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纪台湾诗钟源流(中)(论文文献综述)
庄德友[1](2016)在《晚清民国诗钟研究》文中指出晚清民国是诗钟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诗钟活动曾对这一时期的文学场域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以晚清民国的诗钟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钩沉拾遗,发掘整理出了一批重要的诗钟史料。在此基础之上,将诗钟艺术置于晚清民国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中进行观照,通过对诗钟源起、诗钟体格、诗钟吟例、诗钟流派、诗钟社、诗钟话、诗钟集着、代表作家等话题的探讨,重点对诗钟社团及其艺术理论展开论述,力图将诗钟发生、发展、衰落的整体状态勾勒出来,并对诗钟艺术作出一个尽量客观的文学定位,进而彰显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全文大致分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的意义、现状及研究范畴,并对“晚清民国”、“诗钟社”等概念作了界定;第一部分为诗钟基本问题考论,分别对诗钟名称及原起、制题、体格、唱卷、吟例等基本问题进行研究,并对诗钟源于清道光初期的观点进行了论证;第二部分为晚清民国诗钟概述,对诗钟的艺术性、阶段特征、流派情况以予揭示;第三部分是民国时期报刊杂志与诗钟传播关系论,鼎革以还,百废待兴,文禁松弛,风气自由,纷纷兴起的报刊杂志对诗钟的发展与传播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第四部分对诗钟社团与雅集活动进行考述,耙梳出荔香吟社、着涒吟社、修梅社、寒山社、潇鸣社、衡门社、具拜社、秋声社等近百家诗钟社团,对寒山社、鲸华社、聊社等进行了深入考证,尽可能客观地反映出晚近文坛风尚以及文人生活的别一种面貌。诗钟的萌生、发展和衰微可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相比于诗歌词赋绵延悠久的历史,的确若昙花一现,然而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并不应该因此而被湮灭或忽视,需要予以揭示。
陈宏志[2](2014)在《台湾儒学的社会传播与发展》文中研究指明台湾儒学即从大陆传播进入台湾,并在台湾社会生根发芽、发展壮大并发挥着积极文化作用的地域性儒学。台湾儒学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逐渐进入了台湾和大陆学者的研究视野当中,但迄今为止对台湾儒学的研究文章着实并不算多,以台湾儒学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专着更少。本论文的主题是较为系统的考察台湾儒学的社会传播与发展,并期许对儒学发展研究贡献些微力量。台湾儒学近四百年的传播与发展,存在且深入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影响,一直没有中断过,从人际间互动的意识、生命尊重的态度、生活起居的戒律、崇敬祖先的祭拜仪式、宗族家族的伦理约束、宗教信仰的模式、传统民间娱乐的戏曲,乃至对政治人物的责任要求、企业经营在运作中的理念,在在都涵盖了不同层次的儒学精神,或明显或婉约的呈现出来,这样一个儒学深度进入人民生活的社会,其传播与发展的过程,在研究中国哲学研究的范畴中,应该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本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即“汉族人口迁移与台湾儒学传播”,其中考察汉族人口迁移过程,以及对于台湾儒学传播的影响;“教育学术与台湾儒学”,其中考察明郑时期、清领时期,以及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台湾的教育制度及其建设对台湾儒学发展的影响;“宗教信仰、民俗文化与台湾儒学”,其中考察儒学观念在台湾的宗教信仰领域中的体现,以及台湾传统戏剧中儒学精神的体现;“台湾儒学的发展与转化”,其中考察台湾光复之后,国民政府对于儒家文化的大力推广、唐君毅等大儒所着的《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的标志性意义、台湾儒学在新时期的发展等内容。而论文的结论就是,从台湾四百年的发展历史中来看,从明郑时期的儒学初传,到清领时期的儒学繁荣,再到日据时期的儒学低谷,再到台湾光复之后的儒学在新时期的再度繁荣和发展,儒学一直积极塑造着台湾的文化和社会,为台湾人民精神世界的成长、道德责任感的培养、爱国观念的培育,以及台湾社会的安定和发展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甚至在日据时期,台湾儒学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抗日本殖民文化的一种手段。详细分析儒学在台湾的传播和发展,有利于新时期文化和社会的更进一步的发展。
黄乃江[3](2007)在《台湾诗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台湾诗钟为研究对象,通过钩沉辑佚,发掘出有关台湾诗钟的大量史料。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台湾诗钟社团、集着、刊物、理论体系、流派分野、代表作家等的考察与分析,再现了台湾诗钟接受、发生、发展、演化及与大陆诗钟交流的历史,展现了台湾诗钟的美学特征与艺术魅力,和不同于大陆诗钟的发展轨迹及区别于台湾击钵吟的文体个性,并重新建构了诗钟的格目体系与结构层次。本论文认为,诗钟在台湾社会文化生活中曾经产生过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清代末年,诗钟一经传入台湾,便迅速在台湾兴起,占据台湾诗坛的主流地位,并使台湾诗风为之一变。日据时期,台湾钟手以诗钟为载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广泛开展社际联吟、区域联吟与全岛联吟,由此,台湾诗钟汇聚成声势浩大的诗海钟涛,掀起一股股反抗日本殖民统治、保存和延续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族文化浪潮。光复之初,台湾钟手纷纷释放出长期被压抑的诗思与热情,台湾诗钟迎来了盛大的狂欢。1949年前后,随着一大批大陆钟手特别是闽地钟手的纷至沓来,台湾钟坛形成了大陆钟手与台湾钟手合流的局面,从而把狂欢中的台湾诗钟推到了顶点与极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诗钟又成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然而,现有台湾文学史特别是台湾现代文学史的写作,大都把诗钟弃置在台湾文学的边缘,对诗钟文体的关注和重视还很不够,没有全面、真实地反映出台湾文学的发展生态。诗钟在台湾文学史上应有更高的地位。
陈子波[4](2001)在《纪台湾诗钟源流(中)》文中认为
陈子波[5](2001)在《纪台湾诗钟源流(上)》文中研究说明
陈子波[6](2001)在《纪台湾诗钟源流(下)》文中研究说明
二、纪台湾诗钟源流(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纪台湾诗钟源流(中)(论文提纲范文)
(1)晚清民国诗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晚清民国诗钟研究的意义及范畴 |
第二节 晚清民国诗钟研究现状 |
第一章 诗钟基本问题考论 |
第一节 诗钟称谓及其原起 |
第二节 诗钟文体源流 |
第三节 诗钟体式与格目特点 |
第四节 独出心裁的诗钟吟例 |
第二章 晚清民国诗钟概论 |
第一节 诗钟的艺术性:发个人之哀乐,盛一时之觞咏 |
第二节 诗钟活动对晚清民国旧体诗歌的影响 |
第三节 诗钟流派及其理论 |
第四节 晚清民国诗钟的阶段特征 |
第三章 晚清民国期刊杂志的兴盛与诗钟发展、传播 |
第一节 晚清民国期刊杂志与诗钟关系概貌 |
第二节 晚清民国期刊杂志的兴盛对诗钟传播的意义 |
第四章 晚清民国诗钟雅集与结社 |
第一节 寒山社的钟声 |
一、寒山社肇始与衰落时间考述 |
二、寒山社选集情况 |
三、寒山诗钟社成员构成情况 |
四、钟声余响——寒山社与稊园社 |
第二节 鲸华社之鲸吼 |
一、鲸华社成员考录 |
二、鲸华社钟集、吟集情况 |
第三节 从聊社窥探旧式文人进入民国的心态 |
一、聊社基本情况 |
二、苍茫落寞是晚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晚清民国诗钟社考录 |
致谢 |
(2)台湾儒学的社会传播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一、问题意识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标、方法与路线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文献综述 |
一、台湾儒学的传播起源 |
二、台湾儒学的发展基础 |
三、台湾儒学的学术传承 |
四、台湾儒学的社会扎根 |
第二章 汉族人口迁移与台湾儒学传播 |
第一节 原住民时期的台湾社会 |
一、台湾原住民概况 |
二、原住民时期的土着文化及社会现状 |
第二节 汉族人口迁移台湾的历史过程 |
一、汉族人口迁移的历史背景 |
二、不同时期的政府政策 |
三、汉族人口迁移的类型和特点 |
第三节 汉族人口迁移对台湾儒学传播的影响 |
一、儒学在台湾的起步 |
二、台湾儒学的产生和创建 |
三、台湾儒学的发展历程 |
四、现代新儒学 |
五、汉族移民对台湾儒学发展的影响 |
第三章 教育学术与台湾儒学 |
第一节 明郑时期的教育体系与儒学 |
一、郑成功明郑时期的教育初创 |
二、明郑时期的教育建设 |
三、明郑儒学教育的效果 |
第二节 清领时期台湾的教育建设 |
一、清廷的教育方针 |
二、清廷的教育和考试制度 |
三、清朝时期台湾书院和社学建设 |
四、清朝时期台湾的文举人和文进士名录 |
五、从《台湾通史》中《乡贤》和《孝义》看儒学精神的体现 |
第三节 日本殖民下的台湾儒学传播 |
一、日本的殖民教育 |
二、在低谷时期的儒学存续 |
第四章 宗教信仰、民俗文化与台湾儒学 |
第一节 宗教和民间信仰中的儒学观念 |
一、台湾宗教和民间信仰概况 |
二、以关圣帝君信仰为例看儒学观念在民间信仰中的传播 |
第二节 传统戏剧与儒学传播 |
一、台湾的传统戏剧概况 |
二、歌仔戏——起源于台湾的着名戏剧 |
三、传统戏剧的儒学传播功能 |
第三节 台湾祭孔 |
第五章 台湾儒学的发展与转化 |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儒家文化的大力推广 |
一、台湾教育行政的接收与重建 |
二、语言基础:国语教育 |
三、思想基础:民族精神教育 |
四、儒学教育的深化: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
第二节 儒学复兴的先声:《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 |
一、《宣言》的背景和儒家立场 |
二、《宣言》展示的儒学根本义理 |
三、《宣言》揭示的儒学未来发展方向 |
第三节 台湾儒学在新时期的发展 |
一、台湾儒学在新时期的代表人物 |
二、新时期台湾儒学和自由主义的论战 |
三、台湾儒学面临的问题 |
第六章 结语 |
第一节 台湾儒学的发展基础 |
第二节 台湾儒学的发展经验 |
第三节 台湾儒学的困境 |
第四节 本项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台湾诗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诗钟的艺术魅力及在台湾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影响 |
一、诗钟的艺术魅力 |
二、诗钟在台湾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影响 |
第二节 台湾诗钟研究述评 |
一、大陆学者对台湾诗钟的研究 |
二、台湾学者对台湾诗钟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台湾诗钟的目的、方法和意义 |
一、研究台湾诗钟的目的 |
二、研究台湾诗钟的方法 |
三、研究台湾诗钟的意义 |
第一章 台湾诗钟概说 |
第一节 梦幻科场——清末台湾社会与台湾诗钟的兴起 |
一、清末的台湾社会 |
二、台湾诗钟之滥觞 |
三、1886—1895:诗钟在台湾的兴起 |
四、诗钟与科举之关系及对清代台湾文学的影响 |
第二节 迫压与固守——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与台湾诗钟的勃盛 |
一、甲午、乙未之变与台湾钟手的爱国义举 |
二、1895—1910:文化统制及笼络下的台湾诗钟——日据初期的文化统制及笼络政策与台湾钟坛的沉寂 |
三、1910—1923:保存汉文化运动背景下的台湾诗钟——日据中期的民族同化政策与台湾诗钟的勃盛(上) |
四、1923—1937:新文化运动背景下的台湾诗钟——日据中期的民族同化政策与台湾诗钟的勃盛(下) |
五、1937—1945:"皇民化"运动背景下的台湾诗钟——日据后期的"皇民化"运动与台湾诗钟的坚忍生存 |
第三节 转换与演进——光复后台湾诗钟的盛极而衰及与大陆诗钟的交流与融合 |
一、光复初期台湾诗钟的极盛与狂欢 |
二、台湾白话文运动及对诗钟的影响 |
三、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的台湾诗钟 |
四、"两岸联骚侣,雅集契亲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两岸诗钟的交流与融合 |
第二章 台湾的诗钟社团与诗钟吟会 |
第一节 清代台湾的诗钟社团 |
一、台湾诗钟社团之"嚆矢"——斐亭吟社 |
二、台湾第一个专门的诗钟社团——荔谱吟社 |
三、第一个具有全台性影响的诗钟社团——牡丹诗社 |
四、清末台湾少年诗钟社团——海东吟社 |
第二节 日据时期台湾的诗钟社团 |
一、竹社 |
二、日据时期台湾诗坛三大"重镇"之一——栎社 |
三、日据时期台湾诗坛三大"重镇"之二——南社 |
四、日据时期台湾诗坛三大"重镇"之三——瀛社 |
五、西瀛吟社 |
六、凤岗吟社 |
七、罗山吟社 |
八、白鸥吟社 |
九、日据时期台湾之岛外诗钟社团——菽庄吟社 |
十、玉峰吟社 |
十一、星社 |
十二、芸香吟会 |
十三、青年吟会 |
十四、菼社 |
十五、鸥社 |
十六、旗津吟社 |
十七、斗山吟社 |
十八、天籁吟社 |
十九、莺社 |
二十、小鸣吟社 |
二十一、剑楼吟会 |
二十二、桐侣吟社 |
二十三、月津吟社 |
二十四、高山文社 |
二十五、淡北吟社 |
二十六、朴雅吟社 |
二十七、觳音吟社 |
二十八、新柳吟社 |
二十九、汾津吟社 |
三十、萃英吟社 |
三十一、樗社 |
三十二、聚奎吟社 |
三十三、日据时期台湾专门诗钟社团之——东海钟声社 |
三十四、衡社 |
三十五、青莲吟社 |
三十六、留青吟社 |
三十七、石津吟社 |
三十八、砺石吟会 |
三十九、云峰吟社 |
四十、篁声吟社 |
四十一、登瀛吟社 |
四十二、锦文吟社 |
四十三、貂山吟社 |
四十四、虎溪吟社 |
四十五、旗峰诗社 |
四十六、日据时期台湾专门诗钟社团之二——钟楼 |
四十七、日据时期台湾专门诗钟社团之三——钟亭 |
四十八、奎山吟社 |
四十九、日据时期台湾专门诗钟社团之四——连玉诗钟社 |
五十、海潮音 |
五十一、大同吟社 |
五十二、嵌南诗学研究会 |
五十三、濑南吟社 |
五十四、东明吟社 |
五十五、溪山吟社 |
五十六、鸡林诗社 |
五十七、淡如吟社 |
五十八、丽泽吟社 |
五十九、松鹤吟社 |
六十、樱社 |
六十一、藏修吟会 |
六十二、日据时期台湾专门诗钟社团之五——稻艋诗钟会 |
六十三、晓钟吟社 |
六十四、在山吟社 |
六十五、冈山吟社 |
六十六、蕉香吟社 |
六十七、桐城吟社 |
第三节 光复后台湾的诗钟社团 |
一、光复后台湾专门诗钟社团之一——寄社 |
二、中州吟社 |
三、光复后台湾专门诗钟社团之二——心社 |
四、玉岑诗社 |
五、春人诗社 |
六、光复后台湾专门诗钟社团之三——六六诗社 |
七、光复后台湾专门诗钟社团之四——台铁诗社 |
八、角力吟社 |
九、光复后台湾专门诗钟社团之五——竹声诗钟社 |
十、瀛洲诗社 |
十一、云林诗人联吟会 |
十二、中社 |
十三、屏东诗人联谊社 |
十四、嘤鸣诗社 |
十五、庾宁朋社 |
第四节 台湾诗钟社团之社际联吟、区域联吟与全岛联吟 |
一、社际联吟 |
二、区域联吟 |
三、全岛联吟 |
第五节 台湾个人组织之诗钟吟聚 |
一、即兴式聚吟 |
二、个人诗钟吟会 |
第三章 台湾的诗钟集着与诗钟刊物 |
第一节 台湾的诗钟集着 |
一、台湾第一部诗钟集着——《诗畸》 |
二、日据时期台湾第一部诗钟集着——《东海钟声》 |
三、《古陶渔村人四时闲话·冬烘谈》 |
四、《折枝传唱》 |
五、《吉光集》 |
六、清代至光复初期台湾诗钟作品总汇——《东宁钟韵》 |
七、《台湾诗钟今昔》 |
八、两岸诗钟作品总汇——《诗钟集粹六种》 |
九、台湾三次诗钟"大唱"作品集——《清明诗刊》、《见知诗刊》与《海诗诗刊》 |
十、《诗钟格例存稿》所载之诗钟作品 |
十一、《春人诗选》第十辑 |
第二节 台湾的诗钟刊物 |
一、《台湾诗荟》 |
二、《台湾诗报》 |
三、《三六九小报》 |
四、《诗报》 |
五、《风月报》 |
六、台湾第一个专门的诗钟刊物——《大众诗钟》 |
七、《台湾诗坛》 |
八、《中华诗苑》 |
九、《诗文之友》 |
十、《台湾谜学》 |
第四章 台湾的诗钟理论与诗钟流派 |
第一节 台湾的诗钟理论 |
一、台湾最早的诗钟理论——《诗畸》所载之"诗钟凡例"与"嵌字格说明"等 |
二、《东海钟声·序》中有关诗钟论述 |
三、《古陶渔村人四时闲话·冬烘谈》中有关诗钟论述 |
四、《折枝传唱》中有关诗钟论述 |
五、《台湾诗荟》"余墨"及《三六九小报》"雅言"中有关诗钟论述 |
六、台湾第一篇专门的诗钟理论文章——《诗钟考》 |
七、台湾第一篇专门研究诗钟的学术性文章——《诗钟之起源及其格式》 |
八、《战诗门径》 |
九、台湾第一部专门的诗钟理论着作——《诗钟格例存稿》 |
十、《光复前台湾诗钟史话》中有关诗钟论述 |
第二节 台湾的诗钟流派 |
一、清末的"闽派"与"京派" |
二、日据时期的"中派"、"南派"与"北派" |
三、光复之初的"外省派"与"台派" |
四、关于"闽南诗钟"与"客家诗钟"之说 |
第五章 台湾的诗钟名家 |
第一节 唐景崧与《诗畸》诸家 |
一、"钟中将帅"——唐景崧 |
二、王毓菁、林有赓、施沛霖、林际平、郑祖庚、张秉奎、郑篯、林鹤年等闽籍作者群 |
三、施士洁、邱逢甲、汪春源、黄宗鼎、刘雍、林启东等台籍作者群 |
四、陈凤藻、熊佐虞、罗建祥、倪鸿、罗大佑、谭嗣襄等其他作者 |
第二节 蔡德辉与荔谱吟社作者群 |
一、蔡德辉 |
二、吴德功 |
三、吴逢清等其他作者 |
第三节 日据时期的"中派"诸家 |
一、傅锡祺、林献堂、林资修、陈怀澄、庄嵩、施家本、陈瑚、蔡世贤等栎社作者群 |
二、钟楼等"中派"其他作者群 |
第四节 日据时期的"南派"诸家 |
一、赵仲麒、连横、罗秀惠、赵雅福、洪坤益、林馨兰等南社作者群 |
二、郑坤五等凤岗吟社作者群 |
三、林维朝、苏樱村等罗山吟社作者群 |
四、吴萓草等白鸥吟社作者群 |
五、赖子清、方辉龙等玉峰吟社作者群 |
六、鲍梁臣等旗津吟社作者群 |
七、吴子宏等桐侣吟社作者群 |
八、王则修、张达修等虎溪吟社作者群 |
九、李德和等连玉诗钟社作者群 |
十、吴纫秋等在山吟社作者群 |
十一、鸥社等"南派"其他作者群 |
第五节 日据时期的"北派"诸家 |
一、张汉、魏清德、叶文枢、郑以庠、谢森鸿等竹社作者群 |
二、谢汝铨、林熊祥、黄赞钧、刘克明、张一泓等瀛社作者群 |
三、黄水沛、蔡痴云等星社作者群 |
四、林述三等天籁吟社作者群 |
五、杜仰山等剑楼吟会作者群 |
六、倪炳煌、骆子珊、高文渊等高山文社作者群 |
七、刘育英等淡北吟社作者群 |
八、林景仁、林柏寿、王贻瑄、苏镜潭、庄怡华等东海钟声社作者群 |
九、芸香吟会等"北派"其他作者群 |
第六节 光复后台湾诗钟诸家 |
一、陈实懽、李渔叔、陶芸楼、林贞坚、郑鸿图、叶沅辰、魏道远等寄社作者群 |
二、郭海鸣、陈世庆、黄得时等心社作者群 |
三、何扬烈、王嵩昌、陈子波等玉岑、六六及瀛洲三社作者群 |
四、钱倬、翁祖扬等春人诗社作者群 |
五、尤光先等台铁诗社作者群 |
六、张作梅等《中华诗苑》作者群 |
七、中州吟社等其他作者群 |
第六章 两岸诗钟交流考 |
第一节 大陆钟手在台湾 |
一、1891年前后:施鲁滨与荔谱吟社 |
二、1895年:"钟王"易顺鼎与台湾诗坛 |
三、1911年:梁启超游台与台湾的民族运动 |
四、1912、1914与1916年:许南英三度返台 |
五、1924年:辜鸿铭游台 |
六、1936年:郁达夫游台 |
第二节 台湾钟手在大陆 |
一、1908年:邱逢甲入北京着涒社 |
二、1912年前后:汪春源入漳南钟社 |
三、1917年:施士洁入福建省通志局 |
四、1917年:陈怀澄、谢石秋先后来榕 |
五、抗战前后:林柏寿、林熊祥与福州钟坛 |
六、20世纪80年代以来:陈实懽、陈子波、陈焙焜等与福建钟坛 |
第七章 台湾诗钟散论 |
第一节 从《诗畸》看清末台湾社会 |
一、文人心态与淫逸生活 |
二、科考定制及相关风习 |
三、官场规则及腐败风气 |
四、历史风物与社会风情 |
第二节 "诗书历劫残篇少,社稷成墟隐痛多"——从日据时期的台湾诗钟看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 |
一、日本殖民侵略及统治对台湾诗钟的摧残 |
二、日据当局对台湾钟手的迫害 |
三、"戴着镣铐跳舞"——日据下台湾钟手的生存样态与内在心理之考察 |
第三节 台湾钟谶谈 |
一、周长庚心有未白冤 |
二、林馨兰有才惊垂老 |
三、周士衡堕水成野鹤 |
第四节 台湾诗钟写诗钟——关于诗钟文体的自身书写 |
一、关于诗钟活动情景的描绘 |
二、关于诗钟创作经验的抒写 |
三、关于诗钟别称及原起、创作机制与活动程式、创作原则及选取标准等的探究 |
第八章 两岸诗钟比较综论 |
第一节 诗钟与击钵吟之辨 |
一、诗钟与击钵吟之混 |
二、诗钟与击钵吟之同 |
三、诗钟与击钵吟之异 |
第二节 诗钟的格目体系与结构层次 |
一、历来对诗钟格目的记载和论述 |
二、诗钟格目体系的建构和结构层次的划分 |
三、诗钟格目理论中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
第三节 诗钟的意象选取与意境创设 |
一、直接借用前人诗句中的意象和意境 |
二、化用引申前人诗句中的意象和意境 |
三、用不同意象营造相同意境 |
四、象外有象,境中有境,境胜于境 |
第四节 网络时代下的诗钟——关于诗钟前途的几点思考 |
一、以网络为载体,广泛吸引、联络和凝聚各地钟友 |
二、改革诗钟创作规则,使之符合现代语言习惯,并反映当代社会生活 |
三、借鉴其它竞赛及运作机制,扩大诗钟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影响 |
四、加强对钟坛耆宿的关心与爱护,发挥他们"传帮带"的作用 |
五、开展诗钟交流及学术研讨,提升诗钟研究的学术层级与学术品位 |
结束语:诗钟在台湾文学史上应有更高的地位 |
一、诗钟在清代台湾文学史上的地位 |
二、诗钟在日据时期台湾文学史上的地位 |
三、诗钟在光复后台湾文学史上的地位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纪台湾诗钟源流(中)(论文参考文献)
- [1]晚清民国诗钟研究[D]. 庄德友. 苏州大学, 2016(02)
- [2]台湾儒学的社会传播与发展[D]. 陈宏志. 南开大学, 2014(05)
- [3]台湾诗钟研究[D]. 黄乃江. 福建师范大学, 2007(06)
- [4]纪台湾诗钟源流(中)[J]. 陈子波. 中国韵文学刊, 2001(02)
- [5]纪台湾诗钟源流(上)[J]. 陈子波. 中国韵文学刊, 2001(02)
- [6]纪台湾诗钟源流(下)[J]. 陈子波. 中国韵文学刊, 2001(02)
标签:儒家思想论文;