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典型水土流失区地面鼠类的数量配置及季节变动规律(论文文献综述)
温利华[1](2020)在《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价 ——以河北省邯郸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针对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问题,以3S技术、景观移窗法、模糊排序法、隶属度函数和地理探测器为分析手段,融合地形数据、气象数据、LUCC数据、景观格局数据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等多源数据,在“压力—状态—响应”(PSR)和“暴露—敏感—适应”(VSD)评估体系基础上进行改进和模型参数“本地化”处理,提出了适宜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评价的PSSR评估框架。从时空分异尺度对研究区的生态脆弱性进行综合评价,量化和可视化表达了研究区生态脆弱性等级划分;初步尝试了应用地理探测器,诊断生态系统脆弱性和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结合质性分析及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双重子系统自组织演化耦合规律,探索资源型城市演进过程和机制,旨在为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保护与恢复、可持续发展和经济转型复苏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成果如下:(1)邯郸并非是一座全域的资源型城市,采矿区分布集中在西部太行山区,以至于东部平原县的生态环境脆弱程度低于西部太行山区;伴随近年来华北地区干旱化的发展趋势,邯郸市年平均气温升高、年平均降水量下降、相对湿度降低,PM2.5浓度上升,气象环境因子综合作用反映了研究区生境质量下降,固有的自然属性导致邯郸市生态系统脆弱性潜藏危机。利用景观格局软件获取研究区的生态敏感度和生态恢复力指标,邯郸市生态敏感度程度和生态恢复力等级都呈现下降趋势。高敏感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太行山区的采矿区,低敏感区、非敏感区分布在东部平原区;生态恢复力呈下降趋势,且较弱恢复力(IV级)和弱恢复力(V级)扩散式蔓延显着。(2)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对PSSR评估体系四个维度的评价因子排序,结合隶属度函数综合评价研究区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将邯郸市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划分微度脆弱性、轻度脆弱性、中度脆弱性、重度脆弱性、极度脆弱性五个等级。结果表明2000—2015年邯郸市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表现在微度、轻度脆弱区面积持续增加,年变化率分别为32.06km2/a和13.99km2/a,极度脆弱区面积呈现持续减小的趋势,年变化率为68.48km2/a。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变化速度大小排序为极度脆弱区>微度脆弱区>重度脆弱区>轻度脆弱区>中度脆弱区。(3)邯郸市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显示:从东部平原区向西部山区脆弱程度呈现加重趋势,有一定的垂直地带性特征。2000—2015年西部山区和邯郸市区脆弱性等级呈现显着减弱趋势,生态修复效果显着;东南部平原区脆弱性呈现轻微加重趋势,东北部平原区呈现轻度减弱趋势。生态脆弱性等级的转化关系分析有严重脆弱性等级向轻、微、中度转化的情况,也不乏微度、轻度向重度、极度转化的现象,脆弱性等级之间转入、转出关系十分复杂,数据总体显示生态意义的正向功能大于负向功能。2000—2015年生态脆弱性等级的重心在空间分布的典型特征是各等级重心的纬度数值越来越大,经度的数值越来越小,表现为从东南方向向西北方向的迁移路径,若是沿着这条主线采取相应等级的生态保护措施,将有助于在整体上改善研究区的生态环境。(4)基于地理探测器,将生态脆弱性指标与16个社会经济指标建立关联,探析2000—2015年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的空间异质性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人类发展需求、科技进步和农业生产之间的解释关系。15年来解释力q值对生态脆弱性影响的解释力正在向均衡化方向发展,解释力最强的六个因子差值呈现明显减小的趋势,解释力较强的因子不止局限在工业类因子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城镇化率、科技经费支出等因子对邯郸市生态脆弱性的解释力在提升,因子成分趋向于多元化。(5)利用风险探测器模型解释了邯郸市的生态脆弱性的演化机制,探测结果发现15年来邯郸市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已有成效,但经济发展仍旧依赖于第二产业,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加快优势产业优化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环保企业是邯郸市生态环境脆弱程度改善的关键。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对生态脆弱性呈正向关系,说明邯郸市在转型过程中尚未找到第三产业发展的生态位,立足文化资源优势发展优质第三产业是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途径。科技经费和人才指标对生态脆弱性的正向关系,表明科技创新、人才创新能力不足及科技经费保障机制缺失导致城市转型面临困境。邯郸市生态系统脆弱性逆向关系指向农业生产指标,说明农业对邯郸市生态脆弱性的改善有积极作用,因地制宜的农业产业布局,全方位推动了资源型城市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6)邯郸市社会经济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水平整体偏低,15年来处于勉强协调发展阶段,在空间格局上呈现中西部地区初级协调发展、东部濒临、轻度失调发展的格局,反映出区域的发展资源过于向西部矿区聚集,缺乏对东部地区的资源输出和政策倾斜。通过对邯郸城市发展的演变轨迹刻画和情景描绘,发现城市的演进经历了双重子系统低级协调发展阶段、经济优先发展阶段和社会经济系统改善、生态环境治理阶段三个阶段,在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国家政策干预与农户行为积极响应的共同驱动下社会和生态环境脆弱性正在朝着改善和优化的方向演变。文章最后针对邯郸市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优化第三产业、深耕三农产业链、加强生态修复和生态环境保护等五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本研究着重对生态脆弱性、生态效应与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关联性和耦合性进行了评估,揭示了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响应的演化机制,系统分析了资源型城市的人、地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约束关系,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规划提供了研究思路和实践经验。
郭晖[2](2020)在《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研究 ——以西柳沟流域为例》文中认为水沙置换是为统筹解决内蒙古十大孔兑水土流失治理与鄂尔多斯新增工业用水需求而提出的全新思路,其基本思想是由有新增用水需求的工业企业出资,在十大孔兑修建拦沙坝,以此取得部分黄河下游节约的输沙水量作为生产用水。实施水沙置换,对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以水土保持学、生态学、制度经济学和水文水资源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研究为基础,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从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开展研究,提出通过生态补偿实施水沙置换的路径和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验证。(1)将拦沙工程建设与水权交易相结合,从理论上构建了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模式,其关键环节是设计和实施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2)利用SWAT模型定量模拟拦沙工程对流域水沙过程的影响,并以模拟结果为基础计算拦沙工程实现的减水减沙量。(3)通过流域水沙模拟分析,采用经验公式法计算水土保持工程拦沙可置换水量。(4)采用工程费用法核算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5)针对水沙置换特点,引入水权交易机制,设计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提出相应的交易机制和保障措施。(6)以西柳沟流域为例,对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计算得出,在设定的最可能出现的25a系列黄河干支流水沙方案组合下,新建79座拦沙坝,年均可减少入黄河的径流量和输沙量分别为288.22万m3和138.53万t,工程平均拦沙年限为28a,年均可节约输沙水量1173.51万m3,以工程建设投资为依据核算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为22934.93万元。设定年均可交易的拦沙置换水量为1000万m3/a,交易年限为25a,采用成本定价法和影子价格法计算,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基准价格范围在0.92元/m3·a至1.52元/m3·a之间。研究表明,在黄河流域多沙粗沙区,特别是粗泥沙集中来源区建设拦沙工程,可以减少黄河干流河道淤积,进而节约下游输沙水量,虽然在拦沙的同时也拦蓄了部分进入干流的径流量,但其节约的输沙水量远大于工程拦截的水量,可以认为是相对增加了黄河流域的可利用水资源量,这是实施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基础。实施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有利于实现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和相关利益方的共赢。
薛娟娟[3](2020)在《复杂采煤条件下黄土高原矿区地面沉降和生态扰动研究 ——以轩岗采煤沉陷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处于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阶段,在未来长时间之内,煤炭的能源主体地位不会改变。煤炭开采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地面沉降及其生态扰动。地面沉降研究的首要任务是对地面沉降高精度、高效率和周期性的监测,获取尽可能“真实”的地面沉降规律。相对于传统监测方法,Interferometry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 SAR)技术通过多次过境的SAR影像相位差来监测地面沉降,呈现出全天候、全天时、大范围、低成本、高精度等优点。在此基础上发展的差分雷达干涉技术和多时相In SAR技术,应用领域已逐步扩展到地震、火山、滑坡等领域。受复杂地质采矿条件影响,黄土高原矿区地面沉降形成机制复杂,传统的技术手段和预测模型很难实现理想的地面沉降监测和预计。同时,黄土高原属于生态敏感区,煤炭开采带来的生态扰动更为深远、更不可逆,黄土高原矿区层面的生态扰动时序特征和生态修复尚无模式可循。为此,论文在文献综述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以轩岗采煤沉陷区为试验区,综合应用采煤沉陷学、地质学、生态学、遥感科学等多学科理论,围绕复杂采煤条件下黄土高原矿区地面沉降和生态扰动展开研究。论文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和结论:(1)揭示了复杂采煤条件下黄土高原矿区地面沉降时空演变规律。SBAS-In SAR(Small Baseline Subsets In SAR)方法是黄土高原矿区地面沉降监测的可靠方法。煤炭井工开采导致的地面沉降具有时间累积效应,在停采线一侧地面沉降曲线相对较缓,地面沉降量与采煤工作面推进方向和距离有显着关系。轩岗采煤沉陷区煤炭井工开采面上扰动系数为24.55。沉降加速期和沉降衰退期占总沉降时间的58.62%,沉降量占总沉降量的75.95%。地质构造和重复采动是影响黄土高原煤炭井工开采矿区地面沉降的重要因素。(2)建立了耦合SBAS-In SAR地面沉降监测值的Knothe时间函数改进模型,用于估计已发生的地面沉降和预计尚未发生的地面沉降。与Knothe时间函数模型相比,耦合SBAS-In SAR地面沉降监测值的Knothe时间函数改进模型大大提高了监测期内任意时刻地面沉降值的估计精度。基于Knothe时间函数改进模型预计的剖面线地面沉降的变化趋势与基于SBAS-In SAR地面沉降监测值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3)选取植被数量、植被质量、空间分布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等指标,定量分析了采煤沉陷生态扰动时序特征。1986-2018年间轩岗采煤沉陷区植被覆盖区域面积呈减少态势,工矿用地面积呈增加态势,植被质量呈现出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植被空间关联指数呈现出急速下降、缓慢下降、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效应。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波动减小趋势,减少速度与煤炭开采规模呈正相关。1986-2018年间轩岗采煤沉陷区生态服务价值在1.12~1.35亿元之间波动,总体呈现减少态势。2006年之后轩岗采煤沉陷区生态服务价值加速减小,大规模煤炭开采是采煤沉陷区生态服务价值锐减的主要原因。(4)构建了基于采煤工作面的全过程、闭环式生态修复分析框架。界定了采煤沉陷生态修复具体含义,阐明了采煤沉陷生态修复主要原则,提出了适用于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的土壤保持生态效益测算方法。以轩岗采煤沉陷区为例,在分析采煤沉陷区空间分布范围和地类属性的基础上,明确沙棘潜在种植区,核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黄土高原采煤沉陷生态修复路径选择提供基础理论与技术支撑。
杨建辉[4](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高磊[5](2017)在《北方土石山区坡面—小流域尺度水土保持生态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方土石山区是我国水土流失重要类型区之一,水土流失是该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近年来,水土保持生态效应的评价成为该区研究的热点。本文选择北方土石山区太行山地区典型小流域—山西省平顺县白马小流域,基于坡面径流小区和小流域水文站长期观测数据资料,系统分析了该区降雨特征,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侵蚀性降雨进行分类,在坡面尺度上采用径流小区定位观测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流减沙效应;在小流域尺度上应用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分布式水文模型对白马小流域的径流泥沙情况进行了模拟,运用极端情景假设法研究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情况下小流域的径流泥沙变化特征。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白马小流域的降雨主要集中于5-9月份,在7、8月份达到全年最高,同时7、8月份的侵蚀性降雨次数占到总侵蚀性降雨次数的65.33%,该时期极易引发水土流失。(2)植物措施坡面径流量和产沙量受降雨类型的影响明显,草本植物措施在植物萌发生长阶段减沙效益不能够充分发挥,应将乔木、灌木与草本植被结合布设,以充分发挥保土保水效益;在不同类型降雨条件下,5种植物+工程措施的减流效益:石坎梯田>隔坡梯田>水平阶>水平沟>鱼鳞坑;在减沙效益方面:石坎梯田>隔坡梯田>水平沟>水平阶>鱼鳞坑。(3)收集整理了白马小流域的基础数据资料,构建了小流域的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同时生成白马小流域的水系图,将白马小流域划分为12个子流域、45个水文响应单元(HRU)。(4)收集白马小流域2008-2014年的气象观测资料,运用SWAT模型模拟了白马小流域的径流泥沙情况。采用SWAT-CUP软件对模型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获得影响径流的敏感性参数11个,影响泥沙的敏感性参数6个,同时进行了模型参数的校准和验证。(5)白马小流域校准期和验证期月径流模拟的相对误差(Re)分别为-23.67%,-18.58%;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25,0.860;纳什系数(Ens)分别为0.798,0.806;校准期和验证期的月产沙量模拟的相对误差(Re)分别为22.50%,14.81%;相关系数(R2)分别为0.743,0.796;纳什系数(Ens)分别为0.699,0.627;可见SWAT模型在太行山土石山区白马小流域有很好的适用性。(6)利用极端情景假设法构建了 4种土地利用情景,研究表明:草地、林地、灌木等土地利用情景能够有效的治理水土流失,全为耕地的情况将使该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更加严重。
董晓辉[6](2016)在《娑婆小流域坡耕地氮素流失特征与防治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汾河水库是山西省最大的饮用水水源地。长期以来,水库上游地区坡耕地耕种十分普遍,加上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土壤养分随径流泥沙流入汾河进而进入汾河水库,导致水库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研究汾河水库上游坡耕地土壤侵蚀、养分流失及防治问题,对维系水源地水土资源功能、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汾河水库上游静乐县娑婆小流域坡耕地为研究区域,在坡耕地布设径流监测小区,以不同作物条件下坡耕地坡面径流量、泥沙流失量、养分流失形态及流失量为主要研究内容。在调查和评价小流域土壤资源理化性状、土地利用结构、主要污染物负荷的基础上,通过采用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室内外模拟试验等方法,对不同作物条件下坡耕地产流产沙机理、面源污染形成过程、氮素流失特征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进而明确不同作物对坡耕地径流、泥沙形成及氮素流失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大面积坡耕地氮素流失量进行了估算。本研究首次提出坡耕地作物缓冲带措施,并对作物缓冲带在防控氮素流失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初步提出坡耕地防控面源污染的思路和对策。主要结论有:(1)作物类型对泥沙流失量具有显着影响,是影响泥沙流失量的因素之一。不同作物在相同有效降雨条件下形成的泥沙流失量之间差异较大,且随着时间推移低秆作物莜麦地、土豆地及裸地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而高秆作物玉米地和弃耕地有逐渐增加的趋势。(2)在监测时段内,除裸地外,NO3--N浓度基本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裸地>玉米地>莜麦地>土豆地>弃耕地;TN浓度大体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而且不同作物之间存在一定差异:裸地>土豆地>弃耕地>玉米地>莜麦地;NO2--N浓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不同作物之间存在一定差异:裸地>土豆地>莜麦地>玉米地>弃耕地;NH4+-N浓度变化为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不同作物间存在一定差异:莜麦地>弃耕地>玉米地>土豆地>裸地。不同作物条件下径流中NO3--N和TN浓度具有显着差异,而NO2--N和NH4+-N的浓度不存在显着差异。(3)试验小区10m2内随径流流失的三种无机氮之间差异较大,表现为:裸地>土豆地>弃耕地>莜麦地>玉米地。不同作物条件下随径流流失的NO3--N量和NO2--N量具有显着差异,而NH4+-N流失量之间没有显着差异。(4)随径流流失的有机氮大致为逐渐增长趋势,且不同作物之间差异显着。有机氮流失量:裸地>土豆地>弃耕地>莜麦地>玉米地。全氮流失量:裸地>土豆地>弃耕地>莜麦地>玉米地。(5)监测时段内流失的NO3--N占TN的比例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玉米地>裸地>莜麦地>弃耕地>土豆地;流失N02--N占TN的比例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裸地>土豆地>弃耕地>莜麦地>玉米地;流失NH4+-N占TN的比例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莜麦地>玉米地>弃耕地>土豆地>裸地;有机氮所占全单比例:土豆地>弃耕地>裸地>莜麦地>玉米地。(6)在雨季,不同作物条件下每公顷坡耕地流失泥沙量:裸地>土豆地>莜麦地>弃耕地>玉米地。娑婆小流域每年几百至上千吨泥沙从坡面流失,严重影响了土地生产力可持续发展,对下游河道和水库造成淤积。(7)在雨季,不同作物条件下每公顷坡耕地流失TN量:裸地>土豆地>弃耕地>莜麦地>玉米地。娑婆小流域每年数十吨的氮素从坡面流失,加剧了坡耕地土壤的贫瘠化。(8)针对娑婆小流域土壤资源、土地利用结构以及传统农业种植特点,提出构建地埂植物带、作物缓冲带等技术措施和坡耕地改梯田、扩大林草面积改善该流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发展思路。试验证明,坡耕地布设作物缓冲带能有效削减径流、泥沙和氮素流失。
方松林[7](2016)在《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地处北方生态脆弱区,该区域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带,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当地能源资源的富集和大量开采以及当地人群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环保意识的落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大量生产耕地被毁坏,耕地面积受淹、土地盐渍化、农田荒芜,原有农业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而且损坏了地面村庄等众多建筑物,严重威胁着当地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本论文通过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研究,期望达到有效降低资源过度开采对城乡区域环境破坏和污染的效果,进一步提高社区人居环境质量。本文侧重于探讨在该地区能源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结合当地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步骤的对当地社区进行适宜的绿色产业扶持,是实施“以工补农”的有效措施,从而建立起良好的社区人居环境。本论文深入分析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五类基本要素,系统归纳总结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原则与对策以及营建模式,同时在制度层面上进行了一定的设计和创新,希望能够丰富能源富集地区绿色社区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为我国其它能源富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借鉴。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概括如下:(1)采用了新的研究视角。针对当前国内社区研究中过于注重微观层面分析、注重技术层面研究的缺陷与不足,尝试从系统观、人本观和社会观的整体综合视角对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因地制宜的从该地区自然环境要素、经济技术要素、产业结构要素、社会文化要素和制度政策要素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探究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问题。本文认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不能仅仅局限在社区生态环境问题上,而是应当积极拓展思路,充分结合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特点,从整体系统的观点出发,揭示出区域人居环境发展的整体脉络与阶段特征;其次,对于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不仅仅依靠技术就能解决,它还涉及到地区的社会、经济、产业、文化、制度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本文更多的通过社会学角度探讨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2)在研究层面上,综合探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营建研究,进一步将多学科进行有机融合,结合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的环境特点和产业特点,提出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三类主要模式,拓展了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研究思路。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3)在制度创新上,本文提出通过制度创新实现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包容性增长的路径选择。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要用好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收益,促进地区绿色产业多样化发展;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难题要建立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多中心生态治理模式,通过专门的生态环境治理委员会来组织地区生态环境治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企业是当地生态环境补偿和修复的主体,要建立社区居民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监督、考评机制,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保障包括:全面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完善政府规制体系,促进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开展地区生态环境的补偿与修复,完善社区居民参与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保障。
郭永奇[8](2011)在《基于生态安全的新疆兵团农地利用评价及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生态安全研究已成为当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前沿课题,但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兵团大部分团场位于新疆荒漠与绿洲生态环境的过渡带,与沙漠、荒漠接壤,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由于不合理的农地利用导致了荒漠化、水土流失、盐碱化等威胁土地生态安全的生态问题,兵团土地资源的持续发展前景堪忧。因此,对兵团农地利用的生态安全的研究和优化设计,不仅可以对兵团的农地生态安全状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评价,而且还对改进农地利用方式、保护农地资源、协调区域人地关系和实现兵团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同时,还可以为干旱区农地利用及优化设计提供借鉴。本文共分八章:第一章回顾了国内外农地利用及生态安全评价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对国内外研究进行评述;第二章概述研究的理论工具和界定研究的相关概念;第三章对兵团成立以来的农地利用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第四章建立了基于能值改进生态足迹理论的农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兵团1982-2008年的农地利用生态安全进行时空评价;第五章识别出影响农地利用生态安全的影响因子,并对各因子影响机理进行分析;第六章构建农地利用生态安全的预警系统,并基于惩罚型变权的理论对兵团农地利用生态安全预警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七章基于生态安全视角对兵团农地利用进行了优化设计,并提出具体的优化措施;第八章总结研究的结论与不足。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在1982-2008年期间,兵团农地利用的变化情况如下:在农地利用的数量上,兵团农地总面积、耕地、牧草地、林地和园地的面积呈现先快速增加后趋缓的态势,而养殖水面面积数量不大,总量变化较小;在农地利用的质量上,兵团农地总体呈现出稳中有降的趋势,具体表现为兵团耕地高产田的数量及比重有所下降,中产田的数量和比例呈上升趋势,低产田的数量和比例呈下降趋势;在农地利用程度上,兵团农地利用程度变化率为R=-0.166,这说明兵团农地利用正处于调整期;在农地利用效率上,兵团农地利用效率总体上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如果调整用地结构和注重农用地质量,农地利用效率将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农地利用集约度上,兵团农地利用集约度总体上呈现出在波动中上升的态势。2.基于时间尺度的兵团农地利用的生态足迹与生态安全评价结论如下:1982-2008年兵团农地的生态足迹总量和人均生态足迹总体均呈现上升的趋势;农地的总的生态承载力和人均生态承载力总体上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1982-2008年兵团农地的生态安全等级总体上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以1998年为界,1998年之前兵团农地安全等级呈现出在波动中上升趋势,生态协调度处于协调状态。1998年之后,兵团农地生态安全等级开始下降,从稍不安全(Ⅱb)下降到较不安全(Ⅲa),最终下降到2008年的不安全(Ⅲb),其生态协调度也从协调状态下降到接近协调与基本协调的边界值(1.1371)。3.基于空间尺度的兵团农地利用的生态足迹与生态安全评价结论如下:与1982年相比,2008年兵团13个农业师的农地人均生态足迹均有所增加,而农地人均生态承载力除农十三师和农十四师减少外,其余11个师也有所增加;农地生态安全等级变化情况如下:农十四师的生态安全等级下降,从很安全(Ⅰa)下降到较安全(Ⅰc);农一师、农四师、农六师、农八师、农九师、农十二师、农十三师的农地生态安全等级相对稳定;农二师、农三师、农五师、农七师、农十师的农地生态安全等级上升。4.基于惩罚型变权的农地生态安全的预警研究的结论:1982-2008年,兵团农地利用的生态安全系统的警情综合指数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总体上位于轻警区间;在2009-2015年,兵团农地生态安全状况会较2008年有一定程度退化并保持处于轻警区间,且向中警区间延伸;从预警子系统上看,水资源利用子系统和人口子系统警情评价指数在1982-2008年均呈现出上升趋势。在2009-2015年仍保持这一趋势,处于无警区;农地开发利用子系统的警情评价指数在1982-2008年总体上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总体上处于轻警区间。在2009-2015年,将保持下降趋势,并逐步向中警区间延伸;农业种植结构子系统警情评价指数在1982-2008年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从1982年无警区下降到2008年轻警区。在2009-2015年,仍然保持下降趋势,且向中警区间延伸。5.基于生态安全下的农地利用优化的结论如下:在农地利用结构优化方面:与现状年(2008年)的各类型面积对比,除了牧草地和水域的面积没有发生改变外,耕地面积减少,园地和林地均有大幅度增加。从农地利用结构优化后的生态安全结果看,优化后的农地的生态安全等级有从不安全等级(Ⅲb)上升为稍安全等级(Ⅱa),且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均远远超过预测值。从耕地利用的优化的结果看,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保持不变,棉花、油料和蔬菜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而瓜果的种植面积却有大幅度的增加。从牧草地利用优化的结果看,农一师、农三师、农六师、农七师、农八师的载畜量已超出了负荷,应采取围栏禁牧、休牧和轮牧等退牧还草措施,以达到保护牧草地和实现牧草地生态安全的目的。
张大勇[9](2009)在《土地资源有效利用与生态平衡发展研究 ——以北京密云县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土地利用空间和土地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土地供给的紧缺性与社会经济需求的增长性之间失衡发展的态势日益凸显。自《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1997-2010年)》批准实施以来,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和管理的政策措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逐步得到落实,我国控制和引导土地利用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地关系紧张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在我国当前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土地生态环境问题也很突出,出现了盲目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的现象,破坏了土地生态环境,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次生盐碱化。盲目的土地开发利用容易形成结构过于简单、缺少变化的环境,将进一步破坏生物资源的多样化,增加病虫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最终造成区域生态环境恶化,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亟待转变土地利用模式,优化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为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实现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促进国土开发新格局的形成,对调整区域土地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按照党中央关于加强土地生态建设的要求,立足构建良好的人地和谐关系,统筹安排土地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土地利用与生态平衡发展研究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以国务院2008年10月制定发布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总体精神为指导,综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土地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系统工程、人文地理学、景观生态学、新制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为依据,通过对土地资源有效利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借鉴发达国家土地利用经验,对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进行分析。以土地资源有效利用及合理配置研究为基础框架,进行土地资源利用与生态影响的系统研究。最后选取北京密云县为研究样本点进行实证分析,旨在对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进行反思,建立科学的土地合理利用与综合评价的模型,突破土地利用传统观念,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合理配置。完善我国土地合理利用及其评价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从经济学、管理学、生态学等角度构建土地有效利用及合理配置体系,并为指导区域土地有效利用,协调生态平衡发展提供政策方向。
花立民[10](2008)在《甘肃草原啮齿动物精确性可持续控制技术和WEB数据库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从研究甘肃啮齿动物区系组成入手,确认了甘肃啮齿动物的种类组成和地理分布;依据区系调查结果和有关资料,对甘肃省草原区进行了啮齿动物的区划工作;在啮齿动物区系调查和区划工作的基础上,对甘肃乃至青藏高原非常典型的草原优势害鼠—高原鼠兔进行重点研究,提出了划分危害级别的量化指标,经济损害水平及理论防治指标;根据研究危害级别及经济损害水平的结果,开展精确用药控制鼠害的研究工作;另外,根据区系调查结果和查询有关资料,构建甘肃啮齿动物WEB数据库。上述研究内容和成果为高原鼠兔精确性可持续控制方面和实现甘肃啮齿动物资源信息共享奠定了基础,对合理控制草原鼠害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甘肃啮齿动物区系研究1.1迄今,甘肃啮齿类动物应为90种又31个亚种,分隶于46属、13亚科、9科、2目。1.2在啮齿类的两个目中,兔形目含2科、11种,啮齿目含7科79种;仓鼠科、鼠兔科分别是啮齿目和兔形目中最大的科。仓鼠科、鼠科、松鼠科、鼠兔科和跳鼠科共计85种,是甘肃啮齿类动物的基本种类成分。1.3在甘肃省的90种啮齿动物中,属于古北界的有60种,占66.7%;属于东洋北界的有17种,占18.9%;广布种13个,占14.4%。2.甘肃草原鼠害区划研究2.1甘肃草原啮齿类动区系由68种组成,占全省啮齿动物总种数的75.6%,其中,大多数种的种群密度不超过经济损害水平,有一定的生态学价值;约有18~26种的种群密度在多数地区几乎经常维持在经济损害水平以上,是不同草原类型的优势种害鼠。2.2以草原啮齿动物区系组成、地带性生物气候和地带性植被为指标将甘肃草原鼠害划分为5个区;以具有一定优势的地带性草原类型,具有代表性鼠类分布型和优势种害鼠为指标,将甘肃草原鼠害划分为13个草原鼠害亚区。3.高原鼠兔危害级别划分3.1评价高原鼠兔危害程度的地上植物量、植被覆盖度、破坏的生草面积、绝对鼠密度和有效洞口数5个因子之间均具有较高的相异性和一定的独立性,不能相互替代,而5项指标的综合评价才是高原鼠兔危害程度的真实反映。3.2经聚类分析,将高原鼠兔的危害程度划分为Ⅰ-轻度危害、Ⅱ-中度危害、Ⅲ-重度危害、Ⅳ-极度危害4个级别。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划分危害级别的量化指标。3.3不同指标值在高原鼠兔各危害级别中的排序是:鼠密度(只/hm2):Ⅳ<Ⅰ<Ⅱ<Ⅲ;有效洞口数(个/hm2):Ⅳ<Ⅰ<Ⅱ<Ⅲ;破坏的生草面积(m2/hm2)Ⅰ<Ⅱ<Ⅲ<Ⅳ;植被覆盖度(%):Ⅳ<Ⅲ<Ⅱ<Ⅰ;地上植物量(kg/hm2) :Ⅳ<Ⅲ<Ⅱ<Ⅰ。4.高原鼠兔经济损害水平与理论防治指标研究4.1经实地抽样调查,高原鼠兔种群数量与其危害所造成草原牧草减产量(地上植物)及经济损失量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r =0.9765;4.2在肃南试验区,核算单位面积防治成本为25.05元/hm2;确认在2008年4月份肃南县大岔乡的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高原鼠兔的经济损害水平是130(个)有效洞口/hm2;5.高原鼠兔可持续精确用药控制研究5.1影响灭洞率的主、次因子顺序是:杀鼠剂﹥用药浓度﹥投饵量﹥饵量种类;5.2对D型肉毒素、C型肉毒素和敌鼠钠盐3种杀鼠剂的L9(34)试验结果证明D型肉毒素的平均灭洞率最高(82.6%)。5.3精确用药最优组合:理想的处理组合是A2B3C2D3,即用0.15%的D型肉毒梭菌生物毒素,以小麦作饵料,每个有效洞口投25粒毒饵有最佳的防治效果。5.4对大隆最优组合是A2B1C1,也就是用0.01%的大隆,以青稞作饵料,每个有效洞口投5g毒饵应当有最佳灭效。5.5对溴敌隆的最优组合是A2B3C3,也就是用0.01%溴敌隆,以小麦作饵料,每个有效洞口投3g毒饵是最佳组合。6.甘肃啮齿动物生态学WEB数据库构建研究根据本论文甘肃啮齿动物区系研究结果,按照数据库设计程序,完成了90种甘肃啮齿动物生态学信息数据库及相关资料的原始数据集、元数据、元数据库和数据字典的建设。采用ASP+SQL、IISWEB、B/S、关系数据库模型、元数据和数据字典等优越的数据库组件构建了甘肃省啮齿动物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有5个模块,分别是文献数据库、物种信息数据库、调查方法数据库、控制数据库和预测预报数据库。初步实现了甘肃啮齿动物生态学信息数据及相关资料在Web数据库上与全球共享的局面。
二、典型水土流失区地面鼠类的数量配置及季节变动规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典型水土流失区地面鼠类的数量配置及季节变动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价 ——以河北省邯郸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资源型城市概念界定 |
1.2.2 资源型城市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3 生态脆弱性研究 |
1.2.3.1 生态脆弱性的内涵 |
1.2.3.2 生态脆弱性研究进展 |
1.2.3.3 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 |
1.2.4 资源型城市脆弱性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标 |
1.5 技术路线 |
1.6 特色和创新 |
2.研究区概况 |
2.1 区位特征 |
2.2 自然环境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候特征 |
2.2.3 水系 |
2.2.4 地层岩性 |
2.2.5 土壤 |
2.2.6 植被 |
2.2.7 淡水资源 |
2.2.8 矿产资源 |
2.3 社会经济 |
2.3.1 产业布局 |
2.3.2 文化资源 |
2.4 生态环境存在的现实问题 |
2.4.1 矿产资源过渡开发 |
2.4.2 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
2.4.3 大气环境污染严重 |
2.4.4 生态环境恶化 |
2.4.5 水资源承载力低 |
3.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2 研究方法 |
3.2.1 FAHP模型综合评价 |
3.2.2 移动窗口法 |
3.2.2.1 移动窗口法的原理 |
3.2.2.2 移动窗口大小选择 |
3.2.2.3 景观格局指数选择 |
4.邯郸市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 |
4.1 PSSR框架模型 |
4.2 邯郸市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
4.3 评价因子释义 |
4.4 基于FHAP模型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4.1 构建递级层次结构模型 |
4.4.2 构建AHP两两判断矩阵 |
4.4.3 建立三角模糊数判断矩阵 |
4.4.4 构建综合模糊判断矩阵 |
4.4.5 初始权重的计算 |
4.4.6 归一化处理初始权重 |
4.5 模糊综合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5.邯郸市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异研究 |
5.1 邯郸市自然压力空间分布研究 |
5.1.1 邯郸市地形空间分布研究 |
5.1.2 邯郸市气象时空分布研究 |
5.2 邯郸市自然状态指数时空分异研究 |
5.2.1 植被覆盖时空分异研究 |
5.2.2 土地利用时空分异研究 |
5.3 邯郸市生态敏感度时空分异研究 |
5.4 邯郸市生态恢复力时空分异研究 |
5.5 邯郸市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与分析 |
5.5.1 邯郸市生态脆弱性的时间变化分析 |
5.5.1.1 时间系列分析 |
5.5.1.2 等级变化速率 |
5.5.2 邯郸市生态脆弱性的空间变化 |
5.5.2.1 转移矩阵 |
5.5.2.2 重心变化 |
5.5.2.3 生态脆弱性分县统计 |
5.6 本章小结 |
6.生态脆弱性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6.1 地理探测器原理 |
6.2 数据预处理 |
6.3 探测结果 |
6.3.1 分异及因子探测 |
6.3.2 交互作用探测 |
6.3.3 风险探测 |
6.3.4 生态探测 |
6.4 本章小结 |
7.资源型城市系统自组织演化及对策分析 |
7.1 城市自组织演化与耦合模型 |
7.1.1 耦合关系 |
7.1.2 指标体系说明 |
7.1.3 演化规律模型 |
7.2 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演变 |
7.2.1 系统发展指数 |
7.2.2 耦合协调度的变化特征 |
7.2.3 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空间格局 |
7.3 基于质性分析的情景界定 |
7.3.1 阶段1:两系统低级协调的情景 |
7.3.2 阶段2:经济优先的情景 |
7.3.3 阶段3:社会经济系统改善、生态环境治理的情景 |
7.4 邯郸市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对策建议 |
7.4.1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7.4.2 承接京津的产业转移 |
7.4.3 优化第三产业 |
7.4.4 深耕三农产业链 |
7.4.5 加强生态修复和生态环境保护 |
7.5 本章小结 |
8.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2)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研究 ——以西柳沟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存在的不足与发展趋势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
2.1.1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
2.1.2 生态环境价值理论 |
2.1.3 公共产品理论 |
2.1.4 经济外部性理论 |
2.1.5 博弈论理论 |
2.2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相关理论 |
2.2.1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理论 |
2.2.2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理论 |
2.3 水权交易相关理论 |
2.3.1 水权与可交易水权的法律界定 |
2.3.2 水权交易基础理论 |
2.3.3 水权交易定价理论 |
3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模式构建 |
3.1 水土保持水沙置换的基本思路 |
3.1.1 思路提出的背景 |
3.1.2 思路的阐释 |
3.2 相关实践与研究的启示和借鉴 |
3.2.1 内蒙古黄河干流取水权交易的实践 |
3.2.2 水权交易参与合同节水管理的研究 |
3.2.3 水权交易参与流域生态补偿的研究 |
3.3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模式设计 |
3.3.1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可行性分析 |
3.3.2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 |
3.3.3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框架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模拟 |
4.1 模型概述 |
4.1.1 水文模型 |
4.1.2 土壤侵蚀产沙模型 |
4.2 模型选择 |
4.2.1 SWAT模型结构 |
4.2.2 SWAT模型原理 |
4.2.3 SWAT模型适用性 |
4.3 模型建立 |
4.3.1 研究区域概况 |
4.3.2 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分析 |
4.3.3 研究区域淤地坝概况 |
4.3.4 拦沙工程对流域水沙影响的计算方法 |
4.3.5 淤地坝模块设置 |
4.3.6 模型输入 |
4.3.7 模型参数率定与验证 |
4.4 模型应用 |
4.4.1 情景设置 |
4.4.2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
5.1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计算 |
5.1.1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计算方法 |
5.1.2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计算结果 |
5.2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核算 |
5.2.1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 |
5.2.2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核算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6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研究 |
6.1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基础条件 |
6.1.1 交易需求条件 |
6.1.2 经济可行条件 |
6.1.3 工程技术条件 |
6.1.4 政策引导条件 |
6.2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机制设计 |
6.2.1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主要原则 |
6.2.2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市场要素 |
6.2.3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基本策略 |
6.2.4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运作流程 |
6.3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保障措施 |
6.3.1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风险防范 |
6.3.2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政策保障 |
6.4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模拟 |
6.4.1 交易方案 |
6.4.2 交易定价 |
6.4.3 交易流程 |
6.4.4 效益分析 |
6.4.5 综合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7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2 创新点 |
7.3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3)复杂采煤条件下黄土高原矿区地面沉降和生态扰动研究 ——以轩岗采煤沉陷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地面沉降监测方法 |
1.2.2 地面沉降演变特征 |
1.2.3 采煤沉陷生态扰动 |
1.2.4 采煤沉陷生态修复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区概况与数据源 |
2.1 轩岗采煤沉陷区概况 |
2.1.1 地质构造 |
2.1.2 气候水文 |
2.1.3 土壤植被 |
2.2 轩岗采煤沉陷区煤炭资源 |
2.2.1 主要煤层 |
2.2.2 开采历程 |
2.3 数据源 |
2.3.1 SAR影像数据 |
2.3.2 Landsat影像数据 |
2.3.3 MODIS数据产品 |
2.3.4 煤层开采数据 |
2.3.5 野外调查数据 |
第三章 不同InSAR方法地面沉降监测精度对比 |
3.1 InSAR技术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数据源 |
3.2.2 D-InSAR方法 |
3.2.3 PS-InSAR方法 |
3.2.4 SBAS-InSAR方法 |
3.3 不同相位解缠方法的精度对比 |
3.4 不同方法监测地面沉降精度对比 |
3.4.1 基于已有资料的监测结果评价 |
3.4.2 基于工作面的监测结果评价 |
3.5 小结 |
第四章 地面沉降时空演变规律与时间函数模型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地面沉降的空间分布特征 |
4.2.1 沉降盆地形态及最大下沉点的位置 |
4.2.2 煤炭开采进度对沉降剖面线的影响 |
4.2.3 地面沉降面上扰动系数与量级划分 |
4.3 地面沉降的时间演变规律 |
4.3.1 最大下沉点的沉降速率 |
4.3.2 最大下沉点的推进方向 |
4.3.3 地面沉降时间阶段划分 |
4.4 复杂采煤条件对地面沉降的影响 |
4.4.1 研究区断层构造和地层构造 |
4.4.2 地质构造对地面沉降的影响 |
4.4.3 重复采动对地面沉降的影响 |
4.5 地面沉降关键参数的拟合和对比分析 |
4.5.1 地面沉降静态参数的拟合与分析 |
4.5.2 地面沉降动态参数的拟合与分析 |
4.6 地面沉降时间函数模型 |
4.6.1 地面沉降估计 |
4.6.2 地面沉降预计 |
4.7 小结 |
第五章 采煤沉陷生态扰动的时序变化特征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数据源 |
5.1.2 土地利用分类 |
5.1.3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
5.1.4 净初级生产力 |
5.1.5 空间关联指数 |
5.1.6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5.2 轩岗采煤沉陷区植被变化 |
5.2.1 植被数量变化 |
5.2.2 植被质量变化 |
5.3 轩岗采煤沉陷区空间关联指数变化 |
5.4 轩岗采煤沉陷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
5.4.1 生态服务价值构成 |
5.4.2 生态服务价值变化 |
5.4.3 生态服务价值敏感性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采煤沉陷生态修复模式及效益评价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空间范围及属性特征识别 |
6.1.2 生态修复模式及效益评价 |
6.2 轩岗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及效益评价 |
6.2.1 空间范围及属性特征 |
6.2.2 生态修复模式及具体措施 |
6.2.3 生态修复效益评价 |
6.3 基于采煤工作面的生态修复分析框架 |
6.3.1 采煤沉陷生态修复的具体含义 |
6.3.2 采煤沉陷生态修复的主要原则 |
6.3.3 采煤沉陷生态修复分析框架 |
6.3.4 生态修复动态监测的关键技术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地域现实问题 |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1.1.4 研究范围 |
1.1.5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总结评述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
2.1.3 土壤下渗理论 |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
2.2.2 低影响开发(LID) |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
2.2.6 分析总结 |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6 本章小结 |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
4.1 地貌特征 |
4.1.1 沟壑密度 |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
4.1.3 坡度与坡长 |
4.2 雨洪特征 |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
4.3 产流机制 |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
4.4 尺度效应 |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
4.6.1 尺度选择问题 |
4.6.2 部门统筹问题 |
4.6.3 技术融合问题 |
4.7 本章小结 |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
5.2.1 总体技术框架 |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
5.3.1 雨洪管控目标 |
5.3.2 水土保持目标 |
5.3.3 场地安全目标 |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
5.3.5 景观视效目标 |
5.3.6 场地生境目标 |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
5.6.1 政策法规 |
5.6.2 技术规范 |
5.7 本章小结 |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
6.3.4 分析总结 |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3 分析总结 |
6.6 本章小结 |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
7.1.5 案例总结 |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
7.2.1 现实条件 |
7.2.2 现状问题 |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
7.2.4 适地性评价 |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
7.2.6 案例总结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
8.2.2 技术体系创新 |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目录 |
附录B 表目录 |
附录C 附表 |
附录D 附图 |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北方土石山区坡面—小流域尺度水土保持生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坡面尺度水土保持生态效应研究 |
1.2.2 小流域尺度水土保持生态效应研究 |
1.2.3 区域尺度水土保持生态效应研究 |
1.3 SWAT模型研究进展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环境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及概况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条件 |
2.1.4 土壤 |
2.1.5 植被 |
2.1.6 土地利用 |
2.2 社会经济条件 |
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3.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3.1.1 研究目标 |
3.1.2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观测站点的布设 |
3.2.2 降雨量的测定 |
3.2.3 气象数据资料 |
3.2.4 坡面径流及含沙量的测定 |
3.2.5 植被观测 |
3.2.6 数据的收集及处理 |
3.3 技术路线 |
4 白马小流域降雨特征分析 |
4.1 降雨的年内变化特征 |
4.1.1 降雨量的年内分布特征 |
4.1.2 降雨次数的年内分布特征 |
4.1.3 不同强度降雨的年内分布特征 |
4.2 降雨的年际变化特征 |
4.2.1 降雨量的年际分布特征 |
4.2.2 降雨次数的年际分布特征 |
4.2.3 次降雨量最大、平均降雨强度最大和最大30min降雨强度最大值的年际分布特征 |
4.3 降雨的季节变化特征 |
4.4 小结 |
5 坡面不同措施水土保持生态效应分析 |
5.1 降雨因子与坡面产流产沙相关性分析 |
5.2 侵蚀性降雨类型 |
5.3 典型植物措施的减流减沙效应分析 |
5.3.1 坡面植物措施在不同类型降雨下的减流效应分析 |
5.3.2 坡面植物措施在不同类型降雨下的减沙效应分析 |
5.4 植物+工程措施的减流减沙效应分析 |
5.4.1 坡面植物+工程措施在不同类型降雨下的减流效应分析 |
5.4.2 坡面植物+工程措施在不同类型降雨下的减沙效应分析 |
5.5 小结 |
6 基于SWAT模型的白马小流域径流泥沙模拟 |
6.1 白马小流域数据库构建 |
6.1.1 DEM的建立 |
6.1.2 土地利用数据库构建 |
6.1.3 土壤数据库构建 |
6.1.4 气象数据库构建 |
6.2 白马小流域SWAT模型构建 |
6.2.1 子流域的划分 |
6.2.2 水文响应单元(HRU)的划分 |
6.2.3 气象数据的输入 |
6.2.4 模型的运行 |
6.3 参数敏感性分析与率定 |
6.4 径流泥沙模拟结果与评价 |
6.4.1 月径流模拟结果分析 |
6.4.2 月泥沙模拟结果分析 |
6.5 小结 |
7 白马小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径流泥沙影响分析 |
7.1 白马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情景的建立 |
7.2 不同情景下土地利用的水土保持生态效应研究 |
7.2.1 不同情景下土地利用对径流的影响 |
7.2.2 不同情景下土地利用对产沙的影响 |
7.3 小结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8.3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在读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6)娑婆小流域坡耕地氮素流失特征与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理论依据 |
1.2.1 土壤侵蚀基本理论 |
1.2.2 农业面源污染基本理论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及利用研究进展 |
1.3.2 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1.1 静乐县概况 |
2.1.2 生态功能区划 |
2.1.3 研究区概况 |
2.1.4 地形地貌 |
2.1.5 土壤 |
2.1.6 气象水文 |
2.1.7 植被 |
2.1.8 娑婆乡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状况 |
2.2 研究区土壤调查与评价 |
2.2.1 土壤资源调查 |
2.2.2 土壤资源评价 |
2.3 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
2.3.1 土地利用现状 |
2.3.2 流域耕地用地分析 |
2.3.3 流域林业用地分析 |
2.3.4 流域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及信息熵分析 |
2.3.5 娑婆小流域水土流失状况 |
2.4 研究区试验小区布设 |
2.4.1 研究区选取 |
2.4.2 试验小区布设 |
2.4.3 样品及数据采集 |
2.4.4 分析测试方法 |
3 研究区坡耕地不同作物条件下径流分析 |
3.1 径流量动态分析 |
3.1.1 降雨量分析 |
3.1.2 径流量分析 |
3.1.3 降雨量和径流量的关系 |
3.2 径流量与地面作物状况的关系分析 |
3.2.1 不同时间地面作物盖度分析 |
3.2.2 作物覆盖度与径流量关系 |
3.3 径流量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
4 研究区坡耕地不同时间段内不同地面作物条件下泥沙流失量分析 |
4.1 泥沙流失量分析 |
4.2 降雨、径流与泥沙流失量关系分析 |
4.2.1 降雨量与泥沙流失量关系分析 |
4.2.2 径流量与泥沙流失量分析 |
4.2.3 径流中泥沙比例分析 |
4.3 地面作物状况与泥沙流失量分析 |
5 研究区坡耕地不同作物条件下氮素流失形态和流失量分析 |
5.1 氮流失形态和浓度分析 |
5.1.1 土壤中氮形态种类分析 |
5.1.2 氮流失浓度分析 |
5.2 各种形态氮流失量分析 |
5.2.1 无机氮流失量分析 |
5.2.2 有机氮流失量分析 |
5.2.3 全氮流失量分析 |
5.3 不同形态氮比例分析 |
5.3.1 无机氮占全氮比例 |
5.3.2 有机氮占全氮比例 |
6 研究区坡耕地泥沙和素氮流失对环境危害与防治措施 |
6.1 泥沙流失量估算和危害分析 |
6.2 氮素流失量估算和危害分析 |
6.3 坡耕地整治工程 |
6.3.1 坡耕地改水平梯田 |
6.3.2 构建地埂植物带 |
6.4 坡耕地作物缓冲带措施 |
6.4.1 坡耕地作物缓冲带的构建 |
6.4.2 坡耕地作物缓冲带对径流的影响 |
6.4.3 坡耕地作物缓冲带对泥沙流失的影响 |
6.4.4 坡耕地作物缓冲带对氮流失的影响 |
6.5 提高水土流失治理度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1.1 娑婆小流域土地利用格局 |
7.1.2 不同地面作物条件下径流分析 |
7.1.3 不同地面作物条件下泥沙流失量 |
7.1.4 不同地面作物条件下氮流失形态和流失量 |
7.1.5 泥沙和养分流失危害 |
7.1.6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
7.1.7 提高水土保持治理度 |
7.2 研究特点与创新 |
7.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Abstract |
致谢 |
(7)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论文涉及的几个概念 |
1.2.1 “陕甘宁”的概念界定 |
1.2.2 “能源富集地区”的概念 |
1.2.3 “社区与绿色宜居社区”的概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既往学术研究的不足之处 |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组织结构图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1.5.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5.2 论文的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我国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恢复生态学理论 |
2.1.1 恢复生态学的定义 |
2.1.2 恢复生态学的特征 |
2.1.3 能源富集地区生态恢复 |
2.2 人居环境理论 |
2.2.1 人居环境释义 |
2.2.2 人居环境的构成 |
2.2.3 人居环境的原则 |
2.2.4 区域人居环境 |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2.3.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3.3 能源富集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
2.4 循环经济理论 |
2.4.1 循环经济的定义 |
2.4.2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
2.4.3 循环经济模式下能源富集地区发展途径 |
2.5 本章小结 |
3 国内外绿色生态社区建设经验借鉴 |
3.1 国外绿色生态社区营建经验 |
3.1.1 英国豪其顿绿色生态社区项目 |
3.1.2 瑞典马尔默市西港BO01绿色生态社区项目 |
3.1.3 阿联酋马斯达尔生态社区项目 |
3.2 国内绿色生态社区营建经验 |
3.2.1 唐山曹妃甸绿色生态社区 |
3.2.2 北京北璐春绿色生态社区 |
3.3 绿色生态社区发展趋势 |
3.3.1 因地制宜的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
3.3.2 全面系统的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
3.3.3 大众参与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
3.4 本章小结 |
4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历史演变与现存问题 |
4.1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的地理位置与区域范围 |
4.2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历史演变 |
4.2.1 先秦时期 |
4.2.2 秦汉时期 |
4.2.3 隋唐时期 |
4.2.4 明清时期 |
4.2.5 20世纪90年代以来 |
4.3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现存的问题 |
4.3.1 乡村社区缺乏因地制宜的规划 |
4.3.2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对乡村社区的影响 |
4.3.3 产业结构单一化,发展方式粗放 |
4.3.4 水资源极度缺乏 |
4.3.5 水土流失严重 |
4.3.6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
4.3.7 基础设施不全 |
4.3.8 思想观念滞后 |
4.3.9 社会发展综合支撑能力弱 |
4.3.10 可持续发展能力低 |
4.4 本章小结 |
5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基本要素分析 |
5.1 自然环境要素 |
5.1.1 地质地貌要素 |
5.1.2 气候水文要素 |
5.1.3 植被要素 |
5.1.4 土壤要素 |
5.2 经济技术要素 |
5.2.1 绿色经济的生计方式 |
5.2.2 绿色经济的居住方式 |
5.2.3 低技术手段营建策略 |
5.2.4 地域适宜性技术 |
5.3 产业结构要素 |
5.3.1 生态农业产业 |
5.3.2 生态工业产业 |
5.3.3 生态旅游产业 |
5.4 社会文化要素 |
5.4.1 “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
5.4.2 民俗风俗习惯 |
5.4.3 庭院文化影响 |
5.5 制度政策要素 |
5.5.1 组织保障 |
5.5.2 制度支撑 |
5.5.3 体制保障 |
5.5.4 公众参与 |
5.6 本章小结 |
6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原则与对策研究 |
6.1 营建原则 |
6.1.1 整体性原则 |
6.1.2 以人为本原则 |
6.1.3 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 |
6.1.4 公平与共享参与原则 |
6.2 营建对策 |
6.2.1 宏观层面 |
6.2.2 中观层面 |
6.2.3 微观层面 |
6.3 本章小结 |
7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模式研究 |
7.1 生态农业社区模式 |
7.1.1 生态农业的概念 |
7.1.2 生态农业社区模式营建构想 |
7.1.3 宜君县太安镇马场生态农业社区营建 |
7.2 生态旅游社区模式 |
7.2.1 生态旅游的概念 |
7.2.2 庆阳地区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概况 |
7.2.3 生态窑居度假社区模式营建构想 |
7.2.4 庆阳石化厂主题工业旅游型社区营建 |
7.3 特色产业社区模式 |
7.3.1 特色产业的概念 |
7.3.2 特色产业社区案例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制度创新研究 |
8.1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制度建设 |
8.1.1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机制 |
8.1.2 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 |
8.1.3 生态补偿形式的设计 |
8.1.4 生态补偿基金制度建设 |
8.2 社区生态环境统筹协调监督机制建构 |
8.2.1 社区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协调 |
8.2.2 社区生态与环境保护监督机制建设 |
8.2.3 社区生态与环境保护监督的大众参与度 |
8.3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与监控体系建构 |
8.3.1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构 |
8.3.2 社区生态环境监控体系建构 |
8.3.3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行政与措施建构 |
8.4 构建政府主导型的社区生态环境管理模式 |
8.4.1 制定社区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规划 |
8.4.2 社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法律化 |
8.4.3 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
8.5 建立切实可行的大众参与机制 |
8.5.1 观念性参与 |
8.5.2 组织性参与 |
8.5.3 法规性参与 |
8.6 经济活动的社区居民参与和收益共享: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 |
8.6.1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的路径 |
8.6.2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的制度保障 |
8.7 社区居民参与多中心合作治理: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难题 |
8.7.1 建立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生态环境多中心合作治理模式 |
8.7.2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治理难题的制度保障 |
8.8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1.1 结论一 |
9.1.2 结论二 |
9.1.3 结论三 |
9.1.4 结论四 |
9.1.5 结论五 |
9.2 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工作 |
9.2.1 建议一 |
9.2.2 建议二 |
9.2.3 建议三 |
9.2.4 建议四 |
后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社区现状及居民需求抽样调查表 |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8)基于生态安全的新疆兵团农地利用评价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1 关于农地利用的相关研究 |
1.3.2 关于生态安全的相关研究 |
1.3.3 关于农地利用与生态安全的研究 |
1.3.4 关于农地利优化的研究 |
1.3.5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地概念与特征 |
2.1.2 农地利用的概念 |
2.1.3 生态安全的概念 |
2.1.4 农地利用生态安全的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生态经济理论 |
2.2.3 生态承载理论 |
2.2.4 人地关系理论 |
2.2.5 整体论与系统论 |
2.2.6 土地优化配置理论 第三章 兵团农地开发利用概况 |
3.1 兵团农地利用背景 |
3.2 兵团土地资源的特点 |
3.2.1 土地资源多样性 |
3.2.2 土地资源丰富,生产潜力大 |
3.2.3 土地资源具有明显流域性和分散性 |
3.2.4 土地资源面临着环境脆弱性 |
3.3 兵团农地利用的发展历程 |
3.4 兵团农地利用的动态分析 |
3.4.1 农地利用的数量的变化分析 |
3.4.2 农地利用的质量的变化分析 |
3.4.3 农地利用的程度的变化分析 |
3.4.4 农地利用效率的变化分析 |
3.4.5 农地利用集约度的变化分析 |
3.5 兵团农地利用的生态环境问题识别 |
3.5.1 农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
3.5.2 农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第四章 生态安全视角下的兵团农地利用评价 |
4.1 研究方法选择 |
4.2 传统生态足迹模型 |
4.2.1 生态足迹的概念 |
4.2.2 生态足迹模型介绍 |
4.3 "能值改进生态足迹"模型 |
4.3.1 能值分析基本概念和方法 |
4.3.2 基于能值理论的生态足迹模型 |
4.3.3 "能值-生态足迹"模型步骤和方法 |
4.4 兵团农地利用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的测算 |
4.4.1 兵团农地利用生态承载力的测算 |
4.4.2 兵团农地利用生态足迹的测算 |
4.4.3 兵团农地的生态赤字/盈余测算 |
4.4.4 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测算结果比较分析 |
4.5 兵团农地生态足迹与生态安全的时间尺度分析 |
4.5.1 兵团农地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时间尺度分析 |
4.5.2 兵团农地生态安全的评价及时间尺度分析 |
4.6 兵团农地生态足迹与生态安全的空间尺度分析 |
4.6.1 兵团农地生态足迹的空间变异分析 |
4.6.2 兵团农地生态安全的空间差异分析 第五章 兵团农地利用生态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兵团农地利用生态安全影响因子的选取 |
5.1.1 影响因子的界定 |
5.1.2 影响因子的选取原则 |
5.1.3 影响因子的选择 |
5.2 兵团农地利用生态安全变化影响因素的关联度分析 |
5.2.1 基于熵值法的影响因素关联度模型的建立 |
5.2.2 基于熵值法的影响因素关联度的计算 |
5.3 兵团农地利用生态安全变化的影响机理分析 |
5.3.1 农业种植结构影响因素 |
5.3.2 农地开发利用影响因素 |
5.3.3 水资源利用影响因素 |
5.3.4 人口影响因素 |
5.3.5 制度影响因素 第六章 兵团农地利用的生态安全预警 |
6.1 农地利用生态安全预警的概述 |
6.1.1 农地利用生态安全预警的概念 |
6.1.2 农地利用生态安全预警的内容 |
6.1.3 农地利用生态安全预警的功能 |
6.1.4 农地利用生态安全预警的流程 |
6.2 兵团农地利用生态安全预警指标及警限的确定 |
6.2.1 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
6.2.2 预警指标警限的确定 |
6.3 兵团农地利用生态安全警情预测 |
6.3.1 灰色预测方法(GM) |
6.3.2 基于GM(1,1)模型的兵团农地利用生态安全的警情预测 |
6.4 兵团农地利用生态安全警情评价 |
6.4.1 警情评价的模型的确立 |
6.4.2 基于"变权"的警情评价 |
6.4.3 警情等级划分 |
6.4.4 兵团农地利用生态安全警情评价及其分析 第七章 基于生态安全的兵团农地利用优化 |
7.1 农地利用优化的方法的选择 |
7.2 基于生态安全的兵团农地利用结构优化设计 |
7.2.1 生态功能服务价值最大化的农地利用结构优化 |
7.2.2 农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求解 |
7.2.3 农地利用结构优化评价 |
7.3 基于生态安全的兵团农地利用优化设计 |
7.3.1 基于生态安全的兵团耕地利用优化设计 |
7.3.2 基于生态安全的兵团牧草地利用优化 |
7.4 农地利用优化策略建议 |
7.4.1 完善团场土地经营管理和产权制度,创新双层经营模式 |
7.4.2 耕地利用的优化对策与建议 |
7.4.3 牧草地利用的优化对策与建议 |
7.4.4 林地利用的优化对策与建议 |
7.4.5 水域利用的优化对策与建议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兵团农地利用的变化的研究结论 |
8.1.2 生态安全视角下的兵团农地利用评价的结论 |
8.1.3 兵团农地利用生态安全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的结论 |
8.1.4 兵团农地利用的生态安全预警的结论 |
8.1.5 基于生态安全条件下兵团农地利用优化的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8.2.1 农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及预警方面 |
8.2.2 生态安全条件下的农地利用优化研究方面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
(9)土地资源有效利用与生态平衡发展研究 ——以北京密云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拟解决问题 |
第2章 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研究基础 |
2.1 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的理论依据 |
2.1.1 地租理论 |
2.1.2 能值理论 |
2.1.3 土地生产力理论 |
2.1.4 区位经济理论 |
2.1.5 系统理论 |
2.1.6 人地关系理论 |
2.1.7 生态经济理论 |
2.1.8 景观生态学 |
2.1.9 新制度经济学 |
2.1.10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土地资源利用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土地利用理论及研究综述 |
2.2.2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
2.2.3 生态安全与生态风险评价研究 |
2.3 国外土地资源利用经验借鉴 |
2.3.1 美国 |
2.3.2 加拿大 |
2.3.3 英国 |
2.3.4 法国 |
2.3.5 日本 |
2.3.6 新加坡 |
2.3.7 小结 |
2.4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2.4.1 我国土地利用政策变迁与土地市场发展历程 |
2.4.2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及土地生态现状 |
2.4.3 我国土地利用制度均衡分析 |
第3章 土地资源有效利用及合理配置研究 |
3.1 土地利用影响因素 |
3.1.1 人口驱动 |
3.1.2 经济驱动 |
3.1.3 技术驱动 |
3.1.4 制度驱动 |
3.2 土地资源配置理论分析框架 |
3.2.1 市场与资源配置效率 |
3.2.2 土地市场与土地利用 |
3.3 现行土地资源市场配置分析 |
3.3.1 土地资源市场供求均衡理论 |
3.3.2 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失灵 |
3.3.3 土地市场调控与制度选择 |
3.4 土地资源有效利用及合理配置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
3.4.1 土地资源有效配置模型建立 |
3.4.2 土地资源有效配置模型应用 |
第4章 土地资源利用与生态系统影响研究 |
4.1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演化 |
4.1.1 土地利用系统组成与结构特征 |
4.1.2 生态环境系统构成及驱动要素 |
4.1.3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关系演化的历程 |
4.2 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
4.2.1 生态环境问题界定 |
4.2.2 土地生态问题类型 |
4.2.3 土地生态问题成因 |
4.3 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原生影响分析 |
4.3.1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因子 |
4.3.2 土地利用与物质能量循环 |
4.3.3 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4.4 生态环境对土地利用的次生约束分析 |
4.4.1 生态环境对土地利用约束机制 |
4.4.2 生态单元与土地利用 |
4.4.3 生态系统阈值与土地利用 |
4.5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系统相互关系及评价 |
4.5.1 土地生态经济系统能流分析 |
4.5.2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系统分析及评价 |
4.5.3 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方法与模型改进 |
第5章 密云县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研究 |
5.1 研究区域概况 |
5.1.1 区位 |
5.1.2 自然地理条件 |
5.1.3 社会经济状况 |
5.2 密云县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分析 |
5.2.1 密云县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
5.2.2 密云县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 |
5.2.3 密云县土地利用与区域产业发展 |
5.2.4 密云县资源与生态平衡体系 |
5.3 密云县土地资源有效利用优化调控 |
5.3.1 土地有效利用与生态经济发展基本思路 |
5.3.2 土地利用结构及空间布局调整 |
5.3.3 政策保障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甘肃草原啮齿动物精确性可持续控制技术和WEB数据库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啮齿动物生态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
1.1 啮齿动物分类及区系 |
1.2 啮齿动物生境(栖息地)、巢区方面的研究 |
1.3 啮齿动物食性和食物储藏方面的研究 |
1.4 关于啮齿动物繁殖方面的研究进展 |
1.5 啮齿动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 |
1.6 啮齿动物种群数量变动的研究 |
1.7 啮齿动物防治的研究 |
2. 草原啮齿动物WEB 数据库研究进展 |
2.1 WEB 数据库研究进展 |
2.2 国内外农业数据库开发建设现状 |
2.3 啮齿动物数据库建设进展 |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概况 |
1. 甘肃省啮齿动物分布区自然概况如下 |
2. 试验点概况 |
第三章 甘肃省啮齿动物区系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甘肃啮齿类动物区系组成 |
2.2 区系分析 |
2.3 甘肃与国内外啮齿动物区系比较 |
2.4 甘肃啮齿动物地理分布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四章 甘肃省草原啮齿动物区划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甘肃草原啮齿动物区系 |
2.2 甘肃草原鼠害区划系统 |
2.3 草原草原区划分区概述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五章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危害级别划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方设计 |
1.2 调查内容和方法 |
1.3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评价高原鼠兔危害程度的因子选择 |
2.2 评价高原鼠兔危害程度的主成分分析 |
2.3 高原鼠兔危害级别的划分 |
2.4 不同危害级别下各项危害指标的参数变化规律 |
2.5 高原鼠兔各危害级别的主要特点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六章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 经济损害水平与理论防治指标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种群密度与经济损失的相关性分析 |
2.2 防治成本与效果分析 |
2.3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的经济损害水平 |
2.4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的理论防治指标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七章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精确用药控制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对象 |
1.2 试验药品和饵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三种杀鼠剂防治效果分析 |
2.2 大隆防治效果分析 |
2.3 溴敌隆防治效果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八章 甘肃省啮齿动物WEB 数据库构建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数据和信息来源 |
1.2 数据库构建组建与方法 |
1.3 数据库设计技术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甘肃啮齿动物数据库数据与信息的获取结果 |
2.2 甘肃啮齿动物数据库功能及运行结果 |
2.3 甘肃啮齿动物数据库实施和运行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着) |
个人简历 |
导师简介 |
四、典型水土流失区地面鼠类的数量配置及季节变动规律(论文参考文献)
- [1]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价 ——以河北省邯郸市为例[D]. 温利华.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1)
- [2]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研究 ——以西柳沟流域为例[D]. 郭晖.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3]复杂采煤条件下黄土高原矿区地面沉降和生态扰动研究 ——以轩岗采煤沉陷区为例[D]. 薛娟娟.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4]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北方土石山区坡面—小流域尺度水土保持生态效应研究[D]. 高磊.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6]娑婆小流域坡耕地氮素流失特征与防治对策研究[D]. 董晓辉. 山西农业大学, 2016(04)
- [7]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D]. 方松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5)
- [8]基于生态安全的新疆兵团农地利用评价及优化研究[D]. 郭永奇. 石河子大学, 2011(05)
- [9]土地资源有效利用与生态平衡发展研究 ——以北京密云县为例[D]. 张大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08)
- [10]甘肃草原啮齿动物精确性可持续控制技术和WEB数据库构建研究[D]. 花立民. 甘肃农业大学,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