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带水砂充填开采工业广场煤柱(论文文献综述)
郑晨[1](2020)在《孙村煤矿零煤柱充填开采技术与经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煤矿存有巨大的“三下”压煤和遗留煤柱,如何安全高效地将其采出是全行业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以孙村煤矿为背景,自主设计研发了安全环保高效的零煤柱充填开采技术及高效快凝环保充填材料,并通过室内试验、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等研究方法,对零煤柱充填开采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并进行关键参数设计。通过充填材料配比试验,选出浆矸比1:5、质量浓度70%的配比方案为最优配比方案。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零煤柱充填开采能够有效降低工作面侧煤柱巷的垂直应力由14.46MPa降为13.25MPa,煤柱所受最大压应力明显降低。并且,零煤柱充填开采时,充填体能够有效支撑顶板,间接增强煤柱的承载能力。因此,零煤柱开采时,需要随采随充,使用早凝充填材料,可达到零煤柱充填开采的最佳效果。对零煤柱充填开采关键参数进行设计,得到了零煤柱充填开采巷道尺寸、充填体强度及尺寸、锚杆支护参数计算方法,并结合孙村煤矿实际条件,计算得到了孙村煤矿零煤柱充填开采试验区部分关键参数,试验区巷道高为2.5m、宽为5m,充填体强度为3.0MPa,顶板采用Φ20mm×2000mm的锚杆进行支护,间排距为1400mm×1500mm;帮部采用Φ20mm×2000mm的锚杆进行支护,间排距为 1200mm× 1500mm。现场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采动影响下,零煤柱充填开采后煤岩体稳定性安全系数较正常开采条件下煤岩体稳定性安全系数提高了50%左右,部分巷道围岩变形量较初始值变化4%左右,围岩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根据经济效果显示,零煤柱充填开采条件下,孙村煤矿吨煤成本降低了 40.4元。孙村煤矿零煤柱充填开采技术符合科学开采的要求,能够实现煤矿安全、高效、环保的生产,在有效保护环境的同时,还能为煤矿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具有较强的推广前景。
王昆[2](2020)在《预应力矸石混凝土柱支撑体系及其采煤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安全环保高效地回收煤炭资源,且广泛适用于保水开采、“三下”开采等特殊开采环境,并能有效地控制地表沉降,对国家能源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及煤炭企业经济成本控制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长壁采煤法控制地表沉降效果有待提高,传统条带采煤法存在回采率低等缺陷,完全充填开采具有生产成本高等缺陷。若能将上述传统采煤方法的优点结合,尽可能规避其缺陷,产生一种新的地下支撑方法和采煤方法,则可进一步提高我国煤炭开采水平。鉴于此,本论文提出了“预应力矸石混凝土柱支撑体系”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另外以煤矸石混凝土支撑材料研究为基础,综合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相似模拟结合的方法,对其对应的采煤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系统深入地研究了我国采煤方法、充填开采、充填材料的技术特点与发展现状,提出了利用预应力间隔高强度人工材料构筑支撑体系,与关键层覆岩联合支撑,从而最大限度避免顶板下沉的新型地下支撑体系。(2)研究了预应力矸石混凝土柱支撑体系采煤方法、预应力施加方法及预应力矸石混凝土柱支撑采煤覆岩变形规律。通过对大同矿区条带式开采历史资料的分析,结合理论分析,研究了预应力矸石混凝土柱宽度与最大留设间距。(3)通过配比试验,研究了矸石混凝土的制备方法。选择煤矸石作为混凝土骨料,以C20混凝土为强度指标,对其试样的流动性和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获得了C20矸石混凝土最佳配比方案。(4)进行了矸石混凝土矿井水浸泡试验和长期蠕变试验,结果表明其长期强度满足间隔支撑采煤技术要求。得到了矸石混凝土柱在蠕变和酸性采空区积水化学耦合作用下的变形规律。(5)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矸石混凝土支撑柱宽度和控顶区宽度组合方案的矸石混凝土柱、顶板上覆岩层和地表的垂直、水平位移和应力变化特征。通过对各方案进行了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5m预应力矸石混凝土柱支撑柱——15m控顶区”方案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均较优。(6)利用三维相似模拟试验,研究了预应力矸石混凝土柱支撑采煤工作面上覆岩层的时效应力、位移变化特征。结果表明,“5m预应力矸石混凝土柱支撑柱——15m控顶区”方案,基本顶未发生较大变形,回采完毕后混凝土柱完好,地表基本未发生沉陷。上覆岩层的应力与位移随时间趋于稳定。(7)以同煤集团四老沟矿为例,进行了预应力矸石混凝土柱支撑采煤方法的工业应用研究。以矸石混凝土长距离输送为标准,研究了矸石混凝土制备与管道输送系统。对预应力矸石混凝土柱支撑采煤方法进行了综合的技术经济分析。结果表明,从延长矿井服务年限、采出遗弃煤炭资源等全方位分析,预应力矸石混凝土柱支撑采煤方法具有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以及广泛的推广价值。
吴晓琛[3](2020)在《陕北中小煤矿条带充填开采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陕北榆神府矿区位于中国西部毛乌素沙漠与陕北黄土高原交界,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现象严重。矿区内大量存在的地方中小煤矿开采初期基本采用旧房柱式开采方法,导致近年来矿震现象频发。充填开采是缓解陕北生态脆弱地区因采矿所造成的地表下沉、水土流失、矿震等危害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以榆林市榆阳区上河煤矿为依托,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实验、数值模拟和现场测试方法,对上河煤矿条带充填置换开采技术进行了研究。论文结合上河煤矿3号煤层赋存地质条件,以梁式理论和极限强度理论为依据,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采7留8”的条带开采基准参数。设计开采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开采工作面条带与充填条带采空区阶段,第二阶段为置换条带煤柱与充填条带煤柱采空区阶段。基于分阶段充填开采的设计理念开展了数值模拟试验,研究表明,作为承载覆岩载荷主体的条带煤柱在置换开采过程中,其所承受载荷首先向邻近条带煤柱转移,造成邻近条带煤柱的塑性区范围扩大,稳定性大幅降低,从而使覆岩载荷向条带充填体转移。若各条带充填体与顶板接顶情况良好,并满足一定的强度要求,即可共同承担上覆岩层载荷,从而保证充填置换开采过程覆岩载荷至条带充填体的稳定过渡。实验室研究确定了符合上河煤矿现场充填开采需求的I号配比,试块养护28天后,其单轴抗压强度可达到6.845MPa,满足理论设计强度要求。现场工业性试验测试表明,充填体试块的单轴抗压强度达到8.222MPa,强度指标优于理论设计强度,能够很好地满足现场对充填体的承载要求。充填开采地表移动变形预计表明,3216工作面充填开采后地表移动变形均小于Ⅰ级损害指标。研究为上河煤采煤方法的变革与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对该地区类似地质条件矿井采煤方法的变革与生态环境保护均具有重要意义。
张任义[4](2020)在《白鹭煤矿窄条带膏体充填开采覆岩破坏规律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陕西榆林地区矿井普遍采用刀柱式或房柱式开采法,致使煤炭资源采出率极低,浪费了大量的煤炭资源。为此,本文研究提出一种新型采煤方法——窄条带膏体充填开采,即:将工作面分为若干窄条带分轮(本文以四轮为例)依次采出并进行采空区膏体充填的一种采煤方法。论文以榆林白鹭煤矿水体下压煤开采为工程背景,提出窄条带膏体充填开采的方法,阐述了窄条带膏体充填的开采-充填作业流程,模拟研究分轮开采过程中各阶段覆岩移动破坏的特征,分析了影响窄条带膏体充填开采控制覆岩移动破坏和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的地质采矿因素和充填技术因素;将条带煤柱采出后的直接顶与两侧支撑柱体简化为固支梁模型,计算得出白鹭煤矿直接顶的极限跨距为14.58m,为条带煤柱宽度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分析窄条带膏体充填开采过程,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建立了窄条带充填开采顶板移动力学模型,导出顶板岩梁的挠度方程,利用Maple软件计算出不同采矿充填因素下顶板岩梁的下沉值,分析上覆岩层的移动破坏情况,得出影响窄条带膏体充填开采覆岩移动破坏规律因素的主次关系为充填体欠接顶量、窄条带宽度和充填体强度;基于膏体充填开采等价采高理论,理论计算得出白鹭煤矿窄条带膏体充填开采上覆岩层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为30m,能够保证水体下窄条带膏体充填开采的安全性;建立白鹭煤矿窄条带膏体充填开采工作面的FLAC3D数值模拟模型,分别模拟研究了在窄条带膏体充填开采中不同充填率、充填体强度和窄条带宽度下对工作面上覆岩层移动破坏、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和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为白鹭煤矿水体下窄条带膏体充填开采的工程实践提供参考。该论文有图42幅,表7个,参考文献78篇。
张猛[5](2019)在《高效膏体充填工作面覆岩控制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效膏体充填工作面覆岩控制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涉及到开采、充填、支护、沉陷、安全等方面,目前尚无一套完整的从理论设计到生产实践一整套关联度较高的解决方案。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调研、实验室实验、理论分析、MATLAB计算机编程分析、数值模拟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手段,针对当前煤矿膏体充填产能偏低、充填成本偏高问题,以潞安地区建筑物下3#煤层开采为研究对象,对膏体充填工作面覆岩控制展开了一系列研究,是实现煤矿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高效膏体充填工作面岩层控制研究。目前我国部分煤矿已经开展了取消隔离班和凝固班的大采高高效膏体充填的工业性实践,但是对其理论研究还没有跟上生产实践的步伐。针对膏体充填采煤面支架、充填体与直接顶和下位基本顶相互作用机理,分别建立开采前阶段、试采试充阶段、开采充填阶段膏体充填工作面岩层控制力学模型,通过Matlab编程分析,将复杂载荷作用下超静定梁弯曲变形问题转化为分段独立一体化积分法进行求解并推导,得出相关参数的解析表达式,同时建立充填体单元强度随时间变化的顶板岩梁破坏的失稳判别分析程序方法,膏体充填工作面岩层控制理论是支架选型、充填体性能、充填工艺、地表沉陷等的理论基础和依据。(2)算例分析与数值模拟优化研究。根据膏体充填工作面岩层控制理论,通过算例分析,研究了不同充填步距、液压支架载荷对开采充填设计的影响;在理论建立充填体单元强度随时间变化的顶板岩梁破坏的失稳判别分析程序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模拟研究,建立了考虑充填体强度变化过程的数值计算模型,对不同采高、不同充采循环、不同充填率进行了优化分析,为数值计算奠定了基础。(3)膏体充填工作面复合支撑系统研究。在“充填体+承重岩层+煤柱”协作支撑系统基础上,提出了“充填体+承重岩层+巷道+煤柱”复合支撑系统概念;针对切眼沿顶掘进巷道,提出了大断面桁架锚杆支护方案设计,并进行了理论推导、模拟实验,表明巷道能够有效控制顶板下沉量,维护巷道的稳定;对“充填体+承重岩层+巷道+煤柱”复合支撑系统稳定性进行分析表明,要保证控制充填前顶板下沉量在100mm以内,充填率在90%以上、压实度大于0.8才能有效的维护复合支撑系统的稳定和减小地表沉陷现象的发生。(4)膏体充填开采地表沉陷关键因素的影响研究。将开采引起的采空区空隙的再扩散问题利用空隙量守恒定律去解决,总结了膏体充填的空隙量守恒定律相关公式;通过构建膏体充填开采地表沉陷稳定性的模糊可拓模型,得到了覆岩结构、充填前顶板下沉量、欠接顶量、充填体强度、充填工艺这5类是控制地表沉陷的关键因素,并给出了优化措施;根据关键因素的失效程度建立了非稳定、稳定状态下膏体充填开采地表沉陷模型并进行了分析验证;针对高河能源展开了膏体充填地表沉陷预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地表建筑物可以在开采充填期间及以后正常使用,不会有不安全因素的产生。(5)工程应用。展开了对膏体充填试验区上覆岩层组合结构调查取样和实验分析,膏体充填试验区地表建构筑物分布及其抗变形性能调查与分析等充填开采系统基本条件调研等工作;通过经济成本核算,膏体充填开采每年可给高河能源创造约6180万元利润并可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在整个山西都有重要的示范效应。该论文有图100幅,表21个,参考文献165篇。
屈稚林[6](2019)在《麻黄梁煤矿CT301工作面窄条带膏体充填开采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由于我国煤炭资源日益紧缺,而陕西榆林地区为了保护地表建筑物,普遍采用采9m,留12m的开采方式,形成了大量的留设煤柱,导致煤炭资源采出率较低、资源浪费严重。为了进一步提高资源采出率,延长矿井服务年限,建设生态文明矿区,研究提出了窄条带膏体充填开采技术。本文以麻黄梁煤矿CT30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针对该矿井建筑物下压煤量大、采出率低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窄条带膏体充填开采技术。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了窄条带开采与充填过程中的围岩变形与受力特征,探讨了膏体充填体的承载特性及其长期稳定性,并提出了充填体强度指标,初步研究了膏体充填材料配比组成,初步得到了以下主要结论:(1)建立固支梁力学模型,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得出麻黄梁煤矿CT301工作面窄条带膏体充填开采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即:窄条带宽度设为8m、煤柱留设宽度设为24m,整个开采过程分四轮进行。保障开采安全所必需的充填体强度不小于4.9MPa。(2)基于麻黄梁煤矿的地质条件,构建了数值模拟研究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验证了理论分析所得结论的合理性,以及充填体强度为5MPa前提下窄条带开采第一轮充填后的围岩矿压显现规律。(3)探讨了窄条带开采第四轮完毕后不充填方案的可行性。与全部充填的结果比较得出顶板下沉量由110 mm增加到180 mm,增幅在64%。虽然增幅较大,但仍能保持顶板的长期稳定。(4)根据当地原材料赋存情况,提出五种膏体材料(粉煤灰膏体、矸石膏体、矸石-粉煤灰膏体、矸石-黄土膏体、风积沙-黄土膏体)的配比方案,即并通过试验得到其最优化配比。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为解决建筑物下压煤问题提供了新思路,而且对绿色开采在全国的推广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张慧峰[7](2018)在《风积沙似膏体充填材料试验研究》文中提出膏体充填是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填材料是充填技术的核心,是决定充填质量、充填成本及充填效果的主要因素。本文以榆林市上河煤矿条带开采造成煤炭资源浪费严重及地表塌陷等问题,研究出了一种以风积沙作为骨料,粉煤灰和水泥作为胶结料的新型似膏体充填材料,通过充填采空区回收遗留煤柱。本文选用榆阳地区毛乌素沙漠的风积沙、燃煤电厂的粉煤灰及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实验材料,通过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分析(XRD)对这三种材料的微观形貌和主要成分进行分析,风积沙表面多麻点和坑穴,粒径均匀,分选性好,压缩率低,压实性好,主要成分为Al2O3、SiO2;粉煤灰表面为复珠结构、多孔,主要成分为SiO2、Al2O3、Fe2O3;32.5标号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主要化学成分为CaO、SiO2、Fe2O3、Al2O3。影响风积沙似膏体充填料浆可泵性能的因素主要是组成膏体料浆的各个组分,通过控制单一变量,进行了多水平的坍落度、扩散度及泌水率的测试,得出质量浓度对膏体料浆可泵性能的影响是最大的,其次是水泥和粉煤灰,对膏体料浆可泵性能影响最小的是风积沙。影响风积沙似膏体充填体强度的因素主要是组成似膏体充填材料的各个组分及试块养护时间,通过控制单一变量,进行了多水平的单轴抗压强度测试,得出了各因素对充填体强度的影响规律,对充填体强度影响最大的是水泥掺量,料浆质量浓度对早期强度影响较大,粉煤灰掺量对后期强度的影响较大。通过以上试验对风积沙似膏体充填材料的可泵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多因素多水平的配比优化研究,得出最佳配比。通过在上河煤矿3216工作面进行现场充填试验,未发现风积沙似膏体料浆在管道泵送过程中有堵管和管道崩裂现象,充填工作面充填接顶效果良好,充填体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苏航[8](2018)在《唐山矿5煤矸石充填开采覆岩变形模拟及矿压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矸石充填开采是一种具有安全性好、采出率高、对环境友好等特点的煤矿绿色开采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三下”(建筑物下、铁路下和水体下)压煤和堆积矸石占地等传统煤炭开采技术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而矸石充填开采条件下覆岩变形及矿压显现规律研究对充填开采技术的推广应用至关重要。因此,本论文针对唐山矿5煤F5001工作面充填开采的工程条件,采用室内实验、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矸石充填开采覆岩变形及矿压显现规律。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根据矸石充填工作面顶板钻孔窥视结果,将顶板破断划分为三种结构,建立了顶板弹性薄板力学模型,可为矸石充填采煤顶板破断判别提供理论依据。F5001工作面顶板为分层结构,直接顶厚度为3.195m,受到的最大拉应力为11.87MPa;基本顶厚度为7.578m,受到的最大拉应力为9.61MPa。(2)基于F5001工作面的工程地质条件,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矸石充填和垮落工作面覆岩的应力场、变形场和塑性区范围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矸石充填开采条件下,覆岩破坏高度降低了 71.7%,塑性区扩展速率减缓;顶板最大下沉量减小了 35.7%;顶板应力值及超前影响范围均减小。(3)现场矿压监测结果表明,与垮落工作面相比,矸石充填有效减小了工作面来压频率及强度和超前支承压力超前影响范围。充填开采条件下,工作面来压步距增大了 74%、来压强度减小了 9.2%、超前支承压力影响范围减小了44%;顶板及巷帮离层量减小了 28.6%、42.9%。
刘大超[9](2016)在《平煤七矿工业广场下煤柱开采技术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煤炭的不断开采,我国“三下”压煤开采及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突出。为解放这些建(构)筑物下压煤,延长矿井服务年限,有效保护地表建(构)筑物,需要对建(构)筑物下压煤开采方法进行研究。本文针对平煤七矿工业广场下压煤开采,通过方案对比选取、理论计算、概率积分法预计分析、数值模拟等研究手段,进行条带小工作面开采方法研究。该方法是依据条带开采理论及实际采煤条件限制而布置的变采、留宽小工作面建(构)筑物下采煤方法。根据地质采矿条件,综合对比国内外几种常见的建筑物下采煤方法,确定采用条带小工作面开采方案,并进行了条带小工作面采煤方案研究与设计;分析了极不充分采动条件下条带小工作面采煤的地表预计参数,计算分析了地表移动和变形值及其对地表建(构)筑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条带小工作面开采后地表建筑物损害程度在I级影响范围之内;研究了条带小工作面重复采动的地表下沉盆地、围岩及井筒的移动变形规律,结果表明该采煤方法能够很好地控制覆岩变形,解放工广煤柱;设计地表移动观测站和建筑物观测站,提出开采期间的现场监测方案,为“三下”采煤优化设计以及地表沉陷控制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建(构)筑物下采煤是可行的,既可以有效的保护地表建筑物,减轻采动损害,又可以延长矿井服务年限,提高煤炭资源的采出率。
薛松[10](2016)在《固体充填开采合理井筒保护煤柱留设尺寸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开发,在我国中东部地区部分老矿井可采资源储量日益缩减,矿井进入残采阶段,工广煤柱在此阶段具有极高的开采价值。开采工广煤柱时为了保证矿井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需留设一定范围的井筒保护煤柱保证井筒免受采动破坏。本文针对固体充填开采工广煤柱期间井筒保护煤柱的留设尺寸问题,研究了三种井筒保护煤柱留设模型,提出了固体充填开采工广煤柱时井筒保护煤柱留设尺寸设计流程。文章首先对工广煤柱开采过程中影响井筒变形破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影响井筒变形破坏的主控因素;其次采取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了不同影响因素条件下固体充填开采工广煤柱井筒变形破坏规律,得出了固体充填开采工广煤柱时井筒受到最大轴向应力预计公式,分别提出了基于理论分析和基于数值模拟的井筒保护煤柱留设模型;综合以上井筒保护煤柱留设模型,提出了固体充填开采合理井筒保护煤柱留设尺寸设计流程。最后以百善煤矿为例,设计了井筒保护煤柱的留设尺寸,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工广煤柱区域充填开采方案,并通过概率积分法预计了井筒变形。论文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根据百善煤矿675地表移动观测站和“三带”观测孔的数据,选取了垂直剖面法留设井筒保护煤柱参数,对百善煤矿井筒保护煤柱留设尺寸进行了设计,设计的井筒保护煤柱边界呈椭圆形,长半轴205m,短半轴190m,所圈定的面积为126797.4m2,压煤量为54.9万t,占工广煤柱压煤量的25%。(2)通过对现有文献归纳总结,对井筒变形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提出充实率和井筒保护煤柱半径为固体充填开采条件下影响井筒变形破坏的主控因素,指出保证井筒稳定,控制井筒最大轴向应力是固体充填开采井筒保护煤柱尺寸设计关键,井筒变形破坏判断标准为s()£[s]cz。应用高斯影响函数,根据“等价采高”理论,对固体充填开采情况下,井筒变形与充实率和井筒保护煤柱半径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出井筒最大轴向应力预计公式,提出了基于理论分析的井筒保护煤柱留设模型。(3)采用ABAQUS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研究了固体充填开采工广煤柱井筒变形破坏规律:最大轴向应力与充实率负相关,当煤柱开采半径为132m时,合理的充实率不得低于50%;最大轴向应力与井筒保护煤柱半径负相关,当充实率为80%时,合理的煤柱半径应大于110m。根据数值模拟研究结果,回归得出井筒最大轴向应力预计公式,提出了基于数值模拟的井筒保护煤柱留设模型。(4)综合垂直剖面法、力学分析、数值模拟三种井筒保护留设模型,提出了固体充填开采工广煤柱时井筒保护煤柱留设尺寸的设计流程,并以百善煤矿为例,设计了井筒保护煤柱的留设尺寸,并采用surfer地图分析软件绘制工广煤柱区域充实率控制指标,生产过程中当前区域充实率不得低于该指标。完成试验矿井工广煤柱区域工作面布置,并根据概率积分法对该设计进行了井筒变形破坏预计,进一步对井筒保护煤柱留设尺寸进行修正。
二、条带水砂充填开采工业广场煤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条带水砂充填开采工业广场煤柱(论文提纲范文)
(1)孙村煤矿零煤柱充填开采技术与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零煤柱充填开采关键技术研究 |
2.1 零煤柱充填技术 |
2.2 高效快凝环保充填材料研发 |
2.3 本章小结 |
3 围岩应力迁移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
3.1 数值模拟模型 |
3.2 不同强度充填体应力演化规律 |
3.3 模拟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零煤柱充填开采技术关键参数设计 |
4.1 巷道尺寸设计 |
4.2 充填体强度设计 |
4.3 锚杆支护参数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工业性试验研究 |
5.1 工程地质概况 |
5.2 试验区主要设备配套 |
5.3 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5.4 试验效果分析 |
5.5 效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主要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预应力矸石混凝土柱支撑体系及其采煤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采煤方法研究现状 |
1.2.2 充填开采方法研究现状 |
1.2.3 充填材料研究现状 |
1.2.4 条带与充填采煤岩层控制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思路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预应力间隔支撑体系关键技术研究 |
2.1 预应力矸石混凝土柱支撑体系研究 |
2.2 预应力的施加方法研究 |
2.2.1 预应力矸石混凝土柱支撑柱构筑体系 |
2.2.2 矸石混凝土柱支撑柱预应力施加方法研究 |
2.3 预应力矸石混凝土支撑采煤方法研究 |
2.3.1 预应力支撑柱间煤体回采方法研究 |
2.3.2 巷道支护及通风方式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矸石混凝土制备方法与特性的试验研究 |
3.1 煤矸石主要性能指标与骨料制备研究 |
3.1.1 煤矸石成分分析 |
3.1.2 煤矸石淋溶试验 |
3.1.3 煤矸石作为矸石混凝土骨料研究 |
3.2 矸石混凝土制备方法研究 |
3.2.1 配比方案 |
3.2.2 矸石混凝土配比方案及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3.2.3 最佳配比优化选择 |
3.3 矿井水长期浸泡矸石混凝土特性试验研究 |
3.3.1 矿井酸性环境特性 |
3.3.2 矿井水长期浸泡矸石混凝土特性变化试验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预应力支撑体系蠕变特性试验研究 |
4.1 蠕变试验设备与方法 |
4.2 蠕变试验结果分析 |
4.3 顶板和矸石混凝土的蠕变本构方程和长期强度 |
4.4 预应力支撑柱高应力与矿井水化学耦合作用的时效变形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预应力支撑体系对岩层控制研究 |
5.0 预应力矸石混凝土柱布置方案研究 |
5.0.1 矸石混凝土支撑柱合理间距研究 |
5.0.2 条带式采煤成功历史资料对比研究 |
5.1 数值模拟模型 |
5.1.1 力学模型简化 |
5.1.2 边界条件 |
5.1.3 计算模型的各岩层力学特性参数 |
5.1.4 计算过程的若干说明 |
5.2 岩层应力位移分布规律研究 |
5.2.1 垂直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
5.2.2 垂直位移分布规律研究 |
5.2.3 水平位移分布规律研究 |
5.2.4 安全系数研究 |
5.3 预应力间隔支撑最佳方案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预应力支撑体系覆岩稳定性研究 |
6.1 试验方法概述 |
6.2 采动覆岩应力变化特征 |
6.2.1 回采后直接顶应力变化 |
6.2.2 回采后基本顶应力变化 |
6.3 采动覆岩移动变形特征研究 |
6.3.1 回采后直接顶位移变化 |
6.3.2 回采后基本顶位移变化 |
6.3.3 巷道壁及支撑柱的稳定性分析 |
6.3.4 回采后的地表沉陷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预应力支撑采煤方法工业应用方案设计 |
7.1 预应力矸石混凝土柱支撑采煤开拓方案研究 |
7.2 预应力矸石混凝土支撑柱构筑系统研究 |
7.2.1 预应力支撑柱构筑系统研究 |
7.2.2 输送管道及附属系统研究 |
7.3 预应力矸石混凝土柱支撑采煤方法经济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主要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陕北中小煤矿条带充填开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陕北“保水采煤”研究现状 |
1.2.2 条带开采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煤柱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4 充填开采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上河煤矿开采地质条件与条带开采参数确定 |
2.1 矿井概况 |
2.1.1 井田地层与地质构造 |
2.1.2 井田地层 |
2.1.3 构造特征 |
2.1.4 井田水文地质特征 |
2.1.5 工作面概况 |
2.2 条带开采参数理论分析研究 |
2.2.1 开采条带宽度确定 |
2.2.2 条带煤柱宽度确定 |
2.2.3 条带开采参数确定 |
2.2.4 条带煤柱载荷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条带煤柱及充填体稳定性数值模拟 |
3.1 数值模型建立 |
3.2 模拟过程及分析 |
3.2.1 工作面“采7留8”条带开采及充填过程条带煤柱稳定性分析 |
3.2.2 工作面“采7留8”置换条带煤柱过程条带充填体塑性区变化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条带充填置换开采工艺设计 |
4.1 条带工作面主要技术特征 |
4.2 条带充填置换开采工艺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5 充填体性能测试 |
5.1 充填体强度实验室测试 |
5.1.1 充填材料 |
5.1.2 实验室试块制作 |
5.1.3 试验过程 |
5.1.4 试验结果分析 |
5.2 膏体充填体流动性及收缩性 |
5.2.1 流动性 |
5.2.2 膏体料浆扩散度测试 |
5.2.3 膏体料浆泌水率测试 |
5.2.4 充填体初凝与终凝时间 |
5.2.5 充填体收缩性测试 |
5.3 充填体微观结构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现场工业性试验与地表变形预计 |
6.1 现场工业性试验工作面概况 |
6.2 试验3216工作面条带开采与充填过程 |
6.3 试验3216工作面条带采空区充填体强度测试 |
6.4 试验3216工作面条带煤柱置换开采 |
6.5 试验3216工作面开采条带充填体特征分析 |
6.6 试验3216工作面开采地表变形预计 |
6.6.1 地表移动变形参数的选取 |
6.6.2 3216工作面地表移动变形预计 |
6.6.3 3216工作面地表移动变形预计分析 |
6.7 经济与社会效益 |
6.8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白鹭煤矿窄条带膏体充填开采覆岩破坏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2 工程背景 |
2.1 矿井概况 |
2.2 煤层及水文地质条件 |
2.3 水体下采煤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窄条带充填开采覆岩移动破坏理论研究 |
3.1 覆岩移动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3.2 窄条带充填开采覆岩移动力学模型 |
3.3 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4 窄条带充填开采覆岩移动破坏数值模拟研究 |
4.1 软件简介 |
4.2 模拟方案的确定与模型的建立 |
4.3 充填率对覆岩移动破坏的影响 |
4.4 充填体强度对覆岩移动破坏的影响 |
4.5 条带宽度对覆岩移动破坏的影响 |
4.6 本章小节 |
5 工程设计 |
5.1 采煤工作面布置 |
5.2 导水裂隙带高度观测方案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高效膏体充填工作面覆岩控制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不足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 高效膏体充填工作面岩层控制 |
2.1 膏体充填工作面岩层控制的要点 |
2.2 开采前阶段膏体充填工作面岩层控制 |
2.3 试采试充阶段膏体充填工作面岩层控制 |
2.4 开采充填阶段膏体充填工作面岩层控制 |
2.5 高效膏体充填工作面覆岩移动控制对液压支架、充填体的要求 |
2.6 本章小结 |
3 算例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 |
3.1 模型算例条件 |
3.2 算例结果与分析 |
3.3 数值模拟研究 |
3.4 E1302充采面回采前应力分布 |
3.5 E1302充采面回采过程中应力分布 |
3.6 E1302充采面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膏体充填工作面复合支撑系统研究 |
4.1 “充填体+承重岩层+巷道+煤柱”复合支撑系统 |
4.2 开切眼巷道桁架支护 |
4.3 “充填体+承重岩层+巷道+煤柱”复合支撑系统稳定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膏体充填开采地表沉陷关键因素的影响研究 |
5.1 膏体充填开采的空隙量守恒 |
5.2 膏体充填开采地表沉陷关键因素的模糊可拓分析 |
5.3 非稳定状态下膏体充填开采地表沉陷研究 |
5.4 稳定状态下膏体充填开采地表沉陷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6 工程应用 |
6.1 工程概况 |
6.2 设计区域开采充填条件 |
6.3 上覆岩层组合结构调查取样和实验分析 |
6.4 地表建构筑物分布及其抗变形性能调查与分析 |
6.5 经济和社会效益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麻黄梁煤矿CT301工作面窄条带膏体充填开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Purpose & Meaning of the Selected Topic)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Survey of Current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Main Research Contents & Research Methods) |
2 开采区域条件 |
2.1 矿井概况(Profile of Colliery) |
2.2 设计区域概况(General Situation of Mine Design Area) |
2.3 煤层地质条件(Geological Condition of Coal Seam) |
2.4 地面建筑物情况(Ground Building Condition) |
2.5 建筑物压煤情况(Coal Reserves under Buildings) |
2.6 本章小结(Brief Summary) |
3 窄条带开采支撑体系稳定性分析 |
3.1 条带顶板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Stability of Strip Roof) |
3.2 条带煤柱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Stability of Strip Coal Pillar) |
3.3 窄条带开采充填支撑体系稳定性分析(Stability Analysis of Filling Support System in Narrow Strip Mining) |
3.4 本章小结(Brief Summary) |
4 窄条带开采围岩矿压显现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
4.1 FLAC数值模拟软件简介(Brief Introduction of FLAC Numerical Simulation Software) |
4.2 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Establishment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Model) |
4.3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分析(Analysi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
4.4 本章小结(Brief Summary) |
5 窄条带开采膏体充填材料配比试验研究 |
5.1 充填材料调查取样(Investigation and Sampling of Filling Materials) |
5.2 膏体充填材料性能参数的选择(Selection of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Paste Filling Material) |
5.3 膏体充填材料配比试验(Proportion Test of Paste Filling Material) |
5.4 膏体充填材料最优配比(Optimum Proportion of Paste Filling Material) |
5.5 本章小结(Brief Summary) |
6 工程实践 |
6.1 地表变形实测方案(Surface Subsidence Measurement Scheme) |
6.2 实测结果分析(Analysis of Measured Results) |
6.3 充填开采地表沉陷预测结果分析(Prediction Result Analysis of Surface Subsidence in Filling Mining) |
6.4 本章小结(Brief Summary)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风积沙似膏体充填材料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充填开采研究及应用现状 |
1.2.2 膏体充填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 |
1.2.3 膏体充填材料研究及应用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图 |
2 风积沙似膏体充填原材料分析 |
2.1 充填原材料选择依据 |
2.2 风积沙 |
2.2.1 风积沙的矿物组成 |
2.2.2 风积沙的化学成分 |
2.2.3 风积沙的粒径特征 |
2.2.4 风积沙的压实性和压缩性 |
2.3 粉煤灰 |
2.3.1 粉煤灰矿物成分 |
2.3.2 粉煤灰化学成分 |
2.3.3 粉煤灰颗粒组成 |
2.4 硅酸盐水泥的矿物组成与化学成分 |
2.5 本章小结 |
3 风积沙似膏体充填料浆可泵性研究 |
3.1 试验方案 |
3.1.1 试验所用材料 |
3.1.2 配比因素与水平 |
3.2 试验方法及过程 |
3.2.1 膏体料浆坍落度测试 |
3.2.2 膏体料浆扩散度测试 |
3.2.3 膏体料浆泌水率测试 |
3.3 风积沙似膏体料浆可泵性能分析 |
3.3.1 试验结果 |
3.3.2 风积沙掺量对膏体料浆可泵性能的影响 |
3.3.3 粉煤灰掺量对膏体料浆可泵性能的影响 |
3.3.4 水泥掺量对膏体料浆可泵性能的影响 |
3.3.5 质量浓度对膏体料浆可泵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节 |
4 风积沙似膏体充填体力学性能研究 |
4.1 试验方案 |
4.2 试验方法及过程 |
4.2.1 立方体试件制作过程 |
4.2.2 立方体试件强度测试 |
4.3 风积沙似膏体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分析 |
4.3.1 试验结果 |
4.3.2 风积沙掺量对膏体充填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3 粉煤灰掺量对膏体充填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4 水泥掺量对膏体充填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5 料浆质量浓度对膏体充填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
4.4 风积沙似膏体立方体试件变形性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上河煤矿风积沙似膏体充填工业试验 |
5.1 充填工作面条件 |
5.1.1 3216条带充填工作面采煤工艺 |
5.1.2 3216条带充填工作面充填强度分析 |
5.2 充填系统 |
5.2.1 充填系统能力 |
5.2.2 充填料浆制备站的构成 |
5.2.3 管道输送系统 |
5.2.4 充填工作面挡板设计 |
5.2.5 充填工艺流程 |
5.3 充填膏体现场强度测试 |
5.4 充填费用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唐山矿5煤矸石充填开采覆岩变形模拟及矿压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矸石充填工作面工程地质概况 |
2.1 F5001工作面地质概况 |
2.2 工作面布置参数 |
2.3 顶板物理力学性质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3 覆岩应力与变形场时空演化数值模拟分析 |
3.1 数值模拟方案 |
3.2 覆岩破裂时空演化规律分析 |
3.3 位移场演化规律分析 |
3.4 应力场演化规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矸石充填工作面顶板破断结构探测分析 |
4.1 工作面顶板钻孔窥视 |
4.2 基于钻孔窥视的顶板结构划分析 |
4.3 基于薄板模型的顶板破断结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F5001充填工作面现场监测 |
5.1 工作面充填工艺 |
5.2 工作面控顶区矿压显现规律 |
5.3 工作面超前矿压显现规律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和获奖情况 |
(9)平煤七矿工业广场下煤柱开采技术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及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工业广场煤柱开采研究现状 |
1.2.2 建(构)筑物下采煤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矿井地质采矿条件及地表建(构)筑物 |
2.1 矿井地质采矿条件 |
2.1.1 矿井概况 |
2.1.2 矿井地质特征 |
2.1.3 工业广场区域地质采矿条件 |
2.2 地表建(构)筑物及压煤情况 |
2.2.1 建(构)筑物的调查 |
2.2.2 建(构)筑物保护等级 |
2.3 本章小结 |
3 工广煤柱开采方案的选择 |
3.1 开采方案技术比选 |
3.1.1 建筑物下长壁开采 |
3.1.2 采空区充填开采技术 |
3.1.3 覆岩离层注浆减沉技术 |
3.1.4 协调开采技术 |
3.1.5 条带开采技术 |
3.2 工广煤柱开采方案的确定 |
3.2.1 条带开采的设计原则 |
3.2.2 条带开采采宽的确定 |
3.2.3 条带煤柱宽度的计算 |
3.2.4 煤柱稳定性验算 |
3.2.5 条带开采方案 |
3.3 本章小结 |
4 地表移动变形计算及分析 |
4.1 预计方法及预计参数的确定 |
4.1.1 开采区域上覆岩层岩性分析 |
4.1.2 全采时预计参数 |
4.1.3 条带小工作面开采预计参数 |
4.2 预计结果及分析 |
4.2.1 北部区域条带小工作面预计结果 |
4.2.2 南部区域条带小工作面预计结果 |
4.2.3 建筑物采动影响评价 |
4.3 地面建(构)筑物保护措施 |
4.4 本章小结 |
5 采动影响规律的数值模拟分析 |
5.1 工广煤柱开采采动影响规律数值模型的建立 |
5.1.1 工程背景 |
5.1.2 数值模型建立的基本原则 |
5.1.3 数值模型范围的确定 |
5.1.4 边界条件及初始应力场的确定 |
5.1.5 岩体参数 |
5.1.6 强度准则的选取 |
5.2 模拟结果及分析 |
5.2.1 覆岩应力、位移、塑性区分析 |
5.2.2 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分析 |
5.2.3 煤柱开采对井筒影响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现场监测方案设计 |
6.1 地表移动变形监测方案 |
6.1.1 观测站设计原则 |
6.1.2 观测站类型及布设形式 |
6.1.3 设计所用参数分析 |
6.1.4 观测线位置的确定 |
6.1.5 观测线长度的确定 |
6.1.6 测点数目及其密度 |
6.1.7 观测站设置及要求 |
6.2 地表移动变形特征分析 |
6.2.1 地表观测站观测成果 |
6.2.2 地表观测站观测成果分析 |
6.3 建(构)筑物变形监测方案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固体充填开采合理井筒保护煤柱留设尺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主要研究成果 |
2 垂直剖面法井筒保护煤柱留设 |
2.1 工广煤柱区域采矿地质条件 |
2.2 垂直剖面法留设井筒保护煤柱参数选取 |
2.3 垂直剖面法井筒保护煤柱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固体充填开采井筒变形力学分析 |
3.1 固体充填开采井筒变形主控因素 |
3.2 固体充填开采井筒变形力学计算模型 |
3.3 固体充填开采井筒变形规律理论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固体充填开采井筒变形数值分析 |
4.1 数值分析模型 |
4.2 不同充实率时井筒变形规律分析 |
4.3 不同井筒保护煤柱半径时井筒变形规律分析 |
4.4 固体充填开采井筒变形规律数值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充填开采井筒保护煤柱留设及工程设计 |
5.1 固体充填开采井筒保护煤柱关键参数计算 |
5.2 固体充填开采方案设计 |
5.3 井筒位移与变形预计 |
5.4 本章小结 |
6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条带水砂充填开采工业广场煤柱(论文参考文献)
- [1]孙村煤矿零煤柱充填开采技术与经济分析[D]. 郑晨.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4)
- [2]预应力矸石混凝土柱支撑体系及其采煤方法研究[D]. 王昆.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3]陕北中小煤矿条带充填开采技术研究[D]. 吴晓琛.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4]白鹭煤矿窄条带膏体充填开采覆岩破坏规律研究[D]. 张任义.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5]高效膏体充填工作面覆岩控制的理论研究[D]. 张猛.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6]麻黄梁煤矿CT301工作面窄条带膏体充填开采技术研究[D]. 屈稚林.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9)
- [7]风积沙似膏体充填材料试验研究[D]. 张慧峰. 西安科技大学, 2018(01)
- [8]唐山矿5煤矸石充填开采覆岩变形模拟及矿压规律研究[D]. 苏航.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9]平煤七矿工业广场下煤柱开采技术方案研究[D]. 刘大超. 河南理工大学, 2016(12)
- [10]固体充填开采合理井筒保护煤柱留设尺寸研究[D]. 薛松.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