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十大投资机遇(论文文献综述)
苏辉,姜涛[1](2021)在《十大“关键词” 掘金海南自贸港》文中研究指明"十四五"期间,海南将大力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做强做优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和平台,加快建立开放型、生态型、服务型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产业高质量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投资新机遇。
吴相丞[2](2021)在《全球铜产业链格局演化与江西的策略选择》文中研究表明铜作为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在电子、交通、建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铜需求量日益增加。中国是世界铜需求大国,江西作为国内铜矿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当前已形成采矿、冶炼、加工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已初步建成在全国具有竞争优势的铜产业。但同时,江西省铜产业发展仍面临较多问题和矛盾,如产业区域布局不合理、产业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2019年2月江西省出台《“2+6+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3年左右)》,有色金属产业成为江西省重点扶持产业。而铜产业是有色金属产业中重点打造的支柱产业,为最大限度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铜产业平稳发展,2020年4月,江西省人民政府推出产业链链长制,提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加快推动产业链转型升级,为江西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本文共分为6章。第1章是绪论。第2章是文献综述,对关于产业链、铜产业链、定价格局、贸易格局以及供需格局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简要分析。第3章是全球铜产业链发展现状,主要对国内外及江西铜产业链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具体从铜矿石、铜精矿分析铜产业链上游,从精炼铜分析中游,从废铜及应用领域分析下游。第4章是全球铜产业链格局演化趋势分析,分为供需、贸易、定价格局。供需格局侧重于分析上游和中游,贸易格局分析上、中、下游,定价格局侧重于分析中游。在明确铜资源供需偏紧后,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对贸易格局演化趋势进行研究,选取上游铜矿石、中游精炼铜、下游废铜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世界铜产业链贸易的网络密度、中心性、聚类系数等指标。随后探析铜产业链定价格局,运用VAR模型对LME(伦敦金属交易所)期铜价格与SHFE(上海期货交易所)期铜价格关联关系进行研究。第5章是全球铜产业链格局演化背景下江西省铜产业链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6章是江西应对铜产业链格局演化的策略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从铜产业链上游来看,全球主要矿山背后的控股企业已形成较为稳定的寡头垄断格局,以江西铜业集团为首的江西铜企相对比之下全球矿山业务布局仍有较大增长空间。铜产业链上游贸易格局受矿山产能影响较大,矿山新建项目及扩产项目对铜矿石供应量都有一定影响。同时,疫情在未来3-5年内预计会对矿山产能产生较大影响。从铜产业链中游来看,与上游铜矿石贸易不同,有的国家凭借着出色的深加工技术,对产业链中游精炼铜贸易敏感性更高。中国精炼铜产量位居全球前列,以江铜贵溪冶炼厂为例,其产量位居全球精炼厂第一。可另一方面,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精炼铜进口国。全球铜产业链定价格局经过长期演化后,定价主要取决于期货铜,交易品种为铜产业链中游的精炼铜,伦敦金属交易所由于交易机制等原因,信息传递更快、市场效率更高,仍是国际铜市场定价中心,上海期货交易所相比之下对国际铜市场影响较小,我国缺乏铜定价权。从铜产业链下游来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中国铜消费持续增长带动全球铜消费增长,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等亚洲新兴经济体铜需求仍将持续增长。由下游铜消费所产生的废铜贸易网络紧密性相对来说不是很高,且网络密度数值较小,贸易伙伴数量较为稳定。基于全球铜产业链格局演化趋势,江西作为国内铜资源自给率最高的省份,拥有较好的跨国投资机遇、期货市场建设机遇、区位转移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环境污染、深加工技术不足等问题。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认为政府应完善产业布局、优化升级铜产业链、强化以江铜为首的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同时,企业应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全球范围配置铜矿资源,进而提高铜产业链上游影响力,同时加强创新能力。
蒋小涵[3](2021)在《财务柔性、投资效率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地缘政治矛盾日益冲突,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加剧,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愈加疲软,加之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影响,企业面临外部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加剧。投资活动事关企业的未来发展,高效率的投资活动可以为企业的有序运营提供可靠动力,而投资水平过低则会损害企业的运营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造成企业错失发展机遇。此外,由于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不健全,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现象普遍存在且在不同程度上弱化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未来成长性,因此研究如何提高企业投资效率及如何提升企业价值至关重要。财务柔性作为企业的一项战略储备资源,能够有效解决融资约束问题,加强企业自身对于外部宏观环境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保证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仍稳步有序开展日常运营活动,促进企业未来发展潜力和能力的提升。但财务柔性是否能够提高企业投资效率,是否能够提升企业价值,以及是否能够通过提高投资效率间接提升企业价值需要进一步研究。故本文将财务柔性、投资效率与企业价值三者之间究竟呈现何种关系作为研究目标,对财务柔性对投资效率和企业价值的影响路径做出更细致的分析,即验证“财务柔性→投资效率→企业价值”这一路径是否存在。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和开展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有关财务柔性、投资效率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研究假设,并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究。研究结果发现:(1)财务柔性与企业价值呈倒U型关系,即随着财务柔性水平的提高,企业价值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2)财务柔性与投资效率呈倒U型关系;适当储备财务柔性可以缓解融资约束问题,减少投资不足,提升投资效率;过度储备财务柔性则会增加代理成本与机会成本,加剧过度投资,降低投资效率;(3)投资效率是财务柔性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的中介变量,即投资效率在财务柔性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
莉姿(CHANTHANILEUTH VILATPHORN)[4](2020)在《老挝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制度及其经济效应研究》文中认为自老挝实行经济开放以来,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这得益于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不断完善。当前,老挝政府在为继续积极吸引外资作出努力,外商直接投资对促进老挝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技术进步、推动相关制度变革等具有重要作用。随着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变迁,作用于老挝外商直接投资的直接挤入效应非常明显,在间接促进了老挝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促进了老挝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就业率的提升。当然,外商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也产生了挤出效应,包括对老挝本土企业竞争力的削弱以及加剧了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等。本文结合外商直接投资理论与制度经济学理论,基于老挝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发展现状与老挝经济发展现实,探讨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产生与变迁历程,剖析制度理论框架下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变迁的特征与动因,进而对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基本内容展开研究,分析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功能与效应,研究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产生的效应机理与路径依赖及其经济效应。根据制度变迁理论与制度效应理论,外商直接投资作为一种市场经济下的制度安排对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变迁具有促进作用。在戴维·菲尼的理论框架下,影响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的因素代表了建立制度变化实证模型的一个重要方法。因此,我们在对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经济效应进行研究时,需要把有关影响制度供给与需求的重要因素考虑在内。在老挝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逐渐转变的过程当中,外商直接投资作为投资制度内容的“介入”,不断作用于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变迁和效应。在新制度经济学领域,产生了一个基本命题,即:制度是内生的,它对经济增长会产生重大影响,制度的作用最终体现在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上。外商直接投资制度作为一个庞大的制度分支体系,其影响过程必然不是由一种FDI数据值来反映的,而是由多种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倾向的数据指标集展现的(即FDI制度因子),鉴于这种多对一评价值模型具有较高系数的分散性,本文以准入制度、审批制度、管理制度和鼓励制度为FDI制度评价指标体系中的4个一级维度指标,并分别从4个不同制度视角选取维度变量,借助MATLAB软件,对变量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因子分析,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作为计量经济模型,利用协整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和老挝经济增长之间的协整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老挝短期的政策鼓励并不能完全刺激外商直接投资比例的增加。从长期发展看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与老挝经济增长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影响,且这种正相关以每增加1个百分点的FDI综合制度值,老挝GDP将会增加0.7259%。且外商直接投资短期内对老挝的经济增长(GDP)的影响相对较小,即FDI波动1个百分点,那么经济增长将同向变化0.391628个百分点,且GDP的调整系数为-2.093457。整体来看,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与老挝经济增长间存在正相关的互作关系,其中管理制度、准入制度及鼓励制度是促进老挝经济增长和FDI投入的主要影响因子,由此得证老挝的FDI制度体系及其变迁总值可以刺激和促进老挝的经济增长,且拥有明显的经济效应。基于此,本文在最后通过对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经济战略目标与定位的分析,给出了提升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经济效应以及规避挤出效应的制度完善对策与建议,认为在建立外商直接投资制度时应注重老挝与外国投资企业的战略目标的协调,应结合老挝社会与经济发展实际建立动态管理模式。注重对制度环境特别是法治环境与公平竞争环境的维护并充分发挥政府中介引导作用。
张超[5](2020)在《财务柔性、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受外部宏观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随之而来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并且经济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水平也发生了变化,这将导致企业所处经营和融资环境变得异常复杂,同时在财务运营方面也承担较高的压力,在这种状态下,财务柔性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企业在储备财务柔性的过程中存在现金较多、负债水平较高等现象,同样产生了委托——代理的矛盾,为了避免这些情况,企业需要加强内部控制来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效率。基于此,本文从财务柔性视角来研究企业价值,并对财务柔性、内部控制和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本文首先论述研究的背景及意义、选取研究方法、梳理研究内容和框架,其次阐述相关概念、梳理理论基础、评述研究现状,然后分析作用机理、提出研究假设,进而收集样本数据、选取实证变量,最后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实证结果、提出政策建议。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选取A股2268家上市公司的2013-2018年数据,并进行实证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企业之间储备财务柔性水平的差异较大,企业价值水平呈现良好态势;(2)财务柔性与企业价值呈正“U”型关系,低水平财务柔性使得企业经营成本较高,所以财务柔性大于“拐点”后,会促进企业价值的发展;(3)财务柔性与内部控制呈正相关关系,企业储备财务柔性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委托代理问题,需要内部控制来缓解经营者和所有者之间的矛盾,提高财务柔性水平的同时会加强内部控制水平;(4)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呈负相关关系,提升内部控制会加大管理成本,这不利于提高企业价值;(5)财务柔性可以通过内部控制影响企业价值,企业的内部控制不仅对财务柔性进行监管,而且有助于企业效率化运营,所以内部控制具有中介效应。(6)非国有企业相较于国企,内部控制具有更明显的中介效应,通过内部控制可以使得财务柔性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基于此提出相应建议,以期能从财务柔性和内部控制的角度提升企业价值,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高波[6](2020)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研究》文中提出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2015年3月,中国政府制定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中国十分重视加强同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资金往来,共同深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齐力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截至2018年末,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存量达到1728亿美元。但是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存在很大的投资风险,因此,如何有效识别、评估和防范投资风险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其进展过程体现如下特征:规模不断扩大但逐步趋缓;区位分布广泛但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行业日趋多元化、升级化;承包工程和并购项目持续增多。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主要是出于寻求市场、获取资源、寻求效率、寻求技术和提升竞争优势等原因。在“一带一路”沿线的直接投资为中国企业创造了发展机遇。但是,中国企业也遇到了东道国政治条件复杂、企业融资渠道有限、东道国的限制、法律制度存在差异、外部因素导致竞争博弈加剧等制约因素。防范“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首先要清晰地识别可能遇到的风险。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就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可能对企业目标的实现造成不利影响的不确定性,通常具有客观性、损失性、不确定性和可测性等特征。企业的风险识别过程较为复杂,对投资风险的识别要遵守可行性原则、成本收益原则、灵活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系统性原则。通过从国家、企业两个维度,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的风险源进行辨别,构建如下风险识别体系:宏观环境风险(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社会文化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和企业层面风险(包括竞争风险、投资风险、管理风险),这些风险具有政治风险占比更高、地区集中导致的风险高、风险管控难度大、风险的损失性更大等特征。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对沿线国家进行投资,沿线各国发展程度各异,与我国的经济关联程度差别也较大。从东道国视角评估中国企业“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选择“一带一路”沿线33个可获取数据的国家作为研究对象,运用CROIC-IWEP国家风险评级方法(包含5个一级指标和41个二级指标)。通过对二级指标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用熵值法测算各个二级指标的离散程度和相应权重矩阵,进而得到各国的风险评分。综合了经济基础、偿债能力、社会弹性、政治风险和对华关系等因素,评价结果显示新加坡、以色列、捷克、匈牙利等国家风险较小;马来西亚、俄罗斯、罗马尼亚和中亚国家的风险可控;东南亚国家投资风险较高,缅甸、菲律宾、越南、老挝等国家排名靠后;埃及、伊拉克、蒙古排在末端,风险高于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了进一步管理风险、控制风险,需要从企业视角评估“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确定出风险权重,并结合“最大隶属度法”得出企业面临的风险程度。评估显示我国企业“一带一路”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总得分为72.23分,处于“较高”风险等级。具体来看,宏观环境风险和企业层面风险两个二级指标均在“较高”等级区间内,相比宏观环境风险,企业内部风险稍高一些。影响宏观风险的因素中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灾害四个因素的得分逐个递减,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处在“较高”等级,社会文化和自然灾害处在“中”等级,说明政治、经济风险是影响宏观环境风险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选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企业自身风险的代理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剖析各风险因素对企业绩效的实际影响。中国企业目前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管理水平总体偏低,需要构建一套系统的、能够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效率的风险防范体系,为“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提供有效保障。首先,要建立风险评估系统,在风险识别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风险做出定量评估;其次,要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同时借助计算机系统,获取相应的预警信号;最后,要构建风险处置系统,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对不同等级的风险采取相应的风险处置措施。从企业角度,应制定科学的对外直接投资策略,实施高效的内部风险管控,全面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从国家角度,应建立法律保障制度,提供对外直接投资保护,完善信息服务平台,加强金融领域支持,鼓励自主创新。
许珂[7](2020)在《基于财务柔性策略的企业价值管理研究 ——以格力电器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企业的经营环境充满了巨大的不确定性。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减速,国际贸易局势紧张,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诸多挑战。与此同时,“中国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挑战与机遇共存,企业进行战略转型升级以及把握投资机遇,都对企业的财务资源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财务柔性理论的应用研究蓬勃发展,财务柔性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也成为了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选取家电行业的龙头企业格力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案例分析法,在整理归纳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基于财务柔性策略的格力价值管理进行研究。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介绍格力财务柔性策略的实施现状,从实施背景、战略动因、主要内容、实施效果四个方面来分析格力的财务柔性策略,分析发现格力拥有稳定较高的财务柔性水平,其财务柔性策略的实施为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储备了充足的财务资源;其次,分析格力2014-2018年财务柔性策略下的企业价值管理活动,评价其企业价值创造的效果,探究格力在企业价值管理活动中实施财务柔性策略对提升企业价值的推动作用。总结格力财务柔性策略下企业价值管理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发现,格力电器通过优化负债结构、提升资产管理效率、灵活运用财务策略、增强战略性投资等方式,提升了企业的财务柔性管理水平,在企业价值管理活动中,通过合理地储备或释放企业的财务柔性,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的价值;最后,得出财务柔性视角下企业价值管理的相关启示,以期为企业管理财务柔性、提升企业价值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刘潜[8](2020)在《财务柔性、产权性质与企业绩效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资本市场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受到众多投资者关注,面临的风险和机遇也都大大增加。为了使企业更好的适应瞬息万变的投资环境,规避未知的财务风险,企业应当储备适度的财务柔性,有效降低代理问题和融资约束,缓冲财务风险,把握投资机遇,提升企业绩效。首先,本文通过借鉴已有的财务柔性相关论文,提出现金柔性、负债柔性以及财务柔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是先上升后下降的假设。其次,本文将产权性质纳入了研究中,探究两种不同产权性质下财务柔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在研究模型还中加入了公司规模、成长性、股权结构、净资产收益率等等控制变量,使结论更加严谨。最后,本文通过分析两者的关系,提出建议和展望,提醒企业充分认识财务柔性的意义和作用,为提高企业绩效提供了理论指导。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发现财务柔性、负债柔性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财务柔性和负债柔性在一定区间内,对企业绩效产生正面影响,超过最优值后,对企业绩效产生负面影响。而现金柔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始终是正面的。本文还考虑到产权性质的差异对财务柔性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影响。另外,本文使用经济增加值来衡量企业绩效,考虑各方面的资金成本。最后,本文提出适度财务柔性对公司尤为重要,保证财务柔性一直发挥积极效应,对企业的绩效有提升的作用。相比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上市公司由于融资约束的压力,需要保持更多的财务柔性,同时加强公司的内部管理,减少财务柔性带来的消极效应。
谭诗苇[9](2020)在《生命周期视角下财务柔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世界全球化进程加快,新兴技术和新兴业态发展方兴未艾,地缘政治风险也在不断提升,同时我国又正处于经济新常态的重要时期,企业的国内外经营环境充满着诸多经营风险,可以说保持一定的财务柔性对企业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因而,在此背景下准确并深入地认识财务柔性的价值效用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通过梳理现有文献可知,已有研究结论大多夸大财务柔性的功能属性,认为财务柔性有助于提升企业价值。但是,有关财务柔性的成本分析却提出财务柔性并非越高越好,过度的财务柔性会增加代理效应,同时损失税收庇护效应,从而对企业价值产生消极作用。除此之外,根据生命周期理论的相关文献研究,企业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财务柔性的价值意义及影响亦可能会随之有所区别。然而,现有研究却较少对此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因此,本文主要从生命周期这一动态角度探究企业财务柔性的价值效用,分析财务柔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是否会出现生命周期效应。基于前人研究成果,本文先界定了生命周期、财务柔性和企业价值的概念,并结合委托代理理论、优序融资理论和实物期权理论进行讨论。而后基于财务柔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理分析进一步探讨生命周期作用下财务柔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为证实本文提出的假设,首先,利用Dickinson的现金流量组合法对2013-2018年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生命周期阶段进行划分;然后,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从不同角度对本文假设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柔性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不尽相同,具体地:(1)对于成长期企业而言,财务柔性对企业价值起着正向影响作用,且现金柔性与负债柔性的价值效用不存在显着差异。(2)对于成熟期企业而言,财务柔性与企业价值呈“倒U型”关系,且相对而言负债柔性的价值效用略高于现金柔性。(3)对于衰退期企业而言,财务柔性与企业价值呈“倒U型”关系,且现金柔性价值效用略高于负债柔性。最后,本文针对研究结论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邓帆[10](2019)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某石化企业股权联盟动因及绩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股权联盟以互利共赢为目标,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与目标高度契合,逐渐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日益推崇的对外投资方式。油气行业是“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重点合作领域,本文选取的是2015-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前十大投资案例之一,无论是项目规模还是合作模式在油气行业都具有代表性和借鉴意义。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本文旨在探究案例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为何选取股权联盟为投资形式、如何开展联盟以及是否取得双赢,并从中为“一带一路”倡议下企业开展投资汲取经验。基于以研究双赢为目的,本文选择从投资双方两个角度开展分析,并以股权联盟过程为线索对案例展开研究。本文从“一带一路”倡议下油气行业的投资机遇出发,为企业联盟动因的外部动因分析奠定基础,并结合投资双方优势,对股权联盟的内外部动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合联盟双方的优势和联盟动因,本文对企业选择股权联盟具体形式的原因以及模式进行了探究,并对联盟形式相对于企业优势和动因的互补性进行了评价。在探究了企业开展股权联盟“为什么”以及“怎么做”的问题的基础上,本文从短期和长期角度对联盟双方的绩效进行了研究,回答了“效果如何”的问题。研究发现,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联盟双方具备了投资合作的外部环境和条件,结合在资源和能力上的优势互补,构建了符合双方联盟动因的合作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联盟绩效。本文案例中联盟双方优势与动因的互补、股权联盟的合作模式等对“一带一路”背景下油气企业实施股权联盟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本文根据研究提出了建议。
二、中国十大投资机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十大投资机遇(论文提纲范文)
(1)十大“关键词” 掘金海南自贸港(论文提纲范文)
01免税消费 |
02教育产业 |
03航运船舶 |
04航空运输 |
05现代金融 |
06数字经济产业 |
07低碳制造 |
08医疗健康 |
09南繁产业 |
10热带农业 |
(2)全球铜产业链格局演化与江西的策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要内容与研究框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研究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产业链的研究 |
2.1.1 基于供应链视角 |
2.1.2 基于产业前后经济技术关联视角 |
2.1.3 基于价值链视角 |
2.1.4 基于组织视角 |
2.2 关于铜产业链的研究 |
2.3 关于贸易、定价、供需格局的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3 全球铜产业链发展现状 |
3.1 国内外铜产业链发展现状 |
3.1.1 上游发展现状 |
3.1.2 中游发展现状 |
3.1.3 下游发展现状 |
3.2 江西铜产业链发展现状 |
3.2.1 上游发展现状 |
3.2.2 中下游发展现状 |
3.3 本章小结 |
4 全球铜产业链格局演化趋势分析 |
4.1 供需格局演化趋势分析 |
4.1.1 供给端 |
4.1.2 需求端 |
4.2 贸易格局演化趋势:社会网络分析 |
4.2.1 铜产业链上中下游贸易概况 |
4.2.2 模型构建及数据处理 |
4.2.3 全球铜产业链贸易格局的社会网络分析 |
4.2.4 小结 |
4.3 定价格局演化趋势分析 |
4.3.1 铜产业链定价机制演化 |
4.3.2 铜产业链定价权研究:基于VAR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江西铜产业链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基于铜产业链格局演化背景 |
5.1 江西铜产业链发展面临的机遇 |
5.1.1 跨国投资机遇 |
5.1.2 期货市场建设 |
5.1.3 区位转移优势 |
5.2 江西铜产业链发展面临的挑战 |
5.2.1 环境污染 |
5.2.2 深加工技术不足 |
6 江西应对铜产业链格局演化的策略研究 |
6.1 政府层面 |
6.1.1 产业布局更加合理 |
6.1.2 优化升级产业链 |
6.1.3 强化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 |
6.2 企业层面 |
6.2.1 全球范围配置资源 |
6.2.2 加强创新能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财务柔性、投资效率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本文的创新点 |
2.文献综述 |
2.1 财务柔性研究综述 |
2.1.1 财务柔性的定义 |
2.1.2 财务柔性的来源 |
2.1.3 财务柔性的度量方法 |
2.2 财务柔性、投资效率与企业价值之间关系研究综述 |
2.2.1 财务柔性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综述 |
2.2.2 财务柔性与投资效率关系研究综述 |
2.2.3 投资效率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综述 |
2.3 文献述评 |
3.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3.1 核心概念 |
3.1.1 财务柔性 |
3.1.2 投资效率 |
3.1.3 企业价值 |
3.2 理论基础 |
3.2.1 委托代理理论 |
3.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2.3 融资约束理论 |
3.2.4 自由现金流假说 |
3.3 研究假设 |
3.3.1 财务柔性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
3.3.2 财务柔性与投资效率的关系 |
3.3.3 财务柔性、投资效率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
4.研究设计 |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 变量设置 |
4.3 模型构建 |
5.实证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相关性检验 |
5.3 回归结果分析 |
5.3.1 期望投资模型回归分析 |
5.3.2 财务柔性、投资效率与企业价值的中介效应模型回归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 |
6.研究结论及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4)老挝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制度及其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1.2.2 国外学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评价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路线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外商直接投资理论 |
2.1.1 外商直接投资(FDI) |
2.1.2 FDI形成的理论基础 |
2.2 制度及制度变迁理论 |
2.2.1 制度 |
2.2.2 制度变迁理论 |
2.2.3 制度变迁中的产权理论 |
2.3 制度效率理论 |
2.3.1 检验制度效率的交易费用理论 |
2.3.2 以制度效率为核心的契约理论 |
2.4 制度经济效应理论 |
2.4.1 制度经济效应 |
2.4.2 制度意义上的外商直接投资制度效应 |
2.4.3 外商直接投资制度效应的发生机理 |
2.4.4 外商直接投资制度效应的路径依赖 |
第3章 老挝经济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现状分析 |
3.1 老挝经济发展现状 |
3.1.1 老挝GDP发展水平 |
3.1.2 老挝经济产业结构 |
3.1.3 老挝基础设施发展水平 |
3.1.4 老挝劳动力就业率 |
3.1.5 老挝经济发展优势与劣势 |
3.2 老挝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发展现状 |
3.2.1 老挝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发展规模 |
3.2.2 老挝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来源 |
3.2.3 老挝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 |
3.2.4 老挝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模式 |
3.3 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经验 |
3.3.1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政策 |
3.3.2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聚集效应 |
3.3.3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 |
第4章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历史变迁 |
4.1 发展中国家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三阶段模型 |
4.1.1 三阶段模型 |
4.1.2 老挝引进外商投资的不同阶段 |
4.2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变迁历程 |
4.2.1 开国时期 |
4.2.2 开放时期 |
4.2.3 21世纪以后 |
4.3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变迁的特征 |
4.3.1 呈“渐进式”特征 |
4.3.2 呈独资化趋势 |
4.4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变迁的动因解析 |
4.4.1 政治制度因素 |
4.4.2 社会经济因素 |
第5章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内容、功能与效应分析 |
5.1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基本内容 |
5.1.1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准入制度 |
5.1.2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审批制度 |
5.1.3 老挝外商投资经营管理制度 |
5.2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功能 |
5.2.1 强制与调节性功能 |
5.2.2 引导与开放性功能 |
5.3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效应分析 |
5.3.1 FDI对流入国的挤入效应 |
5.3.2 FDI对流入国的挤出效应 |
5.3.3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挤入效应 |
5.3.4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挤出效应 |
5.4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问题与缺陷 |
5.4.1 外商直接投资制度执行力度差 |
5.4.2 外商投资法律体系不健全 |
5.4.3 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经济效应不明显 |
5.4.4 外商投资管理制度实施机制不完善 |
第6章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 |
6.1 理论假设 |
6.2 变量选取 |
6.2.1 准入制度维度变量选取 |
6.2.2 审批制度维度变量选取 |
6.2.3 管理制度维度变量选取 |
6.2.4 鼓励制度维度变量选取 |
6.3 数据来源 |
6.4 老挝FDI制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4.1 数据质量分析及预处理 |
6.4.2 变量筛选 |
6.4.3 综合评价值的计算 |
6.4.4 综合值计算步骤 |
6.5 老挝FDI制度的经济效应分析 |
6.5.1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
6.5.2 协整性检验 |
6.5.3 老挝FDI制度体系经济效应的回归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提升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经济效应的对策建议 |
7.1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经济战略目标与定位 |
7.1.1 外商直接投资在老挝的经济战略目标 |
7.1.2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经济战略目标 |
7.1.3 老挝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战略利益冲突 |
7.1.4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战略定位 |
7.2 促进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完善的对策建议 |
7.2.1 健全老挝外商直接投资法律制度体系 |
7.2.2 构建“互利、互益、长期绿色”的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环境 |
7.2.3 加强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韧性化”管理 |
7.2.4 转变政府职能、构筑宏观引资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财务柔性、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
2 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
2.1 概念界定 |
2.1.1 财务柔性 |
2.1.2 内部控制 |
2.1.3 企业价值 |
2.2 理论基础 |
2.2.1 战略价值理论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2.2.4 信号传递理论 |
2.3 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2.3.3 文献述评 |
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1 财务柔性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
3.2 财务柔性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
3.3 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
3.4 财务柔性、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
3.5 不同产权性质下,财务柔性、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
4 研究设计 |
4.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4.2 变量设计 |
4.3 模型设计 |
5 实证检验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1 样本变量总体特征 |
5.1.2 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样本特征比较 |
5.2 相关性分析 |
5.3 多重共线性检验 |
5.4 回归结果分析 |
5.4.1 财务柔性与企业价值的回归结果 |
5.4.2 财务柔性与内部控制的回归结果 |
5.4.3 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的回归结果 |
5.4.4 财务柔性、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的回归结果 |
5.4.5 不同产权性质下,财务柔性、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的回归结果 |
5.5 稳健性检验 |
5.6 实证结果分析 |
6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加强储备企业的财务柔性 |
6.2.2 构建财务柔性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6.2.3 改善企业内部控制质量 |
6.2.4 提高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开披露水平 |
6.3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6)“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际直接投资及投资风险相关研究 |
1.2.2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相关研究 |
1.2.3 “一带一路”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识别研究 |
1.2.4 “一带一路”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评估研究 |
1.2.5 “一带一路”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对策措施研究 |
1.2.6 “一带一路”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结构安排和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 |
2.1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建设进展 |
2.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
2.1.2 “一带一路”建设的进展 |
2.2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 |
2.2.1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但逐步趋缓 |
2.2.2 区位分布广泛但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 |
2.2.3 投资行业日趋多元化、升级化 |
2.2.4 承包工程和并购项目持续增多 |
2.3 “一带一路”建设中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
2.3.1 市场寻求动因 |
2.3.2 资源获取动因 |
2.3.3 效率寻求动因 |
2.3.4 技术寻求动因 |
2.3.5 竞争优势动因 |
2.4 “一带一路”建设中对外直接投资的制约因素 |
2.4.1 东道国政治条件复杂 |
2.4.2 企业融资渠道有限 |
2.4.3 东道国对特定行业投资的限制 |
2.4.4 法律制度存在差异 |
2.4.5 外部因素导致竞争博弈加剧 |
第3章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识别 |
3.1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界定 |
3.1.1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含义 |
3.1.2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一般特征 |
3.2 风险识别的原则及方法 |
3.2.1 风险识别的原则 |
3.2.2 风险识别的方法 |
3.3 “一带一路”建设中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类型 |
3.3.1 宏观环境风险 |
3.3.2 企业层面风险 |
3.4 “一带一路”建设中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特殊性 |
第4章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评估:东道国视角 |
4.1 “一带一路”沿线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象国分布特征 |
4.2 对外直接投资风险评估方法—CROIC-IWEP国家风险评级方法 |
4.3 对外直接投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1 经济基础指标 |
4.3.2 偿债能力指标 |
4.3.3 社会弹性指标 |
4.3.4 政治风险指标 |
4.3.5 对华关系指标 |
4.4 对外直接投资风险评估的数据处理方法 |
4.5 对外直接投资风险评估结果分析 |
4.5.1 经济基础指标 |
4.5.2 偿债能力指标 |
4.5.3 社会弹性指标 |
4.5.4 政治风险指标 |
4.5.5 对华关系指标 |
4.5.6 综合指标 |
第5章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评估:企业视角 |
5.1 企业“一带一路”投资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 |
5.1.1 构建原则 |
5.1.2 投资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 |
5.2 风险评估方法的选择 |
5.2.1 层次分析法(AHP) |
5.2.2 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 |
5.2.3 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 |
5.3 企业“一带一路”投资风险的评估 |
5.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5.3.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风险评估 |
5.3.3 评估结果分析 |
5.4 风险因素对“一带一路”建设中企业投资绩效的影响 |
5.4.1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
5.4.2 指标预测 |
5.4.3 数据处理 |
5.4.4 实证分析 |
第6章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 |
6.1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现状 |
6.2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体系 |
6.2.1 风险评估系统 |
6.2.2 风险预警系统 |
6.2.3 风险处置系统 |
6.3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对策 |
6.3.1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对策 |
6.3.2 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对策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致谢 |
(7)基于财务柔性策略的企业价值管理研究 ——以格力电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相关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财务柔性 |
2.1.2 企业价值管理 |
2.1.3 财务柔性对企业价值影响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不完全信息和不确定性理论 |
2.2.2 信息不对称和融资约束理论 |
2.2.3 融资优序理论 |
2.2.4 柔性组织理论 |
3 格力及其财务柔性策略 |
3.1 格力企业概况 |
3.2 格力的财务柔性策略 |
3.2.1 财务柔性策略的实施背景 |
3.2.2 财务柔性策略的战略动因 |
3.2.3 财务柔性策略的主要内容 |
3.2.4 财务柔性策略的实施效果 |
4 基于财务柔性策略的格力价值管理分析 |
4.1 基于财务柔性策略的格力价值管理现状 |
4.1.1 筹资活动的企业价值管理 |
4.1.2 经营活动的企业价值管理 |
4.1.3 投资活动的企业价值管理 |
4.2 基于财务柔性策略的格力价值创造效果评价 |
4.3 基于财务柔性策略的格力价值管理经验总结 |
4.3.1 保持合理的财务柔性储备 |
4.3.2 优化负债结构,提升企业负债质量 |
4.3.3 加强企业资产管理,提高资金运营效率 |
4.3.4 注重战略性投资,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 |
5 结论与启示 |
5.1 研究结论 |
5.2 财务柔性视角下企业价值管理的相关启示 |
5.2.1 增强储备财务柔性的意识,保持财务柔性水平 |
5.2.2 灵活运用财务策略,拓宽财务柔性获取途径 |
5.2.3 联合多项财务政策,有效提升财务柔性水平 |
5.2.4 合理释放财务柔性,有效提升企业价值 |
5.2.5 完善财务柔性评价体系,提升财务柔性管理能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财务柔性、产权性质与企业绩效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四、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
三、融资约束理论 |
四、资本结构理论 |
五、自由现金流理论 |
第二节 基本概念与文献综述 |
一、基本概念 |
二、文献综述 |
第三章 研究假设与模型设计 |
第一节 研究假设的提出 |
一、财务柔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
二、产权性质对财务柔性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影响 |
第二节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一、样本选择 |
二、数据来源 |
第三节 模型设计 |
一、财务柔性和企业绩效的假设模型 |
二、产权性质 |
第四节 变量定义 |
一、被解释变量 |
二、解释变量 |
三、控制变量 |
四、分组变量 |
第四章 实证结果分析 |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
一、总样本分析 |
二、分样本分析 |
第二节 Pearson相关性检验 |
第三节 回归结果分析 |
一、财务柔性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回归分析 |
二、产权性质对财务柔性和企业绩效关系影响的回归分析 |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启示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9)生命周期视角下财务柔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财务柔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现状 |
1.2.2 生命周期对财务柔性与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生命周期的概念界定及衡量 |
2.1.1 生命周期的概念 |
2.1.2 生命周期测度与划分 |
2.2 财务柔性的概念界定及衡量 |
2.2.1 财务柔性的概念 |
2.2.2 财务柔性的衡量 |
2.3 企业价值的概念界定及衡量 |
2.3.1 企业价值的概念 |
2.3.2 企业价值的衡量 |
2.4 相关理论基础 |
2.4.1 委托代理理论 |
2.4.2 优序融资理论 |
2.4.3 实物期权理论 |
第三章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
3.1 财务柔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分析 |
3.2 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财务柔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分析 |
3.2.1 成长期财务柔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
3.2.2 成熟期财务柔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
3.2.3 衰退期财务柔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
第四章 实证分析 |
4.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4.2 变量定义 |
4.2.1 解释变量 |
4.2.2 被解释变量 |
4.2.3 控制变量 |
4.2.4 生命周期分组 |
4.3 模型设定 |
4.4 实证检验 |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2 相关性分析 |
4.4.3 多元回归分析 |
4.4.4 稳健性检验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相关建议 |
5.2.1 树立柔性财务管理理念 |
5.2.2 积极开拓财务柔性储备渠道 |
5.2.3 合理运用和释放企业财务柔性 |
5.2.4 完善资本市场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部分样本公司实证数据 |
(10)“一带一路”倡议下某石化企业股权联盟动因及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
1.3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 |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股权联盟的界定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股权联盟适用边界研究 |
2.2.2 股权联盟动因研究 |
2.2.3 股权联盟绩效研究 |
2.2.4 “一带一路”倡议下跨境联盟研究 |
2.3 理论基础 |
2.3.1 股权投融资理论 |
2.3.2 有效市场假说 |
2.3.3 交易成本理论 |
2.3.4 资源基础理论 |
3 “一带一路”倡议下某石化企业股权联盟介绍及背景分析 |
3.1 投资基本介绍 |
3.1.1 投资方简介 |
3.1.2 被投资方简介 |
3.1.3 双方前期合作及联盟交易简介 |
3.2 “一带一路”倡议下油气行业背景分析 |
3.2.1 “一带一路”沿线油气行业现状分析 |
3.2.2 我国油气行业现状分析 |
3.2.3 “一带一路”倡议下油气行业投资机遇小结 |
4 “一带一路”倡议下某石化企业股权联盟动因及模式分析 |
4.1 股权联盟双方优势分析 |
4.1.1 投资方优势分析 |
4.1.2 被投资方优势分析 |
4.2 股权联盟外部动因分析 |
4.2.1 “一带一路”倡议下投资条件 |
4.2.2 俄罗斯油气行业政策条件 |
4.2.3 跨境投资环境不确定性 |
4.3 股权联盟内部动因分析 |
4.3.1 投资方股权联盟动因 |
4.3.2 被投资方股权联盟动因 |
4.4 股权联盟形式选择分析 |
4.4.1 联盟与并购的选择 |
4.4.2 股权联盟与非股权联盟的选择 |
4.4.3 新建合资企业与少数股权联盟的选择 |
4.5 股权联盟合作模式及互补性分析 |
4.5.1 股权联盟合作模式分析 |
4.5.2 基于优势和动因的联盟互补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一带一路”倡议下某石化企业股权联盟绩效分析 |
5.1 基于联盟动因和合作模式的绩效指标选取 |
5.2 投资方绩效分析 |
5.2.1 短期股票市场表现 |
5.2.2 企业经营表现 |
5.2.3 股权投资回报表现 |
5.3 被投资方绩效分析 |
5.3.1 企业经营表现 |
5.3.2 财务结果表现 |
5.4 股权联盟社会效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一带一路”倡议下油气企业股权联盟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中国十大投资机遇(论文参考文献)
- [1]十大“关键词” 掘金海南自贸港[J]. 苏辉,姜涛. 现代商业银行, 2021(16)
- [2]全球铜产业链格局演化与江西的策略选择[D]. 吴相丞.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3]财务柔性、投资效率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D]. 蒋小涵. 中原工学院, 2021(09)
- [4]老挝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制度及其经济效应研究[D]. 莉姿(CHANTHANILEUTH VILATPHORN). 吉林大学, 2020(03)
- [5]财务柔性、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D]. 张超.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6]“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研究[D]. 高波. 吉林大学, 2020(08)
- [7]基于财务柔性策略的企业价值管理研究 ——以格力电器为例[D]. 许珂. 兰州财经大学, 2020(02)
- [8]财务柔性、产权性质与企业绩效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D]. 刘潜.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9]生命周期视角下财务柔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D]. 谭诗苇.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10]“一带一路”倡议下某石化企业股权联盟动因及绩效研究[D]. 邓帆.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