/g鲜组织。4.长期秸秆还田导致小麦纹枯病发病率和病指均逐渐升高。秸秆还田4年地块,返青期和拔节期,纹枯病病指分别提高2.3%和8.9%;秸秆还田22年地块,病指分别提高11.5%和20.8%。秸秆还田22年地块,小麦根际土壤细菌及真菌群落结构均发生了显着变化;随秸秆还田年限延长,真菌多样性显着提高,而细菌多样性却显着降低。小纹纹枯病发生程度与细菌丰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而与真菌丰度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5576和0.9525。5.随着秸秆还田年限增加,小麦根际土壤中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丰度明显减少,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丰度明显增加;子囊菌门(Ascomycota)丰度随着秸秆还田年限的增加逐渐提高、接合菌门(Zygomycota)逐渐降低。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和酸杆菌GP4等潜在生防菌类群的相对丰度与秸秆还田年限呈负相关关系,而丝核菌属(Rhizoctonia)相对丰度与秸秆还田年限呈正相关关系。长期秸秆还田明显改变了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构成,该转变有利于纹枯病发生。6.秸秆还田地块小麦根际土壤中主要包括27类有机化合物,有机酸、酯、酰胺、烷烃、醇和醛相对含量较高,冀鲁豫三区各类化合物平均占总化合物含量的44.52%、15.98%、9.20%、2.39%、0.52%和0.12%;其中,3-苯基-2-丙烯酸、己酸、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和邻羟基苯甲酸对禾谷丝核菌具有明显化感作用。0.001 μg·mL-1~0.5 μg·mL-1 3-苯基-2-丙烯酸对禾谷丝核菌菌丝生长、菌核数量、菌核鲜重及纤维素酶活性均表现明显促进作用,促进率在1.4%~45.9%之间;较高浓度3-苯基-2-丙烯酸对果胶酶和木聚糖酶活性无影响。0.5 μg·mL-1~50 μg·mL-1己酸对禾谷丝核菌菌丝生长、菌核数量和菌核鲜重促进作用较强,对纤维素酶、果胶酶酶和木聚糖酶活性无影响。0.05 μg·mL-1~50 μg·mL-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处理禾谷丝核菌后,菌丝生长速率、菌核数量和菌核鲜重分别为5.6 cm,18.6个/皿和20.5 mg,与对照无显着差异,但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酶活性分别提高8.6%~25.8%和13.5%~39.7%。邻羟基苯甲酸加速了菌丝生长,但对菌核数量和菌核鲜重表现出抑制作用;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抑制了菌丝生长,但对菌核数量和菌核鲜重表现出明显促进作用;邻羟基苯甲酸和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对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均无显着影响。7.经3-苯基-2-丙烯酸和己酸预处理后,禾谷丝核菌在良星99茎基部菌丝侵染率均明显提高,纹枯病发生程度亦明显加重。与单独接菌处理15 d相比,3-苯基-2-丙烯酸处理叶鞘表皮、中柱薄壁及导管壁细胞组织细胞菌丝侵染率分别提高13.4%、12.5%和1 6.7%,己酸处理分别提高8.1%、10.7%和19.5%。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处理15 d后,仅叶鞘导管壁细胞组织细胞菌丝侵染率有明显上升,表皮和中柱薄壁组织细胞菌丝侵染率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叶鞘表皮、中柱薄壁及导管壁细胞组织损坏程度均明显加重。8.由苗期到成熟期,冀鲁豫秸秆还田地块小麦各生育期己酸、3-苯基-2-丙烯酸、邻羟基苯甲酸和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在小麦根际土壤中的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四种物质均在小麦分蘖期达到最高值,分别为3.25 μg·mL-1、1.45 μg·mL-1、58.76μg·mL-1和0.22 μg·mL-1。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呈下降趋势,出苗期和成熟期分别55.30 μg·mL-1和22.45 μg·mL-1,降幅为146.25%。综上所述,强致病力禾谷丝核菌AG-D融合菌群,秸秆还田导致的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提高及细菌多样性降低,及化感物质对禾谷丝核菌致病力的提升作用是秸秆还田地块小麦纹枯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李颖俊[5](2018)在《戴云山地区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文中指出戴云山脉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是典型造林树种马尾松(Masson Pine)分布的东南边界地区和濒危树种长苞铁杉(Nothotsuga longibracteata(W.C.Cheng)C.ex C N.Page)的主要分布区域。近几十年来,温度的异常升高和区域降水分布的不均引起该地区的森林土壤干旱化,进而可能对区域内树木生长造成一定的胁迫。另外,CO2浓度的显着升高引起的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又影响着树木的生长。树木年轮是树木径向生长的主要指示因子,是研究树木生长对气候变化和CO2浓度升高响应的理想材料。因此,研究戴云山地区的气候变化和CO2浓度升高对马尾松和长苞铁杉生长的影响,对该地区森林管理和珍稀树种保护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在戴云山脉及周边地区根据海拔高度和区域生境,选择了生境相对暖湿(鼓山)、暖干(百松村和方广岩)和冷湿(牛姆林)的3个有代表性的马尾松采样点。建立了三个不同生境的马尾松树轮宽度标准年表(STD):鼓山(GS,1804-2013)、牛姆林(NML,1832-2014)、百松村(BSC,1873-2014),和1个树轮碳同位素判别度年表(△13C):鼓山(GS,1821-2013)。同时结合暖干生境下方广岩地区已有的马尾松树轮STD(1857-2014)和△13C(1876-2014)年表,以及冷湿地区牛姆林地区已有的马尾松△13C年表(1865-2014)进行分析。选择典型长苞铁杉群落采集建群种长苞铁杉和伴生种阔叶树肉桂。分别建立了长苞铁杉(TS,1777-2014)和肉桂(K,1916-2014)树轮STD年表和长苞铁杉的△13C年表(TS,1777-2014)。对所有树轮年表与距离采样点最近的气象观测资料进行树轮-候气候与树轮-月气候响应分析。候气候的响应时间更为精细,能反应短期气候对树木生长的影响。马尾松STD年表树轮气候响应分析发现,树轮-候气候组合响应比树轮-月气候组合响应结果更为显着,响应时间段更为精准。单候的短期气候对树木生长的影响比较明显。暖湿地区:鼓山地区26候(5.6-5.10)和49候(8.29-9.2)多降水的促进以及36候(6.25-6.29)高温的限制异常显着;暖干地区:方广岩受30候(5.26-5.30)高温的限制最为显着;百松村受当年21候(4.11-4.15)高温的限制。冷湿地区牛姆林主要受当年25候(5.1-5.5)高温的促进和同期高湿度的限制。整体上,暖湿和暖干地区的马尾松径向生长主要表现出夏秋季节干旱响应的特性,但是响应时段有所区别;冷湿地区马尾松受春季冷湿环境限制。通过对暖湿(鼓山)、方广岩(暖干)、牛姆林(冷湿)三个地区马尾松的△13C年表进行树轮气候响应分析发现,连续候气候对△13C影响比较明显,不同采样点的响应时间有所区别:暖湿(鼓山)地区主要受16候(3.17-3.21)高温、25候(5.1-5.5)多降水、56-57候(10.3-10.12)和62候(11.2-11.6)高湿度的促进,43候(7.30-8.3)长日照的限制;暖干(方广岩)地区主要受41候(7.20-7.24)长日照的限制,55-59候(9.28-10.22)高湿度的促进以及56-57候(10.3-10.12)强日照时数的限制;冷湿(牛姆林)地区主要受41候(7.20-7.24)多降水的促进和同期高温的限制。三个地区的树木碳同位素分馏均主要受夏秋季节的低湿度和强日照限制:较低的空气湿度往往引起气孔闭合,进入叶片的CO2减少;同时,较长的日照时数能提高植物的光合速率,CO2消耗过快,最终胞间CO2浓度降低,从而引起碳同位素分馏减少。通过△13C计算出暖湿(鼓山)、暖干(方广岩)和冷湿(牛姆林)地区马尾松的内在水分利用效率(iWUE)发现,其整体表现为显着上升的趋势,这主要是受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影响;近几十年来气候的干旱化使气孔导度下降,加剧了 iWUE的升高。三个地区马尾松iWUE的显着升高均出现在1960s。2000s以来,暖干和冷湿地区(方广岩和牛姆林)延续上升趋势,而鼓山地区iWUE则出现下降现象,同时,鼓山树木生长量下降并伴有死亡。这很可能是由于鼓山地区马尾松濒临死亡,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来抗旱的能力较牛姆林和方广岩地区树木偏弱造成的;暖干(方广岩)地区树木iWUE升高对树木的促进作用不能抵消干旱气候的限制,生长量下降。冷湿(牛姆林)地区由于其冷湿的环境,iWUE的升高和暖干化的气候有利于该地区马尾松的生长。长苞铁杉和肉桂的树轮-候组合气候响应比树轮-月组合气候响应更为显着,响应时间段也更为精准。两个树种的生态位有所区别,单候气候对长苞铁杉的影响明显,主要受20候(4.6-4.10)的极端高温的促进;连续候气候对肉桂影响显着,主要受当年23-25候(4.21-5.5)长日照和54-59候(9.23-10.22)低温的限制。长苞铁杉的△13C主要受41-47候(7.20-8.23)低湿度和强日照的限制,此时较低的空气湿度和强日照影响了碳同位素的分馏。通过△13C计算出长苞铁杉的iWUE整体呈显着升高的趋势,主要受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影响。1960s以来,大气CO2浓度显着升高促进了 iWUE升高和长苞铁杉的生长。在1850s以前,空气湿度较高,叶片气孔导度对iWUE的限制作用减弱。但是1850s之后,随着大气CO2浓度的升高和气候的变干,使得叶片气孔导度的限制增强,在低湿度年份,光合速率增强,STD升高,同时气孔导度下降,iWUE增大。
林志龙[6](2017)在《餐厨垃圾代表性组分厌氧发酵产甲烷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我国餐厨垃圾的产量逐年增加,餐厨垃圾的处置形势较为严峻。厌氧发酵是比较理想的处理处置方式,能够较好的实现餐厨垃圾的无害化,稳定化和资源化。本文以餐厨垃圾代表性组分为对象,通过批式小瓶实验,研究生熟餐厨垃圾代表性组分不同接种比例下中高温厌氧发酵产甲烷性能、有机质降解情况及代谢物质的释放规律,初步探讨生熟餐厨垃圾厌氧发酵机理。具体研究结果如下:生熟大米中温厌氧发酵的最佳接种比例均为1:4,最大产甲烷量分别为141.04mL/gVS及163.12mL/gVS。高温厌氧发酵下生熟大米的最佳接种比例分别为1:1及1:4,最大产甲烷量分别为190.22mI/gVS及55.38mL/gVS。中温厌氧发酵下,淀粉酶的活性较高,但甲烷菌的活性较低,因此大米在低接种比例下中温厌氧发酵比高温厌氧发酵更易发生酸化。大米煮熟后,变得更易水解,因此熟大米在厌氧发酵过程中比生大米更易发生酸化。生熟猪肉中温厌氧发酵的最佳接种比例均为1:1,最大产甲烷量分别为284.44mL/gVS,246.96mL/gVS。高温厌氧发酵下生熟猪肉最佳的接种比均为1:2,最大产甲烷量分别为82.11mI/gVS及113.38mL/gVS。生熟鱼肉中温厌氧发酵的最佳接种比例均为1:1,最大产甲烷量分别为421.71mL/gVS,383.77mL/gVS。高温厌氧发酵下生熟鱼肉的最佳接种比例分别为1:1及12,最大产甲烷量分别为:162.57mL/gVS及204.88mL/gVS。高温厌氧发酵下,蛋白酶活性较大,蛋白质水解释放出TVFA及氨氮的速率较快,但甲烷菌消耗TVFA(总挥发性脂肪酸)的速率也较快,因此高温厌氧发酵过程中pH上升速率较快。游离氨在高pH下对甲烷菌的毒性更大,因此肉类餐厨组分高温厌氧发酵性能不及中温厌氧发酵。肉类餐厨经煮熟后,细胞内部分有机物流失,因而氨氮释放速率低于生餐厨,受到的氨抑制现象也就相对较弱。因此熟肉类餐厨组分发酵性能优于生肉类餐厨组分。中温厌氧发酵下动植物油的最佳接种比例分别为12及1:4,最大产甲烷量分别为374.7mL/gVS及225.72mL/gVS。高温厌氧发酵下动植物油的最佳接种比例分别为1:1及1:2,最大产甲烷量分别为513.70mL/gVS及291.73mL/gVS。油类易形成油膜,覆盖在微生物细胞表面,厌氧发酵过程中抑制了微生物对TVFA的利用。高温能够提高油的扩散系数及脂溶性,使油脂更易被微生物利用。因此,油高温厌氧发酵性能要优于中温。中温厌氧发酵下,生熟西芹的最佳接种比例均为12,最大产甲烷量分别为124.04mL/gVS及128.5mL/gVS。高温厌氧发酵下,生熟西芹的最佳接种比均为1:1,最大产甲烷量分别为231.82mL/gVS及192.59mL/gVS。中温厌氧发酵下甲烷菌活性低于高温厌氧发酵,因此底物中积累的TVFA较多,pH较低,而TVFA在低pH下对甲烷菌的毒性更强。因此西芹中温厌氧发酵性能不及高温厌氧发酵性能。西芹在煮熟后结构被破坏,变得更易水解,因而更易发生酸化,所以生西芹的发酵性能优于熟西芹。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餐饮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餐厨垃圾产量连年增长。目前在我国只有小部分餐厨垃圾得到妥善处置,而大部分餐厨垃圾则去向不明。因餐厨垃圾流入不法商贩手中而引起的“垃圾猪”,“地沟油”等问题正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由此看来,我国餐厨垃圾处理处置形势较为严峻。餐厨垃圾中有机物丰富,可生化性较好,适宜厌氧发酵。但餐厨垃圾成分复杂,且由于不同地区饮食结构不同,餐厨垃圾性质也不尽相同,因而厌氧发酵性能存在差异。因此有必要对餐厨垃圾中代表性组分的厌氧发酵性能进行探究。本文以大米作为淀粉类餐厨垃圾的代表性组分,猪肉鱼肉作为肉类餐厨垃圾的代表性组分,猪油花生油作为餐厨垃圾油的代表性组分,西芹作为蔬菜类餐厨垃圾代表性组分,通过小瓶批式实验,研究了不同接种比例下,生熟餐厨垃圾组分中高温厌氧发酵特性,对餐厨垃圾的厌氧发酵机理进行初步探讨。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生熟大米中温厌氧发酵最佳的接种比例为1:4。在此接种比例下,发酵过程中未出现酸化,体系产甲烷量达到最大,发酵过程中甲烷含量最高,发酵后COD降解率最大,发酵后pH呈中性。生熟大米在1:1及12的接种比例下,发酵过程中出现明显的酸化,体系产甲烷量及发酵过程甲烷含量较低,COD降解率较小,发酵后pH呈酸性。高温厌氧发酵下,生大米的最佳接种比例为1:1,而熟大米的最佳接种比例为1:4,生熟大米分别在这两个接种比例下,产甲烷量达到最大,发酵后COD降解率最高,发酵后pH为中性,但发酵后底物仍出现TVFA积累。生大米在3种接种比例下均未出现酸化现象,而熟大米在1:1及12的接种比例下依然出现酸化现象。这是因为中温厌氧发酵下,底物中淀粉酶活性较高,而甲烷菌活性较弱,低接种比例下,甲烷菌含量相对较少,TVFA的生成速率大于消耗速率,因而底物中出现酸积累,最终导致酸化。而高温厌氧发酵下,底物中淀粉酶活性较低,甲烷菌活性较强,因此高温厌氧发酵下酸积累的速率要低于中温厌氧发酵,因此pH上升速率相对较低。TVFA在越低的pH下对甲烷菌的抑制性越强,因此大米在低接种比例下中温厌氧发酵性能不及高温。(2)生熟猪肉中温厌氧发酵的最佳接种比例均为1:1,且满足接种比例越小,产甲烷量越大的规律。生熟猪肉的COD降解率也满足上述规律,整体上熟猪肉的COD降解率要大于生猪肉。3种接种比例下生熟猪肉厌氧发酵后氨氮浓度及发酵后pH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此外,在1:1的接种比例下,生熟猪肉厌氧发酵后体系还出现了酸积累。生熟猪肉高温厌氧发酵的最佳比例均为12,在此接种比例下,生熟猪肉的产甲烷量均达到较大。但高温条件下,生熟猪肉的产甲烷量不及中温。生熟猪肉的COD降解率也在1:2的接种比例下达到最大。整体上熟猪肉的COD降解率大于生猪肉。3种接种比例下生熟猪肉厌氧发酵后氨氮浓度均出现大幅增加,其增加幅度要高于中温厌氧发酵下的同等条件,并且接种比例越小,氨氮上升幅度越大。发酵后pH也出现了相似规律。此外,在1:1的接种比例下,生熟猪肉高温厌氧发酵后体系出现了比中温厌氧发酵更严重的酸积累。生熟鱼肉中温厌氧发酵的最佳接种比例均为1:1,在此接种比例下,生熟鱼肉产甲烷量达到最大,但延滞时间较长,发酵过程中甲烷含量呈现先低后高的规律。生熟鱼肉发酵后COD的降解率也在1:1的接种比例下达到最大,整体上熟鱼肉的COD降解率大于生鱼肉。3种接种比例下生熟鱼肉厌氧发酵后氨氮浓度及pH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且也满足接种比例越小,发酵后氨氮浓度及pH上升幅度越大的规律,但各接种比例下生鱼肉厌氧发酵后体系中均未出现酸积累的现象。生熟鱼肉高温厌氧发酵的最佳接种比例也均为1:1,同样的,在此接种比例下生熟鱼肉厌氧发酵延滞时间较长,发酵过程甲烷含量呈现先低后高的规律。生熟鱼肉的COD降解率也在1:1的接种比例下达到最大,熟鱼肉的COD降解率依然大于生鱼肉。生熟鱼肉高温厌氧发酵后氨氮及pH的上升幅度要大于同等条件下中温厌氧发酵。此外,与中温不同的是,生熟鱼肉在1:1的接种比例下厌氧发酵后底物中出现了明显的酸积累。生熟肉类餐厨在低接种比例下中高温厌氧发酵特性差异较大。这是因为低接种比例下,底物肉类含量相对较高,厌氧发酵初期,高温条件下的蛋白酶活性要比中温条件下强。因而在厌氧发酵初期,高温条件下蛋白质分解释放出TVFA及氨氮的速率较快。由于高温条件下,甲烷菌的活性相对较强,因而在厌氧发酵初期,TVFA的消耗速率较快。因此,高温厌氧发酵初期pH的上升速率要高于中温厌氧发酵。由于游离氨在高pH下对甲烷菌的毒性更强,且体系易出现pH,氨氮,TVFA共同作用的“抑制稳定态”。所以生熟肉类餐厨在低接种比例下,中温厌氧发酵性能优于高温厌氧发酵。(3)动植物油中温厌氧发酵的最佳接种比例分别为12及1:4,动植物油产甲烷量及COD降解率分别在这两个接种比例下达到最大。整体上,动物油的产甲烷量要高于植物油,但COD降解率略低于植物油。3种接种比例下,动植物油厌氧发酵后氨氮浓度上升幅度均较小。此外,在1:1的接种比例下,动植物油厌氧发酵后底物均出现较为明显的酸积累,pH下降为酸性。动植物油高温厌氧发酵的最佳接种比例分别为1:1及12,在这两个接种比例下动植物油的产甲烷量及COD降解率分别达到最大。高温条件下,植物油的产甲烷量高于动物油,但COD降解率略低于动物油。3种接种比例下,动植物油厌氧发酵后氨氮浓度上升幅度不大,略高于中温厌氧发酵。此外,各接种比例下,动植物油厌氧发酵后均未出现酸积累,发酵后pH仍为中性。动植物油在低接种比例下,中高温厌氧发酵特性相差较大。这是因为油易形成油膜,覆盖在细胞表面,厌氧发酵过程中影响了微生物对TVFA的利用,因此底物中出现了明显的酸积累,体系酸化。且接种比例越低,底物中油含量相对越高,这种现象就越明显。而温度的增加能够提高油的扩散系数及脂溶性,使其更易被微生物利用,因此油在高温厌氧发酵下底物中未出现酸积累,产甲烷正常。所以低接种比例下动植物油高温厌氧发酵性能高于中温厌氧发酵。(4)生熟西芹中温厌氧发酵的最佳接种比例均为1:2,在这个接种比例下,生熟西芹的产甲烷量及COD降解率均达到最大,两者的产甲烷量及COD降解率相差不大。生熟西芹在1:1的接种比例下产甲烷量最小,且厌氧发酵后底物出现了明显的酸积累,发酵后pH呈酸性。生熟西芹高温厌氧发酵的最佳接种比例均为1:1。在这个接种比例下,生熟西芹产甲烷量及COD降解率均达到最大。3种接种比例下生熟西芹高温厌氧发酵后均未出现酸积累,发酵后pH呈弱碱性。生熟西芹在低接种比例下产甲烷性能差异较大。这是因为:接种比例越低,意味着底物中甲烷菌含量越少。厌氧发酵初期,底物中有机物快速分解释放出TVFA,而中温条件下甲烷菌活性相对较弱,消耗TVFA的速率较慢,底物中TVFA的消耗速率小于生成速率,造成酸积累,体系pH快速下降。而高温厌氧发酵下,甲烷菌活性较强,底物酸积累的程度较低,因此pH下降速率较慢。TVFA在较低pH下对甲烷菌的毒性更强,因此西芹高温厌氧发酵下甲烷菌的活性要大于中温厌氧发酵。因此在低接种比例下,西芹高温厌氧发酵性能优于中温厌氧发酵性能。
罗金满[7](2016)在《文化地理学视野下的大腔戏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文化具有时间和空间两重属性。文化地理学是一门研究文化空间现象、空间过程及规律的科学。以文化区域地理、文化发源、文化扩散、空间分布、文化生态、文化整合、文化景观以及文化分区差异为主要研究主题和对象。戏曲文化地理是文化地理学的一门分支。大腔戏是明代弋阳腔入闽后与地域方言、民间宗教、民间音乐、歌舞以及木偶戏等相关因素融合形成的古老声腔剧种,流布于福建中北部的永安、大田、尤溪、沙县、南平、三明等县市,其历史悠久、渊源复杂、积淀丰厚、形态独特,至今仍为福建乃至全国戏曲保存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产。大腔戏的形成、发展、生存及分布与地域自然环境、行政区划、人口迁移、经济交通、宗族社会、地域方言、民间宗教信仰、民风民俗、民间艺术等都具有一定的联系。本文在文化地理学理论指导下,结合戏曲艺术自身发展的规律,运用历史学、宗教学、民俗学、文学、音乐学、文献学等多门科学知识,采用文献梳理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从大腔戏流行区的地理背景,大腔戏的发展历史与分布,大腔戏艺术形态的文化整合,大腔戏发展的文化生态,大腔戏发展的文化景观,以及大腔戏发展的分区差异等方面,对大腔戏发展的文化地理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与研究,挖掘其丰富的文化蕴涵,探究其内在联系及规律,不仅是对大腔戏文化遗产进行及时抢救、挖掘和整理、研究,为其传承、保护和发展提供经验与思考,而且是对戏曲文化地理学的研究进行新的探索与开拓,从而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借鉴。
包妍妍[8](2013)在《西芹根物质对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机理及田间化感作用的研究》文中指出本试验研究了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的蒸馏水、丙酮和乙醇浸提液在培养基条件下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及其机理;并在黄瓜第一真叶横宽5cm时,使用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的蒸馏水、丙酮和乙醇浸提液对黄瓜植株进行化感处理(灌根),研究了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机理;同时研究西芹根物质对黄瓜枯萎病菌的田间化感作用,结果如下:1.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的研究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生长具有化感抑制作用,浸提液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的菌落直径均低于各对照,并表现出极强的化感抑制效果,其中鲜根丙酮浸提液处理的菌落直径最小,化感效果最强,表现出极强的化感抑制作用。2.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机理的研究黄瓜枯萎病菌经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后,其分泌的细胞壁降解酶(果胶酶、纤维素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菌体中抗氧化物酶(SOD、POD和CAT)活性和镰刀菌酸含量均低于各对照,其中鲜根丙酮浸提液处理均最小,分别较丙酮对照下降43.87%、13.05、27.19%、49.85%、35.75%、42.74%、36.44%,且对于不同处理种类,丙酮浸提液处理的化感抑制效果最佳,西芹鲜根浸提液处理的化感抑制效果强于西芹根际区物处理。3.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对黄瓜植株化感作用机理的研究(1)西芹根物质浸提液处理可以影响黄瓜叶片内氮代谢。经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内可溶性蛋白、丝氨酸、精氨酸、脯氨酸、氨、硝酸还原酶含量均高于对照,与黄瓜枯萎病的发病率呈负相关,鲜根丙酮浸提液处理均最高,达到峰值时,分别较丙酮对照增加了10.58%、6.54%、3.10%、9.64%、18.30%和7.79%;甘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硝酸盐含量均低于对照,与黄瓜枯萎病的发病率呈正相关,甘氨酸、苯丙氨酸和硝酸盐含量最低处理为鲜根丙酮浸提液处理,含量最低时,分别较丙酮对照降低了3.41%、1.42%和7.52%,蛋氨酸含量最低处理为鲜根乙醇浸提液处理,含量最低时,较乙醇对照降低了21.65%。(2)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可以影响黄瓜叶片内酚类物质代谢。经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内酚类物质含量和酚类物质代谢相关酶活性均高于对照,各酚类物质代谢指标与黄瓜枯萎病的发病率呈负相关,其中鲜根丙酮浸提液处理均最高,达到峰值时,分别较丙酮对照升高了10.01%、7.24%、6.79%、20.45%、34.87%、15.72%。(3)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可以影响黄瓜叶片内抗氧化保护酶和细胞壁降解酶系统。经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内SOD、POD、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活性均高于对照,且这些酶活性与黄瓜枯萎病发病率呈负相关,酶活性最高处理均为鲜根丙酮浸提液处理,酶活性达到峰值时,分别较丙酮对照提高了22.46%、31.44%、13.30%、31.50%;羧甲基纤维素酶、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均低于对照,与黄瓜枯萎病发病率呈正相关,酶活性最低处理均为鲜根丙酮浸提液处理,酶活性最低时,分别较丙酮对照降低了8.24%、6.74%。(4)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可以影响黄瓜叶片内糖含量。经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内还原糖、总糖含量均高于对照,两种糖含量均同黄瓜枯萎病发病率呈负相关,其中含量最高的处理为鲜根丙酮浸提液处理,含量达到峰值时,分别较丙酮对照增加了22.86%和22.63%。(5)对于不同处理种类,丙酮浸提液处理变化最高,乙醇浸提液处理次之,蒸馏水浸提液处理变化最低;西芹鲜根浸提液处理的变化高于西芹根际区物处理。4.西芹对黄瓜枯萎病菌田间化感作用的研究(1)在无病土接种黄瓜枯萎病菌的条件下,使用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灌根、与西芹轮作、在培养土中施入西芹干根三种处理均可以显着降低黄瓜枯萎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并表现出极强的化感抑制效果,其中与西芹轮作处理的防病效果最佳,发病率为7.69%,病情指数为4.33%,化感抑制率为67.95%。(2)在黄瓜连作条件下,使用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灌根、与西芹轮作、在培养土中施入西芹干根三种处理均可以显着降低黄瓜枯萎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表现出极强的化感抑制效果,其中与西芹轮作处理的防病效果最佳,发病率为5.63%,病情指数为3.87%,化感抑制率高达71.63%。
冯兰香[9](2012)在《芹菜的重大生理性病害——黑心病》文中指出芹菜黑心病又称心腐病(Black heart或Heart rot of celery),是芹菜生产上最为严重的毁灭性病害,无论是露地还是保护地栽培的芹菜整个生育期都会遭受为害,甚至在运输期病情还可继续加重,尤以西芹
孙俊,苏存录,魏广泱,齐旭峰[10](2012)在《葫芦河流域百公里西芹产业带气候条件聚类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应用宁夏西吉县国家基本站1981~2010年气候资料,对葫芦河流域3个区域自动气象站近年作物生长期气象资料进行回归分析后,对西芹产业带气候条件用SPSS进行分层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葫芦河流域西芹产业带划分为2个种植区:偏南部兴隆-硝河暖热多雨早熟区、偏北部吉强-新营温冷少雨晚熟区,4个亚区:兴隆暖热早产、硝河暖温偏早产、吉强冷温中产、新营冷凉晚产;每个种植亚区按气候层次结合生育期观测再聚类划分为积温播种期、低温出苗期、外叶适温生长期、心叶高温生长期、适时收获期5个不同阶段。这些工作,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西芹覆膜压沙种植采取不同播期、水肥方案、病虫害防治、上市时间等具有参考价值。
二、西芹生长异常的原因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芹生长异常的原因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蔬菜价格保险政策效应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农产品价格保险 |
1.3.2 蔬菜价格保险 |
1.3.3 蔬菜价格保险的政策效应 |
1.4 文献综述 |
1.4.1 蔬菜价格保险的市场效应 |
1.4.2 蔬菜价格保险的农户效应 |
1.4.3 政策效应的评估方法 |
1.4.4 文献评述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图 |
1.6 研究的可能创新 |
第二章 我国蔬菜价格保险政策概述 |
2.1 全国蔬菜价格保险开展情况 |
2.2 成都市蔬菜价格保险概述 |
2.2.1 出台背景 |
2.2.2 保险方案 |
2.2.3 显着特点 |
2.2.4 实施成效 |
2.2.5 存在的问题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蔬菜价格保险政策的市场效应 |
3.1 市场效应的理论依据 |
3.1.1 蛛网理论 |
3.1.2 准公共物品理论 |
3.2 模型、数据和变量 |
3.2.1 数据和模型设置 |
3.2.2 变量和描述性分析 |
3.3 实证分析 |
3.3.1 蔬菜价格保险的市场效应估计结果 |
3.3.2 对其他蔬菜价格的溢出效应 |
3.3.3 稳健性检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蔬菜价格保险政策的农户效应 |
4.1 农户效应的理论依据 |
4.1.1 计划行为理论 |
4.1.2 农户福利理论 |
4.2 数据来源和模型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模型设置 |
4.3 变量和描述性分析 |
4.4 实证分析 |
4.4.1 农户参保决策模型估计结果 |
4.4.2 保险对农户福利影响估计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启示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启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KNO3缓解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盐害的生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概述 |
1.1.1 盐渍化定义 |
1.1.2 盐渍土壤形成的原因 |
1.1.3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1.2 藜麦 |
1.2.1 藜麦生物形态学特征 |
1.2.2 营养价值 |
1.2.3 藜麦的耐盐机制 |
1.3 钾在耐盐机制中的作用 |
1.3.1 钾参与酶促反应 |
1.3.2 钾对水势的调节 |
1.3.3 钾参与物质运输 |
1.3.4 钾对气孔行为的调节 |
1.3.5 钾对抗氧化代谢的调节 |
1.3.6 钾调节Na/K比 |
1.4 氮在盐胁迫下的应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植物材料 |
2.2 植株处理 |
2.3 生长参数测定 |
2.3.1 相对生长率测定 |
2.3.2 叶片相对含水量的测定 |
2.4 藜麦光合特征参数测定 |
2.4.1 藜麦叶片光合参数的测定 |
2.4.2 藜麦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 |
2.5 抗氧化物酶含量测定 |
2.5.1 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2.5.2 丙二醛含量测定 |
2.6 渗透调节相关指标的测定 |
2.6.1 藜麦植株体内无机离子含量的测定 |
2.6.2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
2.7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2.8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KNO_3缓解盐胁迫主成分分析(PCA) |
3.2 不同浓度KNO_3对盐胁迫下藜麦生长参数的影响 |
3.2.1 不同浓度KNO_3对盐胁迫下藜麦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
3.2.2 不同浓度KNO_3对盐胁迫下藜麦根冠比的影响 |
3.2.3 不同浓度KNO_3对盐胁迫下藜麦FW/DW的影响 |
3.2.4 不同浓度KNO_3对盐胁迫下藜麦相对生长率的影响 |
3.2.5 讨论 |
3.3 不同浓度KNO_3对盐胁迫下藜麦光合同化的影响 |
3.3.1 不同浓度KNO_3对盐胁迫下藜麦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3.3.2 不同浓度KNO_3对盐胁迫下藜麦植物体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
3.3.3 不同浓度KNO_3对盐胁迫下藜麦植物体气孔导度的影响 |
3.3.4 不同浓度KNO_3对盐胁迫下藜麦植物体叶片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
3.3.5 讨论 |
3.4 不同浓度KNO_3藜麦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4.1 不同浓度KNO_3对盐胁迫下藜麦SOD的影响 |
3.4.2 不同浓度KNO_3对盐胁迫下藜麦POD的影响 |
3.4.3 不同浓度KNO_3对盐胁迫下藜麦CAT的影响 |
3.4.4 不同浓度KNO_3对盐胁迫下藜麦MDA含量的影响 |
3.4.5 讨论 |
3.5 不同浓度KNO_3对盐胁迫下藜麦渗透调节能力的影响 |
3.5.1 不同浓度KNO_3对盐胁迫下藜麦不同部位阳离子含量的影响 |
3.5.2 不同浓度KNO_3对藜麦不同部位Na/K的影响 |
3.5.3 不同浓度KNO_3对盐胁迫下藜麦不同部位阴离子含量的影响 |
3.5.4 不同浓度KNO_3对盐胁迫下藜麦有机渗透调节剂的影响 |
3.5.5 讨论 |
3.6 KNO_3缓解盐胁迫相关性分析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黄瓜与西芹间作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及其土壤生物学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土传病害国内外研究概况 |
1.1.1 土传病害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 |
1.1.2 土传病害主要防治方法 |
1.2 黄瓜枯萎病研究进展 |
1.2.1 黄瓜枯萎病及其症状 |
1.2.2 黄瓜枯萎病防治技术研究动态 |
1.3 植物化感作用 |
1.3.1 植物化感物质释放途径 |
1.3.2 化感作用防控黄瓜枯萎病研究进展 |
1.4 土壤生物学特性研究动态 |
1.4.1 土壤酶概况 |
1.4.2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动态 |
1.5 蔬菜间作土壤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病害防控的研究动态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2 黄瓜与西芹间作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 |
2.1 黄瓜与西芹间作土壤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试验设计 |
2.1.3 结果与分析 |
2.1.4 讨论 |
2.2 黄瓜与西芹间作对间作植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试验设计 |
2.2.3 结果与分析 |
2.2.4 讨论 |
3 黄瓜与西芹间作对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的土壤生物学机理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试验材料 |
3.2 试验设计 |
3.2.1 土样采集及处理方法 |
3.2.2 测定方法 |
3.2.3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黄瓜与西芹间作土壤细菌多样性 |
3.3.2 黄瓜与西芹间作土壤真菌多样性 |
3.3.3 黄瓜与西芹间作土壤土壤酶活性变化 |
3.3.4 讨论 |
4 黄瓜与西芹间作对FOC化感作用与土壤生物学特性相关性分析 |
4.1 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与土壤生物学特性相关分析 |
4.1.1 与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指数相关分析 |
4.1.2 与土壤细菌前5种主要菌门相关分析 |
4.1.3 与土壤真菌Alpha多样性指数相关分析 |
4.1.4 与土壤真菌前5种主要菌属相关分析 |
4.1.5 与土壤酶活性相关分析 |
4.2 黄瓜与西芹间作土壤生物学特性指标间相关分析 |
4.2.1 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指数与酶活性相关分析 |
4.2.2 土壤酶活性与细菌前5种菌门相关分析 |
4.2.3 土壤真菌Alpha多样性指数与酶活性相关分析 |
4.2.4 土壤酶活性与真菌属水平前5种真菌相关分析 |
4.3 黄瓜生长发育与土壤生物学特性指标相关分析 |
4.3.1 黄瓜营养生长与土壤生物学特性指标相关分析 |
4.3.2 黄瓜营养品质与土壤生物学指标相关分析 |
4.3.3 黄瓜产量与土壤生物学指标相关分析 |
4.4 讨论与结论 |
4.4.1 化感作用与土壤生物学特性相关分析 |
4.4.2 不同处理土壤生物学指标间相关分析 |
4.4.3 化感作用对间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4.4.4 土壤生物学特性对间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5 结论 |
5.1 黄瓜与西芹间作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 |
5.2 黄瓜与西芹间作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对间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5.3 黄瓜与西芹间作土壤生物学特性机理研究 |
5.4 各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化感物质对小麦纹枯病发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小麦纹枯病发生情况 |
1.1小麦纹枯病发生与分布 |
1.2 小麦纹枯病发生规律 |
1.3 小麦纹枯病发生原因 |
1.4 小麦纹枯病防治措施 |
2 植物土传病害病原菌种类 |
2.1 粮棉油料作物土传病原菌 |
2.2 园艺作物土传病原菌 |
2.3 中草药土传病原菌 |
2.4 林木土传病原菌 |
3 化感物质对植物土传病害的影响 |
3.1 植株组织腐解/浸提物质中化感物质种类 |
3.2 化感物质对病原菌致病力的影响 |
4 科学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秸秆还田麦区纹枯病菌群体构成及优势菌群时空分布 |
第一节 冀鲁豫秸秆还田麦区纹枯病菌群体构成及其致病力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冀鲁豫秸秆还田麦区小麦纹枯病菌菌丝融合群种类分布 |
2.2 冀鲁豫秸秆还田麦区小麦纹枯病菌致病力差异分析 |
2.3 冀鲁豫秸秆还田地块小麦纹枯病菌致病力特征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节 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玉米种植体系中禾谷丝核菌时空分布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小麦玉米植株组织及土壤中禾谷丝核菌Q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
2.2 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体系中禾谷丝核菌时空分布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章 玉米秸秆还田对小麦根际微生物种群特征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地块小麦纹枯病发生程度 |
2.2 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地块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 |
2.3 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地块小麦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 |
2.4 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地块小麦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菌群alpha多样性 |
2.5 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地块小麦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beta多样性 |
2.6 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地块小麦根际土壤细菌和秸秆还田年限、病情指数相关性 |
2.7 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小麦根际土壤中真菌和细菌主成分分析 |
3 讨论 |
3.1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程度 |
3.2 土壤微生物细菌和真菌的丰度 |
3.3 土壤微生物细菌和真菌群体构成的变化 |
3.4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
4 结论 |
第四章 秸秆还田产生的化感物质及其对禾谷丝核菌的影响 |
第一节 秸秆还田地块小麦根际土壤主要有机物质GC-MS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冀鲁豫秸秆还田地块小麦根际土壤中有机化合物种类及含量 |
2.2 冀鲁豫秸秆还田地块小麦根际土壤中有机化合物差异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节 小麦根际土壤中主要化感物质对禾谷丝核菌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化感物质对禾谷丝核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2.3 化感物质对禾谷丝核菌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节 化感物质胁迫下禾谷丝核菌侵染小麦茎基部过程观察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化感物质胁迫下禾谷丝核菌在小麦茎基部细胞菌丝侵染率的变化 |
2.2 化感物质胁迫下禾谷丝核菌侵染小麦茎基部形态解剖学观察 |
2.3 化感物质及禾谷丝核菌协同对小麦生长指标的影响 |
2.4 化感物质胁迫下小麦纹枯病发病程度变化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四节 不同生育期小麦根际土壤中主要化感物质的动态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已酸在小麦各生育期根际土壤中的变化特征 |
2.2 3-苯基-2-丙烯酸在小麦各生育期根际土壤中的变化特征 |
2.3 邻羟基苯甲酸在小麦各生育期根际土壤中的变化特征 |
2.4 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在小麦各生育期根际土壤中的变化特征 |
2.5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在小麦各生育期根际土壤中的变化特征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1.1 冀鲁豫秸秆还田麦区纹枯病菌以禾谷丝核菌为主 |
1.2 纹枯病优势菌禾谷丝核菌在小麦玉米种植体系中时空分布差异显着 |
1.3 长期秸秆还田导致小麦根际微生物群体构成向有利于纹枯病发生方向转变 |
1.4 秸秆还田产生的化感物质助长了纹枯病的发生 |
2 展望 |
2.1 秸秆还田土壤中优势化感物质与微生物群体构成相关性亟待明确 |
2.2 秸秆还田土壤中优势化感物质迁移过程急需探明 |
2.3 秸秆还田土壤中优势化感物质对禾谷丝核菌毒素的影响有待解析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戴云山地区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树轮学研究进展 |
1.2.1 全球变暖对树木生长的影响 |
1.2.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树木生长的影响 |
1.2.3 不同树种树木的树轮气候响应研究 |
1.2.4 不同树龄、径级树木的树轮气候响应研究 |
1.2.5 亚热带、热带地区树轮学研究 |
1.3 马尾松生长规律与气候响应研究 |
1.4 长苞铁杉生长规律研究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树轮气候学和树轮碳同位素研究基本原理 |
2.1 树轮气候学研究基本原理 |
2.2 树轮碳同位素研究基本原理 |
2.3 影响C_3植物碳同位素分馏的主要因素 |
2.3.1 大气CO_2浓度和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
2.3.2 光因素的影响 |
2.3.3 温度的影响 |
2.3.4 降水和相对湿度的影响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和树轮年表建立 |
3.1 研究区概况与样品采集 |
3.2 树轮宽度实验及年表的建立 |
3.2.1 树轮宽度实验 |
3.2.2 树轮宽度年表的建立 |
3.3 树轮碳同位素实验及年表的建立 |
3.3.1 树轮碳同位素实验 |
3.3.2 树轮△~(13)C年表的建立 第四章 马尾松树轮宽度气候响应研究 |
4.1 暖湿地区马尾松树轮宽度气候响应研究 |
4.1.1 树轮宽度-月气候响应研究 |
4.1.2 树轮宽度-候气候响应研究 |
4.1.3 小结 |
4.2 冷湿地区树轮宽度气候响应分析 |
4.2.1 树轮宽度-月气候响应分析 |
4.2.2 树轮宽度-候气候响应分析 |
4.2.3 小结 |
4.3 暖干地区马尾松树轮宽度气候响应分析 |
4.3.1 树轮宽度-月气候响应分析 |
4.3.2 树轮宽度-候气象响应分析 |
4.3.3 小结 |
4.4 马尾松树轮气候响应分析比较 |
4.4.1 树轮-月气候相关比较 |
4.4.3 小结 第五章 气候变化和iWUE对马尾松径向生长的影响 |
5.1 暖湿地区马尾松树轮△~(13)C气候响应分析 |
5.1.1 树轮△~(13)C-月气候响应分析 |
5.1.2 树轮△~(13)C-候气候响应分析 |
5.1.3 小结 |
5.2 冷湿地区马尾松△~(13)C气候响应分析 |
5.2.1 树轮△~(13)C-月气候响应分析 |
5.2.2 树轮△~(13)C-候气候响应分析 |
5.2.3 小结 |
5.3 马尾松△~(13)C与气候关系比较 |
5.3.1 树轮△~(13)C-月气候关系比较 |
5.3.2 树轮△~(13)C-候气候关系比较 |
5.3.3 小结 |
5.4 iWUE和气候变化对马尾松生长的影响 第六章 天宝岩地区树木生长与气候变化和iWUE响应研究 |
6.1 长苞铁杉树轮宽度气候响应 |
6.1.1 树轮宽度-月气候响应分析 |
6.1.2 树轮宽度-候气候响应分析 |
6.1.3 小结 |
6.2 肉桂树轮气候响应 |
6.2.1 树轮-月气候响应分析 |
6.2.2 树轮-候气候响应分析 |
6.2.3 小结 |
6.3 长苞铁杉与肉桂树树轮气候响应差异 |
6.4 iWUE和气候变化对长苞铁杉生长的影响 |
6.4.1 长苞铁杉△~(13)C-月气候响应研究 |
6.4.2 长苞铁杉△~(13)C-候气候响应研究 |
6.4.3 iWUE和气候变化对长苞铁杉生长的影响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
(6)餐厨垃圾代表性组分厌氧发酵产甲烷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0.1 课题来源 |
0.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0.3 餐厨垃圾处理处置概述 |
0.3.1 填埋 |
0.3.2 焚烧 |
0.3.3 机械粉碎 |
0.3.4 喂养牲畜 |
0.3.5 饲料化 |
0.3.6 制生物燃料 |
0.3.7 堆肥 |
0.3.8 厌氧发酵 |
0.4 国内外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研究进展 |
0.4.1 国内外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氢研究进展 |
0.4.2 国内外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甲烷研究进展 |
0.4.3 国内外餐厨垃圾单组分厌氧发酵产甲烷研究进展 |
0.5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0.5.1 主要研究内容 |
0.5.2 技术路线 |
0.5.3 创新点 |
第一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餐厨垃圾与种泥来源 |
1.2 试验装置 |
1.2.1 样品制备装置 |
1.2.2 厌氧发酵试验装置 |
1.3 材料处理方法 |
1.3.1 生餐厨垃圾组分制备方式 |
1.3.2 熟餐厨制备组分制备方式 |
1.4 分析项目和测定方法 |
1.4.1 发酵底物性质指标测定 |
1.4.2 气体成分测定 |
1.4.3 甲烷氢气数据计算 |
第二章 淀粉类餐厨垃圾厌氧发酵性能研究 |
2.1 试验设计内容 |
2.1.1 大米厌氧发酵试验 |
2.1.2 生大米1:1接种种泥厌氧发酵跟踪试验 |
2.2 不同接种比例下大米中温厌氧发酵性能研究 |
2.2.1 生熟大米中温厌氧发酵产气情况分析 |
2.2.2 生熟大米中温厌氧发酵底物性质变化情况 |
2.3 不同接种比例下大米高温厌氧发酵性能研究 |
2.3.1 生熟大米高温厌氧发酵产气情况分析 |
2.3.2 生熟大米高温厌氧发酵底物性质变化情况 |
2.4 大米中高温厌氧发酵性能比较分析 |
2.4.1 中高温厌氧发酵性能对比 |
2.4.2 大米中高温厌氧发酵机理初探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肉类餐厨垃圾厌氧发酵性能研究 |
3.1 实验设计内容 |
3.1.1 肉类厌氧发酵试验 |
3.1.2 生猪肉及生鱼肉1:1接种种泥厌氧发酵跟踪试验 |
3.2 不同接种比例下猪肉厌氧发酵性能研究 |
3.2.1 生熟猪肉中温厌氧发酵性能研究 |
3.2.2 生熟猪肉高温厌氧发酵性能研究 |
3.2.3 生熟猪肉中高温厌氧发酵性能比较分析 |
3.3 不同接种比例下鱼肉厌氧发酵性能研究 |
3.3.1 生熟鱼肉中温厌氧发酵性能研究 |
3.3.2 生熟鱼肉高温厌氧发酵性能研究 |
3.3.3 中高温厌氧发酵性能比较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油厌氧发酵性能研究 |
4.1 实验设计 |
4.1.1 油厌氧发酵试验 |
4.1.2 动物油1:1接种种泥厌氧发酵试验 |
4.2 不同接种比例下动植物油中温厌氧发酵性能研究 |
4.2.1 产气情况分析 |
4.2.2 底物性质变化情况 |
4.3 不同接种比例下动植物油高温厌氧发酵性能研究 |
4.3.1 产气情况分析 |
4.3.2 底物性质变化情况 |
4.4 动植物油中高温厌氧发酵性能比较分析 |
4.5 动物油1:1接种种泥中高温厌氧发酵机理探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蔬菜类餐厨垃圾厌氧发酵性能研究 |
5.1 实验设计 |
5.1.1 西芹厌氧发酵试验 |
5.2 不同接种比例下生熟西芹中温厌氧发酵性能研究 |
5.2.1 产气情况分析 |
5.2.2 底物性质变化情况 |
5.3 不同接种比例下生熟西芹高温厌氧发酵性能研究 |
5.3.1 产气情况分析 |
5.3.2 底物性质变化情况 |
5.4 生熟西芹中高温厌氧发酵性能比较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文化地理学视野下的大腔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大腔戏流行区的地理背景 |
第一节 政区概况 |
第二节 自然地理 |
第三节 人口迁移 |
第四节 社会经济与交通 |
第二章 大腔戏的发展历史与分布 |
第一节 大腔戏的文化渊源 |
第二节 大腔戏的发源与形成 |
第三节 大腔戏的兴衰与扩散、萎缩 |
第四节 永安一路大腔戏的分布 |
第五节 南平一路大腔戏的分布 |
第六节 大腔戏的分布特征 |
第三章 大腔戏艺术形态的文化整合 |
第一节 声腔音乐整合 |
第二节 演出剧目整合 |
第三节 舞台艺术整合 |
第四节 大腔戏的艺术形态 |
第四章 大腔戏发展的文化生态 |
第一节 地域方言生态 |
第二节 宗族社会生态 |
第三节 民间宗教信仰生态 |
第五章 大腔戏发展的文化景观 |
第一节 演艺民俗景观 |
第二节 演出场所景观 |
第三节 文化遗产景观 |
第六章 大腔戏发展的分区差异 |
第一节 大腔戏不同文化区的划分 |
第二节 大腔戏的区域差异 |
第三节 区域差异缘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任务及研究成果 |
致谢语 |
个人简历 |
(8)西芹根物质对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机理及田间化感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黄瓜枯萎病研究现状 |
1.1.1 黄瓜枯萎病及其发生情况 |
1.1.2 黄瓜枯萎病的致病机理 |
1.1.3 黄瓜枯萎病防治技术研究动态 |
1.2 化感作用研究现状 |
1.2.1 化感作用的概念 |
1.2.2 化感物质的种类 |
1.2.3 化感物质的释放方式 |
1.2.4 化感作用机理 |
1.2.5 化感作用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
1.3 化感物质对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机理的研究概况 |
1.3.1 对次生代谢物质含量的影响 |
1.3.2 对病程相关蛋白活性的影响 |
1.4 田间化感作用研究现状 |
1.5 本实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设计 |
2.2.1 菌落直径的测定 |
2.2.2 计算化感效果 |
2.3 数据处理 |
2.4 技术路线 |
2.5 结果分析 |
2.5.1 浸提液处理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 |
2.5.2 浸提液处理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效果 |
2.6 讨论 |
第三章 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机理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设计 |
3.2.1 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测定 |
3.2.2 抗氧化保护酶指标的测定 |
3.2.3 镰刀菌酸含量的测定 |
3.3 数据处理 |
3.4 技术路线 |
3.5 结果分析 |
3.5.1 浸提液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分泌的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变化 |
3.5.2 浸提液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菌体中抗氧化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
3.5.3 浸提液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分泌的镰刀菌酸含量的变化 |
3.6 讨论 |
3.6.1 浸提液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分泌的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变化 |
3.6.2 浸提液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菌体中抗氧化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
3.6.3 浸提液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分泌的镰刀菌酸含量的变化 |
第四章 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机理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设计 |
4.3 实验方法及测定指标 |
4.3.1 氮代谢指标的测定 |
4.3.2 酚类代谢指标的测定 |
4.3.3 抗氧化保护酶和细胞壁降解酶指标的测定 |
4.3.4 糖含量的测定 |
4.3.5 黄瓜枯萎病发病情况的调查 |
4.4 技术路线 |
4.5 结果分析 |
4.5.1 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内氮代谢的变化 |
4.5.2 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内酚类物质代谢的变化 |
4.5.3 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内抗氧化保护酶和细胞壁降解酶系统的变化 |
4.5.4 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内糖含量的变化 |
4.6 讨论 |
4.6.1 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内氮代谢的变化 |
4.6.2 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内酚类代谢的变化 |
4.6.3 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内抗氧化保护酶和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变化 |
4.6.4 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内糖含量的变化 |
第五章 田间化感作用的研究 |
5.1 试验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2.1 田间接种黄瓜枯萎病菌试验 |
5.2.2 黄瓜连作地自然发病试验 |
5.3 调查发病情况 |
5.4 数据分析 |
5.5 技术路线 |
5.6 结果分析 |
5.6.1 田间接种黄瓜枯萎病菌实验 |
5.6.2 黄瓜连作地自然发病试验 |
5.7 讨论 |
5.7.1 田间接种黄瓜枯萎病菌试验 |
5.7.2 黄瓜连作地自然发病试验 |
第六章 结论 |
6.1 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 |
6.1.1 浸提液处理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 |
6.1.2 浸提液处理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效果 |
6.2 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机理 |
6.2.1 浸提液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分泌的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变化 |
6.2.2 浸提液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菌体中抗氧化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
6.2.3 浸提液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分泌的镰刀菌酸含量的变化 |
6.3 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对黄瓜植株的化感作用机理的研究 |
6.3.1 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内氮代谢的变化 |
6.3.2 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内酚类物质代谢的变化 |
6.3.3 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内抗氧化保护酶和细胞壁降解酶系统的变化 |
6.3.4 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内糖含量的变化 |
6.4 田间化感作用的研究 |
6.4.1 田间接种黄瓜枯萎病菌试验 |
6.4.2 黄瓜连作地自然发病试验 |
第七章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芹菜的重大生理性病害——黑心病(论文提纲范文)
1 症状 |
2 病因 |
3 发生规律 |
4 防治方法 |
4.1 选用耐病品种 |
4.2 均衡配方施肥 |
4.2.1 有机肥与无机肥的配合施用 |
4.2.2 无机肥中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的合理配比 |
4.2.3 科学施肥 |
4.3 水分平衡管理 |
4.4 其他农业防治措施 |
4.4.1 培育壮苗和合理密植 |
4.4.2 大棚芹菜的水肥管理 |
4.4.3 及时补钙 |
(10)葫芦河流域百公里西芹产业带气候条件聚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区域自动站资料的回归计算 |
1.2 西芹生育期观测 |
1.3 应用SPSS的Hierarchical cluster分层聚类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葫芦河流域3站气象条件的模拟计算 |
2.2 葫芦河流域西芹产业带气候资源聚类分析 |
2.3 葫芦河流域西芹生长期气象条件聚类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四、西芹生长异常的原因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蔬菜价格保险政策效应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D]. 郭昕竺.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2]KNO3缓解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盐害的生理机制研究[D]. 张玉冉. 东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黄瓜与西芹间作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及其土壤生物学机理的研究[D]. 秦立金.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8)
- [4]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化感物质对小麦纹枯病发生的影响[D]. 赵绪生.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5]戴云山地区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D]. 李颖俊.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6]餐厨垃圾代表性组分厌氧发酵产甲烷性能研究[D]. 林志龙. 福建师范大学, 2017(12)
- [7]文化地理学视野下的大腔戏发展研究[D]. 罗金满.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4)
- [8]西芹根物质对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机理及田间化感作用的研究[D]. 包妍妍.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3(10)
- [9]芹菜的重大生理性病害——黑心病[J]. 冯兰香. 中国蔬菜, 2012(23)
- [10]葫芦河流域百公里西芹产业带气候条件聚类分析[J]. 孙俊,苏存录,魏广泱,齐旭峰. 安徽农业科学, 20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