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大跨度斜拉桥的地震位移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黄炳坤[1](2021)在《非一致地震激励下大跨度高速铁路斜拉桥行车安全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高速铁路网的不断延伸和加密,大跨铁路桥梁的建造不可回避。斜拉桥由于跨越能力强、刚度大、造型优美,已成为高速铁路大跨桥梁的首选。此外,斜拉桥由于跨度大,支撑点往往会跨越不同场地,地震动空间变异性的影响十分突出,地震在威胁桥梁安全的同时还会诱发显着的行车安全问题,因此开展非一致地震激励下大跨度斜拉桥的行车安全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某主跨432m的高速铁路大跨钢桁梁斜拉桥为工程背景,采用TTBSAS程序进行仿真计算,研究地震动的几种空间变异性对车桥耦合振动响应的影响,探究非一致地震激励下大跨斜拉桥的行车安全性。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谱方法理论,功率谱采用Clough-Penzien模型,相干函数模型采用屈铁军模型,利用MATLAB 2018编制程序合成空间多点地震动时程,依托实际工程生成某主跨432m大跨度斜拉桥的各个支承点地震动时程,通过各支承点加速度位移时程对比、地震动反应谱与目标反应谱对比以及失相干损失与经验函数对比,验证了该合成方法的有效性。(2)利用Midas civil 2019建立以某主跨432m大跨度斜拉桥为工程背景的梁格单元全桥模型,为验证模型正确性另外建立板梁组合全桥模型进行对比,通过对比两种模型的成桥状态竖向位移、斜拉索索力、振型特征及频率验证了梁格模型的可靠性,从而利用梁格模型进行下一步分析。对所建立的梁格模型进行自振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大跨斜拉桥的基频低,周期较长,一阶振型为纵飘,有助于结构的抗震耗能;横向振动振型出现较早表明斜拉桥横向刚度较低;该桥具有明显的三维性和相互耦合作用。(3)以课题组自主开发的列车-轨道-桥梁-地震分析系统程序(TTBSAS)作为计算工具,针对某主跨432m大跨度斜拉桥,设置了十种分析工况,通过大质量法输入合成的多点地震动时程,探讨了地震动空间变异性对耦合系统响应的影响,并对比分析有/无震、地震一致激励和非一致激励对车桥耦合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行波速度的增大,越接近一致激励对列车、桥梁耦合系统的影响,列车的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轮轴横向力、车体竖向及横向加速度随着行波速度增大分别降低了34.9%、8.4%、5.7%、12.2%、11.3%。针对本文计算条件,研究列车的行车安全性指标其最不利行波速度为250m/s。随着场地越来越松软,地震作用下车桥系统的响应会急剧增大,对于桥梁和列车的横向响应影响更突出,桥梁横向位移和车体横向加速度最大增幅达到了279%和98.8%。故在针对大跨度结构研究中应该准确的把握结构所处的场地。针对本文计算条件,考虑失相干效应会减小车桥耦合系统各项响应,尤其对车体加速度影响较大,考虑失相干效应,车体竖向、横向加速度分别减少69%和67.2%。非一致地震激励与一致激励相比,对车体加速度影响较大,非一致激励工况下车体竖向加速度和横向加速度比一致激励工况小72%和69%。地震动空间变异特性对车桥耦合系统动力响应的频谱分布有较大影响,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为正确评估地震动空间变异性对大跨度桥梁车桥耦合振动响应的影响,应采用非一致激励进行地震输入。(4)针对三个列车行车安全性评判指标(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轮轴横向力)限值,采用TTBSAS程序进行仿真计算,研究地震输入模式(一致激励、非一致激励)对高速列车通过该斜拉桥时行车安全性的影响,并与无震工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车速是影响大跨高速铁路斜拉桥行车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在本文计算条件下,该大跨斜拉桥在无震、一致地震激励、非一致地震激励工况下的安全车速阈值分别为325km/h、225km/h、225km/h。
李思润[2](2021)在《拱塔斜拉桥远场地震响应及减隔震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斜拉桥具有柔性大、结构自振周期长等特点,在普通地震动作用下有着良好的抗震性能。近年来随着大震级地震的频繁出现,工程师们记录到许多具有特殊频谱特性的地震,其在本质上与普通地震动有很大不同,具有丰富的长周期成分,远场地震便属于此类地震中的一种。远场地震通常发生在远离大震震中且具有深厚覆土层的场地,这种类型的地震以低频成分为主且持续时间长,斜拉桥等长周期结构在其作用下往往会出现超过设计地震动的响应。为研究斜拉桥在远场地震作用下的响应规律,本文探讨了普通及远场地震的特性并以一座拱形塔造型的斜拉桥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两类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响应,同时分别引入粘滞阻尼器及铅芯橡胶支座等两种不同的减隔震装置,对远场地震作用时的斜拉桥进行减隔震分析,为该类桥梁设计提供依据。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探究远场地震时程参数、时频特征与反应谱的特点及强度指标的表征。通过选取20条远场地震记录及5条普通地震记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时程参数方面,远场地震由于距离因素PGA通常较小但PGV及PGD与普通地震动接近;在时频特征方面,其卓越频率主要分布在0.2-0.5Hz且分布也较普通地震更为均匀;在反应谱方面,远场地震的加速度反应谱具有明显的“双峰”现象,且各类反应谱值在长周期段均较普通地震动大数倍,同时通过对比发现远场地震动的动力系数谱曲线与现行规范谱适配效果较差;在地震动强度指标表征方面,远场地震动的强度值以速度型强度指标进行表征较为合理。(2)结合斜拉桥动力特性,利用FFT变换对远场及普通地震下斜拉桥的时程响应结果进行分析。以拱形塔造型的斜拉桥为背景,利用Midas/Civil建立模型并进行动力特性的计算,同时从两类地震记录中各选3条具有代表性的远场及普通地震记录,按纵+竖向与横+竖向分别对拱塔斜拉桥进行激励,得到梁端、塔顶、塔底及交接处主梁等关键部位的时程响应结果。研究表明:在纵+竖向地震激励下,斜拉桥的一阶振型对关键部位的响应均起控制作用,同时远场地震作用时塔底截面可能会出现损伤而普通地震作用的结果则不会。在横+竖向地震激励下,桥梁的高阶振型对关键部位的响应参与明显增加,但远场及普通地震作用时塔底截面均可保持完全弹性状态。(3)探究不同减隔震方式下参数的优化选取与斜拉桥减震效果对比。分别在斜拉桥桥塔下横梁与主梁间对称布置粘滞阻尼器与铅芯橡胶支座,对两种装置进行参数优化设计,并对比减震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远场地震作用下粘滞阻尼器速度指数取为0.4,阻尼系数取为4000 kN·s/m时可达最优的减震效果;铅芯橡胶支座安装铅芯直径为275mm时可达最优的减震效果。两种装置均可以有效降低梁端与塔顶的位移,但在降低塔底内力方面粘滞阻尼器效果优于铅芯橡胶支座。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3](2021)在《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文中研究表明为了促进中国桥梁工程学科的发展,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桥梁工程领域(包括结构设计、建造技术、运维保障、防灾减灾等)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首先总结了桥梁工程学科在新材料与结构体系、工业化与智能建造、抗灾变能力、智能化与信息化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然后分别对上述桥梁工程领域各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桥梁结构设计方面重点探讨了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高性能材料与结构、深水桥梁基础的研究现状;桥梁建造新技术方面综述了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预制装配技术以及桥梁快速建造技术;桥梁运维方面总结了桥梁检测、监测与评估加固的最新研究;桥梁防灾减灾方面突出了抗震减震、抗风、抗火、抗撞和抗水的研究新进展;同时对桥梁工程领域各方向面临的关键问题、主要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北京工业大学韩强老师提供初稿)
邓鹏[4](2020)在《超大跨度斜拉桥塔梁纵向约束体系研究》文中指出斜拉桥是以梁、索、塔为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形式,各部分受力明确,是最具竞争力的大跨度桥型之一。对于超大跨度斜拉桥,不同的结构体系具有不同的作用机理,结构的综合力学性能对结构体系的选择是十分敏感的。本文以常泰长江大桥为工程背景,建立有限元基本模型,研究了半飘浮体系、纵向固定体系、纵向弹性约束体系和温度自适应塔梁约束体系等不同塔梁纵向约束方案对斜拉桥结构静力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探究不同斜拉桥结构体系的作用机理;对比研究了温度自适应塔梁约束体系和半飘浮体系的自振特性和地震时程响应,探究CFRP拉杆对斜拉桥结构动力性能的作用和影响。首先,对半飘浮体系和纵向固定体系的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半飘浮体系,纵向固定约束对斜拉桥结构纵向刚度、纵向荷载传力路径的优化是十分有利的,但也极大限制了主梁温度纵向变形的有效释放,致使结构产生较大的温度次内力。再以纵向弹性约束刚度为自变量,研究了纵向弹性约束体系的结构力学响应,分析结果表明:纵向弹性约束对增加结构纵向刚度、优化纵向荷载传力路径是有效的,对体系升/降温作用下结构性能是不利的;因此,在塔底弯矩的层面上,只有当弹性约束刚度取恰当的中间值时,纵向弹性约束体系下的斜拉桥综合结构静力性能才能达到相对最优状态。基于对纵向弹性约束体系作用机理的剖析,阐述了温度自适应塔梁约束体系的提出和工作原理,对新结构体系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分析,与纵向弹性约束体系对比,结果表明:当具有相同的纵向约束刚度时,新结构体系的纵向刚度和纵向荷载传力路径能达到与纵向弹性约束体系同等的优化效果,而新结构体系在体系升/降温作用下结构静力性能方面,能达到与半飘浮体系一致。最后,在自振特性中,温度自适应塔梁约束体系第二阶自振周期与半飘浮体系差异最大,减小了15.4%,该阶模态特征为主梁一阶纵漂,从结构固有属性上体现了CFRP拉杆增加结构纵向刚度的作用;在地震响应时程分析中,与半飘浮体系相比,温度自适应塔梁约束体系有效减小了梁端纵向位移、塔顶纵向位移、塔底弯矩等结构动力响应量峰值。研究结果表明:温度自适应塔梁约束体系具有良好的结构动力性能。综合温度自适应塔梁约束体系的结构静动力性能,该体系目前可作为千米级超大跨度斜拉桥设计中塔梁纵向约束体系方案的首选。
雷立本[5](2020)在《H型独塔双索面大跨度斜拉桥抗震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斜拉桥因具有受力合理、造型优美、跨越能力强等特点,在大跨度桥梁建设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我国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地壳运动较活跃,近年来发生的强震均造成了大量桥梁不同程度的破坏,随着震区斜拉桥建设数量的日益增多,其面临强震的威胁也随之增大。因此,开展斜拉桥的抗震性能及减隔震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在斜拉桥抗震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有关研究大多集中在双塔或多塔斜拉桥,关于独塔斜拉桥的抗震研究较少,已有研究较少涉及独塔斜拉桥粘滞阻尼器参数优化的研究,且没有涉及强震作用下最不利锚固索和最不利受力索的研究。因此,本文开展关于独塔斜拉桥的抗震性能验算、粘滞阻尼器参数优化及其斜拉索地震响应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以某H型独塔双索面大跨度斜拉桥为工程背景,采用MIDAS CIVIL软件,考虑桩土间的作用和拉索垂度效应,建立全桥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斜拉桥的研究现状,介绍了近断层地震动的定义、特征及作用机理。(2)分析了全桥有限元模型的动力特性,按照横桥向和顺桥向两种方式分别输入E1和E2水准下各三条安评地震波,对斜拉桥关键截面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及抗震验算,找到了大跨度独塔斜拉桥的地震易损部位。(3)以塔底弯矩、塔梁相对位移及经济成本为控制指标,对背景工程大跨度独塔斜拉桥的粘滞阻尼器进行了参数优化分析;基于较小的塔梁相对位移与桥塔保持弹性的原则,建议了本桥粘滞阻尼器的参数取值;优化后较原设计参数下的最大塔梁相对位移减小了34%、塔底最大弯矩减小了11.5%。(4)分别按照顺桥向和横桥向输入地震动研究了斜拉桥拉索在E2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给出了最不利索梁锚固和最不利受力索位置,研究了粘滞阻尼器对拉索地震响应的影响。(5)分析了近断层地震动下粘滞阻尼器对斜拉桥拉索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
牛建涛[6](2019)在《基于新型油阻尼器的斜拉桥横向减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斜拉桥抗震性能优越,造型美观,广泛应用于跨江、跨海大桥等重大交通枢纽工程。建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斜拉桥横向同时受到强风与强震威胁,需同时满足抗风与减震需求。目前常规的减震装置不具备抗风功能,工程中多使用抗风支座约束主梁,形成塔-梁、墩-梁均固结的斜拉桥横向约束体系,大幅提高了斜拉桥横向地震反应。本文研制了一种可应用于斜拉桥横向减震的新型油阻尼器,提出了新型油阻尼器与剪切型耗能梁段联合使用的斜拉桥横向混合减震措施,建立了考虑阻尼器刚度的斜拉桥横向简化力学模型,实现了新型油阻尼器的快速设计,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研制了可应用于斜拉桥横向减震的新型油阻尼器。论述了新型油阻尼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新型油阻尼器的刚度与阻尼特性,建立了新型油阻尼器的滞回模型,并通过轴向力学性能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新型油阻尼器初始刚度较高,滑动后刚度变为零;新型油阻尼器起动力由溢流阀工作压强和油缸内径决定,阻尼系数由油管和溢流阀尺寸决定,两者互不相关;新型油阻尼器轴向力学性能试验拟静力加载工况下,滞回曲线为规则的矩形,随着加载速度的增加,滞回曲线逐渐变为椭圆形;基于所建立的滞回模型计算了新型油阻尼器的刚度、阻尼系数和滞回耗能,与试验结果分别相差5.7%、4.9%和5.3%。(2)提出了新型油阻尼器“低刚度高耗能”设计原则。分析了阻尼器刚度对斜拉桥横向地震反应的影响,提出了根据风荷载确定新型油阻尼器起动力以降低刚度,增大新型油阻尼器阻尼系数以增强耗能能力的“低刚度高耗能”设计原则,比较了新型油阻尼器与金属阻尼器的减震效果,分析了地震频谱特性和桥梁设计参数对新型油阻尼器减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阻尼器刚度的增大,斜拉桥横向梁端位移增大226~642%;基于“低刚度高耗能”原则设计的新型油阻尼器等效刚度仅为金属阻尼器的0.037~0.063,可使横向梁端位移减小50.3~53.8%,减震效果优于金属阻尼器;不同地震频谱特性和桥梁设计参数条件下,新型油阻尼器均有较好的减震效果。(3)提出了新型油阻尼器与剪切型耗能梁段联合使用的斜拉桥横向混合减震措施。分析了斜拉桥各阶振型对桥塔地震反应的振型贡献系数,分析了分别应用新型油阻尼器、剪切型耗能梁段对斜拉桥的横向减震效果,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新型油阻尼器与剪切型耗能梁段联合使用的斜拉桥横向混合减震措施。结果表明:对于主跨跨度大于700m的H型桥塔斜拉桥,桥塔横向弯曲振型对塔底弯矩的振型贡献系数超过0.83,但新型油阻尼器对桥塔横向弯曲振型自振周期影响小于8%,减震效果较差;剪切型耗能梁段不能阻止塔、梁振型耦合,不能避免桥塔在强震作用下进入塑性;所提出的斜拉桥横向混合减震措施有效避免了桥塔在强震作用下进入塑性。(4)建立了考虑阻尼器刚度可实现阻尼器快速设计的斜拉桥横向简化力学模型。建立了考虑阻尼器刚度的斜拉桥主梁横向一阶振型简化力学模型,以及考虑桥塔和主梁振动的斜拉桥横向弯曲振型简化力学模型,采用能量法推导了上述两个振型自振周期简化计算公式,进而采用反应谱法推导了斜拉桥横向梁端位移与塔底剪力简化计算公式,实现了阻尼器刚度和阻尼比的快速设计。结果表明:基于斜拉桥横向简化力学模型计算的主梁横向一阶振型、桥塔横向弯曲振型自振周期与有限元结果分别相差2.8%、1.1%;基于简化力学模型计算的梁端位移、塔底剪力与有限元结果分别相差7.5%、6.9%;基于所建立的简化力学模型可快速计算阻尼器刚度与阻尼比对斜拉桥横向地震反应的影响,实现阻尼器刚度与阻尼比的快速设计。
张贤卿[7](2019)在《大跨度公铁两用部分地锚斜拉桥力学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桥梁跨径的不断增大,常规斜拉桥在结构体系受力方面存在的一些限制因素,例如主梁应力过大等逐渐凸显,而部分地锚体系的提出,则是为大跨度斜拉桥主梁应力的优化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文主要对大跨度部分地锚斜拉桥的合理成桥状态,外界荷载作用下的静力响应以及地震作用下的响应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论述了国内外斜拉桥的发展历史,调研了国内外关于部分地锚斜拉桥的研究现状;论述了斜拉桥的相关计算理论,包括静、动力分析理论、非线性理论和抗震分析理论,为后续的力学性能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2)基于有限元理论,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部分地锚斜拉桥的有限元模型,研究分析部分地锚斜拉桥的合理成桥状态以及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受力特性。(3)对比分析部分地锚体系和常规体系两种斜拉桥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性,结果表明斜拉索部分地锚可以减小主桁架在跨中的最大挠度以及主塔顺桥向的位移,同时也降低了主桁架的应力极值,在受力特性方面要优于常规斜拉桥。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案,本文对比分析了部分地锚斜拉桥在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受力特性,研究了部分地锚斜拉桥的施工技术。(4)以部分地锚斜拉桥为基础,研究主要设计参数的变化对结构静力性能带来的影响。增大边中跨比、地锚段长度以及塔梁高跨比都可以增强结构的竖向刚度,减小跨中的最大挠度,此外地锚段长度和塔梁高跨比的增加还有利于改善主桁架的受力。桁架高度以及宽度的变化都会对结构的竖向刚度产生影响,桁架以及斜拉索的应力也会随之改变。(5)对比分析部分地锚斜拉桥和常规斜拉桥的地震响应,研究斜拉索部分地锚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基于反应谱法,改变地锚斜拉索的数量和倾角,探究其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基于时程分析法,计算结构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的响应,对比分析结构在一致激励和行波激励下地震响应的区别,探究行波效应对于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综上所述,本文通过有限元模拟的方法,研究分析了部分地锚斜拉桥的静动力性能以及抗震性能,结果表明部分地锚体系在受力特性方面略优于常规体系,为后续此类桥梁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技术参考。
杨超华[8](2019)在《双层四线铁路高低塔钢桁梁斜拉桥抗震研究》文中提出铁路运输在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中有着重要地位。近几年随着高速铁路网的建设,大跨径斜拉桥在铁路中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结构抗震计算和分析是桥梁设计的重要内容,抗震设计决定了桥梁抵抗地震的能力。在铁路和公路桥梁抗震规范中对于常规桥梁抗震有完善的计算理论和方法,而对于大跨径桥梁仅列出了抗震设计的要点和原则。针对铁路高低塔钢桁梁斜拉桥,本文论述了斜拉桥抗震概念设计方法,研究论证了该桥型合适的结构体系,分析了地震作用的影响因素,研究了罕遇地震的减隔震措施,并对三个地震水准进行抗震计算。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依托工程重庆东环线铁路明月峡长江大桥,从整体结构抗震选型及抗震支承体系等方面,分析了铁路斜拉桥抗震概念设计方法。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依托工程整体杆系单元模型,分析几何非线性处理及成桥状态索力优化。(2)论述铁路斜拉桥的结构体系(支承体系、刚构体系、半漂浮体系)及其影响;考虑多遇地震荷载及制动力荷载作用下,分析三种结构体系铁路斜拉桥的内力和位移等响应,对比三者结构自振频率及振型的差异,提出铁路斜拉桥抗震结构体系建议。研究表明刚构体系对抗震不利,支承体系下构件内力和位移都有所降低,半漂浮体系不利于控制地震位移。(3)针对双层四线铁路高低塔钢桁梁斜拉桥特点,考虑非一致激励、行波效应影响、空间索面布置形式及非等高塔等多个因素,分析地震作用下主塔、主梁及支座等响应,揭示各因素对该类斜拉桥地震效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非一致激励及行波效应对大跨径桥梁抗震结果影响很大,索面布置形式对横向地震反应有影响,高低塔地震内力及位移差别较大。(4)基于依托工程,分析液体黏滞阻尼器参数敏感性,提出黏滞阻尼器减震理想参数,对比分析黏滞阻尼器和速度锁定器对铁路斜拉桥的减震效果。研究表明黏滞阻尼器能有效减小构件内力和位移,速度锁定器能部分减小构件内力和位移,黏滞阻尼器对该桥型减震效果要好。采用三种地震水平进行依托工程抗震计算,多遇地震下主塔及辅助墩在弹性范围内,设计地震下球钢支座满足承载力要求,罕遇地震在减隔震设计下塔柱基本保持弹性。
AL-sebaeai Maged Hamid Hussein[9](2019)在《大跨度结合梁斜拉桥地震响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大跨度结合梁斜拉桥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桥梁类型,在交通运输网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十分有必要研究该类型桥梁的地震响应特征与抗震性能。本文以一座主跨为720m的大跨结合梁斜拉桥为对象,对该桥的地震响应特征与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1)利用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研究了该斜拉桥在E1和E2地震作用下的响应特征,评估了桩-土相互作用的影响;(2)通过在塔-梁间纵向设置粘滞阻尼器来减小斜拉桥的纵向位移响应,研究了阻尼指数以及阻尼系数的变化对该斜拉桥纵向地震响应的影响。(3)通过大质量法研究了行波效应对该斜拉桥地震响应的影响,分别采用140m/s,250m/s,500m/s,1000m/s,2000m/s,?m/s等6种波速,基本涵盖了从软土到坚硬的岩石等地基土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当斜拉桥支座采用纵向漂浮方案时,其纵向刚度很小,应重点关注纵桥向的地震位移响应;对于桥塔的地震响应,其底部截面的内力最大,应评估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底部截面的塑性铰程度;桩-土相互作用不仅会增大结构的自振周期,也会增加体系的阻尼,对结构的地震响应有较大影响,在设计和分析时应予以考虑;塔-梁间在纵向设置粘滞阻尼器可以有效控制桥梁的位移响应,但是阻尼器的参数对其位移和内力的影响较大,应进行参数优化分析;对于行波效应,当波速较小,即对应较软土时,对斜拉桥的地震响应影响较大,不应忽略。而波速较大,即对应坚硬场地时,行波效应的影响并不显着。本文旨在为该类型桥梁的抗震设计与分析提供参考。
刘宏[10](2018)在《大跨度PC斜拉桥地震响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斜拉桥是将主梁用许多拉索直接拉在桥塔上的一种桥梁,是由承压的塔、受拉的索和承弯的梁体组合起来的一种结构体系。斜拉桥作为一种拉索体系,比梁式桥的跨越能力更大,是大跨度桥梁的最主要桥型。第一座现代斜拉桥是1955年德国DEMAG公司在瑞典修建的主跨为182.6米的斯特伦松德(Stromsund)桥。目前世界上建成的最大跨径的斜拉桥为俄罗斯的俄罗斯岛大桥(Russky Island Bridge),主跨径为1104米,于2012年7月完工。然而,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仅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以来,我国又相继发生了青海玉树地震、四川雅安地震等重大地震,每次地震都给人民生命及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地震是自然的、不可抗逆的,及时的抗震救灾就显得极为重要。斜拉桥一般作为交通控制节点的大跨度桥梁,具有投资巨大、施工难度高、后期维修管理困难等特点,一旦遭到破坏,不仅会直接造成巨大的损失,而且加大了救灾的难度,以及加重次生灾害。因此,对大跨度PC斜拉桥进行地震反应分析,充分了解其抗震性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总结已有研究的地震反应分析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以大跨度PC斜拉桥(巫山桂花大桥)为工程实例,进行了动力特性、地震反应谱分析和时程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依据有限元理论与桥梁工程知识,建立巫山桂花大桥的动力分析有限元模型,着重于桥梁的主梁断面形式与边界条件的模拟,以准确反映出桥梁结构的受力情况,进而保证后续分析结果的准确与可靠。2.结合动力学理论,并运用midas civil对巫山桂花大桥进行动力特性分析,得出该桥梁结构的自振频率与模态振型特点,研究结构自身的动力特性,为下一步桥梁的抗震研究奠定基础。3.运用反应谱法对桥梁结构进行两水平(E1、E2)与两工况(纵向+竖向、横向+竖向)下的抗震计算分析,得出结构在反应谱分析时的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并提取结构的最大地震反应分析结果值。4.运用动态时程法对桥梁结构进行地震反应分析,得出结构主要控制截面与节点的地震时程响应,并提取最大地震反应结果与反应谱法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得出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为桥梁的抗震设计提供理论计算依据。
二、超大跨度斜拉桥的地震位移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大跨度斜拉桥的地震位移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非一致地震激励下大跨度高速铁路斜拉桥行车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铁路斜拉桥发展及抗震研究综述 |
1.2.1 铁路斜拉桥的发展 |
1.2.2 铁路斜拉桥抗震研究综述 |
1.3 地震作用下车桥耦合振动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空间多点地震动模拟及验证 |
2.1 概述 |
2.2 地震动空间变异性 |
2.2.1 失相干效应 |
2.2.2 行波效应 |
2.2.3 衰减效应 |
2.2.4 局部场地效应 |
2.3 空间多点地震动的合成方法 |
2.3.1 各点功率谱自谱及互谱 |
2.3.2 合成平稳地震动时程 |
2.3.3 合成非平稳地震动时程 |
2.4 合成算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跨斜拉桥简化建模及动力特征分析 |
3.1 概述 |
3.2 工程概况 |
3.3 有限元建模 |
3.3.1 梁格模型 |
3.3.2 板梁组合模型 |
3.3.3 模型对比验证 |
3.4 自振特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震动空间变异性对大跨斜拉桥车桥耦合振动响应影响研究 |
4.1 概述 |
4.2 非一致地震作用下的列车-轨道-桥梁模型 |
4.2.1 车辆模型 |
4.2.2 轨道模型 |
4.2.3 桥梁模型 |
4.2.4 轮轨关系模型 |
4.2.5 桥轨关系模型 |
4.2.6 地震力边界条件 |
4.3 地震动空间变异性对车桥耦合振动影响研究 |
4.3.1 行波效应的影响 |
4.3.2 场地效应的影响 |
4.3.3 失相干效应的影响 |
4.4 综合对比 |
4.4.1 有/无震耦合振动分析 |
4.4.2 非一致地震激励耦合振动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跨度斜拉桥行车安全性分析 |
5.1 概述 |
5.2 本文脱轨评判指标 |
5.2.1 脱轨系数 |
5.2.2 轮重减载率 |
5.2.3 轮轴横向力 |
5.3 高速铁路大跨度斜拉桥行车安全性分析 |
5.3.1 分析方法 |
5.3.2 响应结果分析 |
5.3.3 安全车速阈值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2)拱塔斜拉桥远场地震响应及减隔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斜拉桥的概述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桥梁结构地震震害 |
1.3.2 远场地震动研究现状 |
1.3.3 桥梁减隔震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远场地震参数特征分析及强度指标研究 |
2.1 地震动的选取 |
2.2 地震动时程参数分析 |
2.3 地震动时频特征分析 |
2.4 地震动反应谱分析 |
2.5 地震动强度指标与SDOF体系位移响应相关性研究 |
2.5.1 地震强度指标简介 |
2.5.2 相关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拱塔斜拉桥动力特性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2 斜拉桥有限元模型 |
3.3 斜拉桥动力特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斜拉桥远场地震响应时程分析 |
4.1 地震响应分析方法 |
4.2 选取地震动 |
4.3 斜拉桥地震响应分析 |
4.3.1 纵向激励下地震响应分析 |
4.3.2 横向激励下地震响应分析 |
4.4 斜拉桥塔底抗震验算 |
4.5 本章小结 |
5 远场地震作用下斜拉桥减隔震分析 |
5.1 粘滞阻尼器参数分析 |
5.1.1 粘滞阻尼器简介 |
5.1.2 粘滞阻尼器计算模型 |
5.1.3 粘滞阻尼器参数优化 |
5.1.4 粘滞阻尼器减震效率分析 |
5.1.5 斜拉桥塔底截面验算 |
5.2 铅芯橡胶支座参数分析 |
5.2.1 铅芯橡胶支座简介 |
5.2.2 铅芯橡胶支座计算模型 |
5.2.3 铅芯橡胶支座参数优化 |
5.2.4 铅芯橡胶支座减震效率分析 |
5.2.5 斜拉桥塔底截面验算 |
5.3 减隔震装置效果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3)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
1 桥梁工程研究新进展(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
1.1新材料促进桥梁工程技术革新 |
1.2桥梁工业化进程与智能建造技术取得长足发展 |
1.3桥梁抗灾变能力显着提高 |
1.4桥梁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
1.5跨海桥梁深水基础不断创新 |
2桥梁结构设计 |
2.1桥梁作用及分析(同济大学陈艾荣老师、长安大学韩万水老师、河北工程大学刘焕举老师提供初稿) |
2.1.1汽车作用 |
2.1.2温度作用 |
2.1.3浪流作用 |
2.1.4分析方法 |
2.1.5展望 |
2.2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
2.2.1新型桥梁用钢的研发 |
2.2.2焊接节点疲劳性能 |
2.2.3钢结构桥梁动力行为 |
2.2.4复杂环境钢桥服役性能 |
2.2.5组合结构桥梁空间力学行为 |
2.2.6组合结构桥梁关键构造力学行为 |
2.2.7展望 |
2.3高性能材料 |
2.3.1超高性能混凝土(湖南大学邵旭东老师提供初稿) |
2.3.2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张锐老师提供初稿) |
2.3.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北京工业大学刘越老师提供初稿) |
2.3.4智能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2.3.5展望 |
2.4桥梁基础工程(同济大学梁发云老师提供初稿) |
2.4.1深水桥梁基础形式 |
2.4.2桥梁基础承载性能分析 |
2.4.3桥梁基础动力特性分析 |
2.4.4深水桥梁基础工程面临的挑战 |
3桥梁建造新技术 |
3.1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
3.1.1钢结构桥梁工程建设成就 |
3.1.2焊接制造新技术 |
3.1.3施工新技术 |
3.2桥梁快速建造技术(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提供初稿) |
3.2.1预制装配桥梁上部结构关键技术 |
3.2.2预制装配桥墩及其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
3.2.2.1灌浆/灌缝固定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
3.2.2.2无黏结预应力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
3.3桥梁建造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
4桥梁运维 |
4.1监测与评估(浙江大学叶肖伟老师、湖南大学孔烜老师、西南交通大学崔闯老师提供初稿) |
4.1.1监测技术 |
4.1.2模态识别 |
4.1.3模型修正 |
4.1.4损伤识别 |
4.1.5状态评估 |
4.1.6展望 |
4.2智能检测(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4.2.1智能检测技术 |
4.2.2智能识别与算法 |
4.2.3展望 |
4.3桥上行车安全性(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
4.3.1风荷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1.1车-桥气动参数识别 |
4.3.1.2风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
4.3.1.3风浪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1.4风屏障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 |
4.3.2地震作用下行车安全性 |
4.3.2.1地震-车-桥耦合振动模型 |
4.3.2.2地震动激励特性的影响 |
4.3.2.3地震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
4.3.2.4车-桥耦合系统地震预警阈值研究 |
4.3.3长期服役条件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4冲击系数与振动控制研究 |
4.3.4.1车辆冲击系数 |
4.3.4.2车-桥耦合振动控制方法 |
4.3.5研究展望 |
4.4加固与性能提升(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4.4.1增大截面加固法 |
4.4.2粘贴钢板加固法 |
4.4.3体外预应力筋加固法 |
4.4.4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法 |
4.4.5组合加固法 |
4.4.6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 |
4.4.7其他加固方法 |
4.4.8发展展望 |
5桥梁防灾减灾 |
5.1抗震减震(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
5.1.1公路桥梁抗震研究新进展 |
5.1.2铁路桥梁抗震性能研究新进展 |
5.1.3桥梁抗震发展态势分析 |
5.2抗风(东南大学张文明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陈文礼老师提供初稿) |
5.2.1桥梁风环境 |
5.2.2静风稳定性 |
5.2.3桥梁颤振 |
5.2.4桥梁驰振 |
5.2.5桥梁抖振 |
5.2.6主梁涡振 |
5.2.7拉索风致振动 |
5.2.8展望 |
5.3抗火(长安大学张岗老师、贺拴海老师、宋超杰等提供初稿) |
5.3.1材料高温性能 |
5.3.2仿真与测试 |
5.3.3截面升温 |
5.3.4结构响应 |
5.3.5工程应用 |
5.3.6展望 |
5.4抗撞击及防护(湖南大学樊伟老师、谢瑞洪、王泓翔提供初稿) |
5.4.1车撞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
5.4.2船撞桥梁结构研究进展 |
5.4.3落石冲击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
5.4.4研究展望 |
5.5抗水(东南大学熊文老师提供初稿) |
5.5.1桥梁冲刷 |
5.5.2桥梁水毁 |
5.5.2.1失效模式 |
5.5.2.2分析方法 |
5.5.3监测与识别 |
5.5.4结论与展望 |
5.6智能防灾减灾(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鲍跃全老师提供初稿) |
6结语(西南交通大学张清华老师提供初稿) |
策划与实施 |
(4)超大跨度斜拉桥塔梁纵向约束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斜拉桥的发展 |
1.1.1 斜拉桥简史 |
1.1.2 五座千米级主跨斜拉桥 |
1.2 斜拉桥结构体系研究现状 |
1.2.1 结构体系分类 |
1.2.2 研究综述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斜拉桥结构设计与有限元建模 |
2.1 常泰长江大桥结构设计概况 |
2.2 有限元模型 |
2.2.1 三维模型建立 |
2.2.2 设计荷载 |
2.2.3 结构体系 |
2.3 结构响应考察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采用不同塔梁纵向约束体系的结构响应分析 |
3.1 半飘浮体系研究 |
3.1.1 半飘浮体系 |
3.1.2 结构响应计算 |
3.1.3 结构响应分析 |
3.2 纵向固定体系研究 |
3.2.1 纵向固定体系 |
3.2.2 结构响应计算 |
3.2.3 结构体系比较分析 |
3.3 纵向弹性约束体系研究 |
3.3.1 纵向弹性约束体系 |
3.3.2 结构响应计算与分析 |
3.3.3 结构综合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温度自适应塔梁约束体系研究 |
4.1 新塔梁纵向约束体系 |
4.1.1 传统塔梁纵向约束体系 |
4.1.2 温度变形不动点与CFRP |
4.1.3 温度自适应塔梁约束体系 |
4.2 温度自适应塔梁约束体系研究 |
4.3 结构综合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温度自适应塔梁约束体系动力性能 |
5.1 自振特性分析 |
5.1.1 自振特性计算理论 |
5.1.2 自振特性计算分析 |
5.2 地震时程响应计算分析 |
5.2.1 地震波时程曲线 |
5.2.2 地震时程响应计算 |
5.3 结构体系响应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5)H型独塔双索面大跨度斜拉桥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1.3 近断层地震动简介 |
1.3.1 近断层地震动的含义 |
1.3.2 近断层地震动的特征 |
1.3.3 近断层地震动的研究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动力特性分析 |
2.1 工程背景介绍 |
2.2 有限元分析模型 |
2.2.1 等效截面换算 |
2.2.2 边界条件 |
2.2.3 本桥粘滞阻尼器布置方案 |
2.3 动力特性分析 |
2.4 小结 |
3 斜拉桥地震响应分析及抗震性能验算 |
3.1 地震设防水平及性能目标 |
3.2 E1地震下的地震反应分析 |
3.2.1 输入地震动 |
3.2.2 横桥向时程反应 |
3.2.3 顺桥向时程反应 |
3.3 E2地震下的地震反应分析 |
3.3.1 输入地震动 |
3.3.2 横桥向时程反应 |
3.3.3 顺桥向时程反应 |
3.4 荷载组合 |
3.4.1 E1地震下的荷载组合 |
3.4.2 E2地震下的荷载组合 |
3.5 关键截面抗震性能验算 |
3.5.1 E1地震下关键截面抗震性能验算 |
3.5.2 E2地震下关键截面抗震性能验算 |
3.6 小结 |
4 粘滞阻尼器参数优化分析 |
4.1 粘滞阻尼器的简介 |
4.1.1 粘滞阻尼器工作原理 |
4.1.2 粘滞阻尼器布置方案 |
4.2 粘滞阻尼器模拟 |
4.3 不同参数组合下的结果 |
4.4 合理参数组合的讨论 |
4.5 小结 |
5 E2地震作用下斜拉索地震响应 |
5.1 顺桥向输入时斜拉索地震响应 |
5.1.1 无阻尼器工况下的拉索地震响应 |
5.1.2 有阻尼器工况下的拉索地震响应 |
5.1.3 两种工况下的拉索地震响应比较 |
5.2 横桥向输入时斜拉索地震响应 |
5.2.1 无阻尼器工况下的拉索地震响应 |
5.2.2 有阻尼器工况下的拉索地震响应 |
5.2.3 两种工况下的拉索地震响应比较 |
5.3 小结 |
6 近断层地震作用下斜拉索地震响应 |
6.1 近断层地震动输入 |
6.2 顺桥向输入时斜拉索地震响应 |
6.2.1 无阻尼器工况下的拉索地震响应 |
6.2.2 有阻尼器工况下的拉索地震响应 |
6.2.3 两种工况下的拉索地震响应比较 |
6.3 横桥向输入时斜拉索地震响应 |
6.3.1 无阻尼器工况下的拉索地震响应 |
6.3.2 有阻尼器工况下的拉索地震响应 |
6.3.3 两种工况下的拉索地震响应比较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基于新型油阻尼器的斜拉桥横向减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动态 |
1.2.1 斜拉桥减震装置研制 |
1.2.2 斜拉桥横向抗震性能研究 |
1.2.3 斜拉桥简化力学模型研究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新型油阻尼器工作原理与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油阻尼器工作原理 |
2.3 新型油阻尼器工作原理与滞回模型 |
2.3.1 溢流阀工作原理 |
2.3.2 新型油阻尼器构造设计 |
2.3.3 新型油阻尼器工作原理与滞回模型 |
2.4 新型油阻尼器与主梁连接构造设计 |
2.4.1 与滑动摩擦支座联合使用构造设计 |
2.4.2 与叠层橡胶支座联合使用构造设计 |
2.5 新型油阻尼器轴向力学性能试验设计 |
2.5.1 新型油阻尼器试件设计 |
2.5.2 加载装置设计 |
2.5.3 加载制度设计 |
2.6 新型油阻尼器轴向力学性能试验结果 |
2.6.1 试验滞回曲线 |
2.6.2 理论与试验滞回曲线比较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低刚度高耗能”新型油阻尼器减震性能分析 |
3.1 引言 |
3.2 阻尼器刚度对斜拉桥横向地震反应影响分析 |
3.2.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2.2 阻尼器刚度对斜拉桥自振特性影响分析 |
3.2.3 阻尼器刚度对斜拉桥横向地震反应影响分析 |
3.3 新型油阻尼器“低刚度高耗能”设计原则提出 |
3.4 新型油阻尼器与金属阻尼器减震效果对比 |
3.4.1 新型油阻尼器与金属阻尼器性能对比 |
3.4.2 新型油阻尼器与金属阻尼器减震效果对比 |
3.5 地震频谱特性与桥梁设计参数对减震效果影响分析 |
3.5.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5.2 地震频谱特性对减震效果影响分析 |
3.5.3 塔型和主跨跨度对减震效果影响分析 |
3.5.4 主梁类型对减震效果影响分析 |
3.6 新型油阻尼器参数对减震效果影响分析 |
3.6.1 起动力对减震效果影响分析 |
3.6.2 阻尼比对减震效果影响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新型油阻尼器的斜拉桥横向混合减震措施 |
4.1 引言 |
4.2 新型油阻尼器对塔底地震反应减震效果分析 |
4.3.1 新型油阻尼器对塔底地震反应减震效果分析 |
4.3.2 阻尼器刚度对振型贡献影响分析 |
4.3.3 阻尼器耗能能力对减震效果影响分析 |
4.3 横梁处剪切型耗能梁段对塔底地震反应减震效果分析 |
4.3.1 剪切型耗能梁段对振型贡献影响分析 |
4.3.2 剪切型耗能梁段减震效果分析 |
4.4 斜拉桥横向混合减震措施提出 |
4.4.1 斜拉桥横向混合减震措施提出 |
4.4.2 斜拉桥横向混合减震措施减震效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斜拉桥横向简化力学模型与阻尼器快速设计 |
5.1 引言 |
5.2 斜拉桥主梁横向一阶和二阶振型简化力学模型 |
5.2.1 主梁横向一阶和二阶振型简化力学模型建立 |
5.2.2 主梁横向一阶和二阶振型周期简化计算公式 |
5.3 斜拉桥桥塔横向弯曲振型简化力学模型 |
5.3.1 桥塔横向弯曲振型简化力学模型建立 |
5.3.2 桥塔横向弯曲振型周期简化计算公式 |
5.4 斜拉桥横向梁端位移与塔底剪力简化计算公式 |
5.4.1 梁端位移简化计算公式 |
5.4.2 塔底剪力简化计算公式 |
5.5 基于斜拉桥横向简化力学模型的阻尼器快速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致谢 |
(7)大跨度公铁两用部分地锚斜拉桥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公铁两用部分地锚斜拉桥概述 |
1.2 国内外公铁两用部分地锚斜拉桥研究状况 |
1.3 本文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背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2 公铁两用部分地锚斜拉桥分析理论 |
2.1 斜拉桥计算理论 |
2.1.1 斜拉桥的合理成桥状态确定方法 |
2.1.2 斜拉桥结构动力特性分析理论 |
2.2 斜拉桥非线性理论 |
2.2.1 拉索的垂度效应 |
2.2.2 梁-柱效应 |
2.2.3 大位移效应 |
2.3 抗震分析理论 |
2.3.1 静力理论 |
2.3.2 反应谱理论 |
2.3.3 动力理论 |
2.3.4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公铁两用部分地锚斜拉桥结构分析与施工方案模拟计算 |
3.1 部分地锚斜拉桥有限元模拟 |
3.1.1 模型计算参数和主要材料 |
3.1.2 荷载工况 |
3.1.3 有限元数值模拟 |
3.2 静力计算结果分析 |
3.2.1 主桁架刚度与变形分析 |
3.2.2 主桁架应力计算分析 |
3.2.3 斜拉索应力分析 |
3.3 部分斜拉索地锚对斜拉桥结构的影响 |
3.3.1 常规斜拉桥有限元建模 |
3.3.2 部分地锚斜拉桥与常规斜拉桥对比分析 |
3.4 部分地锚斜拉桥施工方案模拟计算 |
3.4.1 常规斜拉桥施工方案 |
3.4.2 部分地锚斜拉桥施工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4 公铁两用部分地锚斜拉桥设计参数分析 |
4.1 概述 |
4.2 参数变化分析 |
4.3 总体设计参数对部分地锚斜拉桥静力性能影响分析 |
4.3.1 边中跨比分析 |
4.3.2 部分地锚段长度分析 |
4.3.3 塔梁高跨比分析 |
4.4 主梁设计参数对部分地锚斜拉桥静力性能影响分析 |
4.4.1 主梁高跨比分析 |
4.4.2 主梁宽跨比分析 |
4.5 参数变化静力敏感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公铁两用部分地锚斜拉桥地震响应研究 |
5.1 结构自振特性分析 |
5.2 公铁两用部分地锚斜拉桥地震响应反应谱分析 |
5.2.1 地震作用下结构响应分析 |
5.2.2 斜拉索部分地锚对斜拉桥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 |
5.2.3 地锚斜拉索参数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 |
5.3 公铁两用部分地锚斜拉桥地震响应时程分析 |
5.3.1 EI Centro波激励 |
5.3.2 Taft波激励 |
5.3.3 San Fernando波激励 |
5.3.4 Holly波激励 |
5.3.5 行波效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双层四线铁路高低塔钢桁梁斜拉桥抗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概况 |
1.2.1 地震及桥梁震害研究 |
1.2.2 桥梁地震反应分析研究现状 |
1.2.3 桥梁抗震设计研究现状 |
1.2.4 斜拉桥抗震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3.1 斜拉桥抗震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铁路斜拉桥抗震概念设计及数值建模 |
2.1 引言 |
2.2 依托工程概况 |
2.3 铁路斜拉桥抗震概念设计 |
2.3.1 斜拉桥抗震选型 |
2.3.2 斜拉桥抗震体系选择 |
2.4 依托工程数值模型建立 |
2.4.1 模型及单元 |
2.4.2 相关计算参数 |
2.4.3 几何非线性处理及索力优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铁路斜拉桥结构体系及动力特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铁路斜拉桥结构体系 |
3.3 三种结构体系的边界条件 |
3.4 地震作用及荷载工况 |
3.5 结果分析 |
3.5.1 自振特性分析 |
3.5.2 内力分析 |
3.5.3 位移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铁路高低塔钢桁梁斜拉桥地震效应分析 |
4.1 引言 |
4.2 地震效应影响因素与设计地震时程数据 |
4.3 非一致激励影响分析 |
4.4 行波效应影响分析 |
4.5 空间索面对斜拉桥横向地震影响分析 |
4.6 高低塔斜拉桥地震效应特性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双层四线铁路高低塔钢桁梁斜拉桥减震措施研究 |
5.1 引言 |
5.2 斜拉桥减隔震措施与罕遇地震工况 |
5.3 液体黏滞阻尼器减震效果分析 |
5.3.1 黏滞阻尼器工作原理及模拟 |
5.3.2 阻尼器参数敏感性分析 |
5.3.3 液体黏滞阻尼器减震效果分析 |
5.4 速度锁定器减震效果分析 |
5.5 抗震计算 |
5.5.1 多遇地震下抗震计算 |
5.5.2 设计地震下抗震计算 |
5.5.3 罕遇地震下抗震计算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学术成果 |
(9)大跨度结合梁斜拉桥地震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大跨度结合梁斜拉桥概述 |
1.3 国内外斜拉桥抗震研究现状 |
1.3.1 引言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研究现状 |
1.4 大跨度斜拉桥的抗震概念设计 |
1.4.1 斜拉桥典型震害 |
1.4.2 斜拉桥抗震概念设计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工程背景介绍与有限元建模 |
2.1 工程背景 |
2.1.1 上部结构 |
2.1.2 下部结构 |
2.1.3 支承体系 |
2.2 有限元建模 |
2.2.1 材料的模拟 |
2.2.2 主要构件的模拟 |
2.2.3 桥塔与辅助墩的模拟 |
2.2.4 边界条件与支座的模拟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斜拉桥-桩-土作用模拟与桥梁动力特性分析 |
3.1 前言 |
3.2 斜拉桥-桩-土作用 |
3.2.1 概述 |
3.2.2 模拟与分析方法 |
3.2.3 Winkler地基梁模型 |
3.2.4 考虑桩土作用的有限元建模 |
3.3 斜拉桥动力特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致激励下的斜拉桥地震响应时程分析 |
4.1 前言 |
4.2 地震作用 |
4.3 构件的损伤极限值 |
4.3.1 桥墩和桥塔 |
4.3.2 支座 |
4.4 E1 地震作用响应分析 |
4.4.1 位移响应分析 |
4.4.2 内力响应分析 |
4.5 E2 地震作用响应分析 |
4.5.1 位移响应分析 |
4.5.2 内力响应分析 |
4.6 纵向位移控制 |
4.6.1 粘滞阻尼器计算模型 |
4.6.2 阻尼器参数优化分析 |
4.6.3 地震响应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考虑行波效应的斜拉桥地震响应时程分析 |
5.1 前言 |
5.2 行波效应的分析方法与应用 |
5.2.1 分析方法 |
5.2.2 实际应用 |
5.2.3 视波速的选取 |
5.3 纵桥向地震响应分析 |
5.3.1 位移响应 |
5.3.2 内力响应 |
5.4 横桥向地震响应分析 |
5.4.1 位移响应 |
5.4.2 内力响应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大跨度PC斜拉桥地震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桥梁的震害 |
1.2 斜拉桥发展概况及抗震研究现状 |
1.2.1 斜拉桥发展概况 |
1.2.2 斜拉桥抗震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意义、目的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目的 |
1.3.3 本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桥梁地震响应分析理论 |
2.1 反应谱分析法 |
2.2 时程响应分析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跨度PC斜拉桥的动力特性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2.1 几何非线性原理 |
3.2.2 主梁模拟方式 |
3.2.3 模型建立 |
3.3 动力特性分析 |
3.3.1 分析原理 |
3.3.2 分析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跨度PC斜拉桥地震反应谱分析 |
4.1 反应谱的选用 |
4.2 反应谱分析结果 |
4.2.1 纵向+竖向输入结果分析 |
4.2.2 横向+竖向输入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跨度PC斜拉桥地震时程分析 |
5.1 地震波的选取 |
5.2 时程分析结果 |
5.2.1 纵向+竖向输入时程结果分析 |
5.2.2 横向+竖向输入时程结果分析 |
5.3 反应谱法与时程分析法结果比较 |
5.3.1 关键节点位移对比 |
5.3.2 控制截面内力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学习及工作简介 |
四、超大跨度斜拉桥的地震位移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非一致地震激励下大跨度高速铁路斜拉桥行车安全性研究[D]. 黄炳坤. 福建工程学院, 2021(02)
- [2]拱塔斜拉桥远场地震响应及减隔震分析[D]. 李思润. 西安工业大学, 2021(02)
- [3]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J].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中国公路学报, 2021(02)
- [4]超大跨度斜拉桥塔梁纵向约束体系研究[D]. 邓鹏.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5]H型独塔双索面大跨度斜拉桥抗震性能研究[D]. 雷立本.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6]基于新型油阻尼器的斜拉桥横向减震性能研究[D]. 牛建涛. 天津大学, 2019
- [7]大跨度公铁两用部分地锚斜拉桥力学性能研究[D]. 张贤卿.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8]双层四线铁路高低塔钢桁梁斜拉桥抗震研究[D]. 杨超华.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9]大跨度结合梁斜拉桥地震响应分析[D]. AL-sebaeai Maged Hamid Hussein.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10]大跨度PC斜拉桥地震响应分析[D]. 刘宏.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