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教学角度看大学语文教材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韩芳[1](2021)在《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考》文中认为大学语文的重要性和尴尬处境加剧了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紧迫性,课程性质决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可行性。推进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需要国家、高校、教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协同发力。在国家层面,要加强大学语文的顶层设计,健全教学改革政策体系;明晰大学语文的学科归属,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在高校层面,要调整高校课程设置,明确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加强大学语文师资力量建设,夯实逆势突围的基础;推动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助推实现课堂革命。在教师层面,要深入研究大学语文教材,发掘其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坚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设计多样化教学活动;立足大学语文的课程特征,将情感渲染与理性分析相结合。
罗馨[2](2020)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语文课程育人的实现路径研究》文中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立足于新时代,必须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是党在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录提升和人才培养的新定位、新要求。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时,含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条件。2018年3月18 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在高校,有一门学生普遍修学的公共课程——“大学语文”,大学语文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性正是大学语文的“灵魂”。因此,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导向,突出思想价值引领,调动一切积极力量,推进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探索,提升大学语文课程育人的教学水平,从而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正是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丰富大学语文课程质量而展开的教育教学改革。本文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从各高校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中获取调研资料。首先,理清相关理论,并阐述课程育人的“三因”基本规律和四个基本原则;其次,“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语文在实现课程育人的过程中,由于育人理念和目标落实不彻底,育人教材和平台建设参差不齐,育人师资队伍和水平不稳定造成全员育人存在不到位的现象,全过程育人存在不完整的现象以及全方位育人存在不全面的现象;最后,将大学语文课程融入课程育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以及全方位育人,这四个育人的环节中,守住大学语文课程的课程思政阵地,全面提升大学语文课程的思政味,保证大学语文课程育人的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阮玉明(Nguyen Ngoc Minh)[3](2020)在《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凭借其独特的思想价值与艺术造诣不仅大力推动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还走出国门流传到国外,在世界文坛上具有巨大的影响。自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传入越南至今,中国现当代作品对越南文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选题以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学、文献学、统计学、传播学等相关理论,梳理大量作品译本及其相关研究成果,阐述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最真实的场景。论文由导论、正文六章和结语构成。导论部分概括选题缘起与时间界定、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以及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等内容。第一章阐述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基本状况与特征。总体上以越南各重要的历史阶段为背景,首先介绍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1945年前的传播与接受,说明法国殖民文化的统治对传播与接受过程的抵制,提及以康有为、梁启超、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越南的初步传播与接受情况;然后讲述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1945至1975年期间的传播与接受,指出越南翻译家在抗法、抗美战争中对传播工作所作出的努力,涉及毛泽东文艺思想在越南的重要影响;最后述评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1975年之后的传播与接受,其中包括中越战争对中国文学在越南的传播所造成的困局以及中越复交对中国文学在越南的传播所带来的新貌。虽然,该传播与接受过程起步并发生在越南战争时期,有过坎坷,但最后已经突破困局并获得非常巨大的成就。第二章和第三章探讨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途径与机制。其中,第二章从中国社会历史的角度论述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接受心理,包括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前、毛泽东时代的1949至1976年期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等阶段的具体译介与接受情况。第三章则谈及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越南的评论与研究,分别述评越南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家和批评家的成果,涉及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传播的重要出版社、报刊杂志社及其传播成就,通过对越南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编撰和作家作品选编以及越南学生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科研活动等内容做总体上的探究,指出中国现当代文学对越南外国文学教育的重要地位。第四章论述中国现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作家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情况,分别谈论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研究以及越南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吴必素与南高对鲁迅文学的接受与借鉴等内容。相较于其他中国现代文学作家,鲁迅在越南文学史上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对越南文化、社会、教育等领域起着积极的作用,其创作风格与艺术表现还熏陶不少越南作家并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第五章阐述中国当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新生代作家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情况,谈及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研究以及阮玉姿、杜黄耀、武氏好等越南新时期文学几位代表作家对莫言文学的接受与借鉴等内容。在被传播到越南的中国当代作家当中,莫言最受越南读者喜爱。他凭借自己的创作特色长时间内轰动了越南文坛,引起社会的积极反响,引导越南不少当代作家走向民主、自由、开放的创作道路,为新时期越南文学的革新与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第六章探讨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成就、问题与展望,分别陈述中越两国的文学与文化交流领域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从而指出传播与接受过程中所存在的偏向和误区。通过对各种问题做的评价与剖析,在确定好导致这些偏向和误区的根源之后,进一步为参与传播与接受过程各方拟定出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和方案。这是需要管理部门、译者队伍、读者群众等人群共同努力,携手完成的任务。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如果做到全面扩大传播对象、严格把关译作质量、尽量提高阅读品位等要求,在下一个发展阶段定能换上全新的面貌。结语部分对论文所论述的内容作概括和总结,通过列举论文所做到的内容项目,指出研究的创新点以及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是个持续着的历史进程。因此,本选题既是对过去的回顾与总结,又是对未来的展望与建议,有着持久的价值,值得中越专家学者进一步深入探讨。
王乃芳[4](2020)在《近十年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综述与反思》文中指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在高职院校历经数年,时至今日,依然是个难题,回顾数年改革历程,有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方面进行的改革;有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入手的改革;有从"互联网+"、信息化方面进行的改革;也有较为新颖的角度,如从创新创业角度,与专业、行业结合角度等进行的改革。但是尽管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大学语文课程依然面临很多尚未解决的问题。反思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与当下高职院校相关现状,我们发现评价机制、人才培养方式都是很重要的因素,因而也给出了一些建议或方案。
郑明霞[5](2019)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知识教学方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语文课程与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教哪些语文知识?到底应当采用什么教学方式才能从理性层面确保知识教学的有效性?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构成了当前语文知识教学方式研究的核心内容。然而,关涉语文知识与教学方式匹配度与契合度的研究却很少,甚至可以说学界尚未对该问题进行过系统的研究。相关理论研究的缺失是语文知识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以“语文知识”为切入点,具体地研究语文教师教了哪些语文知识,又是怎样教的。基于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本研究完成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在梳理已有文献的基础上界定了“语文知识”的概念,明确了“语文知识”的内涵和外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和语文教学的相关理论,给出了“教学方式”的操作性定义;在此基础上建立“语文知识教学方式”的分析框架,并运用课例研究方法对语文教师知识教学的方式进行研究;对30节语文阅读教学课例进行分析与总结,得出研究结果。首先,对语文知识的概念作出界定。在吸收已有语文知识内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将语文知识的内涵理解为:语文知识是关于语言和言语(运用语言的过程和结果)、文章和文学的听、说、读、写的事实、概念、原理、法则、技能、策略、问题与态度。具体而言,语文知识教学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社会的语言/言语规律、他人的言语经验、文本言语内容和言语行为规则。其次,对教学方式的操作性定义作出规定。在借鉴已有教学方式概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陈佑清的“路径说”,给出了教学方式的操作性定义:教学方式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所选取的教学方法的活动细节。同一教学方式可用于不同的教学方法之中,不同的教学方式也可以包含在同一教学方法之中。由于运用于同一教学方法之中的教学方式呈现有先后,因此,教学方式又多呈现为教学过程展开的具体路径。再次,建立语文知识教学方式的分析框架。根据前面语文知识与教学方式的研究成果建立关于语文知识教学方式的分析框架。本研究将语文知识教学方式的研究划分为四个方面:教师教学“社会的语言/言语规律”时活动细节的组合路径,教师教学“他人言语经验”时活动细节的组合路径,教师教学“文本言语内容”时活动细节的组合路径和教师教学“言语行为规则”时活动细节的组合路径。依据建立的分析框架,本研究运用课例研究法对选取的30节样本课例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其中包括10节一线课堂教学课例和20节教学大赛优质课堂实录。最后,通过对30节语文阅读教学课例的研究与分析发现:(1)语文知识的教学方式具有多样性,处于不自觉的状态。“多样性”主要体现在“社会语言/言语规律”的教学方面。(2)“语文知识”与“教学方式”具有对应性,呈现固定性特征。“固定性”主要表现为“特殊言语形式”对应“提问—告知”的教学方式、“文本建构特点”对应“提问/讨论—引导—讲读”的教学方式、“文本言语内容”对应“提问—(讲述)—引导—总结”的教学方式、“朗读行为规则”对应“提问—范读—讲读”的教学方式、“默读行为规则”对应“提问/设问—(引导)—运用”的教学方式。(3)语文知识的教学方式具有经验性,体现教师的个性化特征。“个性化”主要呈现为不同授课教师在面对同一知识内容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同一授课教师面对相似的教学内容会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进一步探索发现,影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知识教学方式的因素主要表现为:教师缺乏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匹配度的思考;教师教学经验达到一定程度的积累后容易固守;个性教学方式是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了提高语文知识与教学方式的适切性与匹配度,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首先,教师需树立语文知识与教学方式自觉匹配的意识;其次,教师需要明确内容与方式可呈现固定搭配的特征但要切忌固化、僵化;最后,教师需加快自身专业成长步伐以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
郑杰[6](2019)在《师范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山西省师范院校为例》文中认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范院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一线中小学教师的主要责任。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而作为主要提升师范生综合素质的通识课程,在当前师范院校的课程建设中体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研究在永恒主义通识教育哲学、进步主义通识教育哲学、要素主义通识教育哲学,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思想和基于“多元文化论”这一课程设置理论基础上,首先通过访谈法聆听管理和教师层面看待通识课程的心声,并运用课堂观察法了解通识课程课堂教学的实施情况,接着分析与思考访谈、课堂观察的结果,整理出师范院校通识课程基本现状的合理部分和待改进之处;其次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山西省三所师范院校与香港教育大学、台北教育大学官网上的相关通识教育文件,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最后,依据上述分析与思考,初步重构出师范院校的通识课程体系,并通过德尔菲法(Delphi),采用问卷咨询的方式与15位高校课程建设的管理者或者有着丰富经验的一线通识课程任课教师进行三次反复的意见反馈之后,尝试改进师范院校通识课程体系中的通识课程结构与内容,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对策与建议。根据以上研究,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依据不同层面针对通识课程看法的结论。从教务处处长、任课教师两个层面对通识课程的理念与目标、设置与安排、评价与管理、问题与展望四个方面进行访谈。具体结论归纳为:提升综合素养、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理念与目标;教务处主要负责但缺乏整体统筹的设置与安排;略显单一、缺乏采用多元综合方式的评价与管理;师资、规划、管理、设施等方面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展望。2.依据通识课程课堂教学观察结果的结论。从教学环境、教学方式、师生互动、使用教材、课堂提问等方面进行课堂观察。具体结论归纳为:教室选用、多媒体运用不当等以及看似“安静”的课堂氛围;以讲述法为主的教学方式且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单一;多为浅层次、单向型互动且行为与情感方面的互动很少;师生对教材的利用率不高且课件要能够与教材互为补充;课堂提问以理解类问题为主但提问方式等方面还需要改进等。3.依据相关官网文件比较分析结果的结论。将山西省三所师范院校官网文件与香港教育大学、台北教育大学的相关文件,从理念与目标、课程规划与设计、组织与行政运作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具体结论归纳为:具备师范特色但缺乏地方特色与明确规定的理念与目标;课程数量较少且缺乏专责部门整体性的规划与设计;由非专责部门的教务处来负责组织与行政运作。4.依据德尔菲法相关意见咨询结果的结论:根据课程建设管理者或通识课程任课教师的建议,通识课程体系中的通识课程理念与目标应当着重强调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批判思考的能力等;对通识课程结构与内容进行改进,尝试重构出相对合理的、适用于山西省师范院校的通识课程结构与内容,具体包括八大领域的课程结构与内容。5.整体结论与对策:树立明确的通识课程理念与目标;整体统筹通识课程的规划与设计;提高任课教师的素质与教学质量;提供适当的资源与教学环境;完善组织与行政运作的机制;尝试重构与改进通识课程体系。
张强[7](2019)在《试论大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文中认为文章聚焦大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提升问题,从对大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认知与研究现状,大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构成要素、提升路径与方式,大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品格、独特性及发展前景等方面做出综合论析,以求对大学语文教师的自我成长、专业提升有所助益。
文智辉[8](2018)在《深度学习理念导向下大学语文翻转课堂设计与实践》文中指出大学语文作为一门集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体的公共基础课开设由来己久,但其教学现状与教学效果却令人堪忧,几乎沿袭了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与模式,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久而久之,教师懈怠、学生低迷,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大学语文课程被边缘化,取而代之的是写作课、沟通课和礼仪课等。殊不知,语文素养是众多学科的基础,语文教学若落实到位,不仅能提升语言能力,更能培养其情感和思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了好的语文素养,写作、沟通等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节节攀升。无奈的是,当前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大学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深度学习理念的提出与运用,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契机与希望。深度学习相对浅层学习而言,就是学习者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批判性地接受新知识,将经过质疑、批判、深入理解而获得的新知识融入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将其迁移到新的情境,通过新的探究,来提升学习层次,强化学习能力并生成新的能力的综合性学习。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就是课前自学、感受新知识,课中交互探讨内化新知识,课后实现知识的迁移。这种在深度学习理念导向下基于问题的启发式教学,在促进学生加深情感体验的同时,能提升语文的学习层次,促进语文创新能力的生成,从而真正实现通过对作品的涵泳来提升语言能力,在加强审美体验的基础上构建理想人格,在增强人文底蕴的同时涵养科学精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多维教学目标。
夏思远[9](2018)在《审美视角下的大学语文教材研究 ——以“徐本”《大学语文(第九版)》为例》文中提出本论文研究基于这样一个问题:“大学语文应如何发挥其审美功能?”当代大学生审美素养的缺失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学界更集中关注的是对大学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争论,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素养和文化素质的提升是大学语文课程的主要目标,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是一门与美育直接相关的课程,它以具体的文学文本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使其具有得天独厚的美育优势。大学语文教材是大学语文实现其人文性、工具性和审美性功能的重要载体,也是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工具和途径。基于这样的考虑,本文将论述的落脚点放在大学语文教材上,力图从审美的视角对大学语文教材进行研究,并选取了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第九版)》(以下简称“徐本”《大学语文(第九版)》)作为研究对象。本文分以下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主要是对大学语文教材的概述。首先介绍了大学语文教材的发展历程,其次介绍了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特色:主题型编排体例新颖、艺术型排版图文并茂、导读与拓展层层推进。第二部分对“徐本”《大学语文(第九版)》教材的审美功能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主要有三大审美功能:通过增设助读材料扩展审美视域;运用多元手法丰富审美情感;设计独特练习提升审美能力。第三部分从“徐本”《大学语文(第九版)》教材文本对审美倾向进行分析,发现其在审美倾向上主要呈现出三大特点:审美视域重“古风”;审美情感轻“哲思”;审美能力轻工具性。第四部分则回归到大学语文课堂之中,以具体的教学实录为例,分析课堂教学如何提升大学语文教材的审美价值。
黄真金[10](2017)在《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文高考是我国高考中重要的科目,语文教育是基础教育中关键的学科。长时期以来,我国的中学语文教育,深受语文高考的束缚和牵制。为了把握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本文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在纵向上梳理了近百年不同历史时期语文高考、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把握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寻找规律。横向上把二者的关系放到动态的社会环境中来考察,同时关注外在客观条件对二者互动的影响。本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概述研究的缘起与意义,综述文献,界定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相关概念,厘定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分析语文高考与影响语文高考的外部环境因素一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第三章回顾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历程,分析二者互动的情况及对当下的启示。第四章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革”结束、高考恢复之前语文高考、中学语文教育起步发展的情况,把握二者互动的特点,寻找与当下问题有关的根源。第五章研究高考恢复以来至语文新课程改革之前,语文高考、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情况,探讨二者间的关系、成因及其对当下的启示。第六章梳理“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中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历程,通过调研,结合现象,分析结果,得出这一时期语文高考依旧过度牵制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这一基本事实。第七章剖析实施“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仍旧过度牵制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问题根源,结合当下国家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宏观政策指导和行动,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语文高考,提出完善语文高考改革制度、促进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良性互动的构想与建议。本文获得的结论,主要有:第一,语文高考“指挥”中学语文教育现象,其形成的历史根源是:“文革”结束初期,国家急需人才,语文高考肩负着“为国选材”的大任,地位突出。经历“文革”重创,中学语文教育元气大伤,由于学科建构还很不成熟,只能顺应语文高考的需求发展。高考“指挥棒”对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牵制作用,逐渐形成。第二,语文高考本应是中学语文教育中的一环,但是,当语文高考的结果对个人,学校利益所产生的的利害关系过大时,高考就远远超越了教育中的“一环”的定位。外在客观条件,促使语文高考逐渐变化为能够干预、牵制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矛盾的一方”,甚至被当作中学语文教育的目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已经发展得极不正常。以满足高考需要为目的的“应试”中学语文教育,扭曲了教育的本质,妨碍了中学语文教育的健康发展,也给师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的伤害。第三,本世纪兴起的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间这种畸形的关系。主要原因在于:十余年间,我们抓住矛盾的一方面——中学语文进行课程改革,对促成矛盾的外在环境,改革的力度显然不够。而在这组矛盾中,最主要的一方应该是语文高考,因此,本文重点讨论如何完善语文高考改革制度、促进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良性互动。藉由相关结论,本文提出缓解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矛盾的构想与建议。就改革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的外部条件而言:政府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健全用人机制;缩小行业差距,加快民主进程。教育管理部门要提高管理水平,减少功利评价;深化高考改革,提升高校办学质量。学校要坚守教育立场,坚定育人目标;转变评价观念,改革评价制度。社会和家庭要理性看待高考,淡化功利色彩。在中学语文教育方面:中学语文教育要坚守育人目标;坚定学科基础;坚持课程改革方向;坚决落实“课改”内容。在语文高考改革的层面:改革考试方式的建议包括:增添对汉语“口语表达与交流”素养的考查;尝试“开卷+闭卷”结合考试;改革考试题型。完善考试内容改革的建议包括:“语文知识”考查要更贴近时代及学生的生活需求;“现代文阅读”内容要更加自由多样;要提高“写作能力考查”命题质量。改进语文高考考试评价的建议包括:提高考试评价水平和质量;组建专业试卷评阅队伍;恰当运用语文高考成绩。
二、从教学角度看大学语文教材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教学角度看大学语文教材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紧迫性与可行性 |
(一)大学语文课程地位及处境加剧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紧迫性 |
(二)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决定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可行性 |
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国家之责 |
(一)加强大学语文的顶层设计,健全教学改革政策体系 |
(二)明晰大学语文学科归属,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 |
三、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高校之责 |
(一)调整高校课程设置,明确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 |
(二)加强大学语文师资力量建设,夯实逆势突围的基础 |
(三)推动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助推实现课堂革命 |
四、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教师之责 |
(一)深入研究大学语文教材,发掘其中的思政教育元素 |
(二)坚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设计多样化教学活动 |
(三)立足大学语文课程特征,将情感渲染与理性分析相结合 |
(2)“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语文课程育人的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加强课程育人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的必然要求 |
1.1.2 “三全育人”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带来新的契机 |
1.1.3 大学语文在实现课程育人的过程中遇到挑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创新点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2 相关理论概述 |
2.1 “三全育人” |
2.1.1 “三全育人”的提出 |
2.1.2 “三全育人”的概念 |
2.1.3 育人为本与“三全育人”的关系 |
2.2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 |
2.2.1 思政课程 |
2.2.2 课程思政 |
2.2.3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二者契合的关键 |
2.3 课程育人 |
2.3.1 课程育人 |
2.3.2 课程育人的基本规律 |
2.3.3 课程育人的基本原则 |
2.4 大学语文课程育人 |
2.4.1 大学语文课程育人的内涵 |
2.4.2 大学语文课程育人的元素 |
2.4.3 “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语文课程育人的意义 |
2.4.4 大学语文课程在三全育人中的作用及开展 |
3 “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语文课程育人的现状调查分析 |
3.1 调查情况和问卷设计 |
3.1.1 调查情况 |
3.1.2 问卷设计 |
3.2 调查情况分析和现状总结 |
3.2.1 调查情况分析 |
3.2.2 现状总结 |
4 “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语文课程育人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4.1 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情况 |
4.2 “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语文课程育人存在的问题 |
4.2.1 全员育人存在不到位现象 |
4.2.2 全过程育人存在不完整现象 |
4.2.3 全方位育人存在不全面现象 |
4.3 “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语文课程育人存在问题的原因 |
4.3.1 育人理念和目标落实不彻底 |
4.3.2 育人教材和平台建设参差不齐 |
4.3.3 育人师资队伍和水平不稳定 |
5 “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语文课程育人的实现路径 |
5.1 将课程育人融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建设的全过程 |
5.1.1 协同共享,探索课程资源 |
5.1.2 多方合作,开发校本教材 |
5.1.3 提升经典着作教育教学质量 |
5.1.4 打造“互联网+”的隐性课堂 |
5.2 将大学语文课程建设融入全员育人 |
5.2.1 强化教职工的育人主体意识 |
5.2.2 落实教职工的育人主体责任 |
5.2.3 健全监督反馈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 |
5.3 将大学语文课程建设融入全过程育人 |
5.3.1 在阶段性教学中强化育人意识 |
5.3.2 提升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 |
5.3.3 加强课程思政教师队伍的建设 |
5.3.4 注重对学生进行的过程性评价 |
5.4 将大学语文课程建设融入全方位育人 |
5.4.1 大学语文课程须与两个课堂融合 |
5.4.2 大学语文课程须与媒体平台融合 |
5.4.3 大学语文课程须与校园文化融合 |
6 结论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问卷调查(教师版) |
附录2 :问卷调查(学生版)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以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3)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与时间界定 |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基本状况与特征 |
第一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1945年前传播与接受的情况 |
一、法国殖民文化统治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传播与接受的抵制 |
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国近现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 |
三、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初步传播与接受 |
第二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1945年至1975年间的传播与接受 |
一、越南民族国家的建立与战争环境对中国文学传播的影响 |
二、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在越南的广泛传播与接受 |
三、毛泽东文艺思想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三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1975年后传播与接受的困局与新貌 |
一、中越战争与中国文学在越南的传播困局 |
二、中越复交与中国文学在越南的传播新貌 |
第二章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途径与机制(上) |
第一节 中国现代作家作品1949年前在越南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第二节 毛泽东时代中国文学在越南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一、小说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二、诗歌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三、戏剧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四、报告文学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五、文学理论批评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第三节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作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一、文学理论批评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二、现代作家作品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三、文革后作家作品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四、新生代与网络作家作品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第三章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途径与机制(下) |
第一节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越南的评论与研究 |
一、越南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家的文学研究 |
二、越南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家的文学评论 |
第二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媒介考察 |
一、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传播的重要出版社及其传播成就 |
二、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传播的重要报刊及其传播成就 |
第三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与越南的外国文学教育 |
一、越南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编撰与选本研究 |
二、越南学生关于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的科研活动 |
第四章 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研究 |
一、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 |
二、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研究 |
第二节 越南20世纪文学作家对鲁迅文学的接受与借鉴 |
一、吴必素对鲁迅文学的接受与借鉴 |
二、南高对鲁迅文学的接受与借鉴 |
小结 |
第五章 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研究 |
一、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 |
二、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研究 |
第二节 越南当代作家对莫言文学的接受与借鉴 |
一、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接受概况 |
二、越南当代作家对莫言及其作品的接受与借鉴 |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成就、问题与展望 |
第一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所取得的成就 |
一、中越文学交流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
二、中越文化交流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
第二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所存在的问题 |
一、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中存在的偏向 |
二、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中存在的误区 |
第三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展望 |
一、全面扩大传播对象 |
二、严格把关译作质量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译作列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近十年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综述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研究综述 |
(一)从课程定位方面进行的研究 |
(二)从教材教法、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的研究 |
(三)“互联网+”背景下,对《大学语文》课程在信息化、网络化教学方面的研究与探讨 |
(四)双创背景下,大学语文与专业、企业、行业、创新创业等实践相结合的创新研究 |
二、对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反思与建议 |
(一)对课程改革与研究的反思 |
(二)解决办法或建议 |
(5)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知识教学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创新之处 |
1.4.1 内容的创新 |
1.4.2 方法的创新 |
2 文献综述 |
2.1 语文知识相关研究 |
2.2 教学方式相关研究 |
2.3 “语文知识”与“教学方式”的相关研究 |
2.4 文献研究小结 |
3 研究设计与过程 |
3.1 分析框架 |
3.2 研究设计 |
3.2.1 研究对象 |
3.2.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过程 |
4 研究结果 |
4.1 语文知识的教学方式具有多样性,处于不自觉的状态 |
4.2 “语文知识”与“教学方式”具有对应性,呈现固定性特征 |
4.2.1 “文本言语内容”对应“提问—(讲述)—引导—总结” |
4.2.2 “朗读行为规则”对应“提问—范读—讲读” |
4.2.3 “特殊言语形式”对应“提问—告知” |
4.2.4 “文本建构特点”对应“提问/讨论—引导—讲读” |
4.2.5 “默读行为规则”对应“提问/设问—(引导)—运用” |
4.3 语文知识的教学方式具有经验性,体现出教师个性化特征 |
4.3.1 相同教学内容,不同授课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
4.3.2 相似教学内容,同一授课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
5 讨论与建议 |
5.1 讨论 |
5.1.1 教师缺乏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匹配度的思考 |
5.1.2 教师教学经验达到一定程度的积累后容易固守 |
5.1.3 个性教学方式是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的必然结果 |
5.2 建议 |
5.2.1 教师需树立语文知识与教学方式自觉匹配的意识 |
5.2.2 内容与方式的匹配可呈现固定性特征但切忌固化 |
5.2.3 教师需加快专业成长步伐以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 |
5.3 研究不足与后续研究空间 |
5.3.1 研究不足 |
5.3.2 后续研究空间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师范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山西省师范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当前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
1.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
1.1.3 师范院校设置优质通识课程的必要性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基本概念 |
2.1.2 相关概念 |
2.2 通识教育课程的相关研究综述 |
2.2.1 通识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
2.2.2 通识教育课程的研究 |
2.2.3 师范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研究 |
3 理论基础 |
3.1 通识教育理论基础——三大哲学流派 |
3.1.1 永恒主义通识教育哲学 |
3.1.2 进步主义通识教育哲学 |
3.1.3 要素主义通识教育哲学 |
3.2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 |
3.2.1 指导思想——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3.2.2 课程设置——基于课程领域与内容定位 |
4 研究设计 |
4.1 研究思路 |
4.2 研究问题 |
4.3 研究方法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山西省师范院校通识课程开展的现状与分析 |
5.1.1 不同层面针对通识教育课程的看法 |
5.1.2 通识教育课程课堂教学的观察结果 |
5.1.3 通识教育课程基本现状的分析思考 |
5.2 与港、台教育大学通识课程设置的比较和分析 |
5.2.1 具备师范特色但缺乏明确阐释的课程理念与目标 |
5.2.2 能够规划与设计出具体课程架构但缺乏专责部门 |
5.2.3 尚未设立专责部门由教务处负责组织与行政运作 |
5.2.4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比较结果分析 |
5.3 师范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尝试重构与改进 |
5.3.1 师范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初步重构 |
5.3.2 通识教育课程结构与内容的尝试性改进 |
5.3.3 通识课程结构与内容的改进对策与建议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依据不同层面针对通识课程看法的结论 |
6.1.2 依据通识教育课程课堂观察结果的结论 |
6.1.3 依据相关官网文件比较分析结果的结论 |
6.1.4 依据德尔菲法相关意见咨询结果的结论 |
6.1.5 整体结论与对策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深度学习理念导向下大学语文翻转课堂设计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与文献综述 |
一、选题理由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及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深度学习理念的介入 |
第一节 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现状 |
一、大学语文课程显现出尴尬地位 |
二、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模式单一 |
三、大学语文教师队伍建设不到位 |
四、大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不浓厚 |
第二节 深度学习与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 |
一、深度学习有益于加深大学生的语文审美体验 |
二、深度学习有益于提升大学生的语文学习层次 |
三、深度学习有益于生成大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 |
第二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大学语文的深度学习 |
第一节 翻转课堂对大学语文深度学习的支持 |
一、翻转课堂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
二、翻转课堂使学习过程由固定预设变为弹性预设 |
第二节 大学语文深度学习对翻转课堂的依赖 |
一、深度学习有赖于翻转课堂基于问题的教学 |
二、深度学习有赖于翻转课堂基于启发的教学 |
第三章 促进深度学习的大学语文翻转课堂设计与实践 |
第一节 深度学习导向下大学语文翻转课堂的宏观设计 |
一、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重构 |
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的选择 |
三、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评价的实现 |
第二节 深度学习导向下大学语文翻转课堂的微观设计 |
一、课前理解性教学的设计与引导 |
二、课中内化式教学的设计与组织 |
三、课后反思与迁移性学习训练设计 |
第三节 深度学习导向下大学语文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例析 |
一、教学设想 |
二、教学过程 |
三、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对比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成果 |
致谢 |
(9)审美视角下的大学语文教材研究 ——以“徐本”《大学语文(第九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大学语文教材概述 |
第一节 我国大学语文教材的发展历程 |
一、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恢复期 |
二、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成长期 |
三、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变革期 |
第二节 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特色 |
一、主题型编排体例新颖 |
二、艺术型排版图文并茂 |
三、导读与拓展层层推进 |
第三章 大学语文教材的审美呈现 |
第一节 新增助读模块扩展审美视域 |
一、“提示”的背景拓展 |
二、“辑评”的引述评价 |
三、“学文例话”的文体透视 |
第二节 运用多元文学手法丰富审美情感 |
一、“直描” |
二、“悬置” |
三、“移情” |
第三节 设计独特练习提升审美能力 |
一、审美鉴赏与评价设计 |
二、审美反思与叩问设计 |
三、审美拓展与创造设计 |
第四章 大学语文教材的审美倾向 |
第一节 审美视域:重古风而轻“今韵” |
第二节 审美情感:重文学而轻“思辨” |
第三节 审美能力:重人文性而轻工具性 |
第五章 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对教材的审美提升 |
第一节 多视角解读开阔审美视域 |
第二节 意境创设升华审美情感 |
第三节 精设问题提升审美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10)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我国高等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际需要 |
二、语文教育研究的现实需要 |
三、研究者的学术旨趣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与语文研究范畴相关的核心概念界定 |
二、与考试研究范畴相关的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考试学研究 |
二、高考、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相关研究 |
三、研究评述 |
第五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语文高考与社会诸要素之关系 |
第一节 语文高考与政治的关系 |
一、社会政治对语文高考的影响 |
二、语文高考对社会政治的影响 |
第二节 语文高考与经济的关系 |
一、社会经济发展对语文高考的影响 |
二、语文高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语文高考与文化的关系 |
一、以“文化”为考试内容 |
二、语文高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
第四节 语文高考与教育的关系 |
一、教育对语文高考的影响 |
二、语文高考对教育的影响 |
第三章 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 |
第一节 民国时期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
一、民国时期的大学招生入学考试 |
二、民国时期中学的学制 |
三、民国时期中学语文教育 |
第二节 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相互影响 |
一、语文高考影响中学语文教育的目标定位 |
二、高考内容与中学语文课程的“不谋而合” |
第三节 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
一、民国中学语文教育的相对独立 |
二、民国语文高考的相对独立 |
第四节 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关系的思考 |
一、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相对独立的原因探析 |
二、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关系的当代启示 |
第四章 高考恢复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 |
第一节 建国十七年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 |
一、“十七年”中学语文教育发展概况 |
二、“十七年”语文高考发展概况 |
三、“十七年”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的特点 |
四、“十七年”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关系评述 |
第二节 “文革”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 |
一、“文革”时期教育发展概况 |
二、“文革”时期的中学语文教育 |
三、“文革”时期的语文“高考” |
四、“文革”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关系反思 |
第五章 “新课改”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 |
第一节 “新课改”的教育背景 |
第二节 “新课改”前的中学语文教育 |
一、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 |
二、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确立 |
三、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变革 |
第三节 “新课改”前的语文高考 |
一、语文高考总体安排 |
二、语文高考“考纲”变化 |
三、语文高考考试内容的变化 |
四、语文高考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的制定 |
第四节 “新课改”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关系的反思 |
一、“新课改”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特点 |
二、“新课改”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的思考与启示 |
第六章 “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 |
第一节 世纪末的“语文教育大讨论” |
第二节 “新课改”以来高中语文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
一、重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
二、调整高中语文教学内容 |
三、改革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
第三节 “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的变革与发展 |
一、“新课改”以来国家高考改革的总体情况 |
二、语文高考“考试说明(大纲)”的主要变化 |
三、语文高考形式与内容的革变 |
第四节 “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与高中语文教育互动情况调查 |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
二、调查结果 |
三、调查结果概括与分析 |
第七章 语文高考与中学教育互动关系之理论分析与完善策略 |
第一节 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问题成因 |
一、影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的外在环境 |
二、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有待深入 |
三、语文高考不能发挥“指挥棒”的正面导向作用 |
第二节 当下语文高考改革的重要举措与发展趋向 |
一、影响当下高考改革的主要政策 |
二、语文高考改革的重要举措 |
三、2017年语文高考改革的主要趋向 |
第三节 改进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关系的策略和构想 |
一、改变影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关系的外在条件 |
二、继续深化中学语文教育改革 |
三、语文高考改革的策略和构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学语文教师问卷 |
附录2: 中学语文教师问卷 |
附录3: 高中学生问卷 |
附录4: 高中学生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后记 |
四、从教学角度看大学语文教材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考[J]. 韩芳.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01)
- [2]“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语文课程育人的实现路径研究[D]. 罗馨.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3]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研究[D]. 阮玉明(Nguyen Ngoc Minh).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4]近十年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综述与反思[J]. 王乃芳. 金融理论与教学, 2020(01)
- [5]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知识教学方式研究[D]. 郑明霞.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6]师范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山西省师范院校为例[D]. 郑杰.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7]试论大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J]. 张强. 汉字文化, 2019(07)
- [8]深度学习理念导向下大学语文翻转课堂设计与实践[D]. 文智辉.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9]审美视角下的大学语文教材研究 ——以“徐本”《大学语文(第九版)》为例[D]. 夏思远.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10]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研究[D]. 黄真金. 厦门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